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表现 - 媒体内容发行业务收入为138,013千港元,同比增长9.1%[15] - 品牌授权业务收入为74,897千港元,同比增长28.8%[15] - 公司总收入为212,910千港元,同比增长15.3%[15] - 毛利率为47.5%,较去年同期的50.7%有所下降[15] - 公司股东应占溢利为32,258千港元,同比增长12.7%[15] - 每股中期股息为0.70港仙,去年同期为0.50港仙[15] - 公司总收益增加15.3%至212.9百万港元,纯利增加12.7%至32.3百万港元[26][28] - 媒体内容发行业务占总收益的64.8%,品牌授权业务占总收益的35.2%[27][28] - 公司媒体内容发行业务收益为138.0百万港元,同比增长9.1%[25] - 公司品牌授权业务收益为74.9百万港元,同比增长28.8%[25]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总收益为2.129亿港元,同比增长15.3%,其中媒体内容发行业务收益增长9.1%至1.38亿港元,品牌授权业务收益增长28.8%至7490万港元[81][82][83][84] - 公司品牌授权业务收益增长主要来自日本动漫,同时快闪店、活动和在线销售渠道的商品销售收益增长5倍至1520万港元[84] - 公司销售成本同比增长22.6%至1.117亿港元,主要由于收入增长和支付给内容授权方的版税增加[88] - 公司毛利润同比增长8.2%至1.012亿港元,但毛利率下降3.2个百分点至47.5%,主要由于配音和字幕成本增加以及媒体内容投资公允价值变动[89] - 公司其他收入和收益净额同比增长393.6%至220万港元,主要由于银行利息收入和香港政府就业支持计划补贴增加[90] - 公司销售和分销费用同比微增0.3%至2680万港元,员工成本增加被额外成本节约所抵消[91] - 公司一般及行政费用同比增长3.8%至2280万港元,主要由于员工成本增加,部分被成本节约措施抵消[92] - 销售成本增加20.6百万港元(或22.6%)至111.7百万港元,增幅与收益增加一致[93] - 毛利增加7.7百万港元(或8.2%)至101.2百万港元,毛利率下降3.2个百分点至47.5%[94] - 其他收入及收益净值增加393.6%至2.2百万港元,主要由于银行利息收入增加及政府补助[95] - 其他开支净额增加4.5百万港元至15.9百万港元,主要与资产减值亏损和外汇亏损有关[99][100] - 本公司股东应占期内溢利增加3.6百万港元(或12.7%)至32.3百万港元,纯利率为15.2%[101] 财务健康状况 - 流动比率为2.3,较去年同期的2.4略有下降[15] - 现金比率为0.7,较去年同期的0.9有所下降[15] - 公司无任何计息银行及其他借款,债务权益比率不适用[15] - 公司流动比率为1.85,现金比率为1.13[22] - 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为255.5百万港元,净流动资产为479.9百万港元,流动比率为2.3倍[123] - 公司截至2022年9月30日的现金及银行结余为255.5百万港元,较2022年3月31日的283.3百万港元有所减少[128] - 公司截至2022年9月30日的流动资产净值为479.9百万港元,流动比率为2.3倍,较2022年3月31日的446.6百万港元和2.4倍有所下降[128] - 公司截至2022年9月30日没有计息银行及其他借贷,因此资本负债比率及债务权益比率均不适用[124][128] - 公司大多数交易、资产及负债以美元及港元计值,且未使用任何金融工具进行汇率风险对冲[126][129] - 公司截至2022年9月30日没有重大资本承担或抵押资产[132] - 公司已发行1,992,000,000股普通股,资本结构自上市以来未有变动[127][130] - 公司主要依靠内部资源(包括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经营活动现金流及上市所得款项)进行业务扩展[125][128] 业务扩展与市场覆盖 - 公司Ani-One® Asia YouTube频道拥有超过290万订阅者,累计播放量超过5.14亿次[41][42] - 公司Ani-One®中文官方动画频道在推出后3个月内获得超过14万订阅者[39][40] - 公司内容发行网络覆盖印度、韩国、日本、中东、欧洲、大洋洲及美国[32][33] - 公司Ani-One® OTT覆盖8个地区的21个平台,新增蒙古市场[35] - Ani-One® Asia YouTube 频道中《转生贤者的异世界生活》表现突出,截至2022年11月25日,播放量超过1220万次[45] - 公司参与投资的动画《奇奇和努娜(第二季)》已完成制作,计划于2023年初在中国发行[45] - 公司新增Line贴纸品牌Usagyuuun,其贴纸全球下载量超过6亿次[47] - 公司与UNDONE和MADworld合作推出POPEYE'S METAVERSE MADNESS NFT[48] - 公司与鲸探合作推出《小王子》数字皮肤,包括四款限量版数字收藏品[49] - 品牌授权业务因日本动漫品牌授权大幅增长,财务业绩表现强劲[56] - 公司在香港LCX、台湾等地推出《咒术回战》、《排球少年!!》和《芝麻街》快闪店,获得可观收入和广泛曝光[57][58][59] - Ani-mall®推出首个特别版八达通卡项目,反响热烈,并扩展至线下渠道如LCX和电影院的快闪店[61][62] - Whateversmiles®管理品牌Little White,并举办与MR. MEN LITTLE MISS的艺术联展,推出限量版艺术作品和纪念品[63] - Whateversmiles®积极参与慈善活动,如与地中海贫血儿童基金合作的卖旗日活动[65][66]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媒体内容发行业务的有效版权数目为633个,品牌授权业务可用品牌数目为229个,分别较2022年3月31日增长5.5%和21.2%[74] - 2022/2023财年公司目标实现双位数增长,计划通过Ani-One®和东南亚电商平台扩展内容发行平台,并积极在亚洲收购高质量媒体内容[75] 股份奖励计划 - 公司不得在全年业绩公布前60天内或半年度业绩公布前30天内向指定参与者授出奖励[143][144] - 公司向受托人支付款项并指示其按市价在市场上购买股份,以完成奖励的授予[147][149] - 公司承诺向受托人提供额外资金以购买满足奖励所需的全部股份[148][149] - 公司发行新奖励股份时须遵守上市规则,并向联交所申请上市及买卖许可[151][154] - 奖励股份的归属条件由董事会根据相关法律确定,并在满足条件后向指定参与者发放股份或现金[152][153][155] - 指定参与者因辞职、解雇、退休等原因不再符合资格时,未归属的奖励股份将被没收[159] - 未归属或被没收的奖励股份将立即成为退还股份,由受托人持有并根据董事会指示和计划规则处理[160] - 未归属的奖励股份不可转让或出售,指定参与者不得以任何方式处置奖励股份[161] - 指定参与者在奖励归属前仅拥有或然权益,且无权享有归属前的股息[167][169] - 未归属或没收的奖励股份将立即成为退还股份,由受托人持有并根据董事会指示用于计划用途[164] - 指定参与者不得转让或出售未归属的奖励股份,且不得设立任何债权负担或权益[165] - 公司进行供股时,受托人需向公司寻求有关未缴股款权的指示[168] - 指定参与者因特定原因不再为合资格人士时,未归属的奖励股份将立即没收[163] - 受托人在公开发售新证券时不得认购任何新股份[168] - 公司采取以股代息计划时,受托人将选择收取以股代息股份并作为退还股份持有[168] - 指定参与者及受托人不得行使未归属奖励股份的投票权[167][169] - 公司发行股份以资本化方式记入时,受托人持有的奖励股份应占股份被视为奖励股份的增加[168] - 指定参与者在奖励归属前不得向受托人发出任何指示[167][169] - 公司股份奖励计划自采纳日期起已奖励21,929,000股股份,约占采纳日期已发行股份总数的1.1%[178] - 公司股份奖励计划的上限为已发行股份总数的10%,即199,200,000股股份[172] - 公司股份奖励计划中,每位指定参与者获得的奖励股份总数不得超过已发行股份总数的5%[172] - 公司股份奖励计划可通过董事会决议进行修改,但不得对指定参与者的既有权利产生不利影响[172] - 公司股份奖励计划将在奖励期结束或董事会决定的提前终止日期中较早者终止[174] - 公司股份奖励计划不涉及新股份的购股权授予,因此不属于上市规则第17章所指的购股权计划[178] 公司治理与股权结构 - 公司已遵守企业管治守则的守则条文,但主席与行政总裁由同一人担任的条款除外[181] - 公司主席兼行政总裁赵小燕女士在业务策略制定和业务计划确定中起主要作用[181] - 赵小燕女士持有公司72%的股份,共计1,434,240,000股普通股[187][194] - 赵小凤女士持有公司0.95%的股份,共计18,924,000股普通股[187]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董事或主要行政人员未持有或被视为持有公司及其相联法团的股份、相关股份或债券的任何权益或淡仓[188][189] - 公司信托人在报告期内为股份奖励计划购买了8,470,000股公司股份[199] - 公司已采用上市规则附录10中的标准守则作为董事证券交易的集团行为准则[200] - 所有董事已确认在截至2022年9月30日的六个月内及至本中期报告日期止遵守了标准守则[200] 资产与负债 - 授权资产增加70.2百万港元(或22.6%)至381.1百万港元,主要由于收购媒体内容发行权[114][118] - 贸易应收款项增加17.2%,主要由于未开票贸易应收款项增加[115][119] - 贸易应付款项增加9.9%,主要由于媒体内容发行权及品牌再授权活动增加[116][120]
羚邦集团(02230) - 2023 - 中期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