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上半年收入为146,923千元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172,461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约14.8%[1] - 2023年上半年毛利为18,906千元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17,323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9.1%[1] - 2023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为38,031千元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48,587千元人民币,同比收窄约21.7%[1] - 2023年上半年期内亏损为38,045千元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48,237千元人民币,同比收窄约21.1%[1] - 2023年上半年每股基本亏损为18.60分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24.88分人民币,同比收窄约25.2%[2] - 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56,977千元人民币,2022年12月31日为66,560千元人民币,较上期减少约14.4%[3]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234,418千元人民币,2022年12月31日为251,266千元人民币,较上期减少约6.7%[3]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120,400千元人民币,2022年12月31日为108,076千元人民币,较上期增加约11.4%[4] - 2023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161,906千元人民币,2022年12月31日为200,859千元人民币,较上期减少约19.4%[4] - 2023年上半年总收入14.6923亿元,2022年同期为17.2461亿元[11] - 2023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3803.1万元,2022年同期为4858.7万元[11] - 2023年上半年财务成本75.2万元,2022年同期为57.3万元[15] - 2023年上半年所得税抵免1.4万元,2022年为35万元[16] - 2023年上半年无派付、宣派或拟派股息,2022年同期亦为零[23] - 2023年上半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基本亏损18.60分,2022年同期为24.88分[24] - 公司收入由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约1.725亿元减少约14.8%至报告期的约1.469亿元[45] - 销售成本从2022年上半年约1.551亿元降至报告期约1.28亿元,降幅约17.5%[53] - 整体毛利从2022年上半年约1730万元增至报告期约1890万元,增加约160万元[54] - 整体毛利率从2022年上半年的10.0%微升至报告期的12.9%[55] - 销售开支从2022年上半年约990万元增至报告期约1150万元,增幅约15.9%[57] - 研发开支从2022年上半年约2580万元降至报告期约1960万元,降幅约24.1%[59] - 期内亏损从2022年上半年约4820万元降至报告期约3800万元,降幅约21.1%[62] - 其他全面亏损从2022年上半年约360万元降至报告期约160万元,降幅约55.7%[63] - 贸易应收款项从2022年末约7670万元降至2023年6月末约5630万元[64]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流动资产净值约为人民币1.14亿元,2022年12月31日约为人民币1.432亿元[69] - 2023年6月30日,集团银行结余及现金约为人民币9450万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约人民币1.386亿元减少约31.8%[71]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未偿还流动及非流动租赁负债约为人民币1340万元,2022年12月31日约为人民币1740万元[72]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有银行贷款约人民币2480万元尚未偿还,2022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910万元[73]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手头有银行融资约人民币1710万元尚未动用,2022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2290万元[74] - 2023年6月30日,集团资产负债率为15.3%,2022年12月31日为4.5%[75] - 报告期内,集团资本开支减少至约人民币36.4万元,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约为人民币48.4万元[76]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有419名雇员,2022年6月30日为427名;报告期内,集团员工成本约为人民币4870万元,较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约人民币4470万元增加约9.0%[82] - 董事会决定不宣派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2022年:无)[97] 贸易款项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扣除信贷亏损拨备)为56,323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76,690千元[2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为24,880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34,021千元[27] - 贸易应收款项中,来自第三方的应收款项2023年6月30日为61,355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83,446千元[25] - 贸易应收款项信贷亏损拨备2023年6月30日为5,032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6,756千元[25] - 贸易应付款项中,90天内2023年6月30日为13,924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26,284千元[27] - 贸易应付款项中,91天至180天2023年6月30日为3,611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2,799千元[27] - 贸易应付款项中,181天至360天2023年6月30日为2,413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1,932千元[27] 公司业务运营及发展战略 - 公司仅有一个可呈报分部,主要在中国运营业务并赚取大部分收入[9] - 2023年客户A贡献总收入的23%,2022年为12%;2023年客户B贡献11%,2022年不适用;2022年客户C贡献20%,2023年不适用[12] - 预计2023年1年内确认与未满足履约责任有关的收入为6.23098亿元,2022年为3.87548亿元[1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平台医生注册用户达488,891人,在线医生教育活动举办54,196场,在线患者教育活动达26,489场,在线直播场次共9,659场,视频数量达17,223条,总浏览量达1,638,361人,产出468,836条学术内容[3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互联网医疗平台医生注册用户数量达49,307人,较2022年6月30日增长9.0%[3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互联网医疗平台患者用户数量达263,882人,较2022年6月30日增长31.6%[35] - 公司2023年下半年将持续扩大业务规模,推进医疗行业数字化转型[36][37] - 公司将加强与创新生物公司合作,抓住国内创新生物制药产业崛起机遇[38][39] - 公司致力于升级互联网医疗平台建设,探索创新院外专病管理模式和人工智能技术应用[41] 各业务线收入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医学会议服务收入由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约1.113亿元减少约35.7%至报告期的约7160万元[45][46] - 营销战略和咨询服务收入由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约4130万元增加约42.7%至报告期的约5890万元[45][47] - 报告期内数字营销解决方案服务收入约为610万元[45][48] - CRO服务收入由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约367.9万元增加至报告期的约590.8万元[45] - 患者教育及自测服务收入由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约1432.3万元减少至报告期的约278.1万元[45] - 互联网医院服务收入由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约188.4万元减少至报告期的约161.3万元[45] - 患者教育及自测服务收入从2022年上半年约1430万元降至报告期约280万元,降幅约80.6%[49] - CRO服务收入从2022年上半年约370万元增至报告期约590万元,增幅约60.6%[51] 税务相关情况 - 两个期间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部分实体享有15%优惠税率[16][1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按合资格研发开支享有100%加计税项扣除,2022年同期为75%[18] 金融资产及其他事项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公平值约为人民币5760万元,所持金融产品附带每年预期回报率介乎2.2%至4.2%[66][67] - 2023年6月30日,集团并无重大或然负债、质押任何资产,报告期内并无持有重大投资及进行重大收购或出售[80][81][85] - 报告期内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未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8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除招股章程披露外无其他重大投资或购入资本资产计划[87] - 2023年6月30日后至公告日期无重大事项[88] - 报告期内集团未向联属公司提供财务资助或担保[89] - 报告期内集团未使用金融工具作对冲用途[90] - 公司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杨晓曦为主席[91] - 中期业绩公告在联交所网站和公司网站登载,中期报告将寄发股东并可在上述网站阅览[98]
麦迪卫康(02159) - 2023 - 中期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