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收入、毛利、溢利及盈利 - 2023年上半年收入6985.2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5820.2万港元增长19.9%[3] - 2023年上半年毛利938.8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734.5万港元增长27.8%[3] - 2023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135.3万港元,2022年同期亏损222.2万港元[3] - 2023年上半年每股盈利0.14港仙,2022年同期每股亏损0.22港仙[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按收入确认时间划分,某时间点转移的产品收入为8705千港元,2022年为10726千港元;随时间转移的服务收入为61147千港元,2022年为47476千港元;总收入为69852千港元,2022年为58202千港元[1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按服务类型划分,净安装服务收入为40614千港元,2022年为36982千港元;安装服务连暖通空调系统采购收入为29238千港元,2022年为21220千港元;总收入为69852千港元,2022年为58202千港元[19]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收入增加约1165万港元或约20.0%至6985.2万港元,主要因大型项目录得合约收益[52] - 公司毛利由同期约734.5万港元增加约204.3万港元或27.8%至报告期约938.8万港元,毛利率与同期相若[55]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资产与负债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资158万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241.9万港元减少34.7%[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1.66151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1.61952亿港元增长2.6%[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流动负债1499.2万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1296.8万港元增长15.6%[4] - 物业、机器及设备成本于2022年1月1日为8974000港元,2023年6月30日为10171000港元[28] - 使用权资产账面净值2023年6月30日为778000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267000港元[29] - 存货中原材料2023年6月30日为2829000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3108000港元[33] - 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2023年6月30日为45957000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68161000港元[34]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2023年6月30日为91479000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64581000港元[37] - 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2023年6月30日为11982000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1191000港元[37] - 2023年6月30日及2022年12月31日,预期可于一年后收回的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分别为18346000港元及23164000港元[34] - 2023年6月30日,履约保证金为188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384.8万港元;法律诉讼金额为87.2万港元,与2022年12月31日持平[45]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由2022年12月31日约3739.1万港元减少52.2%至约1789.1万港元[63] - 2023年6月30日,应收保留金由2022年12月31日约2635.7万港元减少94.9万港元至约2540.8万港元,是释放保留金与项目进度的净影响[64] - 按金、预付款项及其他应收款项由2022年12月31日约4,413,000港元减少1,755,000港元至2023年6月30日约2,658,000港元[66] - 贸易应付款项由2022年12月31日约3,782,000港元增加54.4%至2023年6月30日约5,838,000港元[67] - 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费用由2022年12月31日约4,705,000港元增加102,000港元至2023年6月30日约4,807,000港元[6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速动比率约为10.9倍(2022年12月31日:约12.2倍)[73] - 2023年6月30日,集团资产负债比率约为0.5%(2022年12月31日:约0.9%)[76]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现金流量 - 2023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2458.9万港元,2022年同期所用现金净额1037.6万港元[6] - 2023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303.8万港元,2022年同期9.9万港元[6] - 2023年上半年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72.9万港元,2022年同期105.4万港元[6]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其他收入与成本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其他收入中银行利息收入为1181千港元,2022年为115千港元;维修及其他服务收入为3742千港元,2022年为280千港元;销售物料收入为701千港元,2022年为296千港元;出售物业、机器及设备的收益为10千港元,2022年为0;提早终止租赁的收益为2千港元,2022年为0;政府补助“保就业”计划为0千港元,2022年为1344千港元;杂项收入为332千港元,2022年为6千港元;其他收入总计为5968千港元,2022年为2041千港元[2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财务成本中租赁负债利息为15千港元,2022年为32千港元[2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员工成本中薪金、工资及其他福利为14724千港元,2022年为13889千港元;定额供款退休计划供款为522千港元,2022年为575千港元;员工成本总计为15246千港元,2022年为14464千港元[2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其他项目中拥有的物业、机器及设备的折旧为350千港元,2022年为75千港元;计入行政开支的使用权资产折旧为547千港元,2022年为914千港元;计入服务成本的使用权资产折旧为157千港元,2022年为0;出售物业、机器及设备的收益为 - 10千港元,2022年为0;提早终止租赁的收益为 - 2千港元,2022年为0;其他项目总计为1054千港元,2022年为989千港元[22] - 2023年上半年服务成本较同期增加约960.7万港元或18.9%至约6046.4万港元,因收入增加所致[54] - 其他收入由同期约204.1万港元增加约392.7万港元至报告期约596.8万港元,因利息、维修及销售物料收入增加[56] - 行政开支由同期约1157.6万港元增加至报告期约1398.8万港元,因维修及其他服务业务分包开支增加[58]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税务与股息 - 截至2023年及2022年6月30日止期间,公司及其于香港的附属公司因产生亏损或未动用税项亏损足以弥补估计应课税溢利,未就香港利得税作出拨备[23] - 董事会不建议就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派付任何中期股息(同期:无)[24]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每股盈利计算 - 每股基本盈利基于期内公司普通股权益股东应占盈利1353000港元(2022年:亏损2222000港元)及期内已发行普通股1000000000股(2022年:1000000000股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计算[25] - 截至2023年及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因无具潜在摊薄效应的已发行普通股,每股摊薄盈利金额与每股基本盈利相同[26]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股份相关 - 法定普通股股份数目为5000000000股,金额为50000000港元;已发行及缴足普通股股份数目为1000000000股,金额为10000000港元,数据在2022年1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未变[38] - 2018年7月11日,公司成功于联交所上市,按每股0.52港元发行250,000,000股普通股,所得款项净额约为102,400,000港元[93] - 所得款项净额为102,400千港元,已动用102,018千港元,未动用382千港元,其中采购暖通空调系统87,654千港元已全部动用,投购担保债券4,608千港元已动用4,226千港元,剩余382千港元预计2023年末动用,一般营运资金10,138千港元已全部动用[94] 公司股权结构 - 2023年6月30日,董事张元通、张元秋通过受控法团权益分别持有公司750,000,000股股份,股权概约百分比均为75%[95] - 2023年6月30日,张元通、张元秋分别实益拥有相联法团Prime Pinnacle 51%和49%的股份[96] - 2023年6月30日,主要股东Prime Pinnacle、陈好凤女士、郑焕琼女士分别持有公司750,000,000股股份,股权概约百分比均为75%[98] 公司购股计划 - 公司于2018年6月8日有条件采纳购股计划,根据该计划及其他购股计划可能授出的购股所涉及股份最高数目,合计不得超过全球发售完成后已发行股份总数的10%,即1,000,000,000股[103] - 除获公司股东批准外,12个月内根据购股计划及其他购股计划可能向合资格参与者授出的股份数目,不得超过公司已发行股份的1%[104] - 除获公司股东批准外,12个月内根据购股计划及其他购股计划可能向主要股东或独立非执行董事或其联系人授出的股份数目,不得超过已发行股份的0.1%(总值超5,000,000港元)[104] - 购股权不得于授出后十年行使,购股计划自采纳日起10年内有效[106] - 特定购股涉及的股份认购价不得少于规定三项的最高者[106] - 自购股计划生效至中期报告日期,无根据计划授出购股权[107] 公司股份交易情况 - 报告期内,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股份[108] 公司企业管治 - 公司遵守上市规则附录14所载企业管治守则所有条文[110] - 公司采纳上市规则附录10所载标准守则作为董事证券交易行为守则,董事确认报告期内遵守规定标准[111] 公司审核委员会职责 - 审核委员会负责协助董事会保障集团资产,检讨财务报告程序及内控制度有效性等[113] - 审核委员会与管理层讨论并审阅集团报告期内未经审核中期财务业绩及财务相关事宜[114] 其他信息 - 贸易应收款项自粮款证书日期起计30至45日内到期[3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已付关联公司租赁付款为59.7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59.5万港元[40] - 雇主及其雇员须按雇员相关收入的5%向强积金计划供款,每月上限为3万港元[4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投资约234,000港元(同期:约979,000港元)于物业、机器及设备[79] - 2023年6月30日,集团雇用73名雇员(2022年12月31日:71名雇员),报告期员工成本总额约为15,246,000港元(同期:约14,464,000港元)[89] - 2023年使用权资产添置为234000港元,同期为975000港元[29]
万顺集团控股(01746) - 2023 - 中期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