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天虹国际集团(02678) - 2022 - 年度财报

财务表现 - 2022年收入为23,805,354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0.2%[3] - 2022年毛利为2,755,622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2.9%[3] - 2022年年度溢利为201,186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92.7%[3] - 2022年股东应占溢利为156,808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94.2%[3] - 2022年总资产为26,151,299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0%[4] - 2022年总负债为16,049,823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0%[4] - 2022年公司收入同比下降10.2%至约人民币238亿元,主要由于纱线销售收入下降13.8%至约人民币175.875亿元[20][21] - 2022年公司总销售额为23.805亿人民币,同比下降10.2%[39] - 2022年公司毛利为27.556亿元人民币,较2021年的58.52亿元下降52.9%,毛利率下降10.5个百分点至11.6%,主要受纱线业务毛利下降影响[46][48] - 2022年销售成本为210.49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其中原材料成本占比76.2%,棉花为主要原材料[47][49] - 2022年销售及分销开支为8.86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3%,主要由于纱线销量大幅下降导致运费减少[50] - 2022年一般及行政开支为13.16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9.3%,占公司收入的5.5%,主要由于管理人员薪资减少[50] - 2022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16.20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3.6%,主要由于毛利率大幅下降[52][54] - 2022年投资活动所耗现金净额为17.26亿元人民币,主要用于中国、越南及美洲新增纱线和面料产能及设备更新[52][54] - 截至2022年底,公司银行及现金余额为25.80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3%[53][55] - 2022年底存货周转天数为126天,较2021年的95天大幅增加,主要由于市场需求下降导致产成品库存增加[53][55] - 2022年底应付贸易及票据款项为45.97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加0.5%,周转天数为78天,较2021年的63天显著增加[57][59] - 截至2022年底,公司银行借贷总额为85.43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4%,其中流动银行借贷增加至51.552亿元人民币[58][59] - 公司流动比率从2021年的1.29下降至2022年的1.12[60] - 公司负债权益比率从2021年的0.72上升至2022年的0.90[60] - 公司银行借贷总额为85.434亿元人民币,其中40.9%以人民币计值,28.6%以美元计值,30.4%以港元计值[61][62] - 公司流动银行借贷从2021年的38.317亿元人民币增加至2022年的51.552亿元人民币[63] - 公司资本开支从2021年的23.466亿元人民币增加至2022年的23.910亿元人民币[63] - 公司员工总数从2021年的33,639人减少至2022年的30,206人[65][66] - 公司计划维持约30%的净利润派息率,但2022年不派发末期股息[67] - 公司于2022年10月14日支付了每股38港仙的中期股息,但未建议支付截至2022年12月31日年度的末期股息[197] 业务运营 - 公司拥有约417万纱锭和超过2,100台织机及染整设备[7] - 公司2022年销售收入约为238亿元人民币,较前一年略有下降[11][12] - 公司2022年股东应占溢利约为1.568亿元人民币,较前一年减少94.2%[11][12][17][18] - 公司2022年每股基本盈利为0.17元人民币,较前一年的2.93元大幅下降[11][12][17][18] - 公司2022年净利潤约为2.012亿元人民币,较前一年减少92.7%[17][18] - 公司计划在2023年大幅调整组织管理及生产架构,以应对宏观环境变化[14][16] - 公司计划梳理或退出低效业务和产能,提升中后台管理能效[14][16] - 公司已在多年前开启海外产能布局,具备扎实的海外生产运营基础[14][16] - 公司将继续与下游客户和品牌合作,保持信息互通,减少供应链浪费和摩擦[11][12] - 公司2022年收入较前一年减少10.2%,主要受市场及原料价格挑战影响[11][12][17][18] - 公司2022年面临人民币汇率大幅波动,对出口贸易和外汇管理带来挑战[10][12] - 纱线销量同比下降19.7%至约657,000吨,毛利率降至10.6%[21] - 坯布销量同比下降6.5%至约5,030万米,销售收入增长23.7%至约人民币7.28亿元,毛利率降至10.2%[23] - 梭织面料销量同比下降15.2%至1.163亿米,销售收入增长3.0%至约人民币26.479亿元,毛利率上升至24.6%[24] - 针织面料销量同比下降至约15,000吨,销售收入下降16.8%至约人民币8.664亿元,毛利率降至5.3%[25] - 牛仔服装业务销售收入约人民币9,130万元,毛利率约为3.7%[26] - 美国面料及服装贸易业务毛利率约为7.1%[26] - 坯布全年销量约为5030万米,同比下降6.5%,但销售收入增加23.7%至约人民币7.280亿元,毛利率降至10.2%[27] - 梭织面料全年销量下降15.2%至1.163亿米,销售收入上涨3.0%至约人民币26.479亿元,毛利率从23.1%攀升至24.6%[27] - 针织面料销售量从去年的约1.8万吨降至约1.5万吨,销售收入减少16.8%至约人民币8.664亿元,毛利率降至5.3%[27] - 牛仔服装业务销售收入约为人民币9130万元,较去年降低约人民币5.811亿元,毛利率约为3.7%[27] - 无纺布业务销售收入约人民币6210万元,较去年同期有所减少,公司正积极与业内知名客户推进战略合作[28][31] - 公司整体毛利率从2021年的22.1%下降至11.6%,股东应占溢利约为人民币1.568亿元,同比下降94.2%[29][31] - 公司主要生产设施包括约417万纱锭、逾2100台梭织及针织织机及对应的染整设备,其中244万纱锭位于中国,173万纱锭位于海外[30][32] - 公司2023年目标销售75万吨纱线、1.1亿米梭织服装面料和2.4万吨针织服装面料[33] - 公司计划在2023年积极部署生产设施重组,预计通过资产处置和政府拆迁补偿获得一定收益[34] - 公司将继续推进土耳其纱厂和美国生产基地的建设,预计2023年底完成第一期建设[34] - 公司计划在2023年销售75万吨纱线、1.1亿米梭织面料及2.4万吨针织面料[36] - 2022年纱线销售额同比下降13.8%,主要由于纱线销售数量的下降[37][38] - 2022年弹力包芯纱线销售额为8.865亿人民币,同比下降13.9%[39] - 2022年坯布销售额为7.279亿人民币,同比增长23.7%[39] - 2022年牛仔服装销售额为9134万人民币,同比下降86.4%[39] - 2022年公司纱线产能将达到约440万纱锭[36] - 2022年中国市场占公司总销售额的61.7%,海外销售比例有所增加[44] - 公司拥有超过5000家客户,前十大客户仅占总销售额的15.8%[44] - 公司主要生产设施包括约417万纱锭、逾2100台梭织及针织织机及对应的染整设备,其中244万纱锭位于中国,173万纱锭位于海外[30][32] - 公司2023年目标销售75万吨纱线、1.1亿米梭织服装面料和2.4万吨针织服装面料[33] - 公司计划在2023年积极部署生产设施重组,预计通过资产处置和政府拆迁补偿获得一定收益[34] - 公司将继续推进土耳其纱厂和美国生产基地的建设,预计2023年底完成第一期建设[34] - 公司计划在2023年销售75万吨纱线、1.1亿米梭织面料及2.4万吨针织面料[36] - 2022年纱线销售额同比下降13.8%,主要由于纱线销售数量的下降[37][38] - 2022年公司总销售额为23.805亿人民币,同比下降10.2%[39] - 2022年弹力包芯纱线销售额为8.865亿人民币,同比下降13.9%[39] - 2022年坯布销售额为7.279亿人民币,同比增长23.7%[39] - 2022年牛仔服装销售额为9134万人民币,同比下降86.4%[39] - 2022年公司纱线产能将达到约440万纱锭[36] - 2022年中国市场占公司总销售额的61.7%,海外销售比例有所增加[44] - 公司拥有超过5000家客户,前十大客户仅占总销售额的15.8%[44] 风险管理 - 公司主要盈利来源为高附加值包芯纺织产品,包芯纱线为主要收入来源,面临时尚趋势变化和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74] - 公司在中国内地拥有多个生产基地,主要市场为中国内地,受中国经济、政治和社会状况以及国内需求变化的影响[74] - 公司通过加强客户沟通、与原材料供应商合作、加大研发投入以及拓展下游产业等措施应对业务集中风险[74] - 公司持续发展下游产业,非织造布收入及收益在集团业务中的占比显著提高[74] - 棉花价格波动风险增加,公司通过稳定采购和库存策略对冲风险,并增加化纤产品开发以降低对棉花的依赖[76] - 外汇及利率风险加剧,公司通过增加人民币贷款比例和使用外汇金融产品锁定外币负债敞口[76] - 融资风险上升,公司通过增强与金融机构的透明度和多样化融资产品组合来应对[78] - 客户信用管理风险,公司拥有超过5000家客户,通过实时监控应收款和加强客户对账机制来管理风险[80] - 产品责任风险,公司通过加强质量控制和员工培训来应对产品质量波动[81][82] - 税务风险,公司在多个国家和地区运营,面临因地区税收政策误解导致的税务合规风险[83] - 公司经营区域涵盖中国内地、香港、澳门、越南、土耳其及美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面临地区性税务政策理解错误和税务政策解读偏差的风险[84] - 公司聘请熟悉当地税务政策法规的财务人员进行税务核算,并聘请专业税务咨询机构提供税务合规建议和税务筹划方案[85] - 公司面临各国税收监管增加、经营区域国际化带来的海外税务风险,以及全球OECD国家联合倡议最低税率实施带来的税务负担和风险[85] - 公司作为香港联交所上市公司,必须遵守《证券及期货条例》和《联交所证券上市规则》,并面临各国法律和监管变化带来的风险[87] - 公司生产过程中耗电量大,电力供应短缺可能对生产设施运转造成不利影响,已采取措施如配备发电机和进行技术改造以降低能源消耗[87] - 公司处于劳动密集型行业,虽然新工厂配备了先进生产设施,但对劳工的需求依然较高,人员不足或技能不佳将影响生产效率和盈利能力[89] - 公司海外规模扩大,海外员工与中国籍员工的文化差异可能为企业正常运转带来风险[89] - 公司通过绩效计件、员工培训、改善员工生活条件等措施提升员工工作效率和保留率[89] - 公司增加工厂清洁能源的资金投入,预计能有效降低能源成本[87] - 公司生产过程中需遵守各国或地区的环境保护法律及条例,过去未因环境污染被罚款或处罚,但未来可能面临更严格的环境法规[91] - 公司通过优选供应商、建立工厂自检系统及关注环境法规变动等措施,确保环保合规[91] 公司治理 - 公司董事会由三名执行董事和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确保独立性和专业性[95] - 公司董事会定期召开会议,讨论集团整体策略、运营及财务表现,并批准年度及中期业绩[96] - 公司在2022年举行了六次董事会会议和两次股东大会,确保决策透明和问责[97] - 公司致力于维持高水平的公司治理,强调透明度、问责性和独立性[92] - 公司已采纳并遵守联交所上市规则附录十四第二部分的企业管治守则[93] - 公司董事会成员间无任何财务、业务、家庭或其他重大关系,确保决策独立性[95] - 公司通过独立非执行董事的年度确认书,确保其独立性符合上市规则第3.13条[95] - 公司关注环境法规变动,新建工厂严格按新法规执行,老工厂进行改造升级以达环保标准[91] - 公司董事会会议每年举行6次,执行董事洪天祝和朱永祥均出席了所有会议[98] - 公司董事会负责整体策略、投资计划、年度及中期业绩、董事委任或重新委任建议、重大合约及交易等事宜[98] - 公司董事会会议通常提前14天通知,议程和文件提前3天发送给所有董事[99] - 公司为董事提供持续专业发展项目,确保其知识和技能的更新[101] - 公司已采纳《证券守则》,要求董事在买卖公司证券前需通知指定董事并获得书面确认[102][106] - 公司董事会主席为洪天祝,副主席兼行政总裁为朱永祥,两者角色分离[107] - 独立非执行董事丁良辉、程隆棣和陶肖明的年度董事费分别为30万港元、15万港元和18万港元[108] - 公司董事会设立了薪酬委员会、审计委员会、提名委员会及环境、社会及管治委员会,各委员会有明确的书面职权范围[109] - 公司董事在买卖证券及衍生工具前需知会指定董事并获得书面确认[110] - 公司主席与行政总裁角色区分,洪天祝先生为主席,朱永祥先生为副主席兼行政总裁[111] - 独立非执行董事丁良辉先生、程隆棣教授及陶肖明教授年度董事袍金分别为300,000港元、150,000港元及180,000港元[112] - 公司已成立薪酬委员会、审核委员会、提名委员会及ESG委员会,并明确其职权范围[113] - 薪酬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主席为丁良辉先生[114] - 薪酬委员会主要职责包括制定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的薪酬政策及结构[114] - 薪酬委员会需确保董事或其联系人不参与决定自身薪酬[114] - 薪酬委员会每年至少召开一次会议,年内已举行一次会议审议董事薪酬政策[116] - 公司于2014年4月采纳了一项为期十年的购股权计划,以吸引、延揽及推动集团高级行政人员及主要雇员[117] - 审计委员会在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年终审计中,审查并批准了外部审计师提出的审计范围和费用[121] - 审计委员会审查了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及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财务报告[121] - 审计委员会审查了集团内部监控系统的有效性,包括财务、运营及合规控制情况以及风险管理功能[121] - 提名委员会于2012年4月1日生效,现任成员包括执行董事兼公司主席洪天祝先生及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21] - 提名委员会每年至少召开一次会议,年内已举行一次会议以检讨董事会架构及组织,并重选退任董事[125][126] - ESG委员会由公司执行董事汤道平及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负责制定和审查公司在环境保护、公司治理和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的策略和政策[127][128] - ESG委员会的主要职责包括审查和监控公司的环境保护、公司治理和企业社会责任政策及实践,确保符合法律和监管要求[129] - ESG委员会每年至少举行一次会议,年内已举行一次会议,所有成员均出席[131][132] - ESG委员会负责制定和检讨公司在环境保护、企业管治及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的策略和政策[131] - ESG委员会需监察公司在环境保护、企业管治及企业社会责任工作产生的开支[131] - 董事提名政策旨在确保董事会成员具备切合公司业务所需的技能、经验及多元观点[133][134] - 提名委员会和董事会需评估候选人的独立性、教育背景、资格和经验,以确定其是否适合担任独立非执行董事[136] - 提名委员会和董事会应根据公司需要和候选人的证明审查排列优先次序,推荐合适的董事候选人[136] - 提名委员会和董事会应向股东推荐在股东大会上选举董事的提案[136] - 董事会成员中83.3%为男性,16.7%为女性[141] - 工作团队(包括高级管理层)中49.7%为男性,50.3%为女性[141] - 董事会中有五名成员具备海外工作经验,一名成员具备会计或其他专业资格[138] - 董事会成员多元化政策目标包括至少一名女性成员[138] - 提名委员会定期审查董事会结构和组成,以确保符合公司战略和业务需求[138] - 董事会成员多元化政策目标包括具备海外工作经验和不同行业经验的候选人[138] - 董事会成员多元化政策目标包括具备不同领域知识和技能的候选人[138] - 提名委员会已采纳书面提名程序,具体列明董事候选人的挑选和推荐程序及准则[139] - 工作团队已基本实现性别平等,未设定具体目标[141] - 提名委员会将根据集团业务发展计划定期重新审视性别平等目标[141] - 公司为新董事提供包含最新财务报告和企业管治常规文件的入职资料[142] - 董事会负责维持公司企业管治及内部非财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