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天任集团(01429) - 2022 - 年度财报
天任集团天任集团(HK:01429)2022-07-25 16:44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于2019年5月31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4] - 股份于2020年9月29日在联交所主板上市[7] - 公司股份为每股面值0.01港元的普通股[9] 公司股权与控股股东 - 控股股东在公司股东大会上控制行使30%或以上的投票权[4] - 梁荫璋先生为Sky Mission唯一董事及唯一股东,Sky Mission直接持有公司75%股份[117] 公司管治守则与合规 - 新企业管治守则于2022年1月1日生效,适用于公司2022年4月1日开始财政年度的企业管治报告[9] - 公司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全面遵守企业管治守则,新企业管治守则规定适用于2022年4月1日开始财政年度的企业管治报告[176][177][180] - 全体董事于2022财政年度已完全遵守证券交易标准守则[178][181] 董事会与各委员会成员 - 董事会执行董事包括梁任祥先生(主席)、梁荣海先生(行政总裁)、梁荣进先生[11] - 审核委员会主席为朱孝廉先生[11] - 薪酬委员会主席为吴连烽先生[11] - 提名委员会主席为朱孝廉先生[12] - 合规委员会主席为梁荣海先生[13] - 梁荫璋先生64岁,2019年5月31日获委任为董事,2019年11月4日重新指定为执行董事及董事会主席[115] - 梁任祥64岁,2019年5月31日获委任为董事,11月4日调任为执行董事兼董事会主席,直接持有天任75%股份[118][119] - 梁荣海41岁,2019年11月4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2022年1月10日起任行政总裁,在数字媒体及资讯科技行业有逾16年经验[121][126] - 梁荣进37岁,2019年11月4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2002年7月 - 2013年5月任梁任祥私人助理,2017年7月起任天美兄弟董事[128][131] - 丘尚衡48岁,2019年11月4日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在审计、税务等方面有逾14年经验[133][134] - 吴连烽先生81岁,于香港银行及金融行业拥有逾51年经验[139][140][143] - 朱孝廉先生56岁,于核数、业务顾问服务等方面拥有超30年经验[146][151] - 梁家浩先生54岁,于建造业累积逾33年经验[149][152] - 钟振彪67岁,自1998年12月起加入集团任天美项目经理兼董事,有近42年模板建造行业工作经验[160][162][167] - 陆俊业30岁,自2018年11月起加入集团任天美合约及评估经理,有逾九年工料测量及合约管理经验[164][165][168] - 戴丽贞50岁,于2019年11月4日被任命为公司秘书,有超20年香港国际专业公司及上市公司秘书工作经验[169][170] - 董事会现包括3名执行董事、1名非执行董事及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独立非执行董事占比超三分之一[179][182][184][186] - 公司遵守上市规则第3.10(2)条,有至少1名具合适专业资格或会计等专长的独立非执行董事[185][186] 董事履历与背景 - 梁荫璋先生主要负责制定集团整体发展战略和业务计划,监督集团一般管理和日常运营[115] - 梁荣海于2005年7月取得澳大利亚KvB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文学学士学位(视觉传达),主修数字媒体[124][126] - 梁荣进于2007年4月取得香港安全培训会颁发的安全督导员(建造业)证书[130][131] - 丘尚衡于1997年11月取得香港岭南学院翻译文学学士学位,2009年2月取得香港城市大学专业会计及企业管治理学硕士学位[135] - 丘尚衡自2017年10月起成为香港会计师公会会员[135] - 梁荣海首次于2017年11月加入集团,任职至2018年3月,2018年11月重新加入[122][125] - 丘尚衡先生48岁,持有骏玮策略有限公司50%权益[136] - 丘尚衡是Charmway Strategic Limited股东,拥有50%股份,自2007年6月起任该公司董事[134] - 吴连烽先生于2020年9月7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39][143] - 朱孝廉先生于2020年9月7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2021年9月24日由提名委员会成员调任为提名委员会主席[146][151] - 梁家浩先生于2020年9月7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2021年9月24日获委任为审核委员会及提名委员会成员[149][152] - 丘尚衡先生自2007年6月担任骏玮策略有限公司董事[136] - 吴连烽先生自1999年担任国际宝峰金融集团有限公司主席[140][143] - 梁家浩于1991年11月获香港城市理工学院建筑高级文凭,1992年6月获英国南岸大学建筑理学士,1995年3月获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建筑理学硕士[155][158] - 梁家浩自2001年3月起为澳洲建造师学会会员,2002年7月起为英国特许建造学会会员,2007年4月起为香港营造师学会会员,2008年12月起为承建商授权签署人协会有限公司会员[156][158] - 梁家浩于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获建筑事务监督委任为小型工程承建商注册事务委员会委员[156][158] - 钟振彪于2008年10月至2017年7月任天美兄弟董事,自2008年10月起任天美兄弟项目经理[161][167] - 陆俊业于2013年10月获香港理工大学建筑工程与管理理学士,2017年3月起为香港测量师学会会员,2018年7月起为测量师注册管理局注册专业测量师(工料测量)[166][168] - 戴丽贞于1995年10月获香港理工大学公司秘书及行政高级证书,1999年7月获苏格兰斯特拉斯克莱德大学工商管理硕士,2006年8月获英国伦敦大学法学学士[171] - 戴丽贞自1997年11月起为香港特许治理公会及英国与爱尔兰特许治理公会会员[171] 董事任期与退任规则 - 企业管治守则规定非执行董事有特定任期可重选,所有董事至少每3年轮值退任1次[188] - 公司章程规定每次股东大会三分之一董事轮值退任,每位董事至少每3年在股东大会退任1次[189] - 董事会可随时任命董事填补空缺或新增,填补空缺的董事任职至首次股东大会,新增董事任职至下一次年度股东大会[190] - 每位董事与公司签订3年初始任期服务合同或委任书,每3年轮值退任1次[191] - 梁任祥、梁荣海和梁荣进将在即将召开的年度股东大会退任并自荐参选连任[192] - 非执行董事委任应有指定任期并须接受重选,所有董事至少每三年轮值退任一次[194] - 各董事与公司订立自上市日期起初步为期3年的服务合约或委任函,每三年轮值退任[194] - 梁任祥先生、梁荣海先生及梁荣进先生将在公司应届股东周年大会上退任,符合资格并愿膺选连任[195] 董事会职责 - 董事会负责公司领导和控制,集体负责指导和监督公司事务[193] - 董事会负责领导及监控公司,集体指导及监督公司事务[196] - 独立非执行董事负责确保公司监管报告高标准,为董事会提供有效独立判断[197] - 董事会通过制定策略、监督实施来领导和指导管理层,监控集团运营和财务表现[198] - 董事会保留公司政策、策略、预算等重大事项决策权[199] - 公司实施董事会决策、指导和协调日常运营管理的职责委托给管理层[199] 董事保险保障 - 公司安排适当保险保障董事免受可能法律诉讼[200] - 保险保障将每年进行审查[20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财年公司收入约为5.384亿港元,较2021财年的约5.343亿港元增加0.8%[21][27] - 2022财年公司毛利约为5610万港元,较2021财年的约7190万港元减少约1580万港元或21.9%[22][27] - 2022财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基本盈利约为1.80港仙,2021财年约为4.32港仙[23][27] - 公司毛利由2021年约7190万港元减少约1580万港元或21.9%至2022年约5610万港元[53][58] - 公司毛利率由2021年约13.5%下降至2022年约10.4%[54][58] - 公司其他收益由2021年约2150万港元减少至2022年的零[55][59] - 公司行政及其他经营开支由2021年约1730万港元增加至2022年约2050万港元,增幅约18.7%[56] - 公司财务成本由2021年约50万港元增加至2022年约110万港元[57] - 行政及其他经营开支从2021年约1730万港元增至2022年约2050万港元,增幅约18.7%[60] - 财务成本从2021年约50万港元增至2022年约110万港元[61] - 所得税开支从2021年约930万港元减至2022年约570万港元,减幅约38.9%[64][70]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从2021年约6060万港元减少约3180万港元或52.5%至2022年约2880万港元[65][71] - 2022年3月31日,集团流动资产净值为约32.14亿港元(2021年为28.62亿港元),现金及银行结余为约3240万港元(2021年为5670万港元)[67][73] - 2022年3月31日,公司拥有人应占集团总权益为约36.02亿港元(2021年为33.14亿港元),集团以港元计值的总计息借款及租赁负债为约5190万港元(2021年为4370万港元)[68][73] - 2022年3月31日,资产负债比率为约14.2%(2021年为12.7%)[75][81] - 截至2022年3月31日,集团使用权资产约60万港元(2021年约150万港元),租赁负债约70万港元(2021年约160万港元)[111][114] 业务项目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获得6份新合约,总原合约价值约为3.281亿港元,较截至2021年3月31日止年度的约6.819亿港元减少约51.9%[39] - 截至2022年3月31日,公司手头共有13个项目,估计总未完成合约价值约为4.811亿港元,较截至2021年3月31日的估计总未完成合约价值约5.260亿港元减少约8.5%[41]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获6份新合约,原合约价值总额约32810万港元,较上一年度约68190万港元减少约51.9%[43] - 2022年3月31日,公司手头共有13个项目,估计未完成合约价值总额约48110万港元,较2021年3月31日约52600万港元减少约8.5%[44]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录得收入约53840万港元,较上一年度约53430万港元增加0.8%[49][51] - 2022年公营部门项目14个,收入398983000港元,占比74.1%;2021年项目19个,收入334828000港元,占比62.7%[52] - 2022年私营部门项目11个,收入139372000港元,占比25.9%;2021年项目18个,收入199452000港元,占比37.3%[52] 疫情对公司业务的影响 - 2022财年部分潜在客户因社交距离政策或居家办公安排推迟或延迟招标及技术会议,延长了招标程序[24][28] - 公司预计因疫情持续和招标程序延迟,近期新中标项目数量将减少,影响财务表现[25][29] - 若COVID - 19疫情加剧及/或推行社交距离政策,香港经济受影响,可能导致公司新获项目数量延迟或减少[107][112] - COVID - 19疫情期间健康安全风险或导致劳工短缺、建筑成本增加、业务运营中断[108][112] - 自2020年初疫情爆发,公司实施多项措施应对疫情,并将继续密切监测[110][113] 公司业务策略 - 公司将对业务查询、招标等采取审慎态度,通过提高利润率维持项目盈利能力[25][29] - 公司将根据成本控制和风险管理政策寻找机会并提交标书[25][29] 行业前景与公司预期 - 董事会对行业前景乐观,相信随香港特区政府住房战略实施,公司业务将长期稳定运营[32][35] 上市所得款项用途 - 上市所得款项净额约8110万港元,已/将按招股章程及公告拟定用途动用[102][103]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所得款项净额计划用途中,改善集团财务状况占比60.8%,金额4930万港元;增加金属通架设备及零件库存占比21.6%,金额1750万港元;加强人力占比9.0%,金额730万港元;一般营运资金占比8.6%,金额700万港元[104]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所得款项净额实际用途为7940万港元,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