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整体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公司总收益为163,967千港元,较2020年的307,993千港元减少46.8%[7] - 2021年公司经营亏损80,523千港元,2020年经营溢利1,868千港元[7] - 2021年公司持续经营业务年内亏损94,629千港元,较2020年的20,978千港元增长351.1%[7] - 2021年公司已终止经营业务年内溢利17,897千港元,2020年亏损57,751千港元[7] - 2021年公司年内亏损76,732千港元,较2020年的78,729千港元减少2.5%[7] - 2021年公司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均为4.7港仙,较2020年的4.2港仙增长11.9%[7] - 2021年公司总资716,490千港元,较2020年的1,018,689千港元减少29.7%[5] - 2021年公司总负债425,811千港元,较2020年的664,274千港元减少35.9%[5] - 2021年公司贸易应收款项周转天数为332天,较2020年的226天增加[8] - 2021年公司资产负债比率为35.5%,较2020年的47.3%降低[8] - 2021年公司总收入约2.338亿港元,较2020年约3.899亿港元减少约40.0%[27] - 2021年公司总收入约2.338亿港元,较2020年约3.899亿港元减少约1.561亿港元(或约40.0%)[36] - 2021年集团收益约233.8百万港元,较2020年约389.9百万港元减少约40.0%,减少约156.1百万港元[55] - 2021年集团材料成本约48.6百万港元,较2020年约105.9百万港元减少约54.1%,占收入约20.8%,低于2020年的27.2%[56] - 2021年集团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约44.3百万港元,较2020年约53.5百万港元减少约17.2%[57] - 2021年集团技术服务费约50.1百万港元,较2020年约102.6百万港元减少约51.2%[62] - 2021年集团接待及营销费用约14.3百万港元,较2020年约11.3百万港元增加约26.5%[63] - 2021年集团经营亏损约80.6百万港元,较2020年约53.2百万港元增加约51.5%[70] - 2021年集团融资成本净额约20.8百万港元,较2020年约26.3百万港元减少约20.9%[71] - 2021年集团亏损约76.7百万港元,较2020年约78.7百万港元减少约2.5%[73] - 2021年12月31日,公司物业、厂房及设备约为15760万港元,较2020年减少约17480万港元(或约52.6%)[75] - 2021年12月31日,公司无形资产约为8570万港元,较2020年减少约1000万港元(或约10.4%)[78] - 2021年12月31日,公司使用权资产约为170万港元,较2020年减少约3180万港元(或约94.9%)[79] - 2021年12月31日,公司于联营公司的权益约6730万港元,较2020年增加约6590万港元,于百勤惠州权益公平值相当公司总资产约9.4%[80] - 2021年12月31日,公司其他应收款项及按金总额约1.178亿港元,较2020年增加约3710万港元(或约46.0%)[81] - 2021年12月31日,公司存货约为2430万港元,较2020年减少约3460万港元(或约58.7%),平均存货周转天数由2020年约197天增至2021年约313天[82] - 2021年12月31日,公司贸易应收款项约为1.85亿港元,较2020年减少约5580万港元(或约23.2%),平均周转天数由2020年约226天增至2021年约332天[84] - 2021年12月31日,公司贸易应付款项约为1.586亿港元,较2020年减少约1430万港元(或约8.3%),平均周转天数由2020年约265天增至2021年约613天[86] - 2021年12月31日,公司银行及其他借款约1.853亿港元(2020年:3.272亿港元),其中约62.1%(2020年:72.0%)须于一年内偿还[91] - 2021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负债比率约为35.5%(2020年:47.3%)[93] 百勤惠州交易情况 - 2020年11月13日公司订立百勤惠州交易协议,包括出售Star Petrotech全部股权、多名订约方增资4100万元人民币、出售百勤惠州14.6199%股权,该交易构成主要及关连交易[21] - 百勤惠州交易于2021年完成,公司于百勤惠州的股权减至约38.60%,录得税前出售收益约2350万港元,出售百勤惠州构成已终止经营业务[22] 原油价格情况 - 2021年布伦特原油价格从1月约52美元/桶反弹至12月约78美元/桶[24] 各地区市场收入变化 - 2021年中国市场收入约1.861亿港元,较2020年约3.328亿港元减少约44.1%,主要因减少增產服务[27] - 2021年海外市场收入约4770万港元,较2020年约5710万港元减少约16.5%,主要因减少增產服务及综合项目管理服务[28] - 2021年中国北方收入约7380万港元,较2020年约7680万港元减少约3.9%,主要因减少增產工具销售[29] - 2021年中国西南收入约2740万港元,较2020年约1.619亿港元减少约83.1%,主要因减少增產服务[32] - 2021年中东收入约3430万港元,较2020年约3620万港元减少约5.2%,主要因减少向一名客户提供增產服务[33] - 2021年其他海外地区收入约1340万港元,较2020年约2090万港元减少约35.9%,主要因完井工具销售减少[34] 各业务线收入变化 - 2021年油田项目工具及服务收入约1.99亿港元,较2020年约3.395亿港元减少约1.405亿港元(或约41.4%)[36][37] - 2021年咨询服务收入约2810万港元,较2020年约4370万港元减少约1560万港元(或约35.7%)[36][37] - 2021年钻井收入约2880万港元,较2020年约3430万港元减少约550万港元(或约16.0%)[38][41] - 2021年完井收入约7060万港元,较2020年约6930万港元增加约130万港元(或约1.9%)[38][43] - 2021年增产服务收入约9960万港元,较2020年约2.359亿港元减少约1.363亿港元(或约57.8%)[38][45] 各客户收入变化 - 2021年来自客户1的收入约8390万港元,较2020年约2.093亿港元减少约1.254亿港元(或约59.9%)[47] - 2021年来自客户4的收入约1530万港元,较2020年约510万港元增加约1020万港元(或约200.0%)[47] - 2021年来自客户6的收入约720万港元,较2020年约120万港元增加约600万港元(或约500.0%)[47] - 2021年来自客户8的收入约540万港元(2020年:无),主要产生自在中国其他地区提供增产服务[47] 集团人员情况 - 2021年集团安排92次合计逾7273小时培训,163名雇员参加,年末雇员213名,较2020年末395名减少约46.1%[50]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集团共有213名全职雇员,因剥离新加坡和惠州工厂,报告期内雇员总数大幅减少[156] - 雇员性别分布为男性占86%,女性占14%[158] - 雇员年龄组分布为18 - 25岁占3%,26 - 35岁占8%,36 - 45岁占16%,46 - 55岁占33%,56岁及以上占39%[160] - 雇员类别分布为高级管理层占5%,中级管理层占6%,前线及其他员工占89%[160] - 报告期内公司共有20名雇员离职,总流失率为9.39%[169] 集团专利情况 - 2021年末集团有10项实用新型专利及5项发明专利,正申请9项发明专利[51] 集团环境、社会及管治情况 -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阐述2021年1月1日至12月31日集团在中国业务在环境及社会方面整体表现[100] - 集团就17个环境、社会及管治议题让持份者评分进行重要性评估[101] - 持份者最重视的环境及社会领域议题为能源、废气排放、环保政策、气候变化、废水及废弃物[109] - 集团以最高的QHSE标准开展业务,融入社会、环境及管治到日常运营[111] - 集团致力于实现零工伤、零事故等多项可持续发展目标[112] - 董事会全面负责集团可持续发展战略和报告,计划成立ESG专责小组[114] - 报告期内,集团获深圳市相关部门认证为高新技术企业[115] - 集团获ISO 14001环境管理体系等多项管理体系认证[115] - 报告期内移动燃料源排放氮氧化物28.02公斤、可吸入悬浮粒子2.06公斤、硫氧化物0.55公斤[120] - 报告期内集团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165.71吨二氧化碳当量,排放密度为0.14吨二氧化碳当量/平方米,人均排放0.93吨二氧化碳当量[122] - 范畴1直接排放99.88吨二氧化碳当量,占比60%;范畴2能源间接排放27.21吨二氧化碳当量,占比16%;范畴3其他间接排放38.61吨二氧化碳当量,占比24%[124] - 报告期内集团产生有害废弃物0.0吨,2020年为3.64吨[126] - 报告期内集团产生无害废弃物2吨,2020年为124.22吨,总密度为1.67千克/平方米及11.17千克/员工[129] - 集团制定10年减排目标,到2031财年将排放量减少10%[130] - 报告期内集团总能源消耗为377,370千瓦时,总能源消耗密度为314.68千瓦时/平方米及2.11兆瓦时/员工[136] - 汽油消耗37,550升,折合332,700千瓦时,占总能源消耗量88.2%;用电量44,600千瓦时,约占总能源消耗量的11.8%[137][138] - 报告期内集团总用水量为106立方米,能源消耗密度为0.59立方米/员工或0.08立方米/平方米,较上一报告期的0.86立方米/平方米大幅下降[139] - 集团推行不同管制措施节水,深圳办事处安装了节水水龙头,报告期内采购水资源无问题[144] - 集团采取限制使用空调、预设温度26°C、优先选节能电器等措施节能[143] - 集团业务活动对环境无重大不利影响,执行《环境保护管理程序》规范资源使用,未收到周边社区环境污染投诉[146] - 集团各部门每年向高级管理层报告气候变化风险,高级管理层评估并提供策略消除风险[148] - 集团将改进管理及技术水平,探索清洁能源技术,拓展清洁能源市场业务[151] 集团员工培训情况 - 报告期内公司77%的雇员接受了培训,总培训时数为7273小时,每名雇员平均受训34小时[183] - 高级管理人员受训雇员百分比为40%,每雇员平均受训44.8小时[185] - 中级管理人员受训雇员百分比为54%,每雇员平均受训31.38小时[185] - 前线及其他员工受训雇员百分比为80%,每雇员平均受训33.77小时[185] - 男性受训雇员百分比为80%,每雇员平均受训38.22小时[185] - 女性受训雇员百分比为52%,每雇员平均受训8.31小时[185] 集团职业健康与安全情况 - 报告期内公司发生一宗工伤事故,因工伤损失工作天77天,最近三个报告年度皆无雇员因工死亡[178][179] - 公司已获得ISO 45001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体系及安全生产标准化3级认证[174] - 报告期内公司录得的职业噪声水平符合《工业企业噪声边界排放标准》(GB/T 12348 - 2008)[178] 集团劳动法规遵守情况 - 公司禁止聘用16岁以下工人,报告期内无违反劳动法律法规记录[186] 集团供应商情况 - 中国内地供应商数量为129家,其他国家供应商数量为5家,报告期内公司共有134家供应商[190][192][192] 集团质量管理情况 - 公司自2006年起遵行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产品符合API会标等要求[194] 集团
百勤油服(02178) - 2021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