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亚积邦租赁(01496) - 2023 - 年度财报

财务表现 - 公司2023财年总收益约为1.606亿港元,同比增长19.1%[9] - 公司2023财年录得溢利约1280万港元,相比2022财年的亏损450万港元有显著改善[9] - 公司2023年财政年度录得溢利约12.8百万港元,相比2022年财政年度的亏损约4.5百万港元实现扭亏为盈[26] - 2023年财政年度收益约为160.6百万港元,较2022年财政年度的134.8百万港元增长约19.1%[28] - 2023年财政年度毛利约为45.0百万港元,较2022年财政年度的20.6百万港元增长约118.6%[28] - 2023年财政年度毛利率增加至约28.0%,相比2022年财政年度的15.3%有显著提升[28] - 2023年财政年度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为12.8百万港元,相比2022年财政年度的亏损约4.5百万港元[29] - 2023年财政年度每股基本盈利为1.48港仙,相比2022年财政年度的每股基本亏损0.52港仙[30] - 公司2023财年其他收入为500万港元,较2022财年的80万港元增长536.0%,主要由于政府补贴增加[61] - 公司2023财年其他收益及亏损为990万港元,较2022财年增长5.0%,其中汇兑收益净额为170万港元,出售物业、机械及设备收益为820万港元[62] - 公司2023财年录得归属于公司股东的溢利为1280万港元,较2022财年的亏损450万港元大幅改善,溢利率为8.0%[70] - 2023年公司总收入为160,552千港元,同比增长19.1%[97] - 2023年公司毛利率为28.0%,较2022年的15.3%大幅提升[97] - 2023年公司净利润为12,776千港元,较2022年的亏损4,455千港元实现扭亏为盈[97] - 2023年公司每股盈利为1.48港仙,较2022年的每股亏损0.52港仙显著改善[97] - 2023年公司总资产回报率为3.9%,较2022年的-1.4%大幅提升[97] - 2023年公司权益回报率为5.7%,较2022年的-2.1%显著改善[97] - 2023年公司流动比率为1.7,较2022年的1.5有所提升[97] - 2023年公司可供分派储备为253.8百万港元,较2022年的244.6百万港元有所增加[104] 业务发展 - 公司主要业务涵盖建筑、机电工程及娱乐设备的租赁服务[2] - 公司出租设备包括动力能源设备、高空工作设备、物料处理设备等[3] - 公司预计2023年香港的建筑及相关行业以及活动行业将受益于经济复苏[13] - 公司在2023年财政年度继续投资于先进技术设备,包括移动电源智能系统(SSME)的自动电源系统(APS)发电机[14] - 公司通过间接全资附属公司AP Power Limited推广移动电源智能系统,并应用生物燃料以推广绿色解决方案[14] - 公司在香港的收益增长证明了其服务质量和客户认可[14] - 预计未来几年香港的年度工程量将增长至约3000亿港元,为公司业务带来光明前景[15][16] - 公司将继续投资于应用先进新技术的机器,以提升服务质量和全面性[17] - 公司将投入更多精力提供全面的减碳解决方案,如在移动电源智能系统中使用生物燃料和电池储能系统(BESS)[18][19] - 公司预计未来两年在香港的电力、能源及起重相关设备领域有大量扩展空间[21] - 公司将采取审慎的财务管理和成本控制措施,并探索合适的业务及投资机会[22] - 公司计划在2024年财政年度加大对移动电源智能系统(SSME)的投资,并提供更多与「绿色概念」相关的增值服务[39] - 公司将在2024年财政年度增加机械销售及设备处置的力度,并加大电子商贸投资以支持贸易业务增长[41] - 香港建筑行业前景强劲,预计2025年后北部都会区及明日大屿愿景项目将带来更多建设需求[42] - 澳门业务将继续专注于政府相关工程及活动业务,以增加未来几个月的租赁收益[44] - 新加坡2023年总建筑需求预计在270亿至320亿新加坡元之间,公营部门贡献约60%[45] - 租赁设备收入占公司2023年总收益的69.7%,较2022年的72.3%有所下降[51] - 设备操作服务收入在2023年增加42.1%至17.6百万港元,占总收益的10.9%[53] - 其他服务收入在2023年增加至10.6百万港元,占总收益的6.6%[55] - 机械及零件销售收益在2023年增加15.4%至20.5百万港元[56] - 公司2023年销售及服务成本为115.5百万港元,同比上升1.1%[57] - 公司在2023年对租赁设备的净投资为52.8百万港元[59] - 公司整体毛利从2022财年的约2060万港元增长118.6%至2023财年的约4500万港元,毛利率从15.3%提升至28.0%[60] - 公司2023财年资本开支为4470万港元,主要用于租赁机械机组及汽车的扩充,占总资本开支的98.6%[72] - 公司预计未来将通过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和借款来资助其运营和扩展计划[76] - 公司于2023年2月8日与Wing Hing Construction Company Limited成立合资公司WAJV,双方各出资2.5百万港元认购50%股份[86] - 公司致力于提供数据驱动的减碳及能源效益解决方案,确保紧跟客户需求[107] - 设备出租行业具有周期性,收益与整体经济状况密切相关,尤其是建造及机电工程行业[110] - 公司提供广泛的建筑、机电工程及娱乐设备租赁解决方案,并通过持续互动增强客户关系[120] - 公司定期审查主要供应商及服务提供商的绩效,并与他们沟通以进行改进[121] 市场环境 - 2022年中国经济受到房地产开发商债务违约、房地产市场低迷及新冠疫情的影响[10] - 香港经济在2023年1月解除疫情相关措施后呈现逐步复苏迹象[13] - 2023年財政年度,建設工程對租賃設備的需求顯著增加,主要由於啟德區域訂單、社區隔離設施建設及T2主幹路和茶果嶺隧道等項目[32] - 澳門業務收入減少至約4.0百萬港元,較2022年的7.0百萬港元下降42.9%,主要由於賭場及酒店業務相關建設工程需求減少[35] - 新加坡業務收入大幅增加至約5.7百萬港元,較2022年的4.2百萬港元增長35.7%,受益於新加坡經濟蓬勃發展[37] - 中國業務租賃收入減少至約0.4百萬港元,較2022年的1.0百萬港元下降60%,但機械銷售收入增加至0.8百萬港元[38] - 公司面临的风险包括难以吸引年轻人才、建造成本上涨以及持续加息对客户和供应商的挑战[110] 股东与股权结构 - 刘邦成先生通过New Club House International Holdings Limited持有公司42.08%的股份[155] - 陈洁梅女士通过Great Club House Holdings Limited持有公司32.92%的股份[157] - 金本日本持有公司7.50%的股份[161] - New Club House International Holdings Limited由刘邦成先生全资拥有[161] - Great Club House Holdings Limited由陈洁梅女士全资拥有[162] - 刘邦成先生和陈洁梅女士互为配偶,因此双方被视为持有对方所持股份的权益[156][159]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董事或主要行政人员未持有其他股份或债权证权益[160] - 除披露的主要股东外,公司董事未发现其他公司或个人持有公司5%以上股份[166] - 公司已发行股本总额的至少25%由公众持有[178] - 公司确认所有独立非执行董事均为独立人士[179] - 公司未与控股股东订立任何重大合约[181] 员工与薪酬 - 2023年财政年度员工成本增加至约56.9百万港元,主要由于设备操作服务收入增加导致操作员工资上升[26] - 2023年财政年度收到香港政府约2.3百万港元及澳门政府约0.5百万港元的工资补贴[26] - 公司员工总数从2022年的130人减少至2023年的127人[173] - 2023年员工成本为5690万港元,较2022年的5130万港元有所增加[173] - 退休福利计划供款总额为174.1万港元,较2022年的156.1万港元有所增加[177] - 董事酬金为5.3万港元,其他员工成本为168.8万港元[177] - 公司技术员工参加由生产商和公司联合举办的研讨会,以获取产品知识和技能[93] 股息与分红 - 公司建议派付末期股息每股0.65港仙[24] - 2023年公司建议派发末期股息每股0.65港仙,2022年未派发股息[106] - 公司董事会建议派付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的末期股息每股0.65港仙,预计将于2023年9月11日或前后派付[197] - 公司股息政策规定,在集团有盈利且不影响正常运营的前提下,公司可考虑向股东宣派及派付股息[199] - 董事会在决定是否建议派付股息及厘定股息金额时,将考虑集团现金流、资本要求、经营业绩、债务、经济前景、金融契约遵守情况及未来前景等因素[200] 风险管理 - 公司面临外汇风险,主要交易货币包括港元、日元、欧元、新加坡元、人民币和美元[77][78] - 公司截至2023年3月31日的资本承诺约为13.1百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22.5百万港元有所减少[84] - 公司大部分出租设备已取得QPME认证,并已为受NRMM规例规管的设备递交申请[114] 资本与投资 - 公司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7460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5570万港元增长34.0%[73] - 公司截至2023年3月31日的银行融资总额约为87.8百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74.7百万港元有所增加[74] - 公司截至2023年3月31日的资本负债比率为零,与2022年同期持平[75] - 公司首次公开发售所得款项净额为81.8百万港元,截至2023年3月31日已动用80.8百万港元,未动用1百万港元将用于改善集团设备保养设施,预计在2024年3月31日前完成[183] - 公司出租设备投资已动用58,242千港元,全球卫星定位设备监察系统发展已动用8,507千港元,运输设备投资已动用5,808千港元[183] - 公司与Asoem签订的框架协议规定,Asoem A类交易和B类交易的年度上限金额不得超过2,990,000港元[187] - Asoem框架协议项下的交易因年度上限金额低于3,000,000港元且适用百分比低于5%,豁免股东批准、年度审阅及披露要求[188] - 公司与第一邦建设机械有限公司(A-One Pong)于2021年4月1日签订了框架协议,规定了双方在设备、车辆及其零部件销售、租赁及相关服务方面的交易[189] - 第一邦框架协议项下的交易年度上限金额为2,990,000港元,适用于截至2022年3月31日、2023年3月31日及2024年3月31日的各个年度[192] - 第一邦框架协议项下的交易因年度上限金额低于3,000,000港元且适用百分比率低于5%,因此豁免遵守上市规则第14A章项下的股东批准、年度审阅及所有披露规定[193] 购股权计划 - 公司自2016年3月17日采纳购股权计划以来,截至2023年3月31日未授予任何购股权[128] - 购股权计划旨在激励合资格参与者优化表现和效率,吸引并维持与合资格参与者的持续业务关系[130] - 购股权计划下可发行的股份总数不得超过公司已发行股本的30%[138] - 购股权计划下可发行的股份总数不得超过2016年4月8日公司已发行股本的10%,即86,400,000股[139] - 任何合资格参与者在12个月内通过购股权计划获得的股份总数不得超过公司已发行股本的1%[140] - 购股权计划的尚余有效期约为两年零八个月[147] - 购股权的行使价不得低于以下最高者:(i) 授出日期的股份收市价,(ii) 授出日期前五个营业日的平均收市价,(iii) 股份的面值[145] - 购股权计划的有效期为十年,自生效日起计算[147] - 公司董事会在授出购股权时,可根据个别情况设定持有购股权的最短期限及/或须达成的表现目标[143] - 购股权的行使期限不超过十年,自授出日期起计算[141] - 公司董事会在授出购股权时,可要求承授人支付不可退还的1.00港元或其他货币金额[144] - 公司董事会在授出购股权时,可根据购股权计划的条款设定行使价[145] 客户与供应商 - 公司最大客户占总收益的11.0%,五大客户合计占总收益的31.0%[149] - 公司最大供应商占总采购额的27.0%,五大供应商合计占总采购额的51.5%[149] 其他 - 2023年财政年度应收租赁款项及贸易应收款项减值亏损净额增加约3.9百万港元,主要由于预期全球违约风险增加[26] - 2023年财政年度物业、机械及设备减值亏损净额增加约0.7百万港元,主要由于低使用率设备的减值[26] - 2023年財政年度,貿易業務收入增加至約20.5百萬港元,較2022年的17.8百萬港元增長15.2%[34] - 公司2023财年行政开支为3770万港元,较2022财年增长10.6%,主要由于员工薪资调整、董事薪酬增加及运营系统改进开支增加[66] - 公司2023财年销售及分销开支为60万港元,较2022财年的70万港元有所下降[68] - 公司2023财年融资成本为150万港元,较2022财年增长25.0%,主要由于租赁设备投资的银行借款增加[69] - 公司过去五个财政年度的业绩及资产负债概要载于年报第25页[122] - 公司本年度物业、机械及设备的变动详情载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14[123] - 公司本年度股本变动详情载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26[124] - 2023财年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125] - 公司未向现有股东提供优先购买权,新股份无需按比例发售[126] - 公司2023年度慈善捐款为零,与2022年度相同[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