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伟能集团(01608) - 2021 - 年度财报
伟能集团伟能集团(HK:01608)2022-04-28 18:43

财务业绩 - 2021年集团收益增加50.4%至5094.1百万港元,毛利812.5百万港元,按年微升0.2%,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下跌91.1%至45.7百万港元[6] - 2021年系统集成(SI)业务收益约3665.9百万港元,较2020年的约2169.9百万港元增长68.9%[13] - 2021年投资、建设及营运(IBO)业务收益按年增长17.3%至约1428.2百万港元[14]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中技伟能为集团溢利带来约6.4百万港元贡献,集团投入总投资成本约700.4百万港元,投资账面价值约913.1百万港元,占集团总资产约8.8%[16] - 2021年集团从基金获分派约30.6百万港元,录得应占盈利约3.0百万港元,投入总投资成本约809.8百万港元,投资账面价值约833.0百万港元,约占集团总资产约8.0%[17]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发电项目总容量为1845.2兆瓦[18] - 2021年公司收益约5094.1百万港元,较上一年度约3386.9百万港元增加50.4%[21] - 2021年公司销售成本为4281.6百万港元,较2020年的2575.8百万港元增加[25] - 2021年公司毛利约为812.5百万港元,较上一年度约811.1百万港元轻微上升1.4百万港元,毛利率由2020年的23.9%跌至16.0%[26] - 2021年公司税前溢利约为106.7百万港元,较上一年度582.4百万港元减少81.7%[27] - 2021年公司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约为12.0百万港元,较上一年度约175.5百万港元减少93.2%[28] - 2021年公司销售及分销开支由2020年约33.1百万港元减少12.4%至29.0百万港元[29] - 2021年公司行政开支约为408.6百万港元,较上一年度约344.8百万港元增加18.5%[30] - 2021年公司其他开支净额约为79.2百万港元,较上一年度约69.3百万港元增加14.3%[31] - 2021年公司融资成本约为210.4百万港元,较上一年度约220.5百万港元减少4.6%[32] - 2021年公司所得稅开支约为49.9百万港元,较上一年度约56.9百万港元减少12.3%,2021年及2020年实际税率分别为46.8%及9.8%[33] - 2021年末集团流动资产总值约4976.9百万港元,较2020年的3348.1百万港元有所增加;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462.4百万港元,较2020年的978.2百万港元减少[35] - 2021年末集团银行及其他借贷以及优先票据约3852.0百万港元,较2020年的3188.9百万港元增加约20.8%[35] - 2021年末集团流动比率为1.1,较2020年的1.0有所提升;资产负债率为65.9%,较2020年的61.9%上升;净负债率约为92.8%,较2020年的60.5%上升[35] - 2021年度集团就物业、厂房及设备投资约107.3百万港元,较2020年的272.0百万港元减少[39] - 2021年末集团有580名雇员,较2020年的628名减少[40] - 2021年收益为5094079千港元,2020年为3386936千港元[146] - 2021年毛利为812513千港元,2020年为811126千港元[146] - 2021年税前溢利为106677千港元,2020年为582365千港元[146] - 2021年年内溢利为56739千港元,2020年为525433千港元[146][147] - 2021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45689千港元,2020年为516294千港元[146] - 2021年基本每股盈利为1.72港仙,2020年为19.96港仙[146] - 2021年年内扣除税项后其他全面亏损为6857千港元,2020年为77075千港元[147] - 2021年年内全面收入总额为49882千港元,2020年为448358千港元[147] - 2021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全面收入总额为38832千港元,2020年为439219千港元[147] - 2021年非流动资产总额为53.72439亿港元,较2020年的57.83011亿港元有所下降[148] - 2021年流动资产总额为49.76878亿港元,较2020年的33.4805亿港元有所上升[148] - 2021年流动负债总额为45.09195亿港元,较2020年的31.95506亿港元有所上升[148] - 2021年流动资产净额为4676.83万港元,较2020年的1525.44万港元有所上升[148] - 2021年非流动负债总额为23.07675亿港元,较2020年的24.54067亿港元有所下降[149] - 2021年资产净额为35.32447亿港元,较2020年的34.81488亿港元有所上升[149] - 2021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34.75465亿港元,较2020年的34.35556亿港元有所上升[149] - 2021年非控股权益为569.82万港元,较2020年的459.32万港元有所上升[149] - 2021年权益总额为35.32447亿港元,较2020年的34.81488亿港元有所上升[149] - 2021年股本为2701.69万港元,较2020年的2646.92万港元有所上升[149] - 2020年1月1日权益总值为28.59亿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35.32亿港元[150] - 2020年年内溢利为5.16亿港元,2021年为4568.9万港元[150] - 2020年全面收入总额为4.48亿港元,2021年为4988.2万港元[150] - 2021年配售股份发行带来权益增加2.93亿港元[150] - 2021年因应购股权之行使发行股份带来权益增加3289万港元[150] - 2021年以权益结算之股份基础给付安排带来权益增加1710万港元[150] - 2020年末期股息为5621.8万港元,2021年末期股息为9097.9万港元[150] - 2020年中期股息为3975.7万港元,2021年中期股息为2011.4万港元[150] - 2021年以股份代替现金股息带来权益增加9507万港元[150] - 2021年合併儲備为32.05亿港元,2020年为31.71亿港元[150] - 2021年税前溢利为106,677千港元,2020年为582,365千港元[151] - 2021年经营业务所用现金流量净额为 - 841,681千港元,2020年为1,827,821千港元[151] - 2021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为 - 193,911千港元,2020年为 - 558,332千港元[152] - 2021年融资活动所得现金流量净额为508,144千港元,2020年为 - 1,079,605千港元[152] - 2021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额为 - 527,448千港元,2020年增加189,884千港元[152] 业务发展 - 公司未来业务发展重点是为不同地区客户提供一站式分布式燃气方案[7] - 公司近年在中国布局分布式综合能源业务,在巴西等国探索发电机组结合可再生能源的互补模式,期望未来两、三年取得成果[7] - 公司主要策略是建立地域多元化的项目组合,维持在新兴国家现有投资,向电力板块已市场化或正在市场化地区投入更多资源[8] - 公司将利用电站设计特色灵活调配机组至新项目,提高收益并减少资本开支[8] - 公司正积极发展混氢天然气发电技术,计划今年推出可混合10%氢气作燃料的发电机组,2023年将氢气占比提高至25%,2025年实现全氢发电[8] - 公司目标在2030年前淘汰所有纯柴油发电项目,2050年前达至碳中和[8] - 集团SI业务增长得益于强大客户群和销售网络,收入来自多行业及技术、工程服务[13] - 集团IBO业务地域分布多元化,巴西项目收入增加带动业务收益增长[14] - 缅甸政治等环境变化使中技伟能合资项目发电量及收入未达预期,两个项目自2021年12月暂停发电[16] - 集团与中信泰富2018年成立基金,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能源领域开拓商机[17] - 集团收益主要来自SI业务和IBO业务[20] - 公司主要从事发动机式发电机组设计、集成、销售及安装和提供分布式发电方案[153] 公司治理 - 林而聪和李创文于2021年分别获委任为集团联席首席执行官[41][42] - 盧少源於2011年9月加入集團,2016年4月獲委任為執行董事,具逾25年會計、審計及財務管理經驗[43] - 陳美雲於2001年6月加入集團,2016年4月獲委任為非執行董事,具逾20年企業家等相關經驗[43][44] - 郭文亮於2017年4月獲委任為非執行董事,有超過25年領導大型項目經驗[45] - 蔡大維於2016年10月獲委任為獨立非執行董事,具逾35年會計、審計及財務管理經驗[46] - 楊煒輝於2016年10月獲委任為獨立非執行董事,在投資及私人銀行行業有逾21年經驗[47] - 孫懷宇於2016年10月獲委任為獨立非執行董事,在法律相關事務有逾18年經驗[48] - 董事會致力維持高水平的企業管治,保障股東和其他持份者權益[49]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遵守上市规则附录十四所载《企业管治守则》,仅偏离第C.2.1条,执行主席及联席首席执行官由林而聪先生一人兼任[50] - 公司采纳上市规则附录十所载《上市发行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2021年度董事证券交易无违规[51] - 2021年10月1日起,欧阳泰康先生退任执行董事及联席首席执行官,林而聪先生获委任为联席首席执行官[55][56][57]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董事会由4名执行董事、2名非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55] - 2021年度董事会召开4次会议,审核委员会召开3次会议,薪酬委员会和提名委员会各召开2次会议,股东大会召开1次会议[58][59] - 2021年度各董事在董事会会议、委员会会议及股东大会的出席率大多为100%[59] - 所有董事须至少每三年轮值退任一次,每届股东周年大会上三分之一董事须轮值告退[60] - 执行董事和非执行董事任期均为2022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61] - 2021年公司为董事提供培训材料并收到所有董事培训记录[63] - 董事会成立审核、薪酬、提名三个委员会,职权范围已上传公司网站[64] - 审核委员会2021年审阅集团财务报表、内部监控及风险管理框架等[65] - 薪酬委员会2021年检讨董事和高级管理层薪酬待遇并批准调整董事袍金[66] - 提名委员会2021年提名退任董事连任、评估独立董事独立性等[67] - 2016年10月采纳董事会成员多元化政策,提名委员会监察执行并每年检讨[69] - 2021年3月采纳提名政策,提名董事人选考虑多项因素[70] - 2021年公司秘书接受不少于15小时相关专业培训[72] - 2021年安永获重新委任为外聘核数师,核数和非核数服务酬金总计9169千港元[73][74] - 内部审计部认为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风险管理和内部监控系统有效且充足[75]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举行了一次股东大会,决议案以点票方式表决,结果已在公司网站和联交所网站刊载[77] - 2018年12月采纳的股息政策规定董事会可宣派及派付股息,公司能否宣派股息取决于经营业绩等多种因素[79]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未修订组织章程大纲及细则[80] - 公司主要业务为投资控股,年内集团主要业务性质无重大变动[82] - 2021年12月17日,公司与执行董事订服务协议,与非执行董事订委聘书,任期均为2022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99] - 林而聪、杨炜辉及孙怀宇须于2022年股东周年大会轮值退任,但有资格且同意膺选连任[97] 可持续发展 - 集团制定于205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长期目标,积极推广以天然气等取代煤炭和柴油发电[84]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