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业绩 - 2021年公司收益6362.67百万港元,同比增长41.8%;经营溢利461.49百万港元,同比增长21.3%;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溢利378.62百万港元,同比增长31.0%[9] - 2021年毛利率为16.7%,较2020年下降9.2%;经营溢利率为7.3%,较2020年下降14.1%;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率为6.0%,较2020年下降6.3%[9] - 2021年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37.8港仙,同比增长30.8%;中期股息5.7港仙,末期股息5.6港仙[9] - 2021年资产负债比率为44.2%,较2020年增长43.0%;流动比率为1.14倍,较2020年下降3.4%[10] - 2021年平均存货周转期为75日,较2020年下降2.6%;平均贸易应收款项周转期为68日,较2020年下降16.0%;平均贸易应付款项周转期为112日,较2020年下降18.8%[10] - 2021年公司收益同比增长约41.8%至63.627亿港元,毛利同比增长约28.2%至10.603亿港元,每股盈利37.8港仙[19] - 2021年建议派发末期股息每股普通股5.6港仙,全年每股普通股总股息为11.3港仙,派息比率为29.9%[20] - 2021年收益总额从4488.6百万港元增加41.8%至6362.7百万港元,电讯分部及智能充充电及控制器分部需求增幅分别达55.4%及44.1%[36] - 2021年收益总额为63.63亿港元,较2020年的44.89亿港元增长41.8%[38][42] - 2021年电讯设备开关电源销售额为24.64亿港元,较2020年的15.86亿港元增加55.4%[38] - 2021年智能充电器及控制器销售额为24.81亿港元,较2020年增加44.1%[38] - 2021年中国(不包括香港)地区收益为38.29亿港元,占比60.2%,较2020年的26.15亿港元增长46.4%[42] - 2021年销售成本较2020年增加44.8%,与年内收益增长相符[44] - 2021年集团毛利为10.60亿港元,较2020年增加28.2%,毛利率由18.4%降至16.7%[46] - 2021年销售及市场推广开支为2.20亿港元,较2020年的1.56亿港元增加41.4%[50] - 2021年行政开支为4.14亿港元,较2020年的2.79亿港元增加48.5%[51] - 2021年所得税开支为6850万港元,较2020年的8520万港元减少[54] - 2021年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综合收益总额为4.16亿港元,较2020年增加13.9%[56]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流动资产净额为3.469亿港元,2020年为4.25亿港元;流动比率为1.14倍,2020年为1.18倍;资产负债比率为44.2%,2020年为30.9%[57] - 2021年度经营活动所得现金为2.452亿港元,2020年为5.524亿港元;投资活动所用现金为6.111亿港元,2020年为2.515亿港元;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2.204亿港元,2020年所用现金净额为0.365亿港元[57][58] - 2021年中国惠州新厂区建设合计投资3.165亿港元[57]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集团借贷一年到期为3.41134亿港元,2020年为2.23168亿港元;一至两年到期为1.8363亿港元,2020年为0.22736亿港元;两至五年到期为0.54157亿港元,2020年为0.63373亿港元[61]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以美元及港元计值的收益占收益总额约59.8%[62]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集团的银行借贷为5.789亿港元,2020年为3.093亿港元[63] - 2021年及2020年12月31日,集团于中国及香港四家主要银行持有的银行结余、定期存款及受限制银行存款总额分别为3.517亿港元及5.654亿港元[66] - 2021年12月31日,公司可供股东分派的储备约为3.39976亿港元,2020年为2.62846亿港元[164]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慈善捐款达102.9万港元,2020年为105万港元[165] - 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最大客户及五个最大客户合计占集团营业额的百分比分别为27.1%及67.8%,2020年分别为23.7%及62.5%[179] - 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最大供应商及五个最大供应商合计占集团购货额的百分比分别为4.6%及14.1%,2020年分别为2.4%及11.1%[179] 业务板块表现 - 2021年电源业务成收入增幅动力,消费品电源分部增长约40.3%至3881.6百万港元,工业电源的智能充电器及控制器分部收益达2481.1百万港元[13] - 2021年消费品电源分部收益约38.816亿港元,同比增幅达40.3%,占总收益61.0%,分部毛利率为14.3%[23] - 2021年工业电源的智能充电器及控制器分部收益24.811亿港元,同比增幅达44.1%,占总收益39.0%,分部毛利率为20.4%[23] 业务拓展与布局 - 公司与国际知名能源公司合作开展新能源充电储能产品销售布局,开拓新客户并深化与国内公司合作关系[13] - 2021年下半年公司开展便携式储能箱、新能源汽车手提充电器等产品线上销售,第四季展开北美地区线下销售网络布局[24] - 2021年公司在汽车电子领域开拓新客户群,深化与国内多用途储能装置公司合作[24] - 公司将聚焦中国西部地区,推进与国际知名能源公司合作,落实北美线下销售渠道,投入新能源汽车充电及储能技术[30] - 公司持续投入汽车电子及绿色出行等新能源产业,与潜在客户研发智能充电设备,研究扩大充电桩商业应用[30] 产能建设 - 中国惠州的天宝智能制造工业园区预计2022年下半年逐步投入营运,四川达州厂房第二期扩张工程年内竣工[15] - 2021年公司扩充匈牙利厂房并于越南厂房新设生产线,使生产线更趋国际化[15] - 2021年国内完成四川达州厂房第二期扩张,惠州智能制造工业园区正式封顶,海外增加越南厂房产能,匈牙利厂房完成新一期扩张[27] - 公司继续完善全球产能布局,国内以惠州和达州厂房为主要生产地,探讨扩大产能规模可行性[32] - 公司加快越南厂房发展,谨慎监察当地疫情,确保扩张计划顺利安全推进[32] - 惠州智能制造工业园区预期未来一年逐步投入使用,推进生产管理智能化及数字化升级[32] 公司战略与规划 - 公司将持续投放研发资源推动电子产品应用技术革新,丰富产品组合提升盈利能力[13] - 2022年预计供应链紧张情况会持续,公司将加大成本架构监控力度[16] - 未来公司将顺应国策,做好“保效益、增发展”目标及风险管控,加强管理配置[17] - 公司将积极发展新能源产业下的行业,以成为一站式智能电源解决方案供应商为愿景[17] - 公司通过加强供应链管理、扩大产能及生产自动化规模等措施应对挑战,提升业务稳定性[22] - 2022年公司采取固本培元策略,提升厂房生产效能、布局海外产能,加强原材料管理和成本把控[29] - 美国目标2030年将电动车市场份额提升至50%,公司预期新能源及电动车将普及,持续发展新能源事业部[30] 公司治理 - 董事会由五名董事组成,其中两名执行董事,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72] - 洪光椅为董事会主席、执行董事及公司行政总裁,负责集团整体策略规划及监督一般管理工作[73] - 杨冰冰自2019年7月12日起任执行董事,负责业务集团一销售及制造事务,在电源行业有约25年经验[77] - 林长泉自2015年11月23日起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在服装配料制造业有约30年经验[78] - 朱逸鹏自2015年11月23日起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在企业融资及审计有逾28年经验[80] - 李均雄自2015年11月23日起任独立非执行董事,拥有逾30年法律服务经验[81] - 谢仲成任集团副总裁兼公司秘书及首席财务官,在审核、会计及企业融资方面有约29年经验[84] - 林长泉为联交所GEM上市公司新达控股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及非执行董事[78] - 朱逸鹏在联交所主板上市的香港信贷集团有限公司及奥邦建筑集团有限公司任独立非执行董事[80] - 李均雄在安莉芳控股等多家联交所上市公司任独立非执行董事[82] - 杨冰冰于2005年8月加入公司,曾担任多个职位[77] - 谢仲成于2010年12月加入公司,后获多项委任[84] - 公司已设立企业管治框架,制定一套政策及程序,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一直遵守企业管治守则所载之守则条文,惟守则条文第A.2.1条除外[92] - 董事会负责领导、监控及管理公司以及监督集团业务、战略决策及表现,全体董事真诚履行职责,以公司与股东利益行事[92] - 公司一切主要事宜由董事会决定,包括政策、策略、预算、内部监控等重大财务及营运事宜[93] - 董事会将集团日常管理及营运权力授予执行委员会及高级管理层,重大交易须获董事会批准[97]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及直至报告日期,董事会由执行董事洪光椅、杨冰冰和独立非执行董事林长泉、朱逸鹏、李均雄组成,成员之间无关联[97] - 公司偏离企业管治守则第A.2.1条,洪光椅同时担任董事会主席及行政总裁,董事会认为此举使公司领导稳固一致,且有足够保障措施确保权力平衡,会不时检讨董事会架构[98] - 余德辉为业务集团二副总裁兼集团首席战略官,有39年高级管理经验[85] - 李红星为本集团策略采购总监,有22年采购行业经验[86] - 王修为集团研发部总经理,有19年电源行业开发及管理经验[88]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占董事会比例超三分之一,符合上市规则规定[100] - 洪主席服务合约自2021年12月11日起续期三年,杨冰冰女士服务合约自2019年7月12日起为期3年,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委任书自2021年12月11日起续期3年[101] - 2022年股东周年大会上,杨冰冰女士及林长泉先生须轮席退任,均符合资格并愿重选连任[103] - 董事于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已遵守企业管治守则有关参与持续专业培训的条文[104] - 洪光椅、杨冰冰、林长泉、朱逸鹏出席会议次数与会议次数之比均为5/5,李均雄出席董事会会议次数与会议次数之比为4/5 [106]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董事会主席与独立非执行董事在执行董事不在场情况下举行了一次会议[106] - 公司已采纳“上市发行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全体董事在2021年度遵守该守则[107] - 公司对可能持有内幕资料的雇员制定书面指引,2021年度未发现雇员不遵守情况[107] - 董事会下设执行、审核、薪酬和提名四个委员会,各委员会均有明确书面职权范围[110]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2021年举行三次会议,与外聘核数师单独会晤一次[111][113][114] - 薪酬委员会包括一名执行董事和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2021年举行一次会议[118] - 2021年高级管理人员(董事除外)薪酬在0 - 100万港元有1人,100.0001 - 200万港元有3人[119] - 提名委员会由主席和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需遵守企业管治守则相关规定[121] - 执行委员会由全体执行董事组成,以提高业务决策效率,监控公司策略计划执行和业务单位运营[111] - 审核委员会主要职责为审阅集团财务资料及报告、检讨与外聘核数师关系等[113] - 薪酬委员会主要职责为检讨公司薪酬政策及架构、董事及高级管理层薪酬待遇并提建议[118] - 提名委员会主要职责为检讨董事会架构等、物色董事人选、评估独立董事独立性等[121] - 董事会与审核委员会就委任外聘核数师无意见分歧[115]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提名委员会举行一次会议,检讨董事会架构等,建议重选退任董事并评估独立董事独立性[122]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董事会组成无变动[123] - 公司采纳董事会多元化政策,提名委员会每年检讨董事会架构等,目前认为董事会足够多元化,未设定可计量目标[126][127] - 董事会将甄选及委任董事职责授予提名委员会,公司采纳董事提名政策,提名委员会将视情况检讨该政策[129][132] - 董事承认负责编制2021年度财务报表,不知悉严重影响公司持续经营能力的重大不明朗事件或情况[133][134] - 董事会对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负责,每年审视其成效,2021年度认为该等系统有效及足够[135][138] - 公司制订处理及发布内幕消息政策,规定相关人员责任及保密措施[139] - 公司秘书为谢仲成先生,符合资历规定,2021年度参加不少于15小时相关专业培训[139] 股东权益与沟通 - 公司建议向2022年6月27日名列股东名册的股东派付2021年末期股息每股5.6港仙,2020年为5.5港仙[151] - 公司设有网站www.tenpao.com作为与股东及投资者的沟通平台
天宝集团(01979) - 2021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