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收益与利润情况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111,401千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109,666千港元增长1.6%[2] - 同期,公司毛利为16,449千港元,较2021年的27,424千港元下降40.0%,毛利率从25.0%降至14.8%[2] - 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溢利为6,399千港元,较2021年的12,046千港元下降46.9%,每股盈利从1.6仙降至0.8仙[2]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1.11401亿港元,2021年同期为1.09666亿港元[18]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除税前溢利为727.2万港元,2021年同期为1420.9万港元[22] - 2022年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基于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639.9万港元及已发行7.676亿股普通股计算,2021年对应数据为1204.6万港元和7.676亿股[34] - 报告期内公司总收益约1.114亿港元,较2021年同期增加约170万港元或约1.6%[43][47] - 公司股东应占纯利由2021年约1200万港元减少约560万港元至2022年约640万港元[43] - 提供钢铁及金属工程服务的收益减少约340万港元或约3.4%至约9650万港元,销售钢铁及金属产品的收益增加约510万港元或约52.0%至约1490万港元[47] - 直接成本约为9500万港元,较2021年同期增加约1280万港元或约15.5%[48] - 毛利由约2740万港元减少至约1640万港元,较2021年同期减少约1160万港元或约40.0%,毛利率由约25.0%下跌至约14.8%[49] - 报告期内所得税开支约为120万港元,2021年同期约为220万港元[53] 资产与负债情况 - 2022年9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35,264千港元,较2022年3月31日的44,702千港元有所减少[8] - 2022年9月30日,流动资产为174,012千港元,与2022年3月31日的174,484千港元基本持平[8] - 2022年9月30日,流动负债为20,206千港元,较2022年3月31日的27,289千港元有所减少[8] - 2022年9月30日,流动资产净额为153,806千港元,较2022年3月31日的147,195千港元有所增加[8] - 2022年9月30日,总资产减流动负债为189,070千港元,较2022年3月31日的191,897千港元有所减少[8] - 2022年9月30日,资产净额为188,909千港元,较2022年3月31日的191,736千港元有所减少[10] - 2022年9月30日,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214,988千港元,非控股权益为 - 26,079千港元[10] - 截至2022年9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为3043.8万港元,3月31日为2452.9万港元[39] - 2022年9月30日,集团资产负债率约为1.8%,与2022年3月31日持平[55] 收入与开支明细 - 2022年其他收入及其他收益为317.5万港元,2021年为85.9万港元;行政开支2022年为1232.9万港元,2021年为1380.1万港元;融资成本2022年为2.3万港元,2021年为27.3万港元[22] - 2022年银行存款利息收入8000港元,政府补助308.4万港元;2021年银行存款利息收入2.3万港元,无政府补助[25] - 2022年银行借贷利息2.3万港元,无租赁负债利息开支;2021年银行借贷利息26.8万港元,租赁负债利息开支5000港元[27] - 2022年香港利得税118.8万港元,无中国企业所得税;2021年香港利得税38.2万港元,无中国企业所得税,递延税项179.1万港元[32] - 其他收入以及其他收益及亏损由约90万港元增加至约320万港元,主要因收取政府补助310万港元[51] - 行政开支由约1380万港元减少至约1230万港元,较2021年同期减少约150万港元或约10.8%[52] 股息情况 - 报告期内无批准及派付股息,董事会决定不就报告期宣派中期股息,2021年同期均为零[37][38] 经营分部情况 - 公司经营分为提供钢铁及金属工程服务、销售钢铁及金属产品两个经营分部[22] 业务发展与市场环境 - 香港政府未来五年将增加整体公共房屋建屋量约50%至15.8万个,公司将专注香港建筑业务[44] 资产投资情况 - 报告期内集团投资约130万港元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62] - 2022年9月30日,集团就收购若干厂房及设备已订约但未拨备开支总额约为30万港元(2022年3月31日约为110万港元)[64] - 2022年9月30日,集团主要管理人员人寿保险保单投资价值约为640万港元(2022年3月31日约为630万港元),已抵押给银行获取融资[65] 人员情况 - 截至2022年9月30日,集团雇佣282名全职雇员,其中137名位于香港,其余位于中国[69] 募集资金情况 - 公司上市募集所得款项总额约1.615亿港元,扣除开支后净额约为1.3亿港元[70]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已使用6303.4万港元,未使用6696.6万港元[73] - “采购机器置换及提升本集团产能”已使用所得款项净额含涉嫌虚假交易金额950万港元,集团将收回未偿还金额[75] - 因新冠疫情影响建筑时间及成本,2022年9月30日集团未按计划动用所得款项扩充劳工队伍和翻新生产设施[75] - 2022年9月30日,未使用所得款项净额存入香港及中国持牌银行[77] 企业管治情况 - 报告期内公司遵守新企业管治守则适用条文,但存在部分偏离情况[80] - 公司主席兼行政总裁为冼国持先生,董事会认为一人兼任可更有效制定长期业务策略及执行计划[83] - 公司正在安排重续董事及高级行政人员的责任保险[83] - 审核委员会由全体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已审阅并批准集团未审核财务报表等[92] - 公告日期董事会由冼国持及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96] 复牌情况 - 2021年7月19日联交所给出7条复牌指引,18个月除牌期限已于2022年10月21日届满[86] - 公司已采取多项措施解决停牌事宜,2022年10月19日复牌建议已提交联交所[88] - 股份自2021年4月22日起暂停买卖,继续暂停直至另行通知[94] 证券交易与持股量情况 - 报告期内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上市证券[89] - 公告日期公司维持了上市规则项下的指定公众持股量[90] 业绩公告情况 - 中期业绩公告已刊登,中期报告将在完成相关审计后寄发股东[93]
恒益控股(01894) - 2023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