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双运控股(01706) - 2022 - 年度财报
双运控股双运控股(HK:01706)2023-04-27 17:39

财务表现 - 公司2022年收益为98.5百万新加坡元,同比增长25.6%[6] - 公司2022年毛利率为12.0%,较2021年的15.2%下降,主要由于原材料成本增长和通货膨胀[6] - 公司2022年毛利保持在11.9百万新加坡元,与2021年持平[6] - 公司2022年其他收入减少至1.1百万新加坡元,主要由于政府补助减少[16] - 公司2022年行政开支减少至8.7百万新加坡元[17] - 公司2022年融资成本增加至2.9百万新加坡元[18] - 公司2022年所得税开支为0.6百万新加坡元,主要由于递延税项负债增加[19] - 公司2022年除税后溢利减少至0.6百万新加坡元[20] - 公司2022年未开票收益增加至87.8百万新加坡元,主要由于新项目开工[21] - 公司2022年合約資產减少至34.1百万新加坡元,主要由于项目工作得到认证[21] - 公司2022年上市所得款项净额用途中,35%用于营运资金,金额为38.4百万港元,已动用33.4百万港元,余下5.0百万港元[24] - 公司2022年未宣派任何末期股息[102] - 公司2022年股本变动详情载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30[100] - 公司2022年储备及可供分派储备变动详情载于综合权益变动表及综合财务报表附注31[101] - 公司2022年物业、厂房及设备变动详情载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18[109] - 公司2022年度审计费用为160,500新加坡元,非审计服务费用为12,600新加坡元[79] 现金流与负债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结余由2021年的5.4百万新加坡元减少至2022年的2.1百万新加坡元[33] - 公司计息贷款总额由2021年的55.3百万新加坡元增加至2022年的56.5百万新加坡元[33] - 公司流动比率由2021年的1.5倍增加至2022年的1.7倍[33] - 公司资产抵押包括账面值为2.2百万新加坡元的租赁土地楼宇和2.4百万新加坡元的投资物业[37] 项目与合同 - 公司附属公司Double-Trans Pte. Ltd.于2023年2月6日获得新项目,合约总额为49.8百万新加坡元[25] - 公司预计2023年新加坡核证进度款价值将增加至270亿至320亿新加坡元[29] - 公司预计2024年至2027年新加坡总建筑需求将达到每年250亿至320亿新加坡元[29] 员工与人力资源 - 公司2022年12月31日拥有518名雇员,较2021年的412名有所增加[36] - 公司员工性别比例为92.3%男性及7.7%女性[82] - 公司薪酬政策基于雇员表现、资历及能力制定,董事薪酬参照经营业绩及市场数据[144][145] 董事会与公司治理 - 陈慧芬女士自2007年6月加入公司,担任Samco的会计主任,并于2009年9月起担任Double-Trans及Samco的董事[44] - 张淑芬女士自2015年2月加入公司,担任项目总监,并于2017年7月15日获任为执行董事[47] - 萧文豪先生自2017年10月20日获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并担任公司审核及薪酬委员会成员[48] - 庞锦强教授自2017年10月20日获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并担任公司审核及提名委员会成员[50] - 公司董事会由三名执行董事和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包括陈志龙先生(主席兼行政总裁)、陈慧芬女士、张淑芬女士、萧文豪先生、庞锦强教授及邱仲珩先生[61] - 独立非执行董事邱仲珩先生具备超过20年的财会管理经验,曾担任多家上市公司的财务总监及公司秘书[53] - 公司董事会定期举行会议,监督集团的业务发展及财务表现,并向管理层委派职责以监管承建部和财务职能[57] - 公司已采纳香港联交所企业管治守则的所有守则条文,并在年内遵守了除C.2.1及C.1.8外的所有守则条文[56] - 独立非执行董事萧文豪先生、庞锦强教授及邱仲珩先生的委任至2023年11月止为三年,且须遵守轮值退任的规定[63] - 公司董事会制定了机制,确保董事可获得独立的观点和意见,并可通过独立专业意见支持决策[57] - 公司董事会负责制定整体战略方向、投投标及定价策略,并监督财务、人力资源及行政职能[57] - 公司董事会已检讨企业管治守则的合规性、企业管治报告的披露及集团风险管理和内部监控的成效[58] - 独立非执行董事与执行董事共同确保董事会严格遵守相关准则编制财务及其他强制性报告[62] - 公司已接获各独立非执行董事根据上市规则第3.13条的年度独立性确认,认为其独立性符合上市规则的规定[62] - 公司董事会主席兼行政总裁由陈志龙先生担任,董事会认为此举有助于业务策略执行和决策效率[65] - 公司自2023年1月1日起为董事提供法律诉讼的董事责任保险[65] - 公司薪酬委员会由一名执行董事和两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负责制定薪酬政策和架构[70] - 公司提名委员会由一名执行董事和两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负责董事会的架构、规模和组成[72] - 公司执行董事的服务协议自2017年11月起初始任期为三年,独立非执行董事的任期至2023年11月[74] - 公司董事会每届股东周年大会上三分之一的董事须轮值退任,每名董事至少每三年退任一次[75] - 公司审核委员会包括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邱仲珩先生为委员会主席[77] - 公司董事会目前包括两名女性董事及四名男性董事,性别多元化比例为33.3%女性及66.7%男性[80] - 公司秘书梁皚欣女士于2023年3月24日辞任,冯美玲女士同日接任[87] - 公司股东有权要求召开股东特别大会,需持有不少于公司缴足股本十分之一的股份[88] - 公司股东提名董事候选人的程序需在股东大会召开前至少七天提交书面通知[89] - 公司2022年股东周年大会将于2023年6月1日举行[114] 风险与挑战 - 公司2022年主要风险包括依赖供应商及分包商完成道路工程项目,以及外籍劳工供应短缺及成本上升[105] - 公司定期进行差异分析并向管理层及董事会汇报,以识别不足之处并采取补救措施[83] - 公司每年检讨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制度,确保其有效及充足[84] 股东与股权 - 公司2022年董事及主要行政人员持股情况:陈志龙先生持有750,000,000股,占已发行股本75%;张淑芬女士持有750,000,000股,占已发行股本75%[121] - Jian Sheng持有公司750,000,000股股份,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的75%[125] - 陈先生通过Jian Sheng间接持有公司75%的股份,陈女士持有20%[124][125] - 公司已发行股本总额中至少25%由公众持有[149] - 公司自2017年10月20日起采纳购股权计划,但截至2022年12月31日尚未授出任何购股权[146][8] - 公司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无任何购股权行使、注销或失效[8] - 购股权计划最多可发行100,000,000股股份,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的10%[130] - 购股权计划旨在激励合资格参与者优化表现和效率,吸引和挽留人才[126][127] - 购股权计划参与者需支付每份购股权1港元的代价[135] - 购股权计划无最短归属期间限制,除非董事会另行规定[134] - 购股权计划授予对象包括公司员工、董事、供应商、客户等[127] - 购股权计划授予的股份总数在任何12个月内不得超过已发行股份总数的1%[131] 客户与供应商 - 公司最大客户占销售总额的19.7%,五大客户合计占64.0%[150] - 公司最大供应商占采购总额的26.0%,五大供应商合计占62.7%[150] 环境、社会及管治(ESG) - 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涵盖新加坡主要业务活动,并计划扩大披露范围[157] - 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根据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证券上市规则附录27编制[158] - 公司2022年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9,070.02吨二氧化碳当量,较2021年的4,805.97吨显著增加[179] - 公司2022年外购电力产生的间接温室气体排放为259.50吨二氧化碳当量,较2021年的37.28吨大幅增加[179] - 公司2022年汽油及柴油耗用产生的直接温室气体排放为8,810.52吨二氧化碳当量,较2021年的4,768.69吨显著增加[179] - 公司2022年氮氧化物排放为2.80吨,较2021年的2.41吨有所增加[173] - 公司2022年硫氧化物排放为0.0543吨,较2021年的0.0294吨有所增加[173] - 公司2022年颗粒物排放为0.22吨,较2021年的0.18吨有所增加[173] - 公司2022年收益为98.5百万新加坡元,用于计算温室气体排放密度[181] - 公司2022年全职雇员人数为518人,用于计算温室气体排放密度[181] - 公司已实施《环保及优雅项目管理计划》以减少建筑地盘扬尘[173] - 公司采用高效或节能设备,如符合欧盟六期排放标准的环保型自卸车,以减少柴油耗用产生的直接温室气体排放[176] - 公司2022年办公室用纸量为1.53吨,较2021年的1.00吨增长53%[187] - 公司2022年柴油消耗量为36,075,414千瓦时,较2021年的19,525,799千瓦时增长84.7%[194] - 公司2022年电力消耗量为324,370.91千瓦时,较2021年的46,597.76千瓦时增长596.1%[194] - 公司2022年总用水量为23,069立方米,较2021年的22,658.6立方米增长1.8%[197] - 公司通过升级再造实践减少建筑废料,如将货柜及镀锌铁管升级再造成鞋架或饮水台[185] - 公司采用太阳能为机器供电,并用地盘办公室交流电网取代柴油发电机以提高能源效益[192] - 公司通过安装双冲水水箱和节水顶针等措施减少用水量[196] - 公司定期监测噪音水平,并制定噪音管理计划以降低建筑工程的噪音污染[200] 其他 - 公司2022年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108] - 公司2022年未订立任何股权挂钩协议[107] - 公司董事在2022年度无任何与公司业务构成竞争的利益[140] - 公司2022年度无任何关联交易需披露[143] - 公司主要业务为道路建设服务、建筑配套服务及建筑机械租赁,年内无重大变动[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