收入情况 - 报告期内公司收入减少约3540万港元,降幅约2.18%,至约15.888亿港元,去年同期约为16.242亿港元[8] - 中国市场报告期内销售额较去年同期减少约7.7%,主要因中国经济增长放缓[9] - 北美市场报告期内销售额较去年同期减少约2.8%,主要因美国经济通货膨胀[10] - 欧洲及其他海外市场报告期内销售额较去年同期增加约16.6%,主要因欧洲主要客户订单增加[11] - 2023年上半年收入为15.89亿港元,2022年同期为16.24亿港元[83] - 2023年上半年销售健康及家居产品收益为1,061,249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983,535千港元;销售聚氨酯泡沫收益为527,504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640,696千港元[110] - 2023年上半年总收益为1,588,753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624,231千港元[110] - 2023年上半年中国市场收益为707,163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766,286千港元;北美市场收益为594,351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611,683千港元;欧洲及其他海外市场收益为287,239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46,262千港元[110] 毛利与毛利率 - 报告期内公司毛利增加约9220万港元,增幅34.9%,至约3.561亿港元,去年同期约为2.639亿港元[13] - 报告期内毛利率由去年同期的约16.2%增加6.2%至约22.4%[13] - 毛利率上升主要因公司采取提高生产效率、控制劳工成本及降低原材料成本等成本削减措施[14] - 2023年上半年毛利为3.56亿港元,2022年同期为2.64亿港元[83] 成本与开支 - 报告期内销售及分销成本减少约310万港元或1.5%至2.09亿港元,主要因员工成本减少约300万港元[15] - 报告期内行政开支减少约140万港元或1.5%至9130万港元,主要因员工成本减少约130万港元[16] - 报告期内员工总成本约2.214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约2.517亿港元减少,因劳工成本控制更严格[42] - 2023年上半年确认开支的存货成本包括存货拨备855.8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107.2万港元[114] - 2023年上半年确认为开支并计入销售成本的存货成本为966,186,000港元,2022年同期为1,051,497,000港元[120] - 2023年上半年其他收入为2014.3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2960.5万港元[111] - 2023年上半年其他收益净额为2039.1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1635.8万港元[111] - 2023年上半年财务成本为2546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2163.7万港元[112] - 2023年上半年所得税开支为163.7万港元,2022年同期所得税抵免为1504.8万港元;2023年估计平均年税率为7%,2022年同期为25%[112] 溢利情况 - 报告期内溢利为约2240万港元,而2022年同期亏损约4490万港元,主要因成本削减措施[17][18] - 2023年上半年经营溢利为4946万港元,2022年同期经营亏损为3836万港元[83] - 2023年上半年期内溢利为2236万港元,2022年同期期内亏损为4495万港元[83] - 2023年上半年每股基本盈利为1.06仙,2022年同期每股基本亏损为2.39仙[83]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溢利为2236.3万港元,2022年同期亏损4494.5万港元[87]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1863.7万港元,2022年同期亏损4188.6万港元[115] 财务状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流动资产净值约为2.928亿港元,高于2022年12月31日的2.77亿港元[1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银行结余及现金较2022年12月31日增加约7150万港元或42%至2.405亿港元[20] - 报告期内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约为1.877亿港元,而2022年同期为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约3090万港元[2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银行融资约为10.505亿港元,已动用约4.897亿港元,低于2022年12月31日[22] - 报告期内集团资本开支约为2510万港元,主要用于购买厂房及机器,低于2022年同期的5100万港元[2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8.21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8.67亿港元[8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14.97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3.71亿港元[8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为2.38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2.57亿港元[8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12.04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0.94亿港元[8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资产总额为23.18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22.38亿港元[85] - 2023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18773.8万港元,2022年同期所用现金净额为3094.6万港元[88] - 2023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365.9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100.8万港元[88] - 2023年上半年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0528.9万港元,2022年同期所得现金净额为3003.3万港元[88] - 2023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净额为6879万港元,2022年同期减少净额为192.1万港元[88]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87995.8万港元,2022年6月30日为92461.2万港元[87] - 2023年上半年新筹集无抵押银行借款45875.8万港元,偿还无抵押银行借款50328.9万港元[88] - 2023年上半年支付物业、厂房及设备款项2510.4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2988.7万港元[88] - 2023年上半年出售一间附属公司所得款项为15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1093.5万港元[88] - 2023年上半年已付利息2546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2163.7万港元[88] 公司展望 - 公司预计2023年财务状况将持续改善,并将在生产及物流等领域实施成本削减措施[31] - 美国新线上销售项目销售数据超预期,公司预计Mattress - in - a - box销售增长将带来更多销售额及利润[32] - 公司将加大对有关设备和资源的投资,以满足美国日益增长的需求[34] - 公司将继续在Mattress - in - a - Box市场寻找商机,使客户群多元化[35] 股息与股份过户 - 董事会决议宣派中期股息每股0.4港仙,共约700万港元,2023年10月10日派付[40] - 2023年9月14日至18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过户文件及股票须在9月13日下午4:30前交回[41] - 2023年公司决定派付中期股息每股0.4港仙,总计约700万港元,2022年无[117] 员工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雇员总数为2742人,较2022年6月30日的2618人有所增加[42] - 公司为雇员提供有竞争力薪酬、福利、培训及奖励计划,奖励包括晋升、加薪、奖金和购股权[43] - 2023年上半年董事及其他主要管理层成员薪金及津贴为676.1万港元,退休福利计划供款为16.2万港元,高于2022年同期[149] 股权结构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17.50002亿股[46] - 林志凡作为全权信托的成立人持有公司12.75906亿股,股权概约百分比为72.91%[4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圣诺盟企业已发行股份总数为40股[50] - 林志凡作为Frankie信托的受益人持有圣诺盟企业15股,股权概约百分比为37.5%[49] - 张栋作为张氏家族信托的受益人持有圣诺盟企业5股,股权概约百分比为12.5%[49] - 陈枫作为陈枫家族信托的受益人持有圣诺盟企业5股,股权概约百分比为12.5%[49] - 余下15股圣诺盟企业已发行股份由The James’ Family Holding Limited拥有[5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已发行股份总数为17.50002亿股[5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圣诺盟企业等多个主体持有12.75906亿股,股权概约百分比为72.91%;李晶霞持有12.77406亿股,股权概约百分比为72.99%[52] - 圣诺盟企业分别由志凡控股有限公司等合法拥有37.5%、12.5%、37.5%和12.5%权益[53] - 截至2023年1月1日及6月30日,法定普通股股份数目为100亿股,金额为1亿港元[140] - 截至2023年1月1日及6月30日,已发行及缴足普通股股份数目为17.50002亿股,金额为1750万港元[140] 购股权情况 - 2014年3月4日,公司股东有条件采纳首次公开发售后购股期权计划,该计划于2014年7月10日生效,将在第十个周年日前的营业日届满[60] - 2017年1月26日,公司向58名合资格参与者授出3080万份购股期权,相当于授出日期已发行股份的约1.76%,有效期为5年,认购价为每股0.69港元[61] - 报告期期初和期末,根据计划授权限额分别有1.459亿份和1.5615亿份购股期权可供授出,报告期内无购股期权授出[62] - 2023年1月1日尚未行使的购股权总数为1910万个[65] - 报告期内无新增授出购股权[63][64][65] - 报告期内行使的购股总数为1025万个[65] - 2023年6月30日尚未行使的购股权总数为885万个[65] - 2023年6月30日可行使的购股权数目为885万个[65] - 报告期内4名获授购股权的参与者因终止雇佣关系不再具备资格,其购股权自动失效[65] - 报告期内无购股权被注销[65] - 主席林志凡、总裁张栋2017年1月26日获授的75万个行使价0.69港元、行使期至2023年1月25日的购股权已全部行使[63] - 陈枫、林锦祥、林斐雯2017年1月26日获授的50万个行使价0.69港元、行使期至2023年1月25日的购股权已全部行使[63][64] - 王志强、林诚光教授、张杰、吴德龙2017年1月26日获授的15万个行使价0.69港元、行使期至2023年1月25日的购股权已全部行使[64] - 林志凡、张栋、陈枫、林斐雯、林锦祥分别获授予150万股、150万股、100万股、100万股、100万股股份的购股权,均尚未行使[48] - 王志强和张杰分别获授予30万股股份的购股权,均尚未行使[4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第一批购股权剩余部分全部失效,第二批购股权尚未行使数量为885万份[143][14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未就首次公开发售后购股权计划授出的购股确认股份支付开支[145] 董事变动 - 林诚光教授于2023年6月12日辞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68] - 张华强博士于2023年6月16日获委任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69] - 吴德龙先生于2023年6月28日辞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70] 企业管治与财务审核 - 公司采用上市规则附录14第二部分所载企业管治守则作为本身的企业管治守则,报告期内遵守守则条文[71] - 公司采用一套条款不宽松于标准守则规定标准的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行为守则,全体董事报告期内遵守规定[72] - 董事会审核委员会与集团管理层共同审阅集团会计原则及政策、未审核简明综合财务资料并建议董事会采纳[73] - 公司核数师罗兵咸永道会计师事务所根据香港审阅委聘准则第2410号审阅集团报告期内未经审核简明综合中期财务资料[74] - 核数师已审阅公司及附属公司2023年6月30日中期财务资料,包括财务状况表、损益表等[77] - 核数师审阅未发现集团中期财务资料未在各重大方面根据香港会计准则第34号拟备[81] 会计准则应用 - 公司于本中期期间首次应用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的多项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修订本,对前期金额无影响,预计对本期及未来期间无重大影响[91][92]
盛诺集团(01418) - 2023 - 中期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