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象兴国际(01732) - 2021 - 年度财报
象兴国际象兴国际(HK:01732)2022-04-19 16:36

集团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集团整体收益增长46.0%至约人民币288,682,000元[22] - 2021年集团溢利下降28.8%至约人民币10,415,000元[22] - 2021年集团毛利约人民币47,928,000元,较去年增加约7.4%[30] - 2021年集团收益约人民币288,682,000元,较2020年增加约46.0%[30] - 2021年集团年内溢利约人民币10,415,000元,较2020年减少约28.8%[30] - 2021年公司员工成本约96,262,000元,2020年约73,092,000元[45] - 2021年公司行政开支约23,874,000元,2020年约20,416,000元[46] - 2021年公司所得税开支约10,972,000元,2020年约7,956,000元[49] - 2021年公司年度溢利约10,415,000元,2020年约14,633,000元,同比减少因应收账款减值损失增加[50] - 2021年12月31日,公司流动资产净额约119,014,000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23,819,000元,银行贷款约8,200,000元;2020年12月31日,流动资产净额约105,573,000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42,395,000元,银行贷款约9,000,000元[51]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集团港内服务完成集装箱装卸4,071,698标准箱,增长幅度为37.1%[23] - 2021年集团建材物料供应链运营及汽车配件贸易业务贡献收益约人民币116,248,000元,占总收入40.3%[23] - 厦门港2021年全年合计吞吐量12.1百万TEUs,同比增长5.6%,公司港内服务运营量增长约37.1%,整体收益增长27.9%[37] - 港内后勤服务2021年集装箱运营量4,071,698TEU,同比增长37.1%;件杂货运营量2,903,547计费吨,同比下降9.8%;收益58,793千元,同比增长26.3%[34][35] - 港内运输服务2021年集装箱运营量3,779,472TEU,同比增长19.9%;收益73,434千元,同比增长29.2%[34][35] - 物流服务中,道路运输服务重箱运输2021年运营量14,805自然箱,同比下降14.6%;空箱运输运营量119,559自然箱,同比增长11.4%;杂货运输运营量1,382,919计费吨,同比下降21.8%;进出口代理服务运营量7,521自然箱,同比下降22.9%;整体收益40,207千元,同比下降4.0%[39][40] - 供应链运营中,重型汽车轮胎和配件贸易2021年运营量125,819条/件,同比下降6.5%,收益7,097千元,同比下降8.1%;建材物料贸易运营量649,449计费吨,同比增长76.4%,收益109,151千元,同比增长143.6%;整体收益116,248千元,同比增长121.3%[44] 集团重大事件 - 2021年7月集团参与并中标武汉港口港内服务项目[22] - 2021年8月集团成立全资子公司厦门象兴卫生技术服务有限公司[22] 集团未来业务计划 - 集团计划2022年挖掘西部地区建材市场潜力,扩大港内服务业务量[25] - 公司未来将重点推进开拓供应链运营业务,力争2022年在成都地区实现业务和效益双增长目标[68] - 公司将积极争取在厦门市海沧临港区域购置土地发展现代物流中心[69] - 公司将重点推进泉州港和武汉港生产设备的采购、调试及人员招聘和培训工作,扩大港口服务业务[70] 集团上市所得款项使用情况 - 公司在GEM公开发售股份所得款项净额约为4020万港元[59] - 招股章程拟定发展空集装箱堆场所用款项为3350万港元,投资于集装箱相关处理设备款项为670万港元[60]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投资于集装箱相关处理设备实际使用款项为670万港元,在中国武汉市发展港内后勤服务及港内集装箱运输服务实际使用款项为250万港元,添购电动牵引车实际使用款项为200万港元,总计实际使用1120万港元[60] - 2021年12月31日未动用上市所得款项净额约为2900万港元,预计2023年12月31日前使用完毕[61] 集团负债情况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因购买汽车产生的租赁负债以账面价值为1063.7万元人民币的汽车作抵押,2020年12月31日为1213.7万元人民币;300万元人民币的银行贷款以300万元人民币的应收票据作抵押,2020年12月31日无此项抵押[63]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无或然负债[64] 集团企业管治情况 - 公司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遵守上市规则附录十四所载企业管治守则,仅程友国等三人因疫情旅行限制未出席2021年5月28日股东大会[73] - 集团全体董事在2021年度遵守上市规则附录10所载标准守则,董事及雇员无违反情况[74][75] - 董事会由5名成员组成,包括2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独立非执行董事占比达60%[76] - 2021年度集团举行1次股东大会和4次定期董事会会议,程友国等3名董事股东大会出席率为0%,何其昌等2名董事出席率为100%,全体董事董事会会议出席率为100%[77] - 董事知悉编制2021年度综合财务报表责任,不知悉影响集团持续经营的重大不确定因素[83] - 审计委员会负责监督公司企业管治职能,涵盖制定检讨政策、监督人员培训等多方面[84] - 根据章程,每届股东大会三分之一董事轮值退任,每名董事最少每三年退任一次[85] - 2021年度全体董事参与反腐及企业管治培训[86][87] - 集团董事会主席及行政总裁由不同人士担任[88] - 程友国为董事会主席,邱长武为行政总裁,分别履行相应职责[90] - 公司董事会于2017年2月13日成立审核、薪酬和提名三个委员会[92][95][97] - 2021年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董事组成,主席为郑少山先生[92]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审核委员会举行两次会议,委员出席率均为100%[93] - 2021年薪酬委员会由三名独立董事组成,主席为李照女士[95]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薪酬委员会举行一次会议,委员出席率均为100%[95] - 2021年提名委员会由三名独立董事组成,主席为何其昌先生[97]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提名委员会举行一次会议,委员出席率均为100%[100] - 审核委员会主要职责包括就外聘核数师相关事宜提建议、监督财报等[92] - 薪酬委员会主要职责包括审阅薪酬政策架构、检讨薪酬待遇等[95] - 提名委员会主要职责包括检讨董事会架构等、制定提名政策等[97] - 股东周年大会前最少21日寄发通告,其他会议最少14日书面通知(含10个营业日)[101] - 持有集团实缴股本不少于十分之一的股东有权书面要求召开股东特别大会[103] - 2021年度审核服务应付核数师薪酬为84万港元,已支付非审核服务费22万港元[105]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秘书接受不少于15个小时相关专业培训[106] - 董事会至少每年检讨一次是否需设立内部审核部门[107] - 股东可通过发邮件至xxihk@xxlt.com.cn或致电+852 3598 8235与集团沟通[110]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集团无更改的章程[111] - 公司已制定内幕消息处理及发布程序和内部监控措施[112] - 董事会建立提名政策,评估董事候选人考虑多方面因素[115] - 董事会建立股息政策,确定股息相关准则及考虑因素[117] 集团环境管理情况 - 环管委员会由执行董事和多部门负责人组成,每年至少开会一次[122][127] - 公司采用综合方法进行风险管理,含风险评估、应对、汇报和监控4部分[130][131] - 公司已建立全公司政策规范环管活动,调拨资源执行相关活动[132][133] - 董事会认为公司按“遵守或解释”原则遵守适用守则条文,并对部分条文作出解释[134] - 公司重视持份者意见,可通过官网和邮箱联系获取环管及企业管治资讯[136] - 公司通过多元化渠道与持份者沟通,回应期望和关注[137] - 持份者关注的主要问题包括法规遵从、反贪污、盈利能力等12项[138] - 政府与监管机构主要沟通渠道为定期会议、官方通告和官网,关注程度多为高[141][142] - 股东和投资者主要沟通渠道为股东大会、中期/年度报告,关注程度有高有中[143][144] - 公司选出排放物、气候变化影响等6项作为汇报重点探讨议题[148] - 公司确立全面遵守环保法规、减少环境影响和自然资源使用三个环境目标[150] - 报告期内公司遵守空气、水、土地排放及废物处理相关法规,未受重大索赔或处罚[152][153] - 公司温室气体排放主要源于物流运输作业的电力、柴油和水资源耗用[154] - 公司推行减少废气措施,如合理规划路线、停车熄火[155] - 公司污水排放主要为生活废水和少量工业污水,经管网排至污水处理厂[156] - 公司本年度有害废弃物包括用过的机油和润滑油,无害废弃物为生活和办公室垃圾,均妥善处置[158] - 公司消耗资源主要是柴油,车辆和设备使用符合国家标准柴油并定期维护[161] - 公司关注业务对环境的影响,推广绿色办公室和资源使用监察[164] - 公司目标是未来两年保持现有排放及能源使用水平与收入或强度的比例[167] - 2021年温室气体直接排放(范围一)为10,440吨二氧化碳,2020年为9,544吨;间接排放(范围二)2021年为116吨二氧化碳,2020年为84吨;间接排放(范围三)2021年为15吨二氧化碳,2020年为7吨[171] - 2021年废气中二氧化硫排放为46公斤,2020年为51公斤;氮氧化物排放2021年为9,182公斤,2020年为33,519公斤;矿物排放2021年为890公斤,2020年为2,404公斤[171] - 2021年消耗水3,164立方米,2020年为2,266立方米;电力消耗2021年为165,297千瓦时,2020年为120,136千瓦时;柴油消耗2021年为2,792,073公斤,2020年为3,116,303公斤;天然气消耗2021年为1,017,880公斤,2020年为437,302公斤[171] - 2021财年排放量增加是新成立的成都营运点使用天然气所致[175] - 强度是从排放量乘以集团2021财年收入(约人民币288.7百万元)计算得出[176] - 范围1主要排放源是柴油使用,范围2是购买电力,范围3是政府部门对淡水和污水处理[172][173][175] - 公司业务不产生危险废物,未保留废物总量相关记录[177][178] - 公司计划研究使用更环保的汽车及汽油副产品,关注海平面上升相关政策变化,研究ISO 14001等环境管理体系应用[186][192] 集团员工情况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雇员963名,2020年12月31日为836名[57]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员工人数963人,2020年为836人;2021年度新增员工651人,2020年为303人;流失员工524人,2020年为401人;整体员工流失率为54%,2020年为48%[193] - 报告期内公司未发生重大劳动争议,未聘用兼职员工[194]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全职员工总数为963人,男性887人占比92%,女性76人占比8%[196] - 2021年公司员工总流失率为54%,较2020年的48%略有增加[196] - 按年龄组别,50岁以上员工159人占比17%,30至50岁员工606人占比63%,30岁以下员工198人占比20%[197] - 30岁以下员工流失率为74%,流失员工集中于此组别[197] - 按地理区域,福建省厦门员工825人占比86%,泉州99人占比10%,四川省成都8人占比1%,峨眉山23人占比2%,河北省武汉8人占比1%[198] - 四川省峨眉山员工流失率为83%,较2020年的42%大幅增加[198] - 公司确保员工清楚了解自身权利和责任,重要就业条款在雇佣合同、休假申请和员工手册中说明[200] - 公司致力消除工作环境中的歧视,给予员工平等就业机会[200] - 公司重视员工意见,员工可书面形式向人事行政部申诉[200] - 公司制定公开公正的奖惩制度,员工手册列出奖惩原则、条件和程式[200] 报告范围 - 报告范围为2021年1月1日至12月31日,聚焦福建厦门物流、港口、汽车综合服务及四川成都建材贸易业务[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