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标准发展集团(01867) - 2022 - 年度财报

财务业绩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总收益约30660万港元,较上一年度增加8470万港元或38.2%[8]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股东应占集团溢利约亏损2050万港元,较上一年度减少2150万港元[8] - 国内业务收入约为15420万港币[8]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收益约30660万港元,较上一年度的约22190万港元增加约8470万港元或约38.2%[14][23]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直接成本约29640万港元,较上一年度的约20800万港元增加约8840万港元或约42.5%[25]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毛利约1020万港元,较上一年度的约1390万港元减少约26.6%[26]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预期信贷亏损模式下减值亏损约880万港元,上一年度为减值亏损拨回200万港元[27]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行政及其他营运开支约2250万港元,较上一年度的约1500万港元增加约50.0%[28] - 融资成本从2021年的约100万港元降至2022年的约40万港元,减少约60万港元[29] - 所得税开支从2021年的约80万港元降至2022年的抵免约70万港元[30] - 2022年亏损约2100万港元,2021年溢利约100万港元[31] - 2022年总资产约2.538亿港元,2021年约1.494亿港元[32] - 2022年计息借款及租赁负债总额约1630万港元,2021年约2510万港元[32] - 2022年流动比率约2.3倍,2021年4.6倍[32] - 2022年银行结余及现金约1.395亿港元,2021年约3090万港元[34] - 2022年资产负债比率约11.2%,2021年约21.3%[36] - 2022年已发行股本为1340万港元,已发行普通股数目为13.44亿股[43] - 2022年有关附属公司的未缴注册资本约1.266亿港元,2021年无[44] - 2022年3月31日集团建筑合约客户要求盈信建筑作出约1521.9万港元银行担保书担保,2021年约为1408.8万港元[51] - 2022年3月31日集团就发出银行担保书向保险公司支付现金抵押约374.1万港元,2021年约为342.1万港元[51] - 截至2022年3月31日,集团共聘用100名雇员,2021年为60名[73]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员工成本约为2400万港元,2021年约为1880万港元[73]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末期股息,2021年亦为零[75] - 2022年3月31日,公司可分派予拥有人的储备约4840万港元[108]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来自集团最大客户的总营业额为6830万港元,占比约22.8%;来自五大客户的总营业额为1.436亿港元,占比约46.8%[109]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向最大供应商的购买金额为6420万港元,占直接总成本约21.7%;向五大供应商的购买金额总额为1.402亿港元,占直接总成本约47%[109] 业务发展 - 公司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在中国内地部署开展业务,受疫情影响进展比预期缓慢,但仍取得成绩[8] - 公司获得一个改建工程项目,将建筑及工程相关业务拓展到中国内地,并扩大贸易业务[8] - 香港业务采用更具竞争力的定价策略致毛利率下降,疫情致工程进度延迟、新造合约缩减,产生负面影响[9] - 公司希望在现有业务基础上延伸、拓展内地业务,进入更多行业领域,增加业务多元化[10] - 政府设定5.5%的年度经济增长目标及推出“稳经济”政策,坚定公司拓展内地业务的决心[10] - 公司将分配更高比例的资源投放于中国内地市场,对香港本地现有业务开展更审慎[10] - 公司将持续审视主要业务及营运,关注市场变化,制定业务计划及策略,探索其他行业业务机会[12] - 公司主要于中国内地及香港从事建筑及工程相关业务,包括室内装潢及翻新服务、物业改建与加建工程以及贸易业务[14] - 公司客户主要包括主要承判商、业主或物业开发商,已与大部分主要客户维持一年至十年以上紧密业务关系[20] - 公司就装潢及翻新及改建与加建工程存有认可次承判商内部名单,一般维持多名供应商及次承判商[21] - 公司将密切监察市况,降低疫情风险,积极物色其他行业业务机会[14] 资金运用 - 集团使用约1550万港元为预计总合约金额不少于约3700万港元的十四个新项目初期现金流出净额提供资金,项目均已完成[52] - 集团花费约260万港元招聘人员组建公共房屋改善及维修团队以纳入公共工程建筑承建商名册「M1组别」[54] - 集团花费约140万港元招聘人员发展室内设计及装潢业务并设计印刷新公司手册[54] - 集团花费约250万港元在新办公室建设向公众开放的室内设计及装潢模拟单元[54] - 集团花费约80万港元招聘一名项目经理及一名项目协调员[57] - 集团花费约600万港元招聘人员加强项目执行[57] - 集团花费约300万港元翻新新办公室以迎合人手扩充及准备住宅行业新商机[57] - 集团花费约160万港元招聘一名业务发展经理及一名项目助理以设立及维持业务发展[59] - 公司上市所得款项净额约为5120万港元,截至2022年3月31日,未动用约500.9万港元,将291.9万港元重新分配用于参与大型装潢等项目扩大香港市场占有率[62][68] - 供股所得款项净额约为4811.1万港元,高于估计的4700万港元,75%(约3610万港元)用于内地新附属公司业务,25%(约1200万港元)用于公司一般营运资金,截至2022年3月31日,未动用约3283.4万港元[71] - 公司花费约340万港元组建工料测量团队,花费约140万港元招聘人员处理设计业务,花费约8.3万港元设立新公司网站[60] - 公司为内地新项目初期阶段现金流出净额提供约680万港元资金,支付附属公司其他成本约130万港元,设立新办公室花费约110万港元[60] - 因疫情影响,公司决定重新分配所得款项净额,不再用于参与比赛及展览宣传室内设计及装潢业务,而是用于参与大型装潢等项目扩大香港市场占有率[63] - 上市所得款项净额中,进一步参与大型装潢等项目预计于2023年3月31日动用完毕,扩充执行项目人手及加强员工技术等部分款项预计于2023年3月31日动用完毕[68] - 供股所得款项净额中,用于内地新附属公司业务和公司一般营运资金预计于2023年3月31日动用完毕[71] 法律诉讼 - 2022年4月14日,集团对全达电器金属提交抗辩及反申索,金额为16.5万港元[76] - 2022年4月14日,盈信建筑对集团分包商工作坊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开展民事诉讼[77]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为投资控股公司,附属公司主要于中国内地及香港从事建筑及工程相关业务,本年度主要经营活动性质无重大变动[92] - 董事会于2018年12月28日采纳股息政策,宣派及派付股息由董事会酌情厘定[93] - 集团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业绩载于综合损益及其他全面收益表,董事不建议就该年度派發末期股息[97] - 应屆股東週年大會预定于2022年9月8日举行,公司将在2022年9月5日至9月8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98] - 集团过去五个财政年度的业绩、资产及负债概要载于第118页[99]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无慈善捐款[101] - 公司于2016年12月23日有条件地采纳购股计划,条款符合上市规则第17章条文及其他相关规则[105] - 公司组织章程大纲及细则或开曼群岛法例无规定公司须按现有股东持股比例发售新股份的优先购买权[106] - 集团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订立的重大关联方交易详情载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33,无构成须披露的关连交易[107] 股权结构 - 2022年3月31日,公司董事刘展程先生通过受控法团拥有9.6846亿股相关股份,股权百分比约72.06%[126] - 截至2022年3月31日,FUJINCHENG和秦辉女士分别持有968,460,000股,股权百分比均为72.06%[129]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股份行为[131]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无订立股票挂钩协议[135]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及直至年报日期,公司维持上市规则规定的公众持股量[136] 企业管治 - 公司认为所有独立非执行董事均具独立性[137] - 2020年4月27日,国卫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辞任,华融(香港)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获委任为集团核数师,过去三年无其他变动,公司将在应届股东周年大会提呈决议案续聘[138][139] - 公司应用上市规则附录十四所载的企业管治守则,偏离第C.2.1及第F.2.2条[143] - 全体董事在整个年度全面遵守标准守则所载标准,无不合规事件[144] - 董事会由3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独立非执行董事比例高于上市规则规定[148][149] - 董事会于2018年12月28日采纳董事会成员多元化政策[150] - 董事会于2018年12月28日采纳提名政策,旨在明确提名委员会甄选、委任及重新委任董事的方法并确保董事会技能等方面平衡[159][160][161] - 提名委员会考虑多元化观点等条件评核、甄选董事候选人[162] - 提名委员会考虑退任董事贡献及是否符合条件,向董事会建议其再度委任[163] - 提名委员会按流程就委任董事向董事会提供建议,董事会有最终决定权[166] - 提名委员会每年在企业管治报告中披露董事会组成,监察董事成员多元化政策执行[155] - 提名委员会适时检讨董事成员多元化政策并向董事会提修订建议[156] - 独立非执行董事为公司战略等提供公正意见,公司确认其独立性[173] - 执行董事刘先生、秦女士、叶先生及独立非执行董事于2021年订立服务合约或委任函,期限三年[174] - 目前三分之一董事应在每届股东周年大会上轮值退任,刘先生和叶先生将在2022年9月8日股东周年大会上退任并膺选连任[174] - 有关重选刘先生和叶先生的独立普通决议案将提请公司股东批准[175] - 公司自2021年6月8日起偏离企业管治守则,主席及行政总裁由刘先生兼任,长远目标是物色合适人选分开担任两职位[177]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全体董事已出席有关上市规则中良好企业管治常规最新资料的培训课程[178] - 董事会成立薪酬、提名、审核三个董事委员会,各有明确书面职权范围[179] - 薪酬委员会于2016年12月23日成立,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举行两次会议,认为董事及高级管理层薪酬公平合理[182][184] - 提名委员会于2016年12月23日成立,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举行一次会议,以审阅及建议重选董事[185][186] - 审核委员会于2016年12月23日成立,由三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年内举行两次会议,认为集团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综合财务报表合规且披露充足[187] - 年内主席与独立非执行董事举行一次无其他董事出席的会议[190]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外部核数师法定审计服务酬金为720千港元,非审计服务酬金为300千港元,总计1020千港元[195][196] - 公司委聘外部服务供应商,指派严秀屏女士为公司秘书,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严女士已进行不少于15小时相关专业培训[193] - 股东特别大会可由董事会按持有不少于公司缴足股本十分之一的股东所提出的呈请召开[197] - 董事会至少每年对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的有效性进行审阅[198] - 公司成立的风险管理程序包括识别风险、风险评估、舒缓风险,风险识别及评估每年进行或更新[199] 董事变动 - 2021年有多名董事获委任或辞任,如刘展程先生于2021年5月20日获委任,黄韵诗女士于2021年6月8日辞任[191] - 主席刘展程先生未能出席2021年股东周年大会,执行董事叶作斌先生获选为该大会主席[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