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事会及管理层变动 - 公司董事会成员变动,何昱勳先生于2022年10月1日获委任为主席兼行政总裁[7] - 公司非执行董事孙迪女士及独立非执行董事张毅林先生、邓建南先生、鄺永浩先生和王业先生分别于2022年10月18日和2022年9月16日获委任和退任[7] - 公司审核委员会成员变动,张毅林先生、邓建南先生、鄺永浩先生和王业先生分别于2022年10月18日和2022年9月16日获委任和退任[7] - 公司薪酬委员会成员变动,何昱勳先生和鄺永浩先生分别于2022年10月1日和2022年10月18日获委任[7] - 公司提名委员会成员变动,邓建南先生于2022年9月19日获调任为主席,何昱勳先生和鄺永浩先生分别于2022年10月1日和2022年10月18日获委任[8] - 公司风险管理委员会成员变动,邓建南先生于2022年9月19日获调任为主席,何昱勳先生和鄺永浩先生分别于2022年10月1日和2022年10月18日获委任[8] - 公司授权代表变动,何昱勳先生和吴颖璇女士分别于2022年10月1日和2022年8月1日获委任[8] - 公司秘书变动,吴颖璇女士于2022年8月1日获委任[8] - 王业先生于2022年9月16日退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并辞去提名委员会和风险管理委员会主席职务[191][193] - 何昱勳先生自2022年9月1日起担任公司副行政总裁,并于2022年9月19日被任命为执行董事[195][198] - 何昱勳先生自2022年10月1日起担任公司董事会主席兼行政总裁[195][198] - 冼力文先生于2022年10月1日辞去公司董事会主席、行政总裁及执行董事职务[196][199] - 鄺永浩先生自2022年10月18日起被任命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并加入多个委员会[197][199] 财务表现 - 集团收入从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约88,604,000港元增加5.9倍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约608,935,000港元[15] - 集团毛利从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约4,294,000港元增加25%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约5,366,000港元[15] - 金属矿物及相关工业材料业务的收入从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约34,294,000港元增加14.7倍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约537,824,000港元[16] - 金属矿物及相关工业材料业务的利润从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约64,000港元增加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约1,707,000港元[16] - 环保公司的工业产品业务收入从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约54,310,000港元增加30.9%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约71,111,000港元[22] - 环保公司的工业产品业务利润从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约3,926,000港元减少22.5%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约3,044,000港元[22] - 行政开支从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约6,711,000港元增加22%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约8,189,000港元[25] - 期内亏损从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约3,140,000港元减少32.2%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约2,131,000港元[35] - 公司2022年上半年的收益为608,935千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88,604千港元大幅增长[60] - 公司2022年上半年的销售成本为603,569千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84,310千港元显著增加[60] - 公司2022年上半年的毛利为5,366千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4,294千港元有所增长[60] - 公司2022年上半年的经营亏损为697千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1,616千港元有所改善[60] - 公司2022年上半年的期內亏损为2,131千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3,144千港元有所减少[60] - 公司2022年上半年的每股亏损为0.007港仙,较2021年同期的0.015港仙有所改善[61] - 公司2022年上半年的综合除税前亏损为1,044千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2,083千港元有所改善[124] - 公司2022年上半年的其他收入净额为2,631千港元,其中包括汇兑收益净额2,300千港元[126] - 公司2022年上半年的员工成本(包括董事薪酬)为4,355千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3,817千港元有所增加[124] - 公司2022年上半年的融资成本为347千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467千港元有所减少[124] - 公司2022年上半年的应收贸易款项拨回拨备为234千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399千港元有所减少[124] - 公司2022年上半年的非控股权益减值亏损为193千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182千港元有所增加[124]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個月,公司除稅前虧損為1,575千港元,較2021年同期的3,140千港元有所減少[142] - 公司員工成本(包括董事薪酬)為11,231千港元,較2021年同期的12,457千港元下降9.8%[128] - 存貨成本為603,569千港元,較2021年同期的84,310千港元大幅增加615.6%[128] - 公司中國附屬公司按25%稅率繳納中國企業所得稅,2022年稅額為1,087千港元,較2021年的1,061千港元增加2.5%[136][138] - 公司每股基本虧損為0.007港仙,較2021年同期的0.015港仙減少53.3%[142] - 公司未計提香港利得稅,因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個月並無應課稅溢利[138] - 公司董事會不建議派付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個月之中期股息[138] - 公司使用權資產折舊為2,902千港元,較2021年同期的3,023千港元下降4%[128] - 公司物業、廠房及設備折舊為1,389千港元,較2021年同期的3,213千港元下降56.8%[128] - 公司短期租賃費用按直線法確認為開支,租期少於12個月[132] 资产负债及现金流 - 公司截至2022年9月30日的流动资产为约990,713,000港元,较2022年3月31日的569,573,000港元显著增加[38] - 公司截至2022年9月30日的流动比率为1.77,较2022年3月31日的6.52大幅下降[39] - 公司截至2022年9月30日的应付贸易款项为约512,853,000港元,较2022年3月31日的45,840,000港元大幅增加[40] - 公司截至2022年9月30日的应收贸易款项为约618,245,000港元,较2022年3月31日的98,920,000港元显著增加[40] - 公司截至2022年9月30日的权益归属于公司所有者的部分减少至约472,735,000港元,较2022年3月31日的531,077,000港元有所下降[41] - 公司截至2022年9月30日的现金及现金等值物为3,215千港元,较2022年3月31日的9,018千港元减少64.4%[67][74] - 公司截至2022年9月30日的流动负债为559,563千港元,较2022年3月31日的87,318千港元增加540.8%[67] - 公司截至2022年9月30日的存货为37,413千港元,较2022年3月31日的57,553千港元减少35.0%[67] - 公司截至2022年9月30日的净资产为463,738千港元,较2022年3月31日的522,024千港元减少11.2%[69] - 公司截至2022年9月30日的总资产减流动负债为477,760千港元,较2022年3月31日的537,701千港元减少11.1%[69] - 公司截至2022年9月30日的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出为4,523千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4,389千港元增加3.1%[74] - 公司截至2022年9月30日的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出为1,450千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783千港元增加85.2%[74] - 公司截至2022年9月30日的融资活动现金净流入为347千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467千港元减少25.7%[74]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物业、厂房及设备的账面值为28,063千港元,较2022年3月31日的31,610千港元有所下降[145] - 公司商誉的账面值为0,累计减值亏损为5,368千港元,与2022年3月31日持平[145]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应收贸易款项为618,245千港元,较2022年3月31日的98,920千港元大幅增加[148] - 应收贸易款项中,0-60天的账款占比最高,为575,752千港元,占总应收账款的93.1%[149]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应付贸易款项为512,853千港元,较2022年3月31日的45,840千港元显著增加[154] - 应付贸易款项中,0-60天的账款占比最高,为348,543千港元,占总应付账款的67.9%[154] - 公司金融资产总额为624,795千港元,其中应收贸易款项占比最高,为618,245千港元[158] - 公司金融负债总额为571,293千港元,其中应付贸易款项占比最高,为512,853千港元[158] 业务及市场展望 - 公司预计随着港口拥堵和劳动力短缺的缓解,金属矿物的销售将趋于稳定[53] - 公司将继续探索进行若干集资活动的可行性,以应对其持续运营及业务扩张需求[42] - 公司截至2022年9月30日并无重大收购及出售事项[43] - 公司将继续密切监控疫情对业务的影响,并采取必要措施减轻其影响[48] - 公司预计随着全球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强,钢铁行业的需求将逐步增加[57] - 公司预计新能源需求的增加将推动镍、锰、钴等金属的需求呈指数增长[57] - 公司通过资产重组和紧缩措施成功降低成本,并提高流动性以把握未来商机[57] - 公司预计金属矿产的销售将更加稳定,因劳动力不足和港口拥挤情况有所缓解[55] 公司结构及股东信息 - 公司主要往来银行包括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招商永隆银行、星展银行(香港)、恒生银行有限公司和南洋商业银行有限公司[10] - 公司注册办事处位于百慕达Clarendon House,香港主要营业地点及总办事处位于香港湾仔港湾道6-8号瑞安中心11楼1102室[10] - 公司所有客户销售合约为期一年或以内,未披露未履行之履约责任的交易价格[91] - 公司经营业务所得收益源自中国的业务活动[89] - 公司首次应用了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37号修订本,对财务报告无重大影响[82][84] - 公司预计采纳其他新订及经修订准则不会对业绩及财务状况造成重大影响[83][85] - 公司按业务类别分为三个可呈报分类:金属矿物及相关工业原料、工业用产品、其他[91] - 公司收益按时间点确认,主要产品为金属矿物及相关工业原料和工业用产品[88][89] - 公司来自外界客户的可呈报分类收益为88,604千港元,其中金属矿物及相关工业原料收益为34,294千港元,工业用产品收益为54,310千港元[114] - 公司可呈报分类溢利为3,990千港元,其中金属矿物及相关工业原料溢利为64千港元,工业用产品溢利为3,926千港元[114] - 公司截至2022年9月30日的可呈报分类资产为1,033,205千港元,其中金属矿物及相关工业原料资产为809,360千港元,工业用产品资产为223,841千港元[121] - 公司截至2022年9月30日的可呈报分类负债为569,728千港元,其中金属矿物及相关工业原料负债为505,021千港元,工业用产品负债为61,095千港元[121] - 公司主要管理人员的薪酬均为董事薪酬,具体金额未披露[162]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孙乐女士通过其控制的公司持有公司5,040,000,000股股份,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的23.90%[172][173] - 公司现有购股权计划已于2022年8月26日到期,期间未有购股权被授予、行使、注销或失效[177][178]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董事及最高行政人员未持有公司或其相联法团的股份、相关股份及债权证的任何权益或淡仓[176][180] - 公司确认自报告期结束至中期报告日期,财务状况或经营状况未有重大不利变动[166][167] - 公司员工成本中,离职后福利从2021年的2,512千港元增加至2022年的2,948千港元,增长17.4%[163] - 孙乐通过Sheen Success Investments Limited持有公司5,040,000,000股股份,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的23.90%[186][188] - 周秋红通过Ying Sheng Investment Co., Ltd持有公司3,215,322,140股股份,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的15.25%[186][188] - 公司截至2022年9月30日的已发行股本为21,084,072,140股[187][188]
新源万恒控股(02326) - 2023 - 中期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