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业绩 - 2023财年公司纯利约2900万港元,较上一财年的约120万港元增长2316.7%[3] - 2023财年公司收益约4.868亿港元,较上一财年的约4.682亿港元增长4.0%[3] - 2023财年公司毛利约1.051亿港元,较上一财年的约7710万港元增长36.3%[3] - 2023财年分销业务收益约2.443亿港元,较上一财年的约2.440亿港元增长0.1%;零售业务收益约2.425亿港元,较上一财年的约2.242亿港元增长8.2%[4] - 2023财年分销业务业绩约5110万港元,较上一财年的约3320万港元增长53.9%;零售业务业绩约1400万港元,较上一财年的约350万港元增长300.0%[4] - 2023财年纯利包括年内收到香港政府工资补贴约980万港元,2022财年收到香港政府COVID - 19补贴约210万港元[3] - 若不包括政府补贴,2023财年公司实际纯利较2022财年增加约2010万港元[3] - 2023财年集团营业额约48680万港元,较2022年约46820万港元增长约4.0%[18] - 2023财年集团毛利约10510万港元,较2022财年约7710万港元增加约2800万港元,增幅约36.3%[18] - 2023财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2780万港元,较2022年约60万港元增加约2720万港元,增幅4533.3%[18]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分销业务收益增至约24430万港元,较2022年约24400万港元增加约30万港元,占2023财年集团总收益约50.2%[22] - 截至2023年3月31日,零售业务收益增至约24250万港元,较2022年约22420万港元增加约1830万港元,占2023财年集团总收益约49.8%[25]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收益约48680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增加约4.0%[39] - 零售业务收益增加约1830万港元至约24250万港元,占集团总收益约49.8%[39] - 分销业务收益增加约30万港元至约24430万港元,占集团总收益约50.2%[40]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销售成本约38170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约2.4%[41]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毛利约10510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增加约36.3%,毛利率增加约5.1%至约21.6%[42]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由2022财年的60万港元增加约4533.3%至约2780万港元[47] 股息分配 - 董事会建议宣派及派付2023财年末期股息每股股份2.5港仙,相当于2023财年总派息率的约71.9%[4] 业务情况 - 公司分销业务可提供逾100个品牌约7000个存货单位的食品及饮料产品[11]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零售业务共设立65间自营零售店[12] - 2023财年“天仁茗茶”零售店数量从2022财年的55间增至57间[24] - “天仁茗茶”同店平均销量从2022年的319万港元增至2023年的341万港元,平均同店销量增长率为6.9%[27] - 2023年“天仁茗茶”茶饮品平均售价为每杯26.4港元,较2022年的23.6港元上升;包装茶叶产品平均售价为每件115.4港元,较2022年的105.3港元上升[29] 未来发展策略 - 下一个财政年度,公司将坚持多品牌发展策略,优先发展优质产品,筹备销售及营销举措捕捉香港经济复苏带来的消费者支出[13] - 分销业务拟扩大品牌及产品组合,物色适合香港消费者偏好的海外品牌及产品[13] - 集团将坚持优质产品及多品牌发展策略,巩固天仁茗茶业务及扩张休闲餐饮业务[35][36] - 集团拟扩大分销业务的品牌及产品组合,专注物色适合香港消费者口味及偏好的海外品牌及产品[38] - 集团积极审阅租赁协议,采取行动控制经营成本并推动效率[37] 财务状况 - 2023年3月31日,集团银行存款及现金约达7640万港元,2022年约为5520万港元[54] - 2023年3月31日,集团资产负债比率约为32.4%,2022年约为38.3%[54] - 2023年3月31日,集团银行融资总额约为1.134亿港元,其中已动用约3160万港元;2022年银行融资总额约为1.134亿港元,已动用约3970万港元[54] - 2023年3月31日,公司有4亿股已发行股份[57] - 2023年3月31日,集团共聘用692名雇员,2022年为609名[59] - 2023年3月31日,集团雇员福利开支(包括董事酬金)约为1.069亿港元,2022年约为9690万港元[59] 重大事项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并无任何重大投资、收购或出售附属公司/联属公司及合营公司[60] - 报告期后直至年报日期,概无发生重大事件[61] 企业管治 - 公司已采纳企业管治守则中的原则,但主席与行政总裁由同一人兼任[50][51] - 公司已采纳上市规则附录14所载企业管治守则中的原则[75] - 公司董事及有关雇员须遵守上市规则附录10所载标准守则,截至2023年3月31日无人违规[79][80] - 董事会负责领导管控公司及管理集团业务,还转授多项责任予董事委员会[81] - 董事会由七名董事组成,包括四名执行董事及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82] - 全体董事(彭观贵先生除外)任期三年,到期自动续三年;彭观贵先生任期一年,到期自动续一年,均须在股东周年大会轮席退任及重选[83] - 公司主席与行政总裁由陈锦泉先生一人兼任,未遵守企业管治守则条文C.2.1[76] - 董事会认为一人兼任主席与行政总裁可使公司决策更敏捷、有效率及具效益[77] - 董事会将不时检讨架构及组成,以保持高水平企业管治[78] - 监管董事会成员多元化政策是提名委员会的责任[84] - 公司有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符合上市规则要求[85][87]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为全体董事组织一次由执业会计师开展的培训课程[90] - 董事会成立薪酬、提名及审核委员会,各委员会有书面职权范围[91] - 薪酬委员会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召开两次会议,检讨薪酬政策等工作[93] - 提名委员会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召开两次会议,检讨董事会架构等工作[95] - 提名委员会采纳董事会多元化政策,委任董事按用人唯才原则[96] - 董事会成员中深造学位2人、学士学位3人、其他2人[97] - 董事会成员中执行董事4人、独立非执行董事3人[97] - 董事会成员中男性董事6人、女性董事1人[97] - 董事会成员中51 - 60岁1人、61 - 70岁6人[97]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女性雇员比例为69%[99]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审核委员会召开了两次会议,董事会举行了四次会议[103][106] - 各董事在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的董事会会议、董事委员会会议及股东周年大会出席率较高,部分为全勤[109]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为董事投保适当且充分的保险,投保范围由董事会每年检讨及续期[107] - 就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提供的核数服务,应支付给外部核数师罗兵咸永道会计师事务所的薪酬为1500千港元[110] - 审核委员会认为集团的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程序有效,审阅中的财务报表及报告遵守适用会计政策标准及规定并充分披露[105] - 董事会负责制订及检讨公司企业管治政策及常规等多项工作[108] - 提名委员会有董事委任及续任的挑选标准及程序,接获建议或提名后会评估候选人[100][101] - 审核委员会主要职责包括就外部核数师相关事宜提建议、审阅财务报表及监督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程序[102] - 管理层每年评估及检讨风险管理体系,年内外部独立专业顾问对集团内部监控系统进行评估及检讨,董事会采纳改进措施[113]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充分有效[115] - 集团已采纳风险管理框架,包括识别风险、制定措施和监控检讨流程[117] - 公司制定反贪污及举报政策,对不当行为零容忍[119] - 公司制定披露政策,确保内幕资料公平及时公开[120] - 公司秘书邓国禧符合上市规则参与不少于15小时专业培训规定[123] - 持有不少于公司已发行股本表决权10%的股东有权要求召开股东特别大会[125] - 公司制定股东通讯政策,成效令人满意及有效[128] - 公司于2022年9月20日通过特别决议案,采纳经修订及重列组织章程大纲及细则[129] 环境、社会及管治(ESG) - 报告范围涵盖集团截至2023年3月31日年度在主要运营地点的环境、社会及管治表现及工作,集中于香港分销及零售业务[131] - 2023财年公司承诺坚定可持续发展使命,将员工和客户健康安全放首位,实施COVID - 19措施并支持社区,巩固与本地供应商关系[135] - 自2015年以来公司推动环保措施等为实现《巴黎协定》目标做贡献,为香港业务制定未来十年气候挑战路线图,支持香港2050年实现净零碳排放目标[136]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年度公司减少用水是重要成就之一,下一步将探索绿色及创新方案减少碳足迹[136] - 公司通过公开平台不同渠道与持份者沟通,兼顾所有持份者以改善关系,了解关注事宜并跟进处理[140] - 报告期内公司与雇员沟通培训、健康安全等议题,沟通渠道有商务会议等[141] - 报告期内公司与股东及投资者沟通道德运营、价值创造等议题,沟通渠道有股东周年大会等[141] - 报告期内公司与供应商沟通透明采购流程、准时通讯等议题,沟通渠道有供应商表现检讨等[141] - 报告期内公司与客户沟通公平定价、隐私保护等议题,沟通渠道有电子邮件咨询等[142] - 报告期内公司与公众沟通企业管治、环境保护等议题,沟通渠道有慈善及社区互动等[142] - 公司确定对内部及外部持份者重要的环境、社会及管治议题,主要包括职业健康及安全、雇员薪酬福利及权利、产品健康及安全[144] - 公司建立环境、社会及管治管治架构,董事会负责监督相关风险及机会等,成立工作组支持策略实施[145] - 公司采纳企业社会责任政策,将其融入业务策略及管理方案,从市场、工作场所、社区及环境四大基石描绘长远方案[147][148] - 公司建立电子数据交换系统实现网上订购产品,鼓励员工使用电子通信联系供应商及客户[150] - 公司确保有多个合格原材料供应商,设有获准供应商名单,定期检讨供应商,采购考虑环保标准[152][153]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不知悉主要供应商有不当行为,未收到供应商投诉[154] - 公司重视产品质量,遵守产品质量及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制定管理工具及质量保证措施[155]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已售或已运送产品总数中因安全与健康理由而须回收的百分比为零[160]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无产品质量及食品安全适用法律法规的重大不合规行为,未收到有关产品安全及健康理由的重大投诉个案[160]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无严重违反与贿赂、勒索、欺诈及洗黑钱相关法律法规且构成重大影响的事宜,无已审结的贪污诉讼案件[163]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无重大不遵从雇佣法律法规的情况[170]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及过往三个报告期间,无与工作有关的身亡事故及违反香港健康和安全法律法规的事件[176] - 公司因工伤损失工作日数共299日,均属轻伤,管理层已采取安全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174] - 公司成立质保团队评估分销产品食品原料,确保无违禁原料且食品标签提供充分资料[156] - 公司制定清洁标准程序并培训运营人员,保持中央厨房和零售店烹饪区高卫生标准[157] - 公司定期审查知识产权组合,教育员工知识产权最佳实践,监控潜在侵权者[159] - 公司设立独立举报渠道,管理层调查举报案件并采取措施防止员工不当行为再次发生[163] - 公司在报告期内向注册非牟利组织作出慈善捐赠30,000港元[184] - 公司支持《巴黎协定》目标,致力于2050年前实现净零排放[186] - 公司与第三方物流公司合作,采纳运输日计划减少空气污染排放物[191] - 公司力求推动高效利用能源,持续采购节能设备[193] - 公司向雇员提倡节约用水,定期记录并分析每月用水量[194] - 公司每年评估及记录温室气体排放量及其他环境数据[195] - 公司采取多项措施减少成品包装材料的使用,鼓励客户不使用塑料及一次性器皿[197] - 公司为雇员提供持续培训,鼓励参加专业团体及政府机关举办的课程[178][179] - 公司定期评估培训目标、安排、内容及结果,开展绩效评估[180][181]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未出现有关劳工标准的不合规事件[182] - 公司使用可生物降解包装材料保护环境[198] - 报告期内包装材料消耗总量较去年减少约1.7%[198] - 公司建立有效废物管理监测功能确保遵守法规[199] - 生产过程主要废物类型
宾仕国际(01705) - 2023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