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世纪医疗(01518) - 2021 - 年度财报

公司业务概述 - 公司主要从事向妇女儿童提供优质医疗服务,包括儿科、妇产科服务及医院咨询服务[129] - 公司拥有优质医疗团队资源、领先临床技术和服务理念,为妇儿家庭提供服务[16] - 公司运营秉承提供优质及以客户为中心的医疗服务原则,为客户提供多种服务[138] 政策环境 - 国家出台政策促进人口增长、提升优生优育水平和儿童健康成长,为公司提供发展空间[15] 业务数据 - 2021年集团年度收益较2020年同期显著提升,儿科和北京地区妇产科收入增长[15] - 截至2021年底,公司累计服务近36万妇儿家庭,2021年度服务26万到院人次[16] - 儿科家庭医生会员和商业保险直付客户贡献超50%的儿科医疗收入[16] - 2021年公司业务收益6.326亿元,同比增长23.4%,医疗服务收益6.213亿元,同比增长25.3%[20] - 2021年儿科服务收益5.041亿元,同比增长37.0%,占总医疗服务收益81.1%,儿科门诊服务收益3.021亿元,同比增长49.5%,门诊人次204,535人次,同比增长36.2%,儿科住院服务收益1.625亿元,同比增长34.0%,住院人次5,834人次,同比增长24.7%[20] - 2021年儿外科和儿专科收益较2020年增长40.7%,较2019年增长25.1%,对儿科门诊和住院服务收入的合计贡献占比从2019年的31.5%提升至42.0%[21] - 2021年儿科业务的商业保险直付收益同比增长93.9%,对儿科收益贡献占比从2019年的19.7%提升至25.8%,儿科会员和商业保险直付合计收益占比超50%[21] - 2021年妇产科业务收益1.172亿元,同比下降8.2%[21] - 2021年公司总收益为人民币632565千元,同比上升23.4%,其中医疗服务收益621321千元,占比98.2%,同比上升25.3%[35] - 2021年医疗服务毛利率为31.5%,较2020年的26.7%有所提升,其中儿科服务收益504081千元,占医疗服务收益79.7% [38] - 2021年住院人次8158人,同比上升7.6%,门诊人次253813人,同比上升31.5% [40] - 2021年儿科住院人次5834人,同比上升24.7%,儿科门诊人次204535人,同比上升36.2% [44] - 2021年妇产科住院人次2324人,同比下降20.0%,妇产科门诊人次49278人,同比上升15.0% [44] - 2021年医疗服务收益成本为人民币425351千元,同比上升17.0% [38] - 2021年医院咨询服务收益4620千元,同比下降45.8%,但毛利率达80.8% [45] - 2021年公司毛利为人民币198700千元,同比增长46.4%,毛利率由2020年的26.5%上升至31.4% [48] - 2021年销售开支为人民币60800千元,同比增长38.0%,行政开支为人民币156400千元,较2020年增加 [49][50] - 2021年研发开支为人民币10600千元,较去年同期的14500千元减少 [51] - 2021年财务收入从2020年的330万元降至310万元,财务开支从2330万元降至1670万元[56] - 2021年所得税开支为2610万元,同比下降46.5%[57] - 2021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1.015亿元,2020年为371.4万元[59] - 存货从2020年末的1960万元增加7.7%至2021年末的2110万元[60] - 贸易应收款项从2020年末的2860万元增加37.8%至2021年末的3940万元[61] - 贸易应付款项从2020年末的2560万元增加7.0%至2021年末的2740万元[62] - 2021年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238亿元,2020年末为2.992亿元[65] - 2021年资本开支为1320万元,2020年为1120万元[67] - 2021年五大个人患者贡献收益占总收益5%以下,最大客户为企业客户及关联人士,收益占2021年收益的0.71%[155] - 2021年集团五大供应商采购额占总采购额约45.9%,2020年为55.0%;最大供应商采购额占总采购额约18.8%,2020年为32.9%[155] 未来规划 - 2022年公司拟专注于儿科学科建设,围绕客户需求建立产品和服务链[32] - 2022年公司将加强市场推广和保险机构合作,提升目标客户群覆盖率[33] - 2022年公司将通过科技公司赋能线下实体医疗机构,推动运营和客户管理体系升级[33] 人员情况 - 辛红女士自2016年2月起任执行董事,4月兼任高级副总裁及首席运营官,负责集团医院及业务管理运营[88] - 徐瀚先生自2016年2月起任执行董事,4月任高级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负责集团财务管理等[92] - 郭其志先生自2018年1月起任非执行董事,为审核委员会成员,为集团业务提供策略意见[95] - 王思业先生自2016年2月起任非执行董事,有超10年企业融资及投资经验,为集团业务提供策略意见[98] - 郑志刚博士自2018年6月1日起任非执行董事,为集团业务提供策略意见,在多家公司任职[98][99] - 杨跃林先生自2018年6月1日起任非执行董事,为薪酬委员会成员,为集团业务提供策略意见[102] - 解强43岁,2021年1月1日起担任非执行董事,有企业管理、国际银行业务、投融资管理经验[103] - 吴冠雄50岁,2016年12月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负责监督董事会[105] - 孙洪斌46岁,2016年12月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有超23年金融经验[109] - 姜彦福78岁,2016年12月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有约19年上市公司企业管治及合规监控经验[110] - 马晶博士61岁,2016年12月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在医疗及公共卫生研究方面有逾30年经验[114] - 周红63岁,担任集团副总裁兼首席医疗官,2005年3月加入集团[115] - 滕岚女士46岁,2021年7月至今任北京新世纪妇儿医院CEO,有超20年医疗行业经验[119] - 贾晓锋先生43岁,任集团副总裁兼董事会秘书,有20年医疗保健行业经验[120] - 张菁欣女士36岁,自2021年2月起任集团副总裁兼战略投资总监,有约16年企业融资和国际资本市场经验[124] - 解先生2000年7月获同济大学经济法学士学位,2003年7月获匹兹堡大学法律硕士学位[104] - 吴先生1994年7月及2000年1月取得北京大学法学院法学学士学位及国际法硕士学位[106] - 孙先生1998年7月取得中国上海交通大学会计学学士学位,2009年9月起为注册金融分析师[110] - 姜先生1970年3月取得清华大学自动化工程学士学位[111]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1401名雇员,2020年为1352名[165] - 2021年包括董事薪酬在内的雇员薪酬开支总额为人民币3.225亿元,2020年为人民币2.638亿元[165] 风险情况 - 公司业绩及运营面临声誉风险、客户风险和人才风险[131][134][135] 股份及股息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2021年度末期股息[84] - 董事会不建议派发2021年末期股息,2020年也无股息派发[146]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股份溢价账余额为人民币26.065亿元,可用于向股东分派[148] 公司财务状况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集团无借款,2020年也无借款[151]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集团无资产质押[152] 董事相关 - 董事服务合约年期自合约日起3年,期满自动续期3年,可提前3个月书面通知终止[160] - 吴冠雄、孙洪斌、姜彦福、马晶博士须于应届股东周年大会上轮值退任,愿膺选连任[160] - 2021年郑志刚、孙洪斌在其他上市公司任职有变动[161] - 董事薪酬及集团五名最高薪酬人士详情载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38及26[164] - 2021年高级管理层成员(不包括董事)酬金在100.0001 - 200万港元的有4人[165] - 董事薪酬由薪酬委员会审核并由董事会批准,考虑因素包括经验、职责等[166] - 公司认为所有独立非执行董事均为独立人士[167] 股权结构 - Zhou先生于公司股份拥有2.17556394亿股,占公司权益约44.40%[175] - 辛红女士于公司股份拥有18万股,占公司权益约0.04%[175] - 徐瀚先生于公司股份拥有18万股,占公司权益约0.04%[175] - 公司控股股东嘉华丽康及嘉华康铭2021年度遵守不竞争契据,截至2021年12月31日无新商机[171]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JoeCare持有150,817,051股,占公司权益约30.8%[180]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Victor Gains持有57,740,181股,占公司权益约11.8%[180]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梁女士通过受控法团权益持有57,740,181股,占公司权益约11.8%[180]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鼎晖股权投资管理(天津)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通过受控法团权益分别持有31,728,156股,各占公司权益约6.5%[180][183]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安怡和康(天津)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等多家公司通过不同权益方式分别持有31,562,713股,各占公司权益约6.4%[183]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中国人寿再保险有限责任公司等通过不同权益方式分别持有31,444,000股,各占公司权益约6.4%[183] 股份计划 - 公司为吸引、挽留及激励主要雇员,采纳受限制股份奖励计划及雇员股份计划[137] - 截至2021年1月1日,先前根据受限制股份奖励计划授出的受限制股份已归属或失效,无发行在外受限制股份;2021年无授出[189] - 2020年8月28日董事会采纳雇员股份计划,有效期十年[192] - 若因购买股份致根据雇员股份计划管理的股份数达董事会批准当日公司已发行股本的5%或以上,不可购买[192] - 任何一次或合共向经甄选参与者授出奖励股份的最大数目不得超当日公司已发行股本的1%[192]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为管理雇员股份计划的受托人从市场购买1,923,500股股份并以信托形式持有[193] - 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雇员股份计划下无股份授出[193] - 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已根据受限制股份奖励计划向2名董事及265名雇员授出900万股受限制股份[165] 其他事项 - 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内,无授予董事等收购股份或债权证权利,董事也未行使该等权利[196] - 2021年内或年末,无董事或相关实体在重大交易等中拥有重大权益[197] - 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关联方交易在本年度报告综合财务报表附注34披露[198] - 公司全体独立非执行董事确认持续关连交易符合相关规定[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