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为85.83亿美元,较2020年的89.35亿美元减少3.52亿美元或3.9%[7] - 2021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增至5630万美元,而2020年亏损为1.739亿美元[7] - 2021年每股基本溢利为0.7美仙[7] - 本期录得纯利为5640万美元,去年同期录得净亏损1.738亿美元[131] - 公司与Stellantis合作的合营公司交易完成后,录得税后收益3490万美元[131] - 本期毛利为22440万美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2920万美元,毛利率为2.6%,较去年同期的1.07%更佳[139] - 2021年公司就1910万美元(2020年:4260万美元)的使用率不足/陈旧资产进行减值、出售及撇销[140] - 2021年公司调整/重组部分业务产生重组成本及开支1170万美元(2020年:1190万美元)[140] - 2021年12月31日,公司不再对Mobile Drive集团拥有控制权,确认收益约3490万美元(除税前)[141] - 其他收入、收益及亏损为16180万美元,较去年同期增加260万美元;本期汇兑收益240万美元,去年同期汇兑亏损3万美元;政府补贴为2820万美元,去年同期为5680万美元[145] - 经营开支为29400万美元,去年同期为36600万美元;销售开支同比减少160万美元;低端手机研发开支减少6610万美元[146] - 利息开支为890万美元,去年同期为1220万美元[148] - 公司拥有人应占净收益为5630万美元,去年同期净亏损为17390万美元;本期纯利率为0.66%,去年同期净亏损率为1.95%[148] - 股本回报率为2.6%,去年同期为 - 8.35%[149] - 所得税开支为1370万美元,去年同期为2490万美元[149] - 每股基本溢利为0.7美仙[150] - 本期间集团确认综合营业收入85.83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89.35亿美元减少3.52亿美元或3.9%[154] 各地区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亚洲分类的营业收入为65.76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78.91亿美元减少16.7%[159][161] - 2021年亚洲分类所录得盈利为1.26亿美元,高于去年同期的0.78亿美元[161] - 欧洲分类本期营业收7.94亿美元,去年同期为5.37亿美元[171] - 欧洲分类本期盈利4000万美元,去年同期盈利1500万美元[171] - 美洲分类本期营业收入为12.12亿美元,去年同期为5.07亿美元,同比增加[175] - 美洲分类本期盈利为5100万美元,去年同期为2100万美元[175] 公司业务发展与战略 - 公司成功渗透现有客户,将主要客户营业收入损失影响降至最低[6] - 公司从功能手机、智能手机、消费电子及自动化机械业务类别各客户实现优异业务发展业绩[6] - 公司将实施轻资产战略,重新调整全球设施,调配资源至具生产力资产[6] - 公司将关注营业收入增长和净利润提升,向车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及大数据等新领域转型发展[7] - 公司将采取措施提高效率和回报率,控制整体成本和运营开支[8] - 公司将与业务伙伴紧密合作,以合理成本及时满足需求[8] - 公司致力于为全球客户提供产品开发、制造支援及解决方案和垂直整合服务,维修服务中心可快速扩规模[41] - 公司淘汰陈旧、冗余及盈余资产,转型轻资产企业集团,优化人员配置并削减成本开支[41] - 公司分散手机营收贡献,开发印度其他消费电子产品新客户[42] - 公司自2019年起从事5G、IoV及AI业务,扩大相关产品及服务参与度[42][43] - 2021年公司投入资源加强移动设备研发能力,成功打入美国市场[54] - 公司预计未来数年在印度有更大规模扩张[54] - 公司发展策略重点包括深化与现有客户关系、拓展新的高增长行业、投资研发能力[94] - 公司业务扩展方向包括向OEM客户提供垂直整合解决方案、出口产品至海外市场[95][96] - 公司将继续为员工提供培训及发展计划,遵守安全和环保合规标准,推进环境、社会及管治举措[96] - 公司拟利用EMS经验及ODM能力,拓展至机械部件、电动汽车等新行业[94] - 公司已开始为客户HMD将诺基亚品牌功能手机出口至中东,并探索与欧美移动运营商合作出口手机及可听戴式装置的机会[96] - 公司业务策略是成为轻资产及精简的企业集团,持续调整规模/重组欠佳业务[143] - 公司全面暂停非关键投资及/或资本资产的资本开支,印度除外[143] - 集团持续优化中国、印度、越南的产能使用率,加强垂直整合能力,开发新的产品及服务[190] - 集团透过投资及并购加强EMS业务,探索5G/AI、V2X及医疗电子新机遇[191] 公司管理层信息 - 池育阳63岁,2017年1月1日起任公司代理主席,2009年8月加入公司任执行董事,在通讯行业有逾42年经验,公司间接持有Mobile Drive Netherlands 50%权益[12] - 郭文义博士56岁,2018年6月29日获委任为公司执行董事,在无线通讯等项目有逾27年经验,是38件美国无线通讯专利的发明人[13] - 孟效义57岁,2020年10月30日获委任为公司执行董事,负责集团工厂运营等管理,有超30年工厂运营管理等经验,领导的事业处连续三年获集团最佳经营绩效奖项[14] - 刘绍基63岁,2004年12月加入公司任独立非执行董事,有逾40年企业财务等经验,曾在安永工作逾15年[15] - Daniel Joseph MEHAN博士77岁,2007年7月加入公司任独立非执行董事,曾在AT&T工作超20年[17] - 陶韵智47岁,2017年3月9日加入公司任独立非执行董事,有逾20年初创等领域经验[18] - 熊乃斌57岁,2003年1月加入公司任业务发展总监,2012年起负责美洲地区运营[19] - 谭锦华58岁,2004年10月加入公司任财务监控高级经理,为公司首席财务官,有逾34年会计及财务经验[21] - 刘绍基分别担任公司审核、薪酬及提名委员会主席[15] - Daniel Joseph MEHAN博士分别为公司审核、薪酬及提名委员会成员[17] - 陶韵智分别为公司审核、薪酬及提名委员会成员[18] - 熊乃斌为公司若干附属公司董事,曾于2011年6月至2021年11月担任富智康(天津)精密工业有限公司董事[19] - 谭锦华自2021年6月23日及2021年10月20日起分别获委任为Mobile Drive Netherlands及BFIH的非执行董事[21] - 陈辉中60岁,2013年8月加入公司任财务部高级总监,2021年10月20日起任BFIH非执行董事[22] 行业市场数据 - 2021年全球传统个人电脑出货量达3.488亿台,同比增长14.8%[39] - 2021年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达1.688亿台,同比增长3.2%[39] - 2021年全球智能手机总出货量达13.5亿部,较2020年保守年增长率为5.7%[40] - 印度2021年上半年智能手机出货量按年显著增长42.3%,达7200万部[47] - 印度2021年第三季度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下降11.5%[48] - 越南2021年第二季度及第三季度智能手机出货量分别下跌8.0%及27.8%[48] - 中国2021年第二季度手机总出货量按年下跌26.9%,4月及5月跌幅超30%[49] - 中国2021年下半年手机出货量季度环比下降4.15%[49] - 2021年第三季度及第四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分别同比下降5.8%及3.2%[49] - 截至2021年第三季度,重要中国客户全球累计出货量同比下降64.2%至5610万部[55] - 重要中国客户2021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下降32.1%至人民币4558亿元[55] - 某主要中国客户2021年上半年智能手机业务营业收入按年增长75.5%,在中国内地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增加66.6%,今年首三季度高端机型全球出货量增速93.3%,第三季度出货量暴跌50.6%,营业收入仅按年增长8.2%,智能手机营业收入微增0.5%[59] - 2021年Sharp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按年增长18.2%,在日本整体智能手机市场和5G手机市场首三季度排名第二[67] - 2021年6月1日起,公司实施一个月“隔离生产”,2800名员工留守工厂,6月底减至500名,9月再次大规模隔离生产[83] - 截至2021年10月,公司报告的COVID - 19阳性病例为零,11月报告首例病例后仍有新增[83] - 截至目前,越南总人口80.4%接种至少第一针疫苗,70.3%完成两针接种,多数北部省份实现100%两针接种[83] - 截至目前,93.8%及30.66%的公司员工分别接种了两针疫苗和加强针疫苗[83] - 2021年印度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达1.69亿台,同比增长11%,5G智能手机占整体出货量的19%,比2020年增长近六倍,入门级5G设备价格在过去六个月下降40%[88] - 2021年第四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达8340万部,按年下降3.5%[76] - IDC将2022年智能手机增长预测从3.4%下调至3.0%[76] - 2021年上半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达6.58亿部,按年增幅高达19.3%[154] - 2021年智能手机供应商共出货13.5亿部智能手机,增长率为5.3%,低于原本预测的7.4%[154] 公司客户与供应商情况 - 集团向Ensky及Sharp销售货品及提供服务的营业收入分别占集团本期销售货品及服务营业收入总额约18.2%及11.0%[65] - 鸿海为公司最终控股股东和关连人士,来自鸿海科技集团的营业收入占集团本期营业收入总额约30.7%[65] - 五大客户占集团营业收入总额约93.5%,其中三名与集团建立超五年关系,两名成为集团客户超三年[66] - 集团向五大供应商的采购额占本期采购总额约56.1%[104] - 鸿海科技集团应占的采购额占集团本期采购总额约12.95%[105] 公司面临的挑战与应对措施 - 2021年12月15日报道美国将60家中企列入军工综合体公司黑名单,预计超24家中企列入“实体名单”[43] - 美国政府制裁特定中企及对中芯国际禁令致2020年Q3起电子元件供应紧张至2022年[43] - 2021年12月23日拜登签署法案禁止从新疆进口产品,除非证明无强迫劳动[43] - 常见电子元件供应紧张、价格上涨及订单时间延长持续至2022年[44] - 2022年1月5日多位半导体高管表示2022年中期前难见晶片供应短缺改善迹象[44] - 英特尔CEO预计晶片短缺至少持续至2023年,2020年代后五年有所缓解[44] - 2021年供应限制影响整个行业,COVID - 19影响印度等新兴市场[58] - 2021年供应短缺、元件价格上涨和疫情影响HMD业务,下半年货运成本大幅上升,各国限制和航班取消增加成本并延误交付[61] - 全球供应链挑战持续至2022年,材料短缺和物流成本效率是两地运营风险[72] - 元件短缺影响公司出货量和营业收入,增加成本,挤压利润率,还会造成库存过剩[113] - 自第二季度起,诺基亚品牌功能手机业务、部分智能手机业务及新款北美运营商产品受影响[113] - 半导体制造能力限制导致元件供应受挑战,订单交货时间长、成本上升[115] - 2021年中美贸易、疫情、疫苗、5G等事件影响公司业务和供需[115] - 公司分散客户和供应商基础,实施内部监控和企业风险管理[116] - 公司密切关注供应和市场价格,采取采购及销售策略与各方保持沟通[117] - 公司采取多种措施应对COVID - 19,如预留资源、引入SOPs、加强体温筛查等[119][120] - 集团印度管理层提前计划应急措施,申请特别许可使业务在封锁下仍可运作,保障氮气供应,暂停部分地区招聘,推迟部分人员录用信[91] - 集团采取多项防疫措施,包括对员工进行抗原和体温测试、区域消毒、人员意识培训等,410名员工获居家办公VPN连接,开设24小时支援热线,备存制氧机[92] 公司投资与分拆事项 - 公司印度附属公司上市后将为股东带来投资回报[7] - 2021年12月22日,公司建议分拆印度附属公司BFIH并上市[153] - 以建议分拆完成为前提,公司建议向股东派发特别现金股息,金额不少于出售现有权益股份所得款项净额的40%[153] - 2021年12月21日,公司向印度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文件,拟通过首次公开发售筹集约500亿印度卢比,包括250亿印度卢比的新股发行和250亿印度卢比的要约出售[97] - 2020年8月公司购买价值3830万美元的HMD可换股债券,目前总投资占HMD已发行股份总数的14.38%[194] - 2015年公司向CloudMinds投资100万美元,2021年11月CloudMinds完成资本重组及B+轮融资获超1亿美元,公司股权由0.88%减至0.82%[195] - 2021年Augentix营业收入较去年增长近80%,2021年7月完成近500万美元融资,公司股权由2.33%减至1.93%[197] - 2020年6月公司对Ossia作出约100万美元战略投资,过去12个月有8个使用Cota技术产品投入市场[198] - 2015年公司向Octonion投资250万欧元,2021年6月Octonion进入破产程序,12月8日清算[199] - 2015年公司向Snapdeal投资2亿美元,2021年
富智康集团(02038) - 2021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