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义合控股(01662) - 2023 - 中期财报
义合控股义合控股(HK:01662)2022-12-15 18:00

财务表现 - 公司2022年9月30日止6个月的持续经营业务收益为341,637千港元,同比下降12.7%[7] - 公司2022年9月30日止6个月的持续经营业务毛利为41,410千港元,同比下降43.0%[7] - 公司2022年9月30日止6个月的持续经营业务税前利润为14,710千港元,同比下降65.7%[7] - 公司2022年9月30日止6个月的持续经营业务净利润为11,313千港元,同比下降67.8%[7] - 公司2022年9月30日止6个月的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溢利为16,661千港元,同比下降54.5%[7] - 公司2022年9月30日止6个月的非控股权益应占期内亏损为5,348千港元,同比扩大257.7%[7] - 公司2022年9月30日止6个月的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0.03港元,同比下降57.1%[9] - 公司2022年9月30日止6个月的全面开支总额为3,095千港元,同比下降87.0%[9] - 公司2022年9月30日止6个月的总收益为341,637千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391,463千港元下降12.7%[37][46] - 公司录得综合收益约3.416亿港元,同比下降12.7%,主要由于地基及隧道工程核心业务收益减少[158] - 公司持续经营业务的拥有人应占溢利从2021年同期的约港币36.6百万元减少至本期间的约港币16.7百万元,减幅为54.5%[177] 资产负债情况 - 公司截至2022年9月30日的非流动资产总额为582,501千港元,较2022年3月31日的486,640千港元有所增加[11] - 公司截至2022年9月30日的流动资产总额为416,855千港元,较2022年3月31日的391,231千港元有所增加[11] - 公司截至2022年9月30日的流动负债总额为158,356千港元,较2022年3月31日的149,467千港元有所增加[11] - 公司截至2022年9月30日的净流动资产为258,499千港元,较2022年3月31日的241,764千港元有所增加[11] - 公司截至2022年9月30日的非流动负债总额为369,146千港元,较2022年3月31日的254,226千港元有所增加[13] - 公司截至2022年9月30日的净资产为471,854千港元,较2022年3月31日的474,178千港元略有下降[13] - 公司截至2022年9月30日的股东权益总额为476,797千港元,较2022年3月31日的473,340千港元有所增加[13] - 公司截至2022年9月30日的非控股权益为-4,943千港元,较2022年3月31日的838千港元有所下降[13] - 公司截至2022年9月30日的总权益为471,854千港元,较2022年3月31日的474,178千港元略有下降[13] - 公司2022年9月30日的资产总值为999,356千港元,其中分部资产总值为670,951千港元,公司及其他未分配资产为328,405千港元[65] - 公司总负债从2022年3月31日的403,693千港元增加至2022年9月30日的527,502千港元[67] - 公司2022年9月30日的非流动资产总额为548,201千港元,较2022年3月31日的449,984千港元有所增加[72]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的银行结余及现金约为港币146.3百万元,较2022年3月31日的约港币161.4百万元有所减少[177]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的银行及其他借贷总额约为港币77.0百万元,较2022年3月31日的约港币58.8百万元有所增加[177]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的租賃負債合共約為港幣333.0百萬元,較2022年3月31日的約港幣237.1百萬元有所增加[177]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的流動資產淨值約為港幣258.5百萬元,較2022年3月31日的約港幣241.8百萬元有所增加[177]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的資本負債比率為86.9%,較2022年3月31日的62.4%有所增加[177] 现金流情况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6个月,公司经营活动的现金净额为港币733千元,较2021年同期的港币-38,829千元有所改善[23] - 投资活动的现金净流出为港币31,168千元,而2021年同期为现金净流入港币32,077千元[23] - 融资活动的现金净流入为港币18,167千元,较2021年同期的港币51,695千元有所减少[23]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减少港币12,268千元,而2021年同期为净增加港币44,943千元[23]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港币146,333千元,较2021年同期的港币116,531千元有所增加[23] 业务分部表现 - 地基及其他土木工程项下的建筑收益为267,142千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337,010千港元下降20.7%[38][45] - 物业活化及升级下的租金收入及管理费收入为73,397千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54,453千港元增长34.8%[38][45] - 隧道工程项下的建筑收益在2022年未产生收入,而2021年同期为54,453千港元[38][45] - 公司2022年9月30日的外部分部收益为341,637千港元,其中地基及其他土木工程收益为267,142千港元,隧道工程收益为73,397千港元,物业活化及升级收益为1,098千港元[52] - 公司2022年9月30日的分部溢利为41,410千港元,其中地基及其他土木工程溢利为49,611千港元,隧道工程亏损为1,924千港元,物业活化及升级亏损为6,277千港元[52] - 公司2022年9月30日的物业活化及升级分部资产为393,535千港元,较2022年3月31日的318,307千港元有所增加[65] - 公司2022年9月30日的隧道工程分部资产为74,819千港元,较2022年3月31日的47,736千港元有所增加[65] - 公司2022年9月30日的地基及其他土木工程分部资产为202,597千港元,较2022年3月31日的196,191千港元有所增加[65] - 物业活化及升级分部的负债从2022年3月31日的231,562千港元增加至2022年9月30日的330,533千港元[67] - 地基及其他土木工程收益从3.37亿港元减少至2.671亿港元,降幅20.7%,主要由于缺少一次性收益确认[159] - 隧道工程收益从5450万港元增加至7340万港元,增幅34.8%,主要由于大型项目竣工[164] - 物业活化及升级业务收益约110万港元,主要包括楼宇管理费收入[165] - 地基及其他土木工程毛利率从10.3%增至18.5%,主要由于地基市场投标机会增加[167] - 隧道工程毛利从1150万港元减少至毛损190万港元,主要由于新项目前期工作成本[168] - 物业活化及升级业务毛损从53万港元增加至630万港元,主要由于投资物业折旧[169] - 公司整体毛利率从18.5%减少至12.1%,主要由于各项业务毛利下降[174] 税务情况 - 公司2022年9月30日的香港利得税为3,473千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8,130千港元有所下降[86] - 中国附属公司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按估计应课税溢利的25%计算[87][89] - 菲律宾附属公司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30%,但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6个月无应课税溢利,因此未计提公司税[88][89] - 香港合资格实体的首200万港元溢利税率为8.25%,超过200万港元的溢利税率为16.5%[89] 其他财务信息 - 公司2022年9月30日的融资成本为8,315千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5,154千港元有所增加[81] - 公司2022年9月30日的员工福利开支为85,973千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89,184千港元有所下降[83] - 公司2022年9月30日的未分配开支为36,925千港元,未分配融资成本为8,315千港元[52] - 公司2022年9月30日的除税前溢利为14,710千港元[52] - 公司2022年9月30日的未分配收入为18,702千港元[52] - 公司其他收入从2021年同期的约港币2.9百万元增加至本期间的约港币18.7百万元,主要由于政府补贴和保险索赔[175] - 行政开支从2021年同期的约港币29.5百万元增加至本期间的约港币36.5百万元,增幅为23.4%[175] - 公司员工福利开支(包括董事酬金)在本期间约为港币85.9百万元,较2021年同期的港币89.2百万元有所下降[195] 业务调整与出售 - 公司于2022年1月28日完成出售深圳华大海洋科技有限公司及其附属公司,终止了在中国的水产研发及养殖业务[25] - 公司于2021年12月16日出售华大海洋,以重新调配资源至其他业务发展机会[91][92] - 华大海洋在2021年4月1日至2021年9月30日期间的亏损为56,936,000港元[93][96] - 华大海洋在2021年4月1日至2021年9月30日期间的收益为83,973,000港元,毛利为9,339,000港元[96] - 华大海洋在2021年4月1日至2021年9月30日期间的研发支出约为10,222,000港元,确认为收益成本[102] 股东与股权结构 - 公司董事詹先生持有40.25%的股份,徐先生持有29.75%的股份[199][200] 项目与合同 - 公司已获得建筑项目原合约总金额约2.68亿港元,其中7个地基工程项目和1个隧道工程项目[155]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未履行(或部分已履行)的履约责任交易价格总额为约港币866百万元,预计在未来12至22个月内确认[48] - 公司在广州签订了四项合作协议,涉及约73,000平方米的可租赁面积[147] - 广州地区的COVID-19疫情影响了公司物业翻新和提升业务的进展[148]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已出售伯明罕物業項目公寓的87.2%,並計劃在不久的將來出售剩餘公寓[181] 借款与融资 - 银行及其他借贷总额在2022年9月30日为77,018千港元,较2022年3月31日的58,820千港元有所增加[132] - 银行借贷在2022年9月30日为18,918千港元,较2022年3月31日的27,950千港元有所减少[132] - 其他借贷在2022年9月30日为48,350千港元,较2022年3月31日的30,870千港元有所增加[132] - 公司银行借款约为18,918,000港元,利率为3个月香港银行同业拆息加2%至2.75%[135] - 其他借款为40,057,000港元(相当于人民币36,280,000元),固定年利率为8%[135] - 公司从联营公司获得的无抵押、免息借款约为9,750,000港元(相当于1,080,000英镑)[135]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获得新借款约33,218,000港元,用于集团运营[135] - 公司资本承担包括投资物业收购30,509,000港元及物业、机器及设备收购6,400,000港元[135] - 公司为客户的履约保证提供担保59,485,000港元[137] - 公司抵押资产43,270,000港元以获取银行融资[140] 应收与应付款项 - 2022年9月30日,公司贸易应收款项为72,520,000港元,扣除减值亏损拨备后为70,801,000港元[118] - 2022年9月30日,公司贸易应收款项的账龄分析显示,0至30天的应收款项为33,346,000港元,31至60天的应收款项为23,657,000港元[123] - 其他应收款项在2022年9月30日为11,607千港元,减值亏损拨备为156千港元,净额为11,451千港元[126] - 按金在2022年9月30日为11,628千港元,较2022年3月31日的10,361千港元有所增加[126] - 长期按金在2022年9月30日为14,858千港元,较2022年3月31日的12,929千港元有所增加[126] - 预付供应商款项在2022年9月30日为5,350千港元,较2022年3月31日的4,835千港元有所增加[126] - 已抵押存款在2022年9月30日为43,270千港元,较2022年3月31日的30,870千港元有所增加,用于担保长期借款40,057千港元[127] - 贸易应付款项在2022年9月30日为46,695千港元,较2022年3月31日的44,267千港元有所增加[129] - 应付保固金在2022年9月30日为29,799千港元,较2022年3月31日的27,281千港元有所增加[129] 关联方交易 - 公司与关联方的交易包括贷款利息收入541,000港元及营销及统筹服务收入4,721,000港元[143] 员工与薪酬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在香港有394名员工,菲律宾有65名员工,中国有50名员工[194] - 公司员工福利开支(包括董事酬金)在本期间约为港币85.9百万元,较2021年同期的港币89.2百万元有所下降[195] 其他信息 - 公司的主要业务包括在香港和菲律宾提供地基、土木工程及隧道工程,以及物业活化及升级服务[25] - 公司及其主要附属公司的功能货币为港币,而中国和菲律宾的附属公司分别使用人民币和菲律宾比索作为功能货币[25] - 中期财务信息未经审计,且未包含香港财务报告准则要求的所有信息[27][28] - 中期财务信息根据香港会计师公会发布的香港会计准则第34号“中期财务报告”编制[29] - 公司于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6个月未派付或建议派付股息[102]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6个月,公司持续经营业务的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16,661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36,655港元有所下降[108] - 2022年9月30日止6个月,公司已终止业务的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每股港币0.1仙,基于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6个月的亏损约48,186,000港元[109][111] - 公司于2022年9月30日止6个月收购物业、机器及设备约13,973,000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19,356,000港元有所减少[113]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对联营公司的投资成本为44,462,000港元,分占收购后溢利及其他全面收益为13,661,000港元[114]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向其他金融機構質押的存款總額約為港幣43.3百萬元,較2022年3月31日的約港幣30.9百萬元有所增加[185] - 公司主要收益、开支、货币资产及负债以港币计值,与功能货币相同,除英国联营公司及菲律宾、中国附属公司外,外汇风险较低[188] - 公司资金来源于内部现金流及计息银行/非金融机构贷款,并定期审查资金状况以确保财务义务的履行[19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