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成立于2017年10月23日,注册资本4.667亿元,2019年10月24日在香港联交所H股主板上市[136] - 公司是吉林省最大的供热服务提供商,供热是核心业务,在长春有超20年经营历史[60] - 公司向长春市约53万居民和非居民用户提供供热服务,供热面积约6521万平方米[136] - 公司共有11家控股子公司,除供热业务外,还提供供热设施和管道建设、维修及工程设计服务[137] - 公司智能供热网络系统已实现实时监控、远程遥控及大数据综合分析等功能,被认定为供热行业领先系统[136] 财务数据 - 2022年公司收入为16.5471亿人民币,较2021年的16.4960亿人民币增幅为0.31%,基本持平[17] - 2022年建设、维护、设计及其他业务收入为1.1629亿人民币,较2021年的1.5256亿人民币减少0.3627亿人民币,减幅为23.77%[2] - 2022年公司其他收入和其他收益净额为3476万人民币,较2021年的2462万人民币增幅为41.19%[20] - 2022年公司营业成本为14.2406亿人民币,较2021年度的13.2428亿人民币增幅为7.53%[21] - 2022年供热业务营业成本为1339.96百万元,较2021年的1201.20百万元增长11.55%[24][25] - 2022年建设、维护、设计及其他业务营业成本为84.09百万元,较2021年的123.08百万元下降31.27%[24][38] - 2022年集团营业成本合计1424.06百万元,较2021年的1324.28百万元增长7.53%[24] - 2022年集团营业收入为1654.71百万元,较2021年的1649.60百万元基本持平[30] - 2022年集团毛利为230.65百万元,较2021年的325.32百万元减少29.10%[30][33] - 2022年集团毛利率为13.94%,较2021年的19.72%降低5.78%[30][39] - 2022年集团购热成本为767.28百万元,较2021年的647.79百万元增长18.45%[25] - 2022年集团煤炭成本为62.66百万元,较2021年的36.18百万元增长73.21%[28] - 2022年集团其他成本为14.49百万元,较2021年的41.89百万元减少65.40%[38] - 本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2022年度为114.67百万元,较2021年度的122.76百万元减少6.59%[41] - 2022年管理费用为9923万元,较2021年的1.1497亿元减少13.69%,因人工成本控制[42] - 2022年财务费用为 - 1348万元,2021年为 - 119万元,因收到利息收入增加[42] - 2022年所得税开支为5098万元,较2021年的4433万元增加15.00%,因应纳税收入增加[42] - 2022年年内利润为1.1467亿元,较2021年的1.2276亿元减少6.59%,因煤炭和热源价格上涨及延长供热导致成本增加[42] - 2022年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0.3024亿元,较2021年末的6.6431亿元增加55.08%,因经营、投资及融资活动现金流量增加[42] - 2022年资本开支为5043万元,较2021年的7814万元减少35.46%,因采购固定资产额降低[42] - 截至2022年末,所有者权益为9.119亿元,较2021年末增加6388万元,因年度利润增加[42] - 2022年末可供分派储备约为人民币2.9922亿元,2021年末为人民币2.6347亿元[97] - 2022年末银行借款及其他借款为人民币2.34亿元,2021年末为零元[100] - 2022年集团向外界捐款为人民币零元,2021年也为人民币零元[99] - 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5471亿元,利润总额1.6564亿元,年末总资产30.3897亿元,归属上市公司股东所有者权益9.119亿元[145] - 2022年末公司总非流动资产11.45486亿元,总流动资产18.93489亿元,总流动负债20.07489亿元,总非流动负债1.19584亿元[140] - 2022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约16.5471亿元,利润总额1.6564亿元,资产总额30.3897亿元[172] 业务项目情况 - 2022年工程建设业务承接135项工程项目,完成121项;工程维护业务承接118项工程项目,完成115项;设计服务业务承接40项工程项目,完成25项[5][9] - 2022年公司完成“热力e家”手机用户APP移动端的设计开发、“燃料统计管理系统”的研发工作,以及“供热大数据系统”星型数据交换模型的建立[9] - 2022年公司开展“供热设施智能化改造项目”,并实施一期工程[12] 知识产权与荣誉 - 2022年公司新增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实用新型专利2项,获得国家版权局颁发的软件著作权2项,在国家级期刊发表论文3篇[9] - 2022年公司共取得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实用新型专利7项,国家版权局颁发的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证5项[12] - 2022年公司获得“最佳基建及公共事业公司”“投关先锋奖”等多个奖项[13][14] 风险与应对 - 国家“双碳”等政策可能影响公司购热成本和服务定价,公司将强化成本控制和提升智能化管理[45] - 产业政策变动和环保标准提高可能影响公司经营,公司将合理规划并升级设备[46] - 气候因素影响供热成本,公司将利用智慧热网平台和多热源联网优势降低影响[47] 员工与疫情影响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共有1562名员工,全部驻于中国[50] - 2022年3月初至5月初长春疫情使公司上半年供热业务成本增加,部分建设及维护项目施工延后[50] 公司股权结构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股本总数为4.667亿股,分为3.5亿股内资股及1.167亿股H股,每股面值1元,该年度未发行新股份[68]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春城投资持有内资股3.255亿股,占内资股93%,占总股本69.75%[129]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长春市国有资本投资运营(集团)有限公司持有内资股2450万股,占内资股7%,占总股本5.25%[129]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信托有限公司持有H股3050万股,占H股26.14%,占总股本6.54%[129]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东北亚万众创投资管理(吉林)有限公司持有H股1709万股,占H股14.64%,占总股本3.66%[129] 股息分配 - 公司拟将年度可供分配净利润不少于30%分配给股东作年度股息,具体由董事会决定[80] - 董事会拟在2023年股东大会建议派发2022年末期股息每股0.09元,合计约4200万元(2021年约5367万元)[85] - 公司向境外H股非居民企业股东派息时,需代扣代缴10%企业所得税[85] - H股个人股东根据不同税收协定情况,公司按不同税率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86] - H股个人股东需在2023年5月31日4时30分前通知公司并提供证明文件,以处理居民身份不符或退税事宜[89] 公司治理与会议安排 - 年度股东大会将于2023年5月19日举行[92] - 为确定股东出席年度股东大会及获派2022年末期股息资格,2023年5月16 - 19日及6月1 - 7日暂停办理H股过户登记手续[90] - 公司已与各董事、监事订立服务合约,董事任期不超三年[110] - 报告期内公司董事、监事无放弃或同意放弃酬金安排,集团未向其支付加入诱因或离职补偿[112] - 2022年度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无董事或监事有重大利益关系且有效的重要交易、安排或合约[115] - 报告期内公司及相关附属公司无让董事购入股份或债权证获益的安排[116] - 公司审计委员会已审阅本集团2022年年度业绩及相关财务报表[191] - 年报日公众人士持有公司已发行股份不少于25%,符合上市规则规定[193] - 公司已委任大华担任2022年度独立核数师,并拟续聘其为2023年度核数师[193] - 公司于报告期内一直遵守《企业管治守则》所载的守则条文[185] 人员变动 - 刘长春先生于2023年3月6日辞任非执行董事兼董事长,孙会勇先生于2023年3月29日接任[108] - 张黎明先生于2022年9月1日不再担任副总经理,刘亚男女士于同日任副总经理[108] - 董事长及非执行董事刘长春先生于2023年3月6日起辞任[199] - 孙会勇先生于2023年3月29日起被任命为非执行董事和董事长[199] 供热业务详情 - 截至2022年末公司供热面积约6521万平方米,较2021年增加341.5万平方米,增幅5.53%[149] - 2022年公司供热客户为533368户,较2021年增长25515户,增幅5.02%[149] - 2022年公司供热业务收入为15.3842亿元,较2021年增长4138万元,增幅2.76%[149] - 2022年居民用户470019户,占供热收入88.12%;非居民用户63349户,占供热收入11.88%[152] - 2022年公司延续热电联产为主的清洁供热模式,从四家热电厂购买热电联产热源,还采用购买控股股东调峰锅炉热源方式供暖[153] - 公司子公司西兴能源及春城生物质分别通过自有燃煤锅炉及生物质燃料生产热源进行供热[153] - 2022年公司向地方热电厂采购热源22.04百万吉焦,向控股股东采购2.20百万吉焦,合计24.24百万吉焦,其中20.98百万吉焦用于供热生产[156] - 2022年电厂及控股股东春城投资约3.25百万吉焦购热配额转售给四家供热服务供应商,收取热力输送费1935万元[156] - 2022年估计购热配额2338万吉焦,已转让325.4915万吉焦,实际消耗2098.1983万吉焦,总购热量2423.6898万吉焦,利用率89.74%[157] 关联交易 - 供热框架协议(大唐合营企业)2022年费用年度上限3055万元,实际交易约1476万元[164] - 生物质燃料供应框架协议2022年费用年度上限708万元,实际交易约0元[164] - 管道供应协议2022年费用年度上限3018万元,实际交易约5262万元[164][167] - 建设框架协议费用年度上限截至2022年12月31日为5086万元,2022年实际交易金额约1843万元[168] - 供热框架协议费用年度上限截至2022年12月31日为2460万元,2022年实际交易金额为0元[168] - 热力采购框架协议(亚泰热力)费用年度上限截至2022年12月31日为7791万元[168] - 热力采购框架协议2022年费用总额年度上限为9312万元,实际交易金额约6470万元[178] - 委托管理框架协议2022年费用总额年度上限为467万元,实际交易金额约427万元[178] - 2022年公司无与全部或任何重大部分业务管理及行政工作相关合约[159] - 2022年公司或附属公司无与控股股东或其附属公司的重要合约及服务合约[160] - 2022年公司无与控股股东及关连人士的非豁免一次性关连交易[164] 供应商与客户情况 - 2022年公司自五大供应商采购总量占本年度采购总量的74.58%,自最大供应商采购量占27.06%[183] - 2022年公司向五大客户销售总额占本年度销售总额的6.20%,向最大客户销售总额占2.03%[184] 合规情况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未涉及重大投资、无重大收购及出售、无重大资本承担及或有负债、无任何重大资产抵押[50][51]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或附属公司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或可赎回证券[69]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或附属公司未发行或授予可转换证券等类似权利[72]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未发行债券[75]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未订立股票挂钩协议[76]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控股股东未质押公司股份[79]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集团无资产押记,未向实体给予需披露贷款,未向附属公司提供需披露财务资助或担保,未订立附带控股股东责任契约贷款协议[80] - 公司控股股东已充分遵守不竞争契据,并无任何违约情形[182]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并无涉及任何重大法律诉讼或仲裁[190] 未来规划 - 未来长春城市供热趋势为优化调整供热结构,提升集中供热覆盖能力等[54]
春城热力(01853) - 2022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