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晶门半导体(02878) - 2021 - 年度财报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公司销售额为1.681亿美元,较2020年的1.213亿美元增长38.6%[7] - 2021年公司毛利为6730万美元,较2020年的3580万美元增长87.6%[7] - 2021年公司毛利率为40.0%,较2020年的29.6%增加10.4个百分点[7] - 2021年公司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2380万美元,较2020年的1170万美元增长103.0%[7] - 2021年公司每股盈利为1.0美仙,2020年为0.5美仙[7] - 2021年公司每股股息为0.1美仙,与2020年持平[7] - 2021年公司订单出货比率为1.5,2020年为1.4[7]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总资产为1.399亿美元,较2020年的9420万美元增长48.5%[8]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股东权益为8670万美元,较2020年的6340万美元增长36.8%[8] - 2021年公司流动比率为2.35,2020年为2.83;2021年债务权益比率为0.002,2020年为0.003[9] - 2021年公司销售收益按年大幅增加超過38.6%至168.1百万美元[21] - 2021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从2020年的11.7百万美元增加至23.8百万美元,增幅超過103.0%[21] - 2021年公司平均毛利率从2020年的29.6%增加10.4个百分点至40.0%[34] - 2021年公司每股盈利为1.0美仙,较2020年增加100%[34] - 2021年公司全年付运量约为39570万件,2020年为37940万件[55] - 2021年公司销售收入达1.681亿美元,较2020年的1.213亿美元增长超38.6%[55] - 公司年内产品出货量约3.957亿件,2020年为3.794亿件,销售收入达1.681亿美元,较2020年的1.213亿美元增长超38.6%[59] - 2021年销售收益增至1.681亿美元,较2020年的1.213亿美元增长超38.6%[113][116] - 2021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2380万美元,较2020年的1170万美元增加超103%[113][116] - 2021年每股盈利为1.0美仙,较2020年增加0.5美仙[113][116] - 2021年毛利为6730万美元,较2020年的3580万美元增加87.6%;毛利率为40.0%,较2020年的29.6%上升10.4个百分点[115][117] - 2021年整体订单出货比率为1.5,2020年为1.4[116] - 2021年总开支约为4510万美元,较2020年的3050万美元上升48.0%[123][127] - 2021年产品研发成本为3040万美元,较2020年的1690万美元上升80.3%;占销售额约18.1%,较2020年的13.9%上升4.2个百分点[124][127] - 2021年行政开支为1120万美元,与2020年的1110万美元几乎相同[125][127] - 2021年其他收入为120万美元,较2020年的620万美元减少500万美元;政府资助为90万美元,较2020年的360万美元减少[126][128] - 2021年12月31日流动比率为2.35(2020年12月31日为2.83);资产负债比率为0.002(2020年为0.003)[134][139] - 2021年公司资本开支为150万美元,2020年为110万美元[144]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已商定合约但未动用之资本开支约为120万美元,2020年为100万美元[144] - 公司已就授予附属公司的融资向银行提供企业担保1790万美元,2020年无,该融资于2021年12月31日已动用其中800万美元,2020年无[144]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已抵押银行定期存款1700万美元用作抵押银行融资用途,2020年为13万美元[144]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公司新显示IC和OLED显示IC销售额分别同比增长超114.8%和20.9%[42] - 2021年公司大型显示IC业务通过挖掘高端显示器和8K高清电视对高速点对点显示驱动IC的需求,显著提高了毛利率[42] - 2021年公司移动显示及移动触控IC业务销售额增长超35.1%[42] - 新型显示及OLED显示业务销售收入分别按年增长114.8%与20.9%[44] - 移动显示和移动触控IC业务销售额增长35.1%[44] - 新型显示IC产品出货量显著增长66.6%,主要源于欧美市场电子货架标签销售增加[61][63] - OLED显示IC产品收入较2020年增长超21.0%[66] - 移动显示及移动触控IC产品出货量较去年增长23.5%,销售收入增长35.1%[71] - 2021年公司游戏控制器IC业务大规模量产表现良好,相关产品需求持续增长并获2022年制造订单[74] - 移动显示及移动触控IC产品付运量按年上升23.5%,销售收入增长35.1%[75] - 2021年游戏控制器IC业务表现良好并规模量产,已取得至2022年的生产订单[76] - 大型显示IC业务因资源配置于其他高档产品,收入低于2020年[79][83] 公司业务合作与发展 - 2021年公司与世界领先电子纸制造商E Ink合作,成功为Spectra™ 3100开发显示IC解决方案[43] - 2021年初公司与海外晶圆代工厂达成协议锁定未来数年芯片元件长期稳定供应[54][58] - 公司与一家领先的中小尺寸TFT - LCD面板制造商共同开发人机界面显示平台[73] 公司产品研发成果 - 2021年公司推出首款专为可穿戴设备和物联网设备设计的全彩TDDI,产量约500万件[72] - 推出应用于165Hz高刷新率电竞机种游戏显示屏和8K高清电视的高速P2P显示驱动IC,数据传输速度达3.6Gbps[79][83] - 2021年研发出适用于高分辨率无源选址驱动micro - LED的调制系统框架[81][84] - 2021年推出用于可穿戴装置及物联网应用的TDDI驱动IC,生产和付运约500万件[75] 公司专利与市场地位 - 公司在全球拥有超660项专利权[43] - 公司在全球拥有超660项注册专利[45] - 公司是全球最大的PMOLED显示驱动IC厂商,2021年按出货量计算市场份额占主导地位[66] 公司员工相关情况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共有326名员工(2020年为341名),约36%员工驻香港总办事处[89][90]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全球有326名员工,其中251名为工程师[93] - 公司约89%员工拥有学士学位或以上学历,约32%持硕士学位或以上学历[93][95] - 公司员工平均拥有约13年工作经验[93][95] - 公司位于中国内地的测试中心有63名员工[94][96] - 2021年公司投入超过1086小时用于员工培训及发展[100] - 公司67%的员工职能为产品开发,14%为品质及制造,19%为其他[91] - 公司员工教育程度方面,32%为硕士学位或以上,57%为学士学位,10%为文凭/证书,1%为其他[91] - 公司员工经验方面,20%工作经验>20年,17%为16 - 20年,17%为11 - 15年,13%为6 - 10年,26%为1 - 5年,7%<1年[92]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共有326名员工,约36%驻香港总部,其余分布在中国大陆、日本、韩国和台湾[144][145] - 中国大陆测试中心有63名员工,该数据不包含在上述326名员工内[144][145][146] 公司社会责任活动 - 公司参加了2021年12月12日的“无障行者2021”活动和2022年1月9日至23日的公益金线上百万行活动[101][102][107] 公司人员委任与变动 - 2021年12月公司向符合条件员工授予1800万份认股期权[47][49] - 马玉川,57岁,自2019年5月起任董事会主席,2018年获委任为董事[147] - 王华志,55岁,自2020年1月起任行政总裁,2019年任署理行政总裁和执行董事[151] - 王辉,39岁,2021年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为薪酬委员会和投资委员会成员[153] - 康剑博士40岁,2021年获任非执行董事,是审核委员会成员[159] - 梁享英先生58岁,2014年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是审核委员会主席[161] - 许维夫52岁,2014年获委任为董事,有超18年高科技行业经验[165] - 陈正豪72岁,2020年12月起获委任为董事,曾在英特尔任高级职位逾10年,在伊利诺大学任教3年[165] - 梁广伟65岁,为集团永久荣誉主席[170][173] - 何耀康53岁,2021年加入公司,此前张志华于2021年11月22日辞任公司秘书[171][174] - 吴文琦53岁,2017年加入公司,此前为虹晶科技协理[176][182] - 吴崇圣46岁,2018年加入公司,有超20年半导体行业销售及营销经验[177][182] - 卢爱儿57岁,2000年加入公司,有超30年人力资源管理经验[178][182] - 黄嘉基56岁,2005年加入公司,有超30年半导体行业客户服务和物流管理经验[180] - 庞达光57岁,2019年加入公司,有超30年半导体行业质量管理经验[181] - 叶楠自2021年6月10日起任非执行董事和审核委员会成员,11月3日因工作安排变动辞职;康剑自2021年11月3日起任非执行董事和审核委员会成员[184] 公司未来规划与预期 - 公司预计2022年开始大规模生产约1000万件装有显示IC的电子货架标签[66] - 公司的MIPI - Local Dimming IP预计2022年第二季度推向市场[73] - MIPI局部调光IP预计2022年第二季推出市场[75] - 预计全球芯片短缺将延续到2023年甚至更久,芯片价格仍将维持在较高水平[88] 公司荣誉 - 2021年公司荣获「香港最优秀企业大奖2021」及「华富卓越投资者关系大奖2020-主板类别」[88] 公司投资情况 - 2021年公司未持有重大投资,无未来重大投资及资本资产计划,未收购或出售重大附属公司及联营公司[144] 公司人员背景信息 - 王辉于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取得控制系统工程理学硕士学位,于香港大学取得工商管理硕士学位[155] - 康剑持有英国德蒙福特大学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中国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金融工商管理硕士学位[159] - 梁享英于英国百拉福大学取得学士学位,英国伦敦大学伦敦经济及政治学院硕士学位,北京大学中国法律学士学位[161] - 梁享英于2020年7月获委任为联交所上市覆核委员会成员[161] - 梁享英曾于2010 - 2016年担任联交所上市委员会成员[161] - 康剑担任上海贝岭股份有限公司(股份代号:600171)董事[159] - 梁享英是英格兰及威尔士特许会计师公会及香港会计师公会资深会员,香港证券学会委员[161] - 何耀康53岁,拥有30年审计、会计等财务管理经验;黄家骥56岁,在半导体行业有超30年客户服务和物流管理经验;彭达光57岁,在半导体行业有超30年品质管理经验[183] 公司治理相关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遵守上市规则附录14所载企业管治守则所有适用条文[189][191] - 公司采纳上市规则附录10所载标准守则作为董事证券交易守则,2021年全体董事遵守规定[190][192] - 公司就董事及有关员工买卖证券制订不比标准守则宽松的书面指引,2021年全体遵守[190][192] - 董事会负责监督公司业务管理,目标是为股东提升长远价值并均衡持份者权益[196] - 董事会审议事宜包括策略管理、集团架构资本等多项内容[196][197] - 非特定董事会职责及集团日常运作事务在CEO监督下委派管理处理[197] - 年报日董事会有1名执行董事、3名非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98][199] - 公司会不时检讨董事会规模及组成,确保能提供不同观点和有效决策[198][199] 董事关系及过往经历 - 各董事与公司相关人员无关系,过去三年无担任上市公司董事,无涉及特定上市规则事宜[169][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