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财年集团持续经营业务综合收益约7.36亿港元,较2021年同期减少14.8%[19][20] - 2022财年集团持续经营业务毛利为1.039亿港元,较2021年同期增加4.1%[19][20] - 2022财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持续经营业务溢利为3460万港元,较2021年同期减少57%[19][20] - 2022财年持续经营及已终止业务每股盈利为0.08港元,2021年同期为0.10港元[19][20] - 截至财年结束,集团流动资产净值为2.418亿港元,处于净现金水平[19][20] - 2022财年公司综合收益约7.36亿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约8.639亿港元减少约14.8%[50][54] - 公司整体毛利从2021年同期约9980万港元增至2022财年约1.039亿港元,增幅约4.1%[53][55] - 2022财年其他收入及收益为960万港元,2021年同期为4080万港元,减少因2022年无政府补助[59][63] - 2022财年销售及分销开支为22.3万港元,主要是物业活化及升级业务市场推广及宣传开支[60][63] - 2022财年行政及其他开支为6610万港元,2021年同期为6860万港元,减少因成本控制使一般企业开支减少[61][63] - 2022财年融资成本约710万港元,2021年同期约480万港元,增加因物业活化及升级业务租赁负债利息增加[64][65] - 2022财年公司分占一间联营公司溢利约为360万港元,公司持有该联营公司40%权益[66][67] - 所得税开支由2021年同期约690万港元增加约140万港元至2022财年约830万港元[68][69] - 2022财年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公司拥有人应占综合溢利约为3460万港元,较2021年同期约7950万港元减少56.5%[70][71] - 2022财年资产总额回报率由2021年同期的8.2%回落至3.9%,股本回报率由20%降至7.3%[72] - 2022财年资本开支约为4350万港元,2021年同期约为4070万港元[73][74] - 截至2022年3月31日,公司银行结余及现金约为1.614亿港元,2021年3月31日为7110万港元[76][82] - 截至2022年3月31日,公司银行及其他借贷约为5880万港元,2021年3月31日约为1.538亿港元[76][82] - 截至2022年3月31日,公司租赁负债约为2.371亿港元,2021年3月31日为1.387亿港元[77][82] - 截至2022年3月31日,公司资本承担约为4120万港元,2021年3月31日为440万港元[79][83] - 2022财年雇员薪酬开支及董事袍金约为2.084亿港元,2021年同期为2.319亿港元[91][92] - 2022财年公司未支付中期股息,董事会也不建议支付末期股息,2021年同期均为零[95][97]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伯明翰物业项目有304间住宅公寓,截至2022年3月31日,79.9%的公寓已出售,2022财年分占利润约为360万港元[15] - 地基及其他土木工程收益从2021年同期约7.694亿港元降至2022财年约5.943亿港元,降幅约22.8%[51][54] - 隧道工程收益较2021年同期增加约50.0%,2022财年达约1.417亿港元[52][54] - 地基及其他土木工程毛利率从2021年同期约11.8%升至2022财年约15.4%,撇除申索结算则降至约10.8%[57][62] - 隧道工程毛利从2021年同期约890万港元增至2022财年约1310万港元,毛利率从约9.4%略降至约9.2%[58][62] 合约相关数据 - 集团获取15份合约,原有合约总额达9.225亿港元[21]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未完成合约价值约9.069亿港元[21] 股权出售 - 2021年12月16日公司与买方签订协议,以8600万元人民币出售华大海洋70%股权,交易于2022年1月28日完成[94][96] 董事会组成及任期 - 截至2022年3月31日,董事会由9名成员组成,包括5名执行董事、1名非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04] - 执行董事与公司签订有固定期限服务协议,需按公司章程退休及重选[112] - 非执行董事和独立非执行董事与公司签订三年期服务协议,需按公司章程退休及重选[113] - 非执行董事和独立非执行董事可提前三个月或一个月书面通知公司终止任命[114] - 董事会填补临时空缺任命的董事任职至首次股东大会并需重选,新增董事任职至下一次年度股东大会并可重选[115] - 非执行董事及独立非执行董事任期为三年,可发三或一个月事先书面通知终止任命[118] - 截至年报日期,董事会由九名董事组成[152] 企业管治守则及政策 - 公司已采纳上市规则附录14的企业管治守则条文,2022财年遵守该守则[99][101] - 企业管治报告期内,董事会遵守上市规则,委任至少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占董事会三分之一,且至少一名具备相关专长[107][109] - 主席詹燕群领导董事会,行政总裁甄志达负责集团业务管理,二者职务分开[108][109] - 公司董事会采纳了董事会多元化政策,候选人甄选将考虑多方面多元化因素[144][145] - 提名委员会将监督董事会多元化政策实施,并每年向董事会汇报[154] - 公司已就提名委员会采纳董事会提名政策[155][156] - 评估候选人时,提名委员会将考虑诚信声誉、业务经验等九项因素[156][157][158][159] - 若需委任额外董事,提名委员会及/或董事会将按六项程序进行[161][162][163][164] 委员会相关信息 - 审核委员会于2015年11月25日成立,截至2022年3月31日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企业管治报告期间举行三次会议[120][121][122][123] - 薪酬委员会于2015年11月25日成立,截至2022年3月31日由四名成员组成,企业管治报告期间举行两次会议[128][129][130][133] - 提名委员会于2015年11月25日成立,2018年12月31日采纳修订职权范围[138][139] - 审核委员会职责包括审阅监督集团财务报告程序、内部监控及风险管理系统[120][121] - 薪酬委员会职责包括审阅及厘定董事及高级管理层薪酬待遇等条款[128][133] - 提名委员会职能为就委任或重委任董事及管理董事会继任人选事宜向董事会作推荐建议,监督集团多元化政策[138][139] - 审核委员会成员与核数师举行无管理层出席的私人会议讨论集团核数事宜[127][132] - 支付给董事及五名最高薪酬雇员的薪酬详情载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11及12[131][134]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提名委员会由四名成员组成,余汉坤先生为委员会主席[140][141] - 企业管治报告期内,提名委员会举行两次会议,主要工作包括评估独立董事独立性等[142][143] 董事会会议情况 - 企业管治报告期内举行18次董事会会议[166] - 2022财政年度各执行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次数:詹燕群先生18/18、徐武明先生18/18、甄志达先生18/18、梁雄光先生17/18、徐军民先生16/18[167] - 2022财政年度非执行董事汪建先生出席董事会会议次数为12/15[167] - 2022财政年度各独立非执行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次数:李禄兆先生18/18、余汉坤先生17/18、王志强先生18/18[167] - 董事会会议正式通告会在会议举行前不少于14天或董事容许的合理时间内送呈全体董事[168] - 董事会会议议程及相关资料会在会议日期前最少3天送呈各董事[170] - 企业管治报告期内,主席与独立非执行董事举行一次非公开会议[176] 董事培训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全体董事参与的培训类型为A(参与公司内部培训课程)和B(阅读集团发行的相关报刊及资讯)[181][182] 财务报表编制 - 董事会负责按相关准则和法规编制集团各财政年度的综合财务报表[185]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综合财务报表按持续经营基准编制,采用香港公认会计准则等[189][190] - 董事会负责编制集团各财政年度综合财务报表,真实公平反映业务状况等[186] 股息政策 - 公司已采纳股息政策,董事会可酌情向股东宣派及派发股息[191][192] - 董事会考虑股息时需考量集团实际及预期运营等多方面因素[193][194] - 董事会保留更新、修改及修订股息政策的权利,股息政策无法律约束力[195][196] 内部监控及风险管理 - 董事会负责维持稳固有效的内部监控及风险管理系统并检讨其有效性[197] - 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系统旨在消除或管理公司目标失败风险[199] - 公司未设内部审计职能,集团聘请外部内控顾问审查相关系统[200] - 董事会通过审核委员会审查外部内控顾问工作结果[200] - 审核委员会监督集团内控和风险管理系统并向董事会报告重大问题[200] 高级管理层薪酬 - 2022财政年度,高级管理层薪酬在港币500,000 - 1,000,000元的有2人,1,000,001 - 1,500,000元的有3人[136]
义合控股(01662) - 2022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