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健倍苗苗(02161) - 2022 - 年度财报
健倍苗苗健倍苗苗(HK:02161)2022-07-27 16:57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总收益406,139千港元,较上一年度增加2.3%[15]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毛利161,510千港元,较上一年度减少18.6%,毛利率为39.8%[15]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24,620千港元,较上一年度增加8.9%,利润率为6.1%[15]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经调整EBITDA为89,208千港元,较上一年度减少29.0%,经调整EBITDA率为22.0%[15] - 截至2022年3月31日,资产总值1,332,489千港元,较上一年度减少3.5%[15] - 截至2022年3月31日,负债总额363,299千港元,较上一年度减少16.3%[15]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权益总额969,190千港元,较上一年度增加2.3%[15] - 公司品牌医疗保健业务报告期内收益总额为4.061亿港元,较上一期间增长2.2%[45] - 公司2022财年毛利下跌18.6%至1.615亿港元[45] - 公司2022财年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为2460万港元,增长8.8%[45] - 公司获得香港政府约1010万港元的一次性纾困资助,上一期间上市开支为3200万港元[45] - 2022财年品牌中药收益3.89亿港元,占比10%;品牌药收益13.43亿港元,占比33%;健康保健品收益23.29亿港元,占比57%;总计40.61亿港元[72] - 2021财年品牌中药收益5.18亿港元,占比13%;品牌药收益13.45亿港元,占比34%;健康保健品收益21.09亿港元,占比53%;总计39.72亿港元[72] - 集团总收益较2021财年增长890万港元或2.2%,品牌中药、品牌药、健康保健品分部占收益比例分别为57%、33%、10%[73] - 香港、中国内地、澳门、其他海外市场收益较2021财年分别变动 -1570万、+3320万、-1070万、+210万港元[77] - 2022财年销售成本中材料成本占比约77%,较2021财年增加4630万港元或32.7%[80][81] - 员工成本较2021财年减少300万港元或9.7%,其他生产成本增加260万港元或10.0%[81] - 经营溢利较2021财年下跌1140万港元或22.7%至3890万港元[84] - 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较2021财年增加200万港元或8.8%[91] - 物业、厂房及设备较2021财年减少,主要因折旧2740万港元及出售账面净值60万港元,部分被添置1790万港元抵销[92] - 无形资产较2021财年减少,主要由于摊销2040万港元及减值亏损250万港元[93] - 银行贷款由2021年3月31日的2.35亿港元减至2022年3月31日的1.75亿港元[96] - 公司首次公开发售筹集所得款项净额为1052.3万港元[97] - 截至2022年3月31日,品牌中药产品组合开发及品牌管理已动用500万港元,未动用189.6万港元;自第三方品牌拥有人取得额外分销权的付款已动用452.3万港元;一般营运资金已动用100万港元[98] - 作为银行贷款抵押品的资产账面价值从2021年3月31日的7900万港元降至2022年3月31日的7650万港元[101] - 公司净资本负债比率从2021年3月31日的14.9%降至2022年3月31日的10.9%[102] - 截至2022年3月31日,集团并无任何重大或然负债[105]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品牌药收益134,330千港元,较上一年度减少0.1%[15]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品牌中药收益232,908千港元,较上一年度增加10.5%[15]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健康保健品收益38,901千港元,较上一年度减少24.9%[15] - 公司品牌药分部收益与上一期间基本持平[54] - 公司健康保健产品分部报告期内销售下降24.9%[54] - AIM亞妥明眼藥水在报告期内销售大幅增长38.4%[55] - Oncotype DX®安可待乳癌基因表现检测业务在报告期内增长25.8%[55] - 集团品牌中药分部的销售收益较上一期间显著增长10.4%[57] - 品牌中药分部显著增长10.4%,品牌药分部收益水平与上期相若,健康保健品分部收益显著下挫24.9%[73] 公司业务发展战略 - 2021年公司实现营收增长,精简业务组合,专注中国市场新商机[20] - 公司制定三个战略优先次序:立足稳健根基交付更多成果、建立预视市场需求的产品组合、激励员工尽展所长追求卓越[20] - 公司坚持推进发展战略,通过优化资源、加强商业执行力及审慎控制成本保持良好经营状况[27] - 公司计划推动AIM亚妥明眼药水向亚洲及大中华目标市场扩张[28] - 公司与建丰胃仙-U有限公司合作推出胃仙-U品牌下首款延伸产品胃仙-U整肠酵素,且有更多新延伸产品正在开发中[31] - 公司与满贯集团成立营销合资公司,开发并推出自主品牌系列营养产品,包括骨骼健康及烟酰胺单核苷酸补充品类[31] - 公司推动品牌医疗保健组合的战略提升,包括Smartfish Omega 3营养系列配方升级、Dr. Freeman®家用式诊断设备系列扩大以及医疗耗材扩展[31] - 公司通过与香港乳癌基金会合作发起公共教育计划及患者支援财务资助项目,提高公众对基因组诊断评分测试的认识和接受程度[31] - 公司计划与满贯集团成立SEASONS的营销合资公司推出健康补充品系列[62] - 胃仙-U的首个延伸产品胃仙-U整肠酵素通过跨境电商渠道试点推出,后续将在年底于新加坡推出[62] - 公司涉足的中国跨境电商业务得到长足发展,电商业务在报告期内快速增长[62] - 公司已在天猫国际开设另一间保济丸旗舰店[62] - 公司建立了商业对商业 (B2B) 业务营运,并成为阿里健康、京东及天猫指定平台供应商[62] - 公司与荷兰公司DEBx Medical B.V.签署独家协议,将在亚洲推出用于化学清创的新型干燥剂DEBRICHEM® [62] - 公司与香港知名品牌医疗保健运营商建立战略合作,开拓中国快速增长的医学美容市场[62] - 大湾区拥有逾7000万人口,公司准备挖掘该市场潜力[69] - 公司着手注册知名传统品牌十灵油及其他精选家用药油品牌[66] 市场环境影响 - 2022年初第五波疫情打乱2021年全年国内经济复苏势,零售市场自二月开始下滑[27] - 疫情相关限制措施影响下,低迷零售对部分品牌药及品牌中药销售和价格带来压力,有望在跨境旅行限制解除后复苏[27] - 第五波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期间,公众对传统中药需求激增,公司浓缩中药颗粒品牌在香港中医享有巩固的领先地位[31] - 2022年第一季度香港本地零售额与去年同期比较,经季节性调整初步估计为–14.9%[44] - 2021年香港零售业网上销售按年强劲增长39%,中国内地零售电子商务增长15%[67] - 香港首间中医医院将于2025年落成,提供门诊及住院服务[65] 公司组织架构与人员 - 2022年3月31日,公司共有235名雇员,2021年3月31日为274名[69] - 报告期内,公司雇员成本总额为7100万港元,上一期间为7420万港元[69] - 董事会现由七名董事组成,包括一名执行董事、三名非执行董事及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14] - 主席与行政总裁职位分别由岑广业先生及黄一伟先生担任[117] - 陈锦钊先生、陆庭龙先生及刘述理先生将在2022年股东周年大会上退任,符合资格且愿意膺选连任[120]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每年至少召开两次会议,报告期内已举行两次会议[127][129] - 报告期内,审核委员会与外聘核数师在执行董事避席情况下召开两次会议[131] - 薪酬委员会由四名成员组成,报告期内举行一次会议[132][134] - 零至100万港元酬金等级的董事及高级管理层有10人[135] - 100.0001万至200万港元酬金等级的董事及高级管理层有2人[135] - 200.0001万至300万港元酬金等级的董事及高级管理层有2人[135] - 报告期内提名委员会举行一次会议,奖励委员会未举行会议[138][142] - 奖励委员会由两名成员组成,包括非执行董事岑广业和执行董事黄一伟[140] - 2022年3月19日起,欧敏儿女士辞任公司秘书,林教立先生获委任[200] - 董事会批准公司秘书的遴选、委任或解雇,董事可获取其意见及服务[200] 公司治理与政策 - 公司加强环境、社会及管治方面措施和报告机制,由外部专业团体监督和验证[23]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遵守企业管治守则所有守则条文,并采纳大多最佳常规[111]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董事会遵守上市规则有关委任独立非执行董事规定[118]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组织一次由外部专业人士举办的培训,全体董事均出席[122] - 董事会将集团策略执行及日常营运委托给管理层,但重大事项决策权保留[121] - 董事会成立审核、薪酬、提名及奖励四个委员会,各委员会有书面职权范围[125] - 所有董事在报告期内均寻求持续专业发展,培训类型包括出席研讨会等和阅读资料[124] - 股份授予计划于2021年1月18日采纳,有效期10年[141] - 董事会多元化政策和董事提名政策于2021年1月18日采纳[143][148] - 评估及甄选董事候选人需考虑品格诚信、资历等多项标准[150][151][152][153][154][155][156] - 委任新董事和重选董事有相应提名程序[157][158][159][160][161][162] - 公司于2021年1月18日采纳股息政策,可派付中期、末期和特别股息[163] - 董事会负责履行企业管治守则相关职能,报告期内已审阅多项内容[164] - 提名委员会主要职责包括评核董事会组成等,应提高女性董事比例[137] - 提名委员会会考虑董事会多元化政策相关方面及因素,必要时协定可量化目标[137] - 报告期内董事会举行了4次会议,公司采用每年至少召开4次定期董事会会议的常规,约每季一次[166] - 各董事在报告期内董事会会议出席率较高,如岑广业、黄一伟、朱家荣等多位董事董事会会议出席次数均为4/4[167] - 主席在报告期内与独立非执行董事在其他董事避席情况下举行了1次会议[169] - 公司编制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综合财务报表时采用香港公认会计原则,遵守相关准则及披露规定[170] - 集团风险管理框架由“三道防线”模式指引,包括风险拥有人、风险管理职能部门和内部审核[173][174] - 集团采用3乘3风险矩阵(热力图)评估风险,按剩余风险水平评级[185] - 自下而上报告中,已识别重大风险、拟定风险缓解措施整治状况每半年报告,超出风险胃纳的风险实时报告[186] - 自风险管理职能至审核委员会及董事会,最高风险整治状况、风险全域图更新每半年报告,风险管理政策等更新每年报告,超出风险胃纳的风险实时报告[186] - 董事会通过审核委员会并在外聘顾问协助下,认为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业务运营的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有效且充分[186] - 内部审核职能部门向审核委员会提供独立审核,重大风险或内部监控事项通过内部审核报告讨论并提述[187] - 公司就处理及发布内幕消息采纳2021年3月9日发布的最新内部消息披露指引[188] - 公司透过多个沟通渠道与股东保持联系,设有股东沟通政策并定期审阅[190] - 公司应就各项独立重大议题于股东大会提呈独立决议案[191] - 股东大会上提呈的决议案须以投票方式表决,结果将在公司及联交所网站刊登[192] - 持有不少于公司实缴股本十分之一的登记股东有权要求董事会召开特别股东大会,大会应在要求提出后2个月内举行[196] - 股东可提名他人参选董事,详细程序参照公司网站“投资者关系”下“企业管治”一节[198] - 股东可书面形式向公司寄发查询,公司设投资者关系职能部门处理[199] 公司业务基本信息 - 公司主要经营20种品牌,包括11种第三方品牌及9种自主品牌[38] - 公司知名家用品牌何济公成为天猫跨境电商平台上第三大止痛药类别品牌,点击购买转换率约为15%,超越8%的平均水平[31] - 公司在天猫、京东及阿里健康(商业对商业)B2B平台出售超60种产品,在天猫及京东跨境旗舰店推出市面的产品数目分别超过55种及35种[31] - 公司产品据点遍及大中华、东南亚及其他选定国家,产品组合分为消费者医疗保健品及品牌中药两类[37] - 公司消费者医疗保健品包括品牌药(主要以非处方药形式分销)及健康保健品,品牌中药包括非处方品牌中药及浓缩中药颗粒产品[37] - 公司向超過3000名中医师销售浓缩中药颗粒产品,占香港活跃中医师总数的40%[41] - 公司浓缩中药颗粒品牌拥有及分销超过700种单味和复方浓缩中药颗粒产品[52] - 何济公成为天猫跨境平台上第三大止痛药类别品牌,点击购买转换率约为15%,超8%的平均水平[64] - 公司在阿里健康、京东及天猫B2B平台出售超60项产品,天猫及京东跨境旗舰店分别拥有超55件及35件产品[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