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煜荣集团(01536) - 2022 - 年度财报
煜荣集团煜荣集团(HK:01536)2022-07-12 16:47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收益约为1.417亿港元,2021年约为1.067亿港元[9][13] - 本年度公司净亏损约150万港元,2021年净亏损约650万港元[10][13] - 收益及毛利以及金融资产公平值收益增加,被运费、交通及储存成本等增加所抵销[10][13] - 公司收益由2021年约1.067亿港元增加约3500万港元或32.8%至本年度约1.417亿港元[25][28][33][35] - 2021年和2022年毛利分别约为3900万港元和约3960万港元[25][28] - 毛利率由2021年约36.6%下降至本年度约27.9%[34][36] - 2022年除税前亏损111.5万港元,2021年为743.4万港元[31] - 2022年年内亏损147.5万港元,2021年为653.7万港元[31] - 公司2021/22年度录得其他收益净额约240万港元,上一年度为其他亏损净额约370万港元[38][41] - 公司销售及分销开支从约630万港元增加约110万港元或17.5%至约740万港元[44][47] - 公司行政开支从约3660万港元减少约80万港元或2.2%至约3580万港元[45][48] - 公司2021/22年度净亏损约150万港元,上一年度净亏损约650万港元[46][49] - 截至2022年3月31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总额约6460万港元,较上一年度约8740万港元减少[56][61] - 截至2022年3月31日,公司资产与负债比率约为17.7%,上一年度约为18.7% [58][61] 各地区市场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香港营商环境改善,建筑活动及可施工项目增加,对公司产品预期需求增加[9][13] - 香港市场环境改善,公共工程预算审批及时性增加,建筑项目增多,但市场竞争增加了产品价格压力[17] - 澳门市场有改善迹象,对公司收入和毛利贡献增加[17] - 国际市场因疫情改善,国际客户业务和收入略有增加[17] - 本年度香港市场收入约1.289亿港元,占总收入约91.0%,2021年约为9930万港元,占比约93.1%[18] - 本年度澳门市场收入约870万港元,占总收入约6.1%,2021年约为460万港元,占比约4.3%[19] - 本年度香港市场收益约1.289亿港元(2021年约9930万港元),占总收益约91.0%(2021年约93.1%)[20] - 本年度澳门市场收益约870万港元(2021年约460万港元),占总收益约6.1%(2021年约4.3%)[21] 各业务线收益占比变化 - 制造及买卖潜孔凿岩工具收益占本年度总收益约82.1%(2021年约89.0%)[23][26] - 买卖打桩机及钻机和凿岩设备收益分别占本年度总收益约7.1%(2021年约2.6%)和约10.8%(2021年约8.3%)[24][27] 公司投资及资本相关情况 - 2022年3月公司收购上市证券总代价约2340万港元,截至2022年3月31日公平值约2500万港元,本年度获股息收入16.5万港元[39][42] - 截至2022年3月31日,集团无重大投资及资本资产计划[64][70] - 本年度,集团无重大投资、重大收购或出售附属公司及联营公司事项[65][71] - 截至2022年3月31日及2021年3月31日,集团无重大或然负债和资本承担[66][67][72][73] - 截至2022年3月31日及2021年3月31日无银行借贷,2022年3月31日存于保险公司约480万港元存款(2021年3月31日:约470万港元)已作抵押获银行融资[68][74] 公司所得款项使用情况 - 公司公开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8830万港元,原计划用于多项业务[77][80] - 截至2022年5月31日,集团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总额约800万港元,包括460万、110万和230万港元分别用于海外展会、增员和租办公室[78][80] - 2022年6月22日,董事会决议重新分配约800万港元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用于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企业用途[78][80]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投资新生产设施、研发、购买器械、营运资金等已完成款项使用[84] - 因疫情海外展会取消,自2020年3月31日财政年度以来,集团未动用分配至海外展会及推广活动的约460万港元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85][86] - 截至2022年5月31日,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约110万港元及约230万港元分别分配至增加香港人手及租赁香港总部新办公室,因疫情动用速度放缓[88][93] - 董事会决议将原定用于参加海外展会及推广等的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约800万港元重新分配,为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企业用途提供资金[89][93] 公司人员相关情况 - 截至2022年3月31日,集团在香港及中国有雇员约80名,2021年3月31日约88名[92][94] 公司守则遵守及架构情况 - 本年度公司采纳及遵守守则所载守则条文,惟第A.2.1条及A.4.1条除外[96][100] - 守则条文A.2.1自2022年1月1日起改为C.2.1,公司目前无主席或行政总裁职衔人员,董事会将适时检讨架构[97][100] - 守则条文A.4.1自2022年1月1日起改为B.2.2,独立非执行董事无固定任期,至少每三年轮值退任并须重选连任[98][101] - 公司采纳上市规则附录十所载标准守则作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全体董事本年度遵守该准则[103][107] - 截至报告日期,董事会由2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04] - 公司至少有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占董事会至少三分之一,且至少1人具备专业资格或会计、财务管理相关专业知识[105] - 董事在适当情况下可由公司承担费用寻求独立专业意见,公司应要求会提供相关意见协助董事履职[106] - 董事会由2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独立非执行董事占董事会人数最少三分之一[108] 董事会会议相关情况 - 董事会会议每年最少举行4次,约每季一次,定期会议通告须于会议召开前最少14天发出[116][119] - 公司决定宣布分派、建议或支付股息等,须在召开会议前最少7个工作日通知联交所并刊公告[117][119] - 董事会会议法定最低人数为2位董事,董事可通过电话会议等参与[118][119] - 本年度董事会共召开11次会议[121] - 崔光球出席率100%(9/9),李嘉丽出席率91%(10/11),林凯如出席率73%(8/11),刘量源出席率64%(7/11),姚道华出席率100%(11/11)[122] 董事任期及培训情况 - 董事任期3年,可连选连任,提名委员会负责提名新董事[124] - 新董事获全面入职培训,了解集团业务及职责[125] - 本年度董事获集团业务运营定期更新信息并参与持续专业发展[126] - 董事任期三年,可获重选,提名委员会负责提名新董事[128] 公司秘书情况 - 公司秘书蔡绮雯自2018年4月20日任职,本年度接受不少于15小时专业培训[127] - 本年度公司秘书蔡绮雯女士进行不少于15小时专业培训[130] 董事会委员会情况 - 公司成立三个董事会委员会,分别为审核及合规委员会、薪酬委员会及提名委员会[132][135] - 审核及合规委员会有三位成员,本年度举行4次会议,成员出席率均为100%[133][136][138][139] - 审核及合规委员会认为公司内部监控及风险管理职能合理、有效且足够[139][141] - 薪酬委员会有三位成员,本年度举行2次会议,林凯如女士和姚道华先生出席率100%,刘量源先生出席率50%[143][146][148][149] - 薪酬委员会严格按相关规定履行职责[149] - 执行董事薪酬按技能、表现等,考虑公司表现和市场状况厘定[145][146] - 独立非执行董事薪酬参照技能、经验等及市场趋势厘定[145][146] - 审核及合规委员会和薪酬委员会均书面订明职权范围[133][136][143][146] - 提名委员会有三名成员,均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刘量源为委员会主席[150][152] - 本年度提名委员会举行了2次会议,刘量源出席率50%,林凯如和姚道华出席率100%[155][156] - 公司自上市日期起采纳董事会成员多元化政策,提名委员会将监察和检讨该政策[159][161][163] - 本年度提名委员会检讨董事会成员组合,认为公司符合多元化要求,未来将按政策提名新董事[162][164] - 提名委员会按提名政策向董事会提名合适人选,确保董事会技能、经验和多元化平衡[166][170] 公司风险管理情况 - 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负责监督集团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程序的实施[167][171] - 董事会认为公司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制度有效且足够,集团本年度全面遵守内部监控守则[168][171] - 公司委任外部专业顾问提供遵守法律法规的专业意见[169][171] - 董事会认为委任外部独立专业人士执行内部审计职能更具成本效益[169][171] - 集团建立企业风险管理框架,遵循COSO企业风险管理综合框架[174][175] - 公司委任哲慧企管專才有限公司协助识别评估风险、独立进行内部监控审阅及评估制度成效[176][178] - 本年度公司识别的主要风险分为合规、财务、营运和策略性风险,其中合规、财务和策略性风险无重大风险,营运风险包括集中买卖风险和未委任主席及行政总裁[180][181] - 公司采用“三道防线模式”企业管治架构,有风险管理政策和风险登记册,每年评估和更新风险[189][193] - 公司风险管理活动由管理层持续进行,框架成效至少每年评估,定期开管理层会议更新进度[190][193] - 公司会继续每年委聘外部独立专业人士审阅内部监控及风险管理制度[191][194] 公司信息披露及审计情况 - 公司重视内幕消息管理,按规定建立资料披露制度,由董事会统一管理负责[196][200] - 董事会确认对编制截至2022年3月31日集团合并财务报表负责[197] - 本年度公司委任立信德豪香港有限公司提供审计服务,酬金约80万港元[198] - 本年度立信德豪香港有限公司为集团提供非审计服务,中期业绩审阅约20万港元,其他非审计服务约20万港元[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