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安乐工程(01977) - 2021 - 年度财报
安乐工程安乐工程(HK:01977)2022-04-26 16:34

2021财年整体财务关键指标 - 2021财年公司毛利率为16.4%[5] - 2021财年公司收益为54亿港元[5] - 2021财年公司手头合约为113亿港元[5] - 2021财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3.143亿港元[5] - 2021年未完成合约价值为113.09亿港元,2020年为118.475亿港元[24] - 2021年收益为53.507亿港元,2020年为51.252亿港元[24] - 2021年毛利为8.784亿港元,2020年为9.091亿港元[24] - 2021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3.143亿港元,2020年为3.014亿港元[24] - 2021年每股基本盈利为0.22港元,与2020年持平[24] - 2021年第二次中期股息为每股7.25港仙,总金额为1.015亿港元;首次中期股息为每股4.02港仙,总金额为5628万港元;全年股息分派共每股11.27港仙,总金额为1.5778亿港元,派息比率为50.2%[24] - 2021年公司拥有人应占纯利达3.143亿港元,按年增长4.3%[48] - 2021财政年度总收益53.51亿港元,较2020财政年度上升4.4%,经调整TEI收益后按年增长10.8%或5.22亿港元[49] - 2021年投出1,676份单项价值逾百万港元标书,获批标书及报价总值达48.12亿港元,2020年获授合约价值达75.67亿港元[49]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手头合约减少4.5%至113.09亿港元(2020年12月31日为118.47亿港元)[49] - 2021财政年度维修保养收益按年增长7.2%至9.45亿港元,取得维修保养合约总值8.96亿港元[49] - 2021财政年度承包工程、维修工程、销售商品收益率分别为17.7%、2.9%、79.4%,2020财政年度分别为17.2%、2.8%、80.0%[51] - 2021财政年度毛利率、纯利率分别为5.9%、17.7%,2020财政年度分别为5.9%、16.4%[53] - 2021财年公司拥有人应占综合溢利为3.143亿港元,较2020财年增加4.3%[69]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现金结余为8.017亿港元,较去年减少3.144亿港元或28.2%[69] - 2021财年集团录得收益53.507亿港元,较2020财年增加2.255亿港元或4.4%;调整后增加10.8%或5.215亿港元[71] - 2021财年毛利为8.784亿港元,较2020财年减少3.4%;调整后同比增长4.2%,增加3550万港元[72] - 2021财年毛利率为16.4%,2020财年为17.7%(调整后为17.5%)[72] - 其他收入较2020财年略增约30万港元或1.5%[73] - 2021财年录得净收益1810万港元,2020财年录得净亏损500万港元,同比增长2310万港元[74] - 行政开支增加6.7%至6.174亿港元(2020财年:5.783亿港元);调整后较2020财年增加19.1%;不计补贴增幅为2.1%[75][77] - 分占联营公司业绩增加4680万港元至7420万港元(2020年:2740万港元)[78]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银行借款为2.925亿港元(2020年12月31日:无),银行融资约22.379亿港元(2020年12月31日:14.624亿港元),已动用约9.212亿港元(2020年12月31日:6.671亿港元)[79][80]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所得款项净额总计3.357亿港元,已动用1.012亿港元,未动用1.177亿港元,预计2022年12月31日前使用完所有未动用款项[84]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比率为13.7%,2020年12月31日不适用[89]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集团已抵押资产6.813亿港元,较2020年末增加5.958亿港元[90]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集团已订约但无拨备资本承担中,2300万港元用于扩大现有南京升降机及自动梯生产设施等,2020年12月31日为240万港元[91]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集团拥有尚未解除履约保证约4.472亿港元,2020年12月31日为4.868亿港元[92] - 2021年流动资产30.684亿港元,2020年为31.48亿港元;流动负债2021年为19.721亿港元,2020年为17.918亿港元[93] - 2021年流动比率为1.6倍,2020年为1.8倍;2021年资本负债比率为13.7%,2020年不适用;2021年股本回报率为15.3%,2020年为16.1%[93] - 2021年审核服务费用为4600千港元,2020年为4500千港元;2021年非审核服务费用总数为7145千港元,2020年为11297千港元[185] 各业务线关键指标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屋宇装备工程业务手头合约为48.92亿港元,较2020年减少8.5%,取得MiC合约1.5亿港元,其他重大项目总值约8亿港元[57]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环境工程业务手头合约减少1.2%至49.77亿港元,获四份香港政府供水发展定期合约,元朗污水处理厂升级后污水处理能力由每日70,000立方米增至每日150,000立方米[58]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资讯、通讯及屋宇科技业务手头合约较2020年同期增加2.7%至8.77亿港元[59]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Anlev经与TEI调整后的手头合约较2020年同期减少7.3%至5.63亿港元[62] 公司获奖情况 - 公司在企业发展方面获3个奖项,包括建造业议会杰出承建商大奖2021等[17] - 公司在投资者关系方面获6个奖项,如彭博商业周刊╱中文版-年度上市企业2021等[17] - 公司在环境、社会及管治方面获21个奖项,像香港品质保证局香港绿色和可持续金融大奖2021等[19] - 公司在工程项目方面获9个奖项,例如Elevator World 2021年度项目自动梯-现代化组冠军等[21] - 公司在人力资源方面获8个奖项,包含杰出青年工程师奖2021年度最佳工程雇主(大型)大奖等[22] - 2021年公司荣获「最佳职场大奖-金奖」及「最佳关顾员工家庭计划大奖-杰出大奖」[96]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成立于1977年,总部位于香港,业务遍及澳门、中国内地、美国及英国[3] 公司业务发展策略 - 公司在2021年提升维修保养服务收入占比,以创造更稳定收入来源[41] - 公司在香港、澳门及中国内地市场基础上,推行海外市场发展策略,开拓美国及英国市场[41] - 公司计划以英国为起点拓展欧洲市场,扩充美国业务,并在全球物色并购机遇[43] - 公司凭借创新能力等原则为客户创造价值,作为数据中心行业先驱增强能力和扩大市场覆盖[98] - 公司贯彻以「新科技」「新业务模式」「新市场」为支柱的策略,加强营运及维修保养服务实力[99] - 公司在多领域持续研发投入,投资可降低成本、提高生产力和安全质量等[100] - 公司会主动识别和降低风险,采取对冲措施应对外汇市场波动[100] - 公司会在适当时机物色业务伙伴,扩展业务版图、开拓新商机及建立新收益来源[100] 公司技术应用与项目进展 - 公司人工智能能源管理平台、物联网应用及影像分析技术获超20个购物中心选用[59] - 公司光伏系统将安装于超100间学校及非牟利机构[59] - Anlev自动泊车系统可在相同空间面积内增加30%至100%不等的车位数目[63] - Anlev南京生产厂房预期2022年完成扩建[63] - 公司利用“数码分身技术”优化滤水厂和污水处理厂的化学品使用及营运效率[64] - 公司在客户场所推出应用LoRa及物联网技术的新一代智能卫生间[65] - 公司将元朗的污水处理工程升级为净水设施[65] - 安乐工程培训中心于报告期内正式启用[67] 公司收购情况 - 2021年12月,公司收购位于香港葵涌的工业楼宇Toppy Tower,总代价为5.80486亿港元[86] - 除2021年12月收购Black Tie Holdings Limited外,报告期内集团无重大收购或出售附属公司、联营公司及合营企业[88] 行业市场前景 - 未来数年香港公营基本工程项目基本开支将稳步增加至每年最少1000亿港元,预计香港每年建筑总产值高达约3000亿港元[97] - 澳门转型为世界级休闲及旅游中心,相关基建投资预期增加,为公司业务板块带来机遇[98] - 香港将迈向可持续发展智慧城市,公司研发团队的专有技术可让客户多方面受惠[99] 公司董事会成员信息 - 2021年12月31日董事会成员包括潘乐陶博士等7人[103][104] - 潘乐陶博士81岁,1995年9月27日获委任为公司董事,2018年4月13日调任为执行董事,自2010年7月起担任公司及其附属公司主席[105] - 罗威德先生66岁,1995年9月27日获委任为董事,2018年4月13日调任为执行董事[107] - 陈海明先生61岁,2015年11月25日获委任为董事,2018年4月13日调任为执行董事[108] - 自2003年8月以来,潘博士一直担任南京佳力图机房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公司拥有该公司约21.44%股份[107] - 自2017年1月及3月以来,罗先生一直担任南京佳力图机房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及副董事长,公司拥有该公司约21.44%股份[107] - 潘博士拥有逾50年工程业务经验,1977年创办本集团[105] - 罗先生于工程行业工作逾40年,1987年11月加入本集团[107] - 潘博士于2011年11月取得英国考文垂大学荣誉科技博士学位[105] - 罗先生于1980年11月取得香港大学工程学理学学士学位[107] - 罗先生自1986年起为英国屋宇装备工程师学会会员,自1990年起为香港工程师学会会员[107] - 公司拥有南京佳力圖機房環境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约21.44%股权,陈先生自2016年1月起担任该公司监事[111] - 麦建华博士于2017年9月1日获委任为董事及副主席,2018年4月13日调任为非执行董事[113] - 陈富强先生于2015年8月1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在港铁公司任职23年后于2012年7月退休[115] - 陈富强先生获委任为市区重建局非执行董事,任期自2020年12月1日起至2023年11月30日止为期三年[116] - 林健锋先生于2018年5月1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亦为本公司提名委员会主席[118] - 陈先生自2016年1月起担任集团环境工程部首席总监,自2020年4月起领导集团多项业务[109] - 麦博士在业务管理方面拥有逾25年经验,于1993年3月加入香港赛马会,至2017年1月任公司事务执行董事[113] - 陈先生于1989年加入港铁公司,1998 - 2012年担任港铁公司人力资源总监,1996 - 2012年担任执行总监会成员[115] - 林先生在玩具制造业拥有逾30年经验,目前为永和实业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119] - 陈先生自2012年9月起担任九兴控股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等职[118] - 林先生自1998年6月起任中渝置地控股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等职[121] - 黄先生于1979年10月加入安永前身,1993年1月成为安永合伙人,2005 - 2009年12月任华中安永管理合伙人等职[122] - 1998 - 1999年黄先生任ACCA香港主席,1999 - 2005年任ACCA全球理事会成员,2003 - 2004年任ACCA首位非欧洲裔全球主席[123] - 黄先生自2014年5月起任阿里健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等职,自2016年11月起任风险管理委员会主席[124] - 陈志雄先生自2020年4月起任本集团资讯、通讯及屋宇科技部首席总监[125] - 陈志雄先生1989年开始在本集团工作,1996年、2010年、2017年3月、2020年4月分别获得晋升[125] - 郑伟强先生于2019年9月16日获委任为公司首席财务总监(候任),2020年1月1日接任该职务[127] - 郑伟强先生2013 - 2018年任和记港口旗下公司首席财务总监,2011 - 2012年任PCCW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