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概况 - 公司是一家户外媒体公司,策略重心定於大交通广告媒体经营,包括机场、地铁及高铁广告媒体经营,也是香港现有的两家经营地铁线路广告的户外媒体公司之一[13][14] - 公司拥有覆盖大中华地区接近40个城市的庞大媒体资源网络[13][14] - 截至2022年3月25日,公司员工超1100人[17] - 截至2022年3月25日,公司业务覆盖39个城市,拥有26条独家特许经营的地铁线路和独家特许经营的机场[19] 业务模式与策略 - 公司采用空间管理模式及“户外及线上新媒体”策略,为广告客户提供综合及具创意的户外媒体方案[13][14] - 公司通过空间管理模式为广告客户强化广告整体效果、提升效益,为媒体资源拥有者美化环境、提升商业价值,为乘客丰富旅程体验[27][28] - 约十年前公司开始“空间管理”方针,革新“批发零售”行业惯例[72][75] - 近年来公司将“空间管理”方针扩展至虚拟网络场域,开创户外线上新媒体策略[78] - 公司引入“DOOH+”等O&O新媒体策略,增加元宇宙元素[78] - 公司利用大数据驱动技术,物色邻近目标受众的媒体资源,特定时间播放广告[78] - 2018年公司与谷歌合作程序化数码户外广告,后与其他全球化平台建立联系[78] - 未来公司将加大发展“DOOH+”解决方案,审视元宇宙及非同質化代幣带来的机遇[80] 广告案例与项目 - 公司展示了多个广告案例,包括建党100周年暨香港回归24周年主题全包车、“梦想橱窗-深圳”等[28][30] - 公司与Hivestack推出香港受众导向、线上数据驱动的程序化数码户外广告项目,广告项目扩展至全港黄金地段[50] - 新加坡汤申 — 东海岸地铁沿线数码户外屏幕于Hivestack平台上架[52] - 公司举办虚拟音乐会“地下红馆”,让更多广告商关注线上和线下空间管理的联系[78] - 公司推出具备扩增实境技术的手机游戏“围威喂”及社交媒体平台巴士光年和Hi & Seek [78] 媒体资源获取 - 公司获得深圳地铁2(三期)/3/6/8(一期)/10号线、北京地铁17号线、云南陇川广宋通用机场、中老铁路玉磨段、深圳宝安国际机场卫星厅的广告及媒体资源独家代理经营权[47][49][53][56][57] - 2021年公司获得云南陇川广宋机场媒体资源独家特许经营权及深圳宝安国际机场新建卫星厅媒体资源独家特许经营权[89][92] - 公司获得北京地铁17号线媒体及广告合作伙伴,为其建立首个数码媒体网络;获得深圳地铁2、6、8、10号线独家媒体资源经营权;获得中老铁路国内段独家经营等权利[95] - 新加坡汤申-东海岸线第二阶段于2021年8月运营,公司屏幕将通过程序化广告交易平台上架[95] 公司荣誉 - 公司获香港隐私公署授予「私隐之友嘉许奖2021」银奖[47] - 公司在IAI国际广告奖斩获奖项10项,在中国户外广告之最斩获奖项3项[60][61] - 公司获香港环境卓越大奖铜奖(媒体及通讯业)等多项集团奖项[64] - 公司上海雅仕维、云南雅仕维获中国一级广告企业(媒体服务类)资质[65] 财务状况 - 2021年公司合并收入为31.826亿港元,2020年为22.123亿港元[70] - 2021年公司未计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前的盈利为12.73亿港元,2020年为10.34亿港元[70] - 2021年公司机场、地铁线路及广告牌、巴士及其他业务收入分别为7.608亿港元、8.389亿港元、6.854亿港元,2020年分别为6.93亿港元、5.96亿港元、2.681亿港元[70] - 2021年公司收入增长46.8%至22.851亿港元,合并收入为31.826亿港元[72][74]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及银行存款达4.189亿港元,连续第八年维持净现金状况[72][74] - 2021年公司总收入增加46.8%至22.851亿港元,合并收入增加43.9%至31.826亿港元[82][85] - 2021年公司毛利为4.318亿港元,毛利率为18.9%,EBITDA为12.73亿港元[82][85] - 2021年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及银行存款达4.189亿港元,连续第8年实现净现金状况[83][86] - 2021年机场业务分部收入维持稳定,为7.608亿港元,毛利为2.434亿港元,毛利率为32.0%[89][91] - 2021年地铁线及广告牌业务分部收入增加40.8%至8.389亿港元,毛利为1.432亿港元,毛利率为17.1%[90][93] - 巴士及其他业务分部收入激增155.7%至6.6855亿港元,毛利为4520万港元,毛利率为6.6% [97] - “DOOH+”广告解决方案收入达5.477亿港元,占总收入的24.0% [97] - 2021年公司收入从约15.571亿港元增至约22.851亿港元,按年增幅46.8%,合并收入达约31.826亿港元,按年增加43.9%[111][113] - 地铁及广告牌分部收入从2020年约5.96亿港元增加40.8%至2021年约8.389亿港元[112][114] - 机场分部收入从2020年约6.93亿港元增加9.8%至2021年约7.608亿港元[112][115] - 巴士及其他分部收入从2020年约2.681亿港元增加约4.174亿港元或155.7%至2021年约6.855亿港元[112][116] - 收入成本从2020年约12.096亿港元增加约6.437亿港元或53.2%至2021年约18.533亿港元[112][117] - 2021年毛利从2020年约3.475亿港元增加约0.843亿港元或24.3%至约4.318亿港元,毛利率从2020年22.3%跌至2021年18.9%[119] - 销售及市场推广开支从2020年约1.476亿港元增加约0.308亿港元或20.9%至2021年约1.784亿港元[119] - 行政开支从2020年约1.678亿港元增加约0.554亿港元或33.0%至2021年约2.232亿港元[119] - 融资成本净额从2020年约2.264亿港元增加约0.683亿港元或30.2%至2021年约2.947亿港元[119] - 分占联营公司投资业绩从2020年约0.148亿港元减少109.5%至2021年亏损约0.014亿港元,所得税抵免从2020年约0.085亿港元增加180.0%至2021年约0.238亿港元[119] - 集团EBITDA从2020年约1033.9百万港元升至2021年约1273.0百万港元,增长约239.1百万港元或23.1%[121]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从2020年约163.4百万港元增至2021年约173.2百万港元,增加约9.8百万港元或6.0%[121]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和受限制现金约418.9百万港元,较2020年增加约6.7百万港元[124]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比率为0.75,2020年为0.82[124]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银行借款总额约315.6百万港元,其中约155.3百万港元须一年内偿还,约160.3百万港元须一年后偿还[127][130]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已抵押账面价值约22.9百万港元的楼宇及土地使用权,抵押借款总额约0.9百万港元[133] - 2020年公司发行本金20.0百万港元的永久次级可换股证券,已收取所得款项净额约19.8百万港元,截至2021年12月31日尚未转换[133] - 2021年11月1日完成发行本金7500万港元的2021年永久次级可换股证券,已收取所得款项净额约7470万港元,截至2021年12月31日尚未转换为换股股份[135][137] - 发行2020年永久次级可换股证券所得款项净额1983.3万港元用于一般营运资金(支付特许经营费),已全部使用[139] - 发行2021年永久次级可换股证券所得款项净额7470万港元用于一般营运资金(支付特许经营费),实际使用5000万港元,未使用2471万港元,预计未来3个月使用[139] - 截至2021年及2020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资本开支分别约为6790万港元及2050万港元[144]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及2020年12月31日,集团并无重大或然负债[144] 未来展望 - 公司将保持警惕,对业务提升持谨慎乐观态度[100] - 公司可更好协调整体规划,巩固市场地位[100] - 公司将改进创新驱动解决方案,为广告商提供优质广告体验[100] 疫情影响 - 2022年初受疫情影响,中国内地及香港实施防疫措施,若干省份及香港运输服务受限,导致媒体广告需求下降[147][150] - 截至年报日期,集团仍在评估疫情对整体业绩的影响,目前无法估计定量影响[148][151] 公司管理层 - 林德興於2014年5月20日獲委任為董事,6月12日獲任命為執行董事及主席,擔任公司首席執行官[154][155] - 林家寶於2014年5月20日獲委任為董事,6月12日獲任命為執行董事,擔任公司首席營運官,2007年12月加入公司[159] - 關達昌於2022年3月10日獲委任為執行董事,1月1日加入集團擔任首席發展官,後不再擔任該職,負責集團整體營運及管理,專注中國內地業務發展[161] - 黃志堅於2017年3月24日獲委任為非執行董事,主要負責戰略併購以及資本市場交易[163] - 林德興畢業於悉尼大學和澳洲新南威爾斯大學,是澳洲會計師公會資深會員[154][156] - 林家寶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獲綜合工商管理課程工商管理學士學位(主修市場推廣)[159] - 關達昌持有美國韋伯斯特大學商業技術學院授予的工商管理碩士學位[161] - 黃志堅在會計、銀行及企業財務方面累積超過25年經驗[163] - 林德興負責集團整體策略規劃及發展[154][155] - 林家寶負責集團香港區的整體營運及市場管理[159] - 黃志健於2017年3月24日獲委任為非執行董事,負責戰略併購及資本市場交易[165] - 黃志健於2012年11月任翠華控股獨立非執行董事,2016年11月調任非執行董事[167] - 黃志健於2020年5月任雲遊控股獨立非執行董事[167] - 黃志健於2014年10月至2018年10月任東勝旅遊集團財務總監[167] - 楊鵬於2019年12月4日獲委任為非執行董事,現為螞蟻科技集團副總裁及南威軟件董事[169] - 馬照祥於2014年5月20日獲委任為董事,6月12日獲任命為獨立非執行董事[171][173] - 馬照祥為公司審計委員會主席及薪酬委員會成員[171][173] - 馬照祥現為希瑪眼科醫療控股及海天地悅旅集團獨立非執行董事[171][175] - 馬照祥曾於2004 - 2019年、2005 - 2020年、2007 - 2021年、2006 - 2021年分別任亞洲金融集團、卜蜂國際、創興銀行、華潤電力控股獨立非執行董事[171][175] - 馬照祥在會計、核數及財務方面累積逾40年經驗[171][174] 企业管治 - 公司董事会致力于维持高水平企业管治常规,认为良好企业管治对平衡各方利益和业务成功重要[186][189] - 公司采纳上市规则附录十四所载企业管治守则规定的原则及守则条文,除偏离守则条文A.2.1条和A.6.7条(2022年1月1日起分别重新排序为C.2.1条和C.1.6条)外,遵守年内生效的全部适用守则条文[187][190] - 因需处理其他事务,年内一名非执行董事无法出席公司股东大会[187][191] - 董事会主要负责制定集团长远策略及发展计划、作出重大财务及资本项目决策以及检讨内部监控及风险[188][192] - 董事会授权管理层处理日常业务的若干管理及行政工作,并对管理层权力作出清晰指引[188] - 董事会将管理和行政职能的某些方面委托给管理层以进行日常运营[193] - 董事会目前有八名董事,包括三名执行董事、两名非执行董事和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95] - 年内及截至报告日期,公司委任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占董事会成员总数超三分之一[195] - 所有非执行董事获委任一年特定年期,所有董事至少每三年轮席告退一次及膺选连任[195] - 主席与首席执行官角色应区分,但林先生现兼任董事会主席及首席执行官[197][200] - 董事会认为该架构可提升公司制定及推行策略的效率,必要时会检讨是否委任首席执行官[197][
雅仕维(01993) - 2021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