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致浩达控股(01707) - 2021 - 年度财报

财务表现 - 公司2021年收益从2020年的3.316亿港元增长15.9%至3.844亿港元[21] - 建筑及工程服务收益从2020年的3.257亿港元增长15.9%至2021年的3.774亿港元[27] - 建筑及工程服务毛利从2020年的320万港元下降至2021年的60万港元[21] - 物业相关业务收益从2020年的600万港元增长16.7%至2021年的700万港元[21] - 物业相关业务毛利从2020年的200万港元增长5.0%至2021年的210万港元[21] - 公司2021年收益总额为3.844亿港元,同比增长15.9%[37] - 建筑及工程服务收益为3.774亿港元,同比增长15.9%[38] - 物业相关服务收益为700万港元,同比增长16.7%[40] - 公司2021年毛利总额为260万港元,同比下降50.0%[41] - 建筑及工程服务毛利为60万港元,同比下降81.3%[42] - 物业相关服务毛利为210万港元,同比增长5.0%[43] - 其他收入减少至520万港元,主要由于2020年确认的一次性政府补助690万港元在2021年未确认[44] - 行政开支减少8.8%至2,710万港元,主要由于员工成本节省及物业、厂房及设备减值亏损130万港元[47] - 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减值亏损拨回净额580万港元,而2020年确认减值亏损净额1,490万港元[48] - 财务成本减少65.5%至50,000港元,主要由于物业租约届满[50] - 所得税开支增加至70万港元,主要由于递延税项开支增加[51] - 净亏损减少至1,430万港元,净亏损率改善至3.7%[53] - 现金及银行结余总额增加至1亿8,630万港元,无银行借款[55] - 资本负债比率降低至0.6%,主要由于偿还租赁负债[57] 业务发展 - 建筑及工程服务收益主要来自公营部门项目,占总收益的93.4%[27] - 公司预计未来几年建筑及工程服务及物业相关服务前景将持续面临挑战[21] - 公司手头拥有64项建筑合约,未完成合约总金额为2.623亿港元[31] - 物业管理顾问服务收益为680万港元,同比增长13.3%[32] - 公司计划扩展业务至香港以外的市场,以增强收益基础[35] - 公司将继续密切监控市场状况,并根据市况变化做出应对[36] - 公司主要收入来源为建筑及工程服务,涵盖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154] - 公司作为总承建商专门承接斜坡工程,作为分包商承接场地勘测工程[153] - 公司主要营运附属公司土力资源有限公司为政府发展局及屋宇署的认可专门承建商[153] - 公司在2021年8月起暂停招标八个月[153] 公司治理 - 公司执行董事陈志先生持有柬埔寨National University of Management的工商管理学士学位,并在物业代理及开发领域拥有逾九年经验[73] - 公司执行董事邱东先生在建筑石材销售及建筑装饰工程方面拥有超过八年经验[74] - 公司执行董事龚浩文先生在建筑及工程服务行业拥有逾20年经验,并持有香港科技大学土木及结构工程工学学士学位及兼读土木工程学理学硕士学位[75] - 公司董事会由三名执行董事及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陈志先生担任主席[92] - 公司已采纳并遵守上市规则附录十四载列的企业管治守则[87] - 公司董事会负责指导及监督集团事务,包括整体业务发展、财务决策及风险管理[89] - 公司财务总监叶映恒先生自2016年6月起担任财务总监,并于2021年11月再次获任为公司秘书[84] - 独立非执行董事陈增武先生自2019年1月起担任,并担任审核委员会主席及薪酬委员会成员[79] - 公司已采纳上市规则附录十所载的上市发行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88] - 独立非执行董事沈泽敬先生自2019年1月起担任,并在公司、证券法律业务方面具有逾三十年经验[81] - 公司董事会成立了审核委员会、提名委员会及薪酬委员会,以监察特定事务[89] - 公司财务总监叶映恒先生在香港核数、会计及财务管理方面拥有逾十年经验[84] - 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苏伟民先生自2018年12月起担任,并在企业财务及战略执行方面具有逾二十年经验[81] - 公司已采纳董事会多元化政策,考虑性别、年龄、文化及教育背景等因素[93] - 提名委员会负责审阅董事会多元化政策,确保其持续有效[94] - 公司已采纳提名政策,确保董事会具备符合业务要求的技能和经验[95] - 公司股息政策考虑财务状况、资本及债务水平、未来现金需求等因素[96] - 公司主席和行政总裁由不同人士担任,分别负责业务发展和日常运营[98] - 公司有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占董事会三分之一以上成员[99] - 独立非执行董事已提交年度书面确认,确保其独立性[99] - 公司董事培训包括阅读、在线培训及研讨会等形式[108] - 公司定期向全体董事提供最新资料,确保其履行职责[108] - 公司鼓励董事参与持续专业发展,提升知识和技能[108] - 公司于2021年举行了五次董事会会议和一次股东大会,其中执行董事龚浩文先生和独立非执行董事陈增武先生、沈泽敬先生、苏伟民先生均出席了所有董事会会议[111] - 审核委员会在2021年举行了两次会议,所有成员均出席了这两次会议,主要职责包括审阅中期及年度财务业绩、推荐外聘核数师、审阅内部监控及风险管理系统[118][119] - 2021年公司支付给外聘核数师致同的审计服务费用为870千港元,非审计服务费用为210千港元[120] - 提名委员会在2021年举行了两次会议,主要职责包括检讨董事会架构、规模及组成、评估独立非执行董事的独立性、就委任公司秘书向董事会提供建议[124][125] - 薪酬委员会于2021年举行了两次会议,就董事薪酬待遇向董事会提出建议[129] - 2021年高级管理层成员(董事除外)的酬金范围为0至1,000,000港元[133] - 公司委聘CT Partners审阅2021年财务、运营及合规控制的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系统[134] - 公司采纳了CT Partners提出的改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建议[134] - 公司秘书叶映恒先生于2021年11月19日接任,并确认已接受不少于15小时的专业培训[138] - 公司将于2022年6月28日举行2022年股东周年大会[140] - 股东特别大会可由持有公司实缴股本不少于十分之一的股东要求召开[142] - 股东提呈决议案的通知须在股东大会举行日期前七日结束[143] 环境、社会及管治 - 公司管理体系符合ISO 9001:2015和OHSAS 18001:2007标准[159] - 公司通过ISO 14001:2015认证,证明其环境管理能力[159] - 公司设立环境、社会及管治工作组,由不同部门成员组成[158] - 公司董事会全面负责监督环境、社会及管治相关风险及机遇[158] - 公司积极与持份者沟通,包括投资者、雇员、客户、供应商及政府[161] - 公司通过企业网站、年度财务报告、研讨会等方式与投资者沟通[162] - 公司成功续新ISO 9001:2015及ISO 14001:2015证书[168] - 公司计划到2026年将每个项目的无害废物相比2021年减少2%[174] - 公司目标在2026年或之前将温室气体排放量相比2021年基准减少10%[178] - 公司运营未产生任何危险废物,并采用“废物管理层级”管理废物[173] - 公司已减少建筑废弃物造成的环境危机及影响[176] - 公司购入了环境友好型车辆,并将每辆汽车的发动机排量限制在3000 cc[178] - 公司每周或每月在施工工地进行环保巡查,以发现不符合环保的情况[176] - 公司已设立安全环境部门,确保运营严格遵守环境保护法规[168] - 公司制定了空气污染减排指引,以减少施工活动对公众的影响[170] - 公司采用“废物管理计划”管理施工工地的废物处理[173] - 公司2021年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218.83吨,较2020年的393.97吨减少44.4%[182] - 公司2021年氮氧化物排放量为94,087.81克,较2020年的173,437.09克减少45.8%[182] - 公司2021年无害废物处置量为4,949.90吨,较2020年的7,393.03吨减少33.0%[186] - 公司2021年能源消耗总量为765,787.94单位,较2020年的1,171,253.68单位减少34.6%[192] - 公司2021年耗水量为5,325.00立方米,较2020年的26,534.00立方米减少79.9%[195] - 公司2021年二氧化碳排放量为168.16吨,较2020年的235.08吨减少28.5%[182] - 公司2021年用电量为75,448.00单位,较2020年的206,496.00单位减少63.5%[192] - 公司2021年温室气体排放密度为2.28吨/平均雇员人数,较2020年的2.81吨减少18.9%[182] - 公司2021年无害废物密度为494.99吨/建筑项目,较2020年的616.09吨减少19.7%[186] - 公司2021年用电密度为7,976.96单位,较2020年的8,366.10单位减少4.7%[192] - 公司将继续监控气候相关风险并采取措施将潜在物理及过渡风险降至最低[198] 人力资源 - 公司截至2021年12月31日的雇员总数为91名,较2020年的146名减少37.67%[64] - 2021年总雇员成本为3030万港元,较2020年的3720万港元减少18.55%[64] - 公司2021年涉及多项雇员赔偿及人身伤害的申索、诉讼及潜在索偿,但已购买足额保险[69] 资本与投资 - 公司2021年无资本承担,与2020年相同[68] - 公司上市所得款项净额为7280万港元,截至2021年12月31日已使用6320万港元,剩余960万港元未动用[70] - 公司计划在2022年底前使用完剩余的960万港元所得款项净额[70] - 公司2021年配售新股份所得款项净额为8870万港元,截至2021年12月31日已全部动用[70] 风险管理 - 外汇风险主要来自以美元计算的现金及银行存款3,700万港元[61] - 公司确认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减值亏损拨回净额约580万港元[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