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桦欣控股(01657) - 2023 - 年度财报
桦欣控股桦欣控股(HK:01657)2023-07-28 22:48

财务表现 - 公司收益减少11.6%至149.4百万港元,主要由于英国主要客户采购订单减少及客户销售折扣[5][9][12] - 毛利减少45.7%至18.7百万港元,主要由于销售折扣、小批量订单成本增加及生产周期缩短[10] - 销售成本减少2.9%至130.7百万港元,与收益减少一致[13] - 公司拥有人应占全面开支总额为19.2百万港元,主要由于收益减少、毛利减少及投资亏损[11] - 公司毛利由34.4百万港元减少至18.7百万港元,减幅为45.7%,毛利率由20.4%下降至12.5%[14] - 公司录得年内亏损16.4百万港元,去年同期为溢利0.5百万港元[21] - 公司流动比率由5.0下降至4.4,流动资产净额为83,800,000港元[24] - 公司资产负债比率为0.0597,较去年同期的0.0545有所上升[25] 市场与客户 - 公司成功开发美国市场新客户,贡献35.3百万港元或23.7%的收益[9] - 公司依赖若干主要客户,且未与客户订立长期合约,导致收益面临不确定性和可能变动的风险[48] - 公司面临客户订单大幅减少的风险,尤其是英国客户订单减少可能无法从其他市场弥补销售亏损[48] - 公司面临来自客户的信贷风险,可能无法向客户收回款项[48] 供应链与生产 - 公司计划加强定制综合服装设计及采购服务,优化供应链管理以提高毛利率[6] - 公司将在柬埔寨发展供应链管理以降低生产成本,已向柬埔寨供应商下达订单处理美国市场新客户订单[10] - 公司2023年供应商数量增加至20家,其中15家来自香港,5家来自中国内地[198] - 公司对供应商进行严格的环境和社会影响评估,确保符合环保和劳工标准[199] - 公司对不符合要求的供应商进行整改,并在整改后重新评估,必要时终止合作[200] - 公司设有专责供应链管理部门,对供应商进行实地考察和品质监控[199] - 公司通过Sedex成员道德贸易审核(SMETA)确保供应商符合道德标准[199] 风险管理与内部监控 - 公司面临的主要风险包括货币风险、利率风险、信贷风险及流动性风险,且依赖数名主要客户,未签订长期合约,导致收入存在不确定性和潜在波动[125] - 公司采用“三层”企业管治架构,包括运营管理层、财务团队和独立内部审核,设立风险登记册记录主要风险并每年评估[126] - 公司持续进行风险管理,采纳风险管理政策及程序,每年评估风险管理框架的成效,并定期举行管理层会议更新风险监控进度[127] - 公司每年委任外聘独立专业人士对内部监控及风险管理系统进行检讨,以加强内部监控及风险管理[128] - 公司通过APEC RISK MANAGEMENT LIMITED(ARML)进行风险识别和内部监控审阅,评估风险管理和内部监控系统的有效性[121] - ARML建议的改进措施已被董事会采纳,董事会认为内部监控及风险管理系统有效且充足[122] - 公司已建立企业风险管理框架,遵循COSO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确保董事会对风险管理和内部审计职能的监督[124] 董事会与公司治理 - 蔡敬庭先生为公司执行董事、主席及行政总裁,负责公司整体管理、营运及企业方针策略[49] - 蔡清丞先生为公司执行董事及设计开发团队主管,负责服装产品设计及开发的决策[51] - 黎国鸿先生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拥有逾三十一年的企业管治、财务顾问及管理经验[53] - 杨存洲先生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拥有逾十八年制衣业经验,现任薪酬委员会主席[55] - 公司董事会由两名执行董事及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确保权力及授权平衡[72] - 公司董事会目前由5名男性董事组成,计划在2024年12月之前纳入一名女性董事以实现董事会多元化[88] - 公司董事会已采纳“董事会多元化政策”,提名委员会负责监督该政策的实施情况,并每年审查其成效[85] - 公司董事会在2023年4月30日止年度内,提名委员会已审核独立非执行董事的独立性,并审议了将在2023年股东周年大会上参选的退任董事资格[89] - 公司董事会强调各层级的多元化,包括性别多元化,并将在招聘中高层员工时确保性别多元化[87] - 公司董事会已授权成立三个委员会:审核及风险管理委员会、薪酬委员会及提名委员会,各委员会均有明确的职权范围[90] - 公司董事会在履行其职责时,确保综合财务报表符合法定要求及适用会计准则,并按时公布[83] - 公司董事会定期举行会议,专注于业务策略、经营问题及财务表现,并监控内部及对外汇报的质量、及时性、相关性及可靠性[82] - 公司董事会确保全体董事在会议前获得足够及可靠的信息,并在会议后合理时间内将会议记录草稿发予董事传阅[79] - 公司董事会已收取各独立非执行董事根据上市规则第3.13条的年度独立身份确认书,并认为所有独立非执行董事均属独立人士[81] - 审核及风险管理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负责监督公司财务报告系统、风险管理和内部监控系统[91][92] - 审核及风险管理委员会在2023年4月30日后举行了四次会议,审阅了集团年度经审核财务报表并续任独立核数师[93] - 审核及风险管理委员会认为公司年度财务报表已遵照适用的会计原则和联交所规定编制,并作出全面披露[94] - 薪酬委员会由两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和一名执行董事组成,负责制定董事及高级管理层的薪酬政策和架构[95][96] - 2023年4月30日后,薪酬委员会举行了一次会议,考虑董事薪酬时参考了可比公司薪酬、时间投入和责任等因素[97] - 本年度未向董事及五名最高薪人士支付酌情花红,高级管理层薪酬范围在0港元至1,000,000港元之间的人数为4人[98][99] - 提名委员会由两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和一名执行董事组成,负责检讨董事会架构、规模和组成,并评估独立非执行董事的独立性[99][100] - 提名委员会在2023年4月30日后举行了一次会议,建议重新委任董事并评估董事会的多元化和独立性[101] - 提名政策确保董事会具备均衡且符合集团业务需求的技能、经验和多元观点,提名委员会定期检讨董事会的多元化政策[104][105] - 提名委员会根据甄选标准和程序推荐董事候选人,确保候选人符合资格并能为董事会带来潜在贡献[105][106] - 公司董事会成员在2023年度所有会议中均全勤出席,包括董事会会议、审核及风险管理委员会会议、提名委员会会议、薪酬委员会会议和股东大会[111] - 公司董事会中有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占董事会成员的三分之一以上,确保董事会的独立性和多样性[112] - 公司已为董事及高级职员购买责任保险,保障其在履行职务期间可能承担的责任,但欺诈、失职或失信行为不在保障范围内[117] - 公司董事会定期检视董事会的结构、规模和组成,并根据公司策略和业务需求提出调整建议[110] - 公司董事在2023年度内均遵守了有关证券交易的行为守则,未发生违规交易[113] - 公司董事通过参加培训课程、阅读新规则和法规更新资料,持续提升专业能力[116] - 公司董事会通过审核及风险管理委员会对风险管理和内部监控系统进行年度检讨,确保资源、员工资历和培训计划充足[119] 员工与人力资源管理 - 公司2023年雇员总数为44人,较2022年的73人减少29人,雇员福利开支总额为1200万港元,较2022年的1500万港元减少20%[35] - 公司员工总数从2022年的73人减少到2023年的44人,减少了39.7%[188] - 2023年员工总流失率为66%,其中男性流失率为65%,女性流失率为67%[189] - 20-29岁年龄组的员工流失率高达186%,而30-49岁年龄组的流失率为23%[189] - 香港地区的员工流失率为100%,中国内地为61%[189] - 2023年受训员工总数为152%,其中男性受训比例为30%,女性为70%[194] - 初级员工受训比例最高,为58%,中层员工为30%,管理层为12%[194] - 公司员工中女性占比61%,男性占比39%[188] - 30-49岁年龄组的员工占比最高,为68%[188] - 中国内地员工占比64%,香港员工占比27%,英国员工占比9%[188] - 全职员工占比98%,兼职员工占比2%[188] - 2023年公司员工平均培训时数为3.05小时,较2022年显著增加[195] - 2023年女性员工平均培训时数为3.48小时,男性为2.35小时[195] - 2023年中层员工平均培训时数为4.00小时,初级员工为3.10小时,管理层为1.80小时[195] - 马燕霞女士担任集团采购货源经理,拥有超过27年采购经验,主要负责供应商物色和整体生产管理[59] - 刘慧清女士担任集团会计部经理,拥有约25年会计经验,主要负责集团财务管理[60] - 李丽美女士担任集团行政及人力资源经理,拥有超过17年簿记及行政经验,主要负责集团行政及人力资源管理[61] - 俞旭明先生担任集团品质保证经理,拥有约36年制衣业经验,主要负责整体质量控制程序[63] - 朱沛祺先生担任公司秘书,拥有超过10年会计及审计经验,主要负责监督集团的公司秘书事务[65][66]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 公司致力于实现环境可持续性、尊重人权和社会文化、与利益相关方保持沟通、对员工提供支持和友善的工作环境、维持当地社区发展、加强对顾客的承诺[150] - 公司已制定短期及长期可持续发展愿景及目标,以实现持续减排,并将可持续发展因素纳入战略规划和商业模式[153] - 公司已遵守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规则附录27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指引的披露要求,并继续优化关键绩效指标的披露[154] - 公司董事会负责监察和检讨整个集团的企业管治常规,并在决策时考虑环境、社会及管治相关风险[151] - 公司已制定举报政策,允许雇员及与公司有业务往来的人员举报欺诈、不道德、违法及违反公司政策的行为[144] - 公司已制定内部反贪污政策,确保董事及雇员遵守相关法律法规[145] - 公司致力于推行可持续发展及承担企业责任,确保在业务发展、社会期望与环境影响之间取得平衡[148] - 公司已采取战略,将气候相关问题和环境、社会及管治要素融入长期业务策略规划[149] - 公司董事会定期监察及检讨管理方法的有效性,包括检视环境、社会及管治表现及调整相应行动计划[153] - 公司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利益相关方的期望,并识别及报告其重大可持续发展议题[155] - 公司在可行情况下记录、计算及披露量化资料,并与过往表现进行比较[156] - 公司确保编制报告时的一致性,并管理环境、社会及管治数据,以便日后进行比较[158] - 公司已建立以利益相关方为导向的方法,分析环境、社会及管治的重要性,并确定与业务最相关的12个问题[163] - 公司业务不直接涉及纺织生产,主要业务对环境影响不重大,但公司致力于通过环保措施减少不利影响[164] - 公司遵守所有有关废气及温室气体排放、排污、废弃物产生的法律及法规,并无任何违规事件或惩罚[165][166] - 公司业务主要在办公室运营,产生的环境污染物有限,但公司继续努力减少日常运营中的污染物数量[167] - 公司在本报告年度并无任何燃烧燃料的运输车辆及其他设施设备,因此无直接控制的大气排放物及温室气体[168] - 公司间接温室气体排放量上升53.4%,主要由于外购电力使用增加[169] - 公司范围二温室气体排放量为144.66吨二氧化碳当量,较去年增加53.4%[169] - 公司范围三温室气体排放量为0.7吨二氧化碳当量,去年未披露[169] - 公司温室气体排放密度为0.97吨/百万港元收益,较去年增加73.2%[169] - 公司耗电量增加62.4%,达到257.77千瓦时[175] - 公司耗水量增加43%,达到852.44立方米[175] - 公司无害废弃物减少92.5%,从430.10千克降至32.4千克[173] - 公司无害废弃物密度为0.22千克/百万港元收益,较去年下降91.4%[174] - 公司耗电密度为1.73千瓦时/百万港元收益,较去年增加84.0%[175] - 公司耗水密度为5.71立方米/百万港元收益,较去年增加61.8%[175] - 公司积极推行节电及节约资源计划,部分办公室采用LED照明,空调温度设定在25˚C至26˚C之间,不使用时关闭不必要的耗能设备[178] - 公司推行节约材料计划,采用3R原则(减少、再利用、再循环)处理办公室废弃物,使用电子文件处理系统减少纸张使用[179] - 公司推行节水计划,培养员工节水意识,安装节水设备如节水水龙头,定期维护水龙头、水管和储水系统[179] - 公司通过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对环境保护的认识,支持社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活动[180] - 公司定期识别、评估、管理及监测气候相关风险,纳入TCFD的四个关键组成部分以减轻气候变化带来的潜在风险[181] - 公司制定措施应对极端天气,如台风时提前转移设备、加固设备、通知客户和供应商,大雨和洪水时进行电子备份,雷击时关闭设备电源[182] - 公司应对持续高温的措施包括定期检查制冷设备、增加夏季产品开发、确保急救箱方便取用、全天供应冷水[183] - 公司根据政府法规调整策略以符合新规定,增加整体运营成本,但有利于可持续发展[183] 股东与投资者关系 - 公司股息政策由董事会决定,考虑因素包括经营业绩、现金流量、财务状况、业务状况及策略等[132] - 公司重视与股东及投资者的沟通,通过网站、电话热线、电邮地址及邮寄地址提供联络方式,鼓励股东出席股东大会提出疑问[133][134][135] - 公司股东可提交书面请求召开股东特别大会,需在提交请求后两个月内举行,若董事会未在21日内召开,股东可自行召开[137] - 公司股东可向董事会提出查询或建议,联络资料包括地址、电话热线及电邮地址[138] - 公司股东提呈议案需提交书面通知,经核实后由公司秘书要求董事会纳入大会议程[139] 其他财务与运营信息 - 公司录得其他外汇收益净额1.3百万港元,去年同期为其他亏损净额0.2百万港元[15] - 公司录得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财务资产未变现亏损净额1.4百万港元,去年同期为1.7百万港元[16] - 公司录得物业、厂房及设备减值亏损5.9百万港元,投资物业减值亏损0.8百万港元[17] - 公司录得贸易应收款项减值亏损拨备净额0.3百万港元,去年同期为减值亏损拨回0.7百万港元[18] - 公司行政开支由19.1百万港元减少至17.7百万港元,减幅为7.2%[19] - 公司销售及分销开支由14.8百万港元减少至13.8百万港元,减幅为7.1%[20] - 公司2023年实际所得款项净额为4440万港元,已全部用于招股章程所载业务策略,包括巩固客户关系、增强设计开发实力、扩大供应商基础等[44] - 公司预计2023年全球经济表现将逊于市场普遍预期,生活成本危机、金融状况趋紧、俄乌战争及COVID-19疫情将对公司发展造成不同程度影响[45] - 公司计划继续加强定制综合服装设计及采购服务,扩大时尚周边业务范围,包括鞋履及箱包,并优化香港及英国展厅展示及样品产品推广[46] - 公司将继续探索与国际知名人士的合作机会,以提升企业形象及知名度,并通过定期沟通了解客户需求,巩固客户关系[46] - 公司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经营,可能导致市场份额减少及利润率下降[48] - 原材料价格、供应及质量波动可能导致成本增加,影响公司供应[48] - 客户对社会责任及社会合规准则敏感,供应商不遵守可能影响公司声誉及客户关系[48] - 公司核数师德博会计事务所收取核数服务费用500,000港元及非核数服务费用150,000港元[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