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总收益从2021年约523.9百万港元增加约77.0百万港元或14.7%至2022年约600.9百万港元[8] - 公司毛利从2021年约4.3百万港元增加约4.2百万港元或约99.5%至2022年约8.5百万港元[8] - 2022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12.5百万港元,2021年应占溢利约为2.6百万港元[8] - 2022年公司权益股东应占亏损约12,497,000港元,2021年应占溢利约2,631,000港元[19] - 2022年每股基本亏损约0.83港仙,2021年每股基本盈利约0.18港仙[19] - 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18名客户贡献总收益约6亿86.3万港元,2021年同期14名客户贡献总收益约5亿2394.9万港元[21] - 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50个项目贡献收益约6亿86.3万港元,2021年同期42个项目贡献收益约5亿2394.9万港元[25] - 2022年毛利约854.5万港元,较2021年增加约426.2万港元或约99.5%;毛利率约1.4%,较2021年的约0.8%增加,因收益总额增加14.7%[31] - 2022年其他收入约418.8万港元,较2021年减少约1956.9万港元,减幅约82.4%,因未获保就业计划补贴[32] - 2022年其他收益约6000港元,较2021年减少约1万港元,因外汇收益减少[33] - 2022年行政开支约2059.5万港元,较2021年减少约3.6%,因总部员工工资减少[34] - 2022年融资成本约300.1万港元,较2021年增加约7.3%,因租赁负债利息增加[35] - 2022年无所得税开支,较2021年减少约148.9万港元,因确认经营亏损[36] - 2022年公司权益股东应占亏损约1249.7万港元,2021年为溢利约263.1万港元,由盈转亏因未获政府补助[37] - 2022年3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1亿3642.1万港元,2021年为约1亿8662.1万港元;资本负债比率约97.1%,2021年约86.6%[39]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薪酬成本总额约为2.36亿港元,2021年约为1.94亿港元[61]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模板工程贡献收益约600,863,000港元,2021年模板工程贡献约523,909,000港元及楼宇建筑工程贡献约40,000港元[15] - 2022年私营界别项目所得收益约558,254,000港元,占总收益约92.9%;2021年约452,246,000港元,占约86.3%[16] - 2022年公营界别项目所得收益约42,609,000港元,占总收益约7.1%;2021年约71,703,000港元,占约13.7%[16] 上市所得款项使用情况 - 公司上市所得款项净额约为7500万港元[62] - 截至2022年3月31日,购置额外机器及设备已动用款项3190万港元,未动用结余90万港元[63] - 截至2022年3月31日,购买铝模板系统已动用款项2130万港元[63]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投资人力资源已动用款项960万港元[63] - 截至2022年3月31日,租赁仓库的额外租金开支已动用款项430万港元[63] - 截至2022年3月31日,一般营运资金已动用款项700万港元[63] - 截至2022年3月31日,已动用所得款项净额7410万港元,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约90万港元[63] 投资情况 - 2022年3月31日,各相关投资未构成集团总资产的5%或以上[53] 违规罚款情况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因违反相关规例遭罚款16,000港元[67] 公司人员履历及荣誉 - 梁志杰62岁,在香港有逾34年模板工程及相关建筑工程经验[69] - 曹玉清62岁,在香港有逾11年业务管理经验[70] - 周迪将46岁,在工程及建筑行业有逾19年经验[71] - 陈鍚茂67岁,在香港有逾34年模板工程及建筑工程经验[71] - 赵善能60岁,在会计方面拥有逾32年经验[72] - 林继阳52岁,自2017年5月23日起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75] - 黄玉麟47岁,在并购、财务管理等方面拥有逾21年经验[76] - 梁志杰于2018年5月获社会企业研究院颁授为院士[69] - 梁志杰于2019年1月6日获颁发香港华商总会十大杰出华商企业奖[69] - 林伟雄42岁,2021年12月31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曾任职多家联交所上市公司,涉及财务管理等工作[79] - 郑惠文49岁,为集团行政主管,会计及秘书工作经验超24年,1999年加入集团[81] - 徐炜婷32岁,2018年8月20日起任公司秘书,会计等相关工作经验超10年[81] - 黄咏诗43岁,为集团采购主管,办公室行政工作经验超19年,2001年3月加入集团[82] 公司治理相关情况 - 公司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遵守上市规则附录十四所载企业管治守则适用守则条文[85] - 公司采纳上市规则附录十所载标准守则作为董事及雇员证券交易行为守则,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董事及雇员均遵守[86] - 董事会下设审核、提名、薪酬及投资四个委员会,职权范围可在公司及联交所网站查阅[87] - 董事会由五名执行董事及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89] - 公司遵守上市规则第3.10(1)、3.10A及3.10(2)条,独立非执行董事人数占董事会成员三分之一以上[90] - 根据细则第108条,各届股东周年大会上三分之一董事须退任,每名董事每三年告退一次[91] - 梁志杰等8位董事将在公司应届股东周年大会上退任并符合资格重选连任[93]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梁志杰等5位执行董事股东大会出席率为100%,董事会会议出席率为100%[96]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张振邦和徐良佐股东大会出席率为100%,董事会会议出席率为23.08%[96]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黄玉麟董事会会议出席率为76.92%,林伟雄董事会会议出席率为69.23%[96]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审核委员会成员林继阳、张振邦、徐良佐会议出席率为100%[105] - 审核委员会于2022年6月30日召开会议,审议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的年度财务业绩及报告等事宜[105] - 公司自上市起已独立委任公司主席及行政总裁,确保职责明确区分[100] - 全体董事确认在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遵守企业管治守则参与持续专业发展[101] - 审核委员会于2017年5月23日成立,目前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03] - 审核委员会的职权范围于2019年1月2日经董事会修订,可于联交所网站及公司网站查阅[104] - 薪酬委员会于2017年5月23日成立,截至2022年由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和2名执行董事组成[107]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薪酬委员会召开4次会议审议全体执行董事及高级管理层个人薪酬[109] - 梁志杰和曹玉清出席薪酬委员会会议的出席率为100%(4/4),张振邦和徐良佐为75%(3/4),黄玉麟为25%(1/4)[109]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薪酬在100万港元以下的高级管理层有3人[112] - 提名委员会于2017年5月23日成立,由2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梁志杰为主席[114] - 提名委员会于2022年6月30日召开会议,审议多项事宜并认为董事会成员多元化适当平衡[115] - 梁志杰和曹玉清出席提名委员会会议的出席率为100%(3/3),张振邦和徐良佐为66.7%(2/3),黄玉麟为33.3%(1/3)[116] - 公司为提名委员会采纳董事会提名政策,以考虑及向股东推荐选举或委任董事[118]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董事会由8名董事组成,其中女性1名[123] - 公司于2022年3月31日成立投资委员会,由2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和1名执行董事组成[126] - 投资委员会于2022年4月召开第一次会议[127] - 董事会于2018年12月31日采纳股息政策[128]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委聘国卫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为外聘核数师,审核服务费用740,000港元,非审核服务费用130,000港元,总计870,000港元[132] - 提名委员会将监督董事会提名政策实施并每年向董事会报告[121] - 提名委员会将监控董事会多元化政策实施情况并每年向董事会汇报[125] - 投资委员会职责包括审阅公司账目、监督投资决策等,每年检讨职权范围及其履行职责成效并向董事会提建议[126] - 董事会确定股息水平会考虑集团表现、财务状况等因素,并会不时审查股息政策[128] - 董事知悉编制真实公平财务报表的责任,不知悉影响集团持续经营能力的重大不确定因素[129] - 公司秘书徐煒婷于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接受不少于15小时相关专业培训[136] - 持有公司缴足股本十分之一表决权的股东有权要求召集股东特别大会,大会应在呈递要求后两个月内举行[138] 公司运营相关情况 - 本集团主要营运附属公司是在香港拥有逾20年经营历史的知名分包商[148] - 报告期为2021年4月1日至2022年3月31日[149] - 报告范围涵盖模板工程、建筑工程及证券投资等主要业务板块[149] - 报告于2022年6月30日经董事会审阅、确认及批准[156] - 公司保持与投资者、雇员、客户等持份者密切关系并合作,沟通方式包括公司网站、财务报告、面谈等[161] 公司ESG相关情况 - 公司确定的重大ESG议题中,高重要性的有职业健康及安全、建筑安全及质量管控、反贪污[164] - 公司实施《环境政策》,指导员工融入环保原则,报告期内无重大不遵守环境法律及规例情况[167] - 公司旨在维持或减少2023年总废气排放密度,因模板工程项目施工顶峰期车辆使用需求增加,废气排放总量增加[168] - 2022年氮氧化物排放467.14千克,2021年为431.13千克[168] - 2022年硫氧化物排放1.08千克,2021年为0.77千克[168] - 2022年颗粒物排放33.59千克,2021年为31.00千克[168] - 公司指派ESG工作小组协助董事会监察ESG事宜,负责收集分析数据、监控评估表现等工作[151] - 报告参考联交所《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指引》,以重要性、量化及一致性为原则编制[153] - 2022年公司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219.79吨二氧化碳当量,排放密度为4.40吨二氧化碳当量/项目,2021年分别为145.21吨二氧化碳当量和3.46吨二氧化碳当量/项目[170] - 2022年公司直接温室气体排放(汽油及柴油)为176.86吨二氧化碳当量,2021年为126.38吨二氧化碳当量;能源间接温室气体排放(外购电力)2022年为42.93吨二氧化碳当量,2021年为18.71吨二氧化碳当量;其他间接温室气体排放(航空差旅)2021年为0.12吨二氧化碳当量,2022年无[170] - 2022年已确认收益的项目有50个,2021年为42个项目[171] - 2022年公司总能耗为827,857.34千瓦时,能耗密度为16,557.15千瓦时/项目,2021年分别为562,981.00千瓦时和13,404.31千瓦时/项目[179] - 2022年公司直接能耗(柴油)为717,780.34千瓦时,2021年为508,656.00千瓦时;间接能耗(电力)2022年为110,077.00千瓦时,2021年为50,579.00千瓦时;2021年直接能耗(汽油)为3,746.00千瓦时,2022年无[179] - 2022年公司用水总量为247.74立方米,用水密度为4.95立方米/项目,2021年分别为294.30立方米和7.01立方米/项目[183] - 公司机器在工业过程中仅消耗含硫量不超过0.005%的燃料[169] - 公司将自2023年起举办研讨会等年度活动,提高员工减废意识,并分发减少废弃物的传单[176] - 公司计划自2023年起每年参加节能活动[179] - 公司采取张贴标语及告示等措施,提醒员工不必要时关闭水龙头以节约用水[182] - 公司业务运营期间无大量使用包装材料,使用包装材料不被视为
建成控股(01630) - 2022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