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1028.2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6.8%[6] - 营业收入人民币1028.222亿元,同比减少16.8%[35] - 公司营业收入为人民币1028.22亿元,同比下降16.8%[49][51]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1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8.7%[6]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约人民币12.127亿元,同比减少58.7%[35]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12.13亿元,同比大幅下降58.7%[49][51] - 核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5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9.2%[6] - 基本每股收益人民币0.11元,同比减少59.3%[35] - 净利润率1.69%,同比下降2.53个百分点[6] - 公司合计主营业务收入为人民币102,218.7百万元,同比下降16.6%,毛利率为14.7%[63] - 地产开发及运营板块主营业务收入258.487亿元,同比减少40.5%[60] - 地产开发及运营板块主营业务毛利额56.256亿元,同比减少21.7%[60] - 新型绿色建材板块主营业务收入为人民币782.74亿元,同比下降4.3%[52] - 新型绿色建材板块主营业务收入为人民币78,274.1百万元,毛利率为12.8%,同比下降3.0个百分点[63] - 地产开发及运营板块主营业务收入为人民币25,848.7百万元,毛利率为21.8%,同比上升5.2个百分点[63] - 投资物业公允价值变动收益约为人民币612.4百万元,同比减少人民币37.0百万元,占税前利润18.4%[65]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主营业务毛利率14.7%,同比下降1.1个百分点[6] - 主营业务毛利率为14.7%,较去年同期减少1.1个百分点[49] - 销售费用减少人民币289.1百万元或10.9%[66] - 管理费用增加人民币116.0百万元或1.7%[66] - 财务费用增加人民币316.3百万元或13.3%[66] - 资产处置收益增加人民币1,232.8百万元或1,668.9%[66] - 营业外收入减少人民币729.9百万元或66.2%[66] - 公司员工总薪酬为人民币7267.4百万元,同比增长3.6%[108] - 报告期资本化利息总额约22.14亿元[122] 各条业务线表现 - 水泥业务发挥区域市场头部企业引领作用[36] - 商贸物流业务持续优化经营布局[36] - 房地产板块谨慎择优拿地并加快资金回流[37] - 物业运营业态品牌力持续提升[37] - 水泥及熟料综合销量为86.9百万吨,同比下降12.8%[50][52] - 预拌混凝土销量为11.9百万立方米,同比下降22.2%[50][54] - 地产板块合同签约面积为916.3千平方米,同比下降38.0%[50] - 实现结转面积124.42万平方米,同比减少32.1%,其中商品房结转119.94万平方米[60] - 累计合同签约面积91.63万平方米,同比减少38.0%,其中商品房签约91.35万平方米[60] - 政策性住房结转面积4.47万平方米,同比减少56.9%[60] - 投资性物业总面积217.9万平方米,综合平均出租率80%,平均出租单价5.8元/平方米/天[60] - 北京核心区域投资性物业总面积121.5万平方米,出租率80.56%,出租单价7.24元/平方米/天[60] - 投资物业公允价值总额为人民币38,705.9百万元,平均出租率为79%,平均单位价值为人民币16,656元/平方米[61] - 环球贸易中心一期公允价值为人民币3,761.5百万元,出租率89%,出租单价为人民币11.8元/平方米/天[61] - 环球贸易中心二期公允价值为人民币4,184.2百万元,出租率96%,出租单价为人民币9.9元/平方米/天[61] - 环球贸易中心三期公允价值为人民币1,394.0百万元,出租率75%,出租单价为人民币9.5元/平方米/天[61] - 金融大厦公允价值为人民币1,406.0百万元,出租率91%,出租单价为人民币12.3元/平方米/天[61] - 智造工厂一期公允价值为人民币663.1百万元,出租率99%,出租单价为人民币5.9元/平方米/天[61] - 水泥熟料产能约1.1亿吨 水泥产能约1.8亿吨 预拌混凝土产能约5,400万立方米[45] - 骨料产能6,200万吨 助磨剂和外加剂产能约24万吨 危废固废年处置能力逾530万吨[45] - 水泥窑协同处置规模位居行业前列业务辐射京津冀山西陕西东北等地区[77] - 公司以水泥、混凝土、新材产业为核心打造绿色建材全产业链集群[72] - 公司依托水泥产业打造建材行业智能装备集成综合服务商[73] - 公司发展网络货运并构建智慧物流体系[73] - 公司新材料产业以规模化为核心做强增量并推进细分行业市场整合[87] - 公司地产运营业务将提升服务品质和创新经营策略以提高收益水平[88] - 公司混凝土业务将提升京津冀区域产能发挥率、市场占有率和盈利能力[87] - 公司骨料和环保等业务将加快向上下游延伸产业链以实现快速增长[87] - 公司水泥业务将稳步实施区域并购重组和推进产能置换以构建发展新格局[87] 各地区表现 - 京津冀地区石灰石总储量14.9亿吨[13] - 京津冀地区石灰石总储量14.9亿吨[45] - 业务覆盖北京、上海等16个城市,形成三大经济圈全国化布局[15] - 京内外物业管理面积1,755万平方米(17.55百万平方米)[15] - 京内外物业管理面积1,755万平方米[47] - 北京核心区域投资性物业总面积121.5万平方米,出租率80.56%,出租单价7.24元/平方米/天[60] - 公司推动京津冀公转铁绿色供应链建设打造公转铁干线运输加新能源重卡配送的全程零碳绿色运输模式[78] - 公司京津冀汾渭平原等重点区域企业污染物排放浓度明显低于国家规定的特别排放限值[77] - 重庆新都会项目土地储备面积170.33万平方米,权益占比100%[57] - 北京硅谷ONE项目土地储备面积23.93万平方米,权益占比34.98%[57]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全国固定资产投资579,55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9% 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增长9.4% 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0%[42] - 全国水泥产量21.3亿吨同比下降10.5% 创1969年以来最大降幅[42] - 房地产开发投资132,89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0% 住宅投资100,646亿元下降9.5%[44] - 房屋新开工面积120,587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9.4% 住宅新开工面积88,135万平方米下降39.8%[44] - 商品房销售面积135,837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4.3% 销售额133,308亿元下降26.7%[44] - 水泥行业整体利润下滑接近60%[96] - 公司面临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和外需明显减弱的外部环境风险[90] - 公司面临国内需求收缩、供给冲击和预期转弱三重压力风险[90] - 公司面临房地产风险仍未根本化解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90] - 公司坚决压减逾期应收账款和无效低效存货以降低两金规模[86] - 公司将加快实施新技术新产品规模化产业化以打造高质量发展引擎[91] - 公司推进节能降耗和燃料替代技术在水泥企业推广应用[75] - 公司投放专用修补砂浆、无醛胶、适老家具等新产品进入市场[75] - 公司推动产业数字化进程并以工业互联网为抓手[71] - 公司坚持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并夯实国企绿色底色[76] - 公司强化科技资源协同融合和科技成果转化落地[74] - 公司2022年投资近人民币2.7亿元实施各类大型节能技改项目[77] - 公司熟料产线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标杆以上产线同比增加12.3%[77] - 公司2022年使用绿电超1亿度[78] - 公司北京金隅北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10万吨碳捕集封存利用科技示范项目加快推进[78]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公司新增省部级科技奖23项[37] - 新增授权专利739项[37] - 三家子公司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7] - 公司成功揭榜多项第二批全国建材行业重大科技攻关"揭榜挂帅"项目[75] - 公司附属公司北京建筑材料检验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证券代码873910[74] - 公司持有北京检验研究院股份43.38%[105] - 北京检验研究院于新三板挂牌获批[106] - 公司品牌价值首次突破1000亿元人民币[81] - 公司主体信用等级继续保持AAA级[80] - 公司龙顺成京作非遗博物馆等10余家单位获五一劳动奖和工人先锋号荣誉[81] - 公司雇员总数45,991名[107] - 母公司员工数量172人,主要子公司员工数量45819人,合计45991人[111] - 生产人员24067人占比52.3%,技术人员12272人占比26.7%,销售人员4856人占比10.6%[111] - 本科及以上学历员工13928人占比30.3%(研究生1314人+本科12614人)[112] - 男性员工34807人占比75.7%,女性员工11184人占比24.3%[113] - 年度培训覆盖率达100%,参训总人次15万[110] - 党建人才类培训2.8万人次,专业技术类培训3.9万人次[110] - 技能技工类培训5万人次,经营理类培训3.3万人次[110] - 2022年慈善捐款金额为人民币19,983,822.91元 较2021年的人民币16,734,082.30元增长19.4%[143] - 公司严格遵守环保法规全年无重大环境污染事故[125]
金隅集团(02009) - 2022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