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表现 - 公司2022年收益为231.3百万港元,较2021年的197.6百万港元增加17.0%[17] - 公司2022年亏损为7.0百万港元,较2021年的盈利4.9百万港元减少11.9百万港元[9] - 安装服务收益增加至35.0百万港元,是总收益增加的主要原因[17] - 安装服务收益从175.4百万港元增加20.0%至210.4百万港元,主要由于项目进度跟进[20] - 保养服务收益从22.1百万港元减少6.1%至20.7百万港元,主要由于政府物业维修收益减少[21] - 销售成本从170.1百万港元增加21.7%至207.0百万港元,主要由于分包成本、直接劳工及物料成本增加[23] - 毛利从27.5百万港元减少11.8%至24.2百万港元,毛利率下跌至10.5%,主要由于COVID-19疫情导致项目延期[25] - 行政开支从15.2百万港元增加82.5%至27.8百万港元,主要由于专业费用及员工成本增加[29] - 财务成本从1.2百万港元减少55.4%至0.5百万港元,主要由于银行借款减少[31] - 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度亏损及全面开支总额为7.0百万港元[34] - 流动比率从2.6倍上升至3.3倍,资产负债比率从28.2%下降至13.3%,主要由于银行借款减少及配售完成[35][36] - 公司抵押银行存款21.1百万港元作为银行融资担保[38] - 配售股份160,000,000股,每股配售价0.185港元,配售事项于2022年4月22日完成[43] - 公司於2022年4月22日完成股份配售,所得款項淨額約為29.2百萬港元[44] - 所得款項淨額的31%用於在香港開拓及發展工程業務,金額為9.0百萬港元[45] - 所得款項淨額的27%用於開發及提升現有消防裝置分部,金額為8.0百萬港元[45] - 所得款項淨額的10%用於在香港及中國內地開拓機電產品及配件貿易業務,金額為3.0百萬港元[45] - 所得款項淨額的32%用於一般營運資金,金額為9.2百萬港元[45] - 截至2022年4月30日,已使用11.0百萬港元的所得款項淨額,未動用金額為18.2百萬港元[47] - 公司預期未動用的18.2百萬港元將於截至2023年4月30日止年度使用[47] - 公司截至2022年4月30日可供分派予股东的储备约为6770万港元,包括累计亏损约1850万港元及股份溢价约8620万港元[192] - 公司截至2022年4月30日止年度未派付或建议派发末期股息[187] 业务扩展与战略 - 公司计划在香港开拓及发展工程业务(不包括消防装置)[10] - 公司寻求通过战略及财务伙伴在其他海外市场进一步扩张[10] - 公司品牌知名度因2019年在联交所主板上市而提高[15] - 公司将继续寻找机会加强投资者及股东基础,支持业务及扩张计划[15] - 公司计划精简消防装置安装程序[10] - 公司计划扩展保养服务业务[10] - 公司将继续维持及提升高水准的项目规划、管理和执行[10] - 公司努力加强在香港消防安全行业的市场地位,积极参与公营及私营市场的消防安全系统工程项目[175] 企业管治 - 公司承诺建立良好的企业管治常规及程序,旨在成为一家具透明度及负责任的机构,以开放态度向股东负责[67] - 公司已采纳上市规则附录十所载标准守则,作为规管公司所有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行为守则[68] - 董事会由六名董事组成,包括三名执行董事和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69] - 2022年度公司举行了八次董事会会议,审核财务及运营表现并讨论整体策略[71] - 执行董事李诚权先生出席了全部八次董事会会议和一次股东会议[72] - 所有非执行董事的任期为三年,每三年需轮席退任[73] - 董事会负责制定公司业务计划、投资计划及年度预算[75] - 公司企业管治功能包括制定政策、监控合规及审阅法律遵守情况[76] - 2022年度公司为全体董事安排了持续专业发展培训[78] - 公司董事会主席和行政总裁角色分别由刘始豪先生和李诚权先生担任,明确分开以实现权力和权限的平衡[81] - 公司已委任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其中余伟秦先生、李家俊先生及冼公华先生具备专业会计资格及财务管理专业知识[82]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主要职责为检讨及监察公司的财务申报过程及风险管理系统[83] - 截至2022年4月30日,审核委员会已举行四次会议,讨论年度审核规划及财务报告事宜[85] - 薪酬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主要职责为检讨及厘定董事及高级管理层的薪酬待遇[86] - 截至2022年4月30日,高级管理层的酬金范围在1港元至2,000,000港元之间,具体人数分布为1人、2人、1人、1人[89] - 提名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主席为冼公华先生[90] - 提名委员会每年至少检讨一次董事会的组成,确保具备适合公司业务所需的均衡专业知识、技能及经验[90] - 董事会于2018年11月21日采纳提名政策,旨在实现董事会多元化并提高效率[91] - 提名委员会在截至2022年4月30日止年度已举行两次会议[96] - 截至2022年4月30日止年度,公司外部核数师酬金总计580,000港元,其中年度核数服务费用为480,000港元,非核数服务费用为100,000港元[100] - 董事会已遵守企业管治守则有关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的守则条文,并认为系统有效运作及足够[102][104] - 公司具备内部审核职能,以分析及独立评估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是否足够及有效[104] - 全体董事及可接触及监控集团资料的雇员均有责任防止滥用或不当地使用该等资料[104] - 公司秘书邱欣源先生已接受超过15小时的相关专业培训[106] - 股东特别大会需在递呈要求后两个月内举行[108] - 股东可随时要求索取公司资料,但须为公众可阅[110] - 股东提呈议案需持有不少于公司缴足股本十分之一的股东人数[111] - 公司优先考虑以现金方式分派股息[115] - 公司组织文件在截至2022年4月30日止年度无重大变动[116] 环境、社会及管治 - 公司关注温室气体排放及气候变化议题,并重点改善数据收集系统[124] - 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遵循四项报告原则:重要性、量化、平衡及一致性[125] - 公司香港办公室2022年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21,069千克,较2021年的19,308千克有所增加[135] - 公司香港办公室2022年能耗总量为33,339千瓦时,较2021年的30,647千瓦时有所增加[141] - 公司香港办公室2022年用纸量为0.7236吨,较2021年的1.2849吨显著减少[137] - 公司香港办公室2022年雇员人均温室气体排放量为398千克/雇员,较2021年的358千克/雇员有所增加[135] - 公司香港办公室2022年雇员人均能耗量为629千瓦时/雇员,较2021年的568千瓦时/雇员有所增加[141] - 公司香港办公室2022年雇员人均用纸量为18.2千克/雇员,较2021年的26.2千克/雇员显著减少[137] - 公司香港办公室2022年雇员人数为56名,较2021年的54名有所增加[135] - 公司已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并获得ISO14001:2015认证[130] - 公司通过电子平台和沟通渠道建立无纸办公室的目标[131] - 公司定期提供内部培训和简报会以传播环保措施的实用技巧和资讯[143] - 公司员工总数在2022年4月30日为56人,较2021年的54人增加2人[148] - 2022年员工流失率为23%,较2021年的28%有所下降[148] - 男性员工占比为71%,女性员工占比为29%[148] - 30至50岁员工占比为68%,较2021年的61%有所增加[148] - 公司所有员工均为全职,无兼职员工[148] - 公司严格遵守职业健康及安全标准,自2010年起实施OHSAS 18001标准,并于2021年6月3日起转为ISO450001:2018标准[151] - 公司在2022年及2021年未发现任何重大健康及安全不合规情况[152] - 公司为应对COVID-19疫情,实施了体温检测、消毒双手等预防措施,并为员工提供安全培训[153] - 公司在2022年及2021年未发现涉及童工及强制劳力的任何不合规情况[157] - 公司在2022年及2021年未发现有关产品责任的任何不合规情况[160] - 公司截至2022年4月30日止年度未发生任何严重侵犯第三方知识产权的行为[164] - 公司截至2022年4月30日止年度未经历任何罢工、停工或劳资纠纷[183] - 公司截至2022年4月30日止年度对界定供款计划的供款完全并立即归属于雇员,无没收供款[183] - 公司截至2022年4月30日止年度无任何界定福利计划[184] - 公司截至2022年4月30日止年度未作出慈善和其他捐款[194] 风险管理与运营 - 公司主要客户的信贷期介于30日至60日,截至报告日期,主要客户的应收贸易款项约37%已结付[174] - 公司主要供应商的应付贸易款项约98%已结付[178] - 公司与主要供应商和分包商无任何重大纠纷[180] - 公司收入主要来自非经常性项目,项目数量显著下降可能影响营运及财务业绩[170] - 公司依赖供应商提供材料,供应短缺或质量恶化可能对经营产生重大不利影响[170] - 公司工程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工短缺或成本增加可能对经营及财务业绩产生不利影响[170] - 公司各类注册及资格证书期满、撤销或降级可能对经营及财务业绩造成不利影响[170] - 公司财务风险管理目标及政策分析载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6(b)[173] - 公司五大客户占总收益约67%,最大客户占总收益约28%[188] - 公司五大供应商和分包商分别占服务成本总额约60%和53%,最大供应商和分包商分别占18%和16%[188]
鸿盛昌资源(01850) - 2022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