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金至尊集团(02882) - 2023 - 年度财报

珠宝零售市场数据 - 2023年首半年国内金银珠宝商品零售总额为1689亿元,较去年同期上升17.50%,高于国内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8.2%[22] - 2023年香港前5月累计珠宝首饰、手表及钟表以及名贵礼物的零售额为248.5亿港元,较去年同期上升76.6%,高于香港整体零售销售额同比18.4%增速[22] - 澳门钟表珠宝类销售额2023年首半年同比增长80%以上,第二季较去年同期上升110%,高于澳门同期整体零售业销售额43.8%、64.3%的同比增速[22] 金至尊珠宝获奖情况 - 2022年8月金至尊珠宝获《资本壹週》颁发「珠宝品牌服务大奖2022」[9] - 2022年8月金至尊珠宝获《Marie Claire玛利嘉儿》颁发「Best Label Award 2021/2022-最佳珠宝品牌大奖」[10] - 2022年9月金至尊珠宝获《香港优质标志局》颁发「Q唛人气品牌2021」[11] - 2022年11月金至尊珠宝获《CAPITAL资本杂志》颁发「环境社会及企业管治大奖2022」[12] - 2022年12月金至尊珠宝获《香港零售管理协会》颁发「2022最佳优质服务零售商-旗舰店(金奖)」[13] - 2023年2月金至尊珠宝获《香港旅游发展局》颁发「2022杰出优质商户(珠宝及钟表类别)-金奖」[17] - 2023年5月金至尊珠宝获《旭茉JESSICA》颁发「2023职场女生最喜爱珠宝钻饰品牌」[18]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财年公司收益约为8.043亿港元,较2022财年约9.02亿港元减少约10.8%[31] - 公司毛利由2022财年约1.962亿港元降至2023财年约1.716亿港元,减少约12.5%[32] - 2023财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8970万港元,较2022财年增加约1080万港元[32] - 2023财年零售收益约5.92亿港元,较2022财年约6.8亿港元减少13%[33] - 2023年6月30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值项目总计为9.36亿港元(2022年:8.82亿港元),借贷净额为9.67亿港元(2022年:8.63亿港元)[54]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流动比率为78%(2022年:90%),资产负债比率为121%(2022年:110%)[54]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财年中国内地黄金及珠宝零售业务收益约5.305亿港元,占比66.0%,较2022财年减少约17.9%[31] - 2023财年港澳黄金及珠宝零售业务收益约8800万港元,占比10.9%,较2022财年增加约23.2%[31] - 2023财年新媒体营销服务业务收益约1.838亿港元,占比22.9%,较2022财年增加约0.1%[31] - 2023财年中国内地零售收益约5.04亿港元,较2022财年减少17%[33] - 2023财年港澳零售收益约8800万港元,较2022财年增加23%[33] - 2023财年新媒体营销服务业务收益约为1.84亿港元,与2022财年持平,占总营业额的23%(2022年为20%)[43] 公司店铺情况 - 2023年6月30日,公司在香港及内地分别有3间及267间“金至尊”品牌销售点[34] - 公司在中国共有270间店铺,其中内地267间,香港3间[38] 公司股份认购及发行情况 - 公司于2021年5月31日与首名认购人订立首份认购协议,配发及发行6.5亿股新普通股,认购价为每股0.05港元,发行本金额为5200万港元的可换股债券,可转换为8亿股新普通股[48] - 公司于2021年5月31日与第二名认购人订立第二份认购协议,配发及发行5亿股新普通股,认购价为每股0.05港元,发行本金额为3250万港元的可换股债券,可转换为5亿股新普通股[49] - 认购价0.05港元较认购协议日期公司每股0.059港元的收市价折让约15.25%,转换价0.065港元较收市价溢价约10.17%[50] - 认购事项完成后,筹得所得款项净额约1.41亿港元,净认购价及净转换价分别约为0.050港元及0.065港元[51] 公司业务运营举措 - 公司本年度扩大产品组合,推出“至尊金”等多个系列新产品[40] - 公司进行多项推广活动,包括2022年第3、4季新品推介会等[40][41] 公司店铺租金策略 - 公司内地自营销售点多位于百货公司或购物中心,多按营业额支付租金,港澳销售点缴纳固定租金[35] 公司内地业务策略 - 公司内地策略专注于特许经营店铺增长[36] 公司股息分配情况 - 董事会决定不向普通股持有人宣派本年度末期股息[47] 公司财务担保及贷款情况 - 2023年6月30日,公司就向附属公司授予的银行融资总额的50%向数间银行出具公司财务担保10.75亿港元,附属公司已动用银行融资17.045亿港元[58] - 2023年7月28日,公司与六福财务有限公司订立贷款协议,获1000万港元贷款,年利率15%[60] 公司股份收购及出售情况 - 2023年7月28日,六福至尊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拟以1480.99万港元有条件收购2100万股公司股份[62] - 2023年7月28日,六福至尊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拟以5600万港元有条件收购6500万股公司股份及本金5200万港元的公司可换股债券[62] - 2023年7月28日,六福至尊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拟以3500万港元有条件收购5000万股公司股份及本金3250万港元的公司可换股债券[62] - 2023年7月28日,公司有条件同意以900万港元出售Brand New Management Limited全部已发行股本[63] - 2023年7月28日,要约人拟收购公司约50.49%股权及本金总额9100万港元的可换股债券[70] - 预计收购事项及要约分别于2023年11月中旬前后及12月中旬前后完成[71] 六福财务数据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六福收益约119.78亿港元,溢利约12.85亿港元[73] - 2023年3月31日,六福流动资产净值及资产净值分别约为95.07亿港元及122.21亿港元,包括现金及现金等值项目23.48亿港元[73] - 2023年6月30日,六福财务资源远超集团亏损状况净额3.71亿港元[73] 公司审计意见情况 - 若成功执行解决2023年不发表意见的行动方案,该意见将不会对集团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年度的综合财务状况产生后续影响[76] - 审核委员会认为集团将可于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财政年度删除2023年不发表意见[77] 公司董事信息 - 李柠38岁,2019年6月12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及董事会主席[79] - 王朝光51岁,2021年4月1日获委任为公司执行董事及联席主席[80] - 胡红卫44岁,2019年3月29日成为非执行董事,曾在天喔国际任职,2020年11月13日天喔国际取消上市后辞任[81] - 陆海林74岁,2017年5月31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有逾40年相关经验,现担任多家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82][83] - 范仁达63岁,2008年9月30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现担任多家联交所主板上市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85][86] - 陈剑燊42岁,2021年2月19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曾在多家公司任职,现担任成实外教育独立非执行董事等职[88][89] 公司企业管治情况 - 公司于2019年6月12日委任李檸为执行董事及董事会主席,10月4日兼任行政总裁,偏离企业管治守则第A.2.1条(2022年1月1日重新编号为C.2.1条)[92] - 公司未固定非执行董事胡红卫及独立非执行董事陆海林、范仁达任期,偏离企业管治守则第A.4.1条(2022年1月1日删去),但全体非执行董事及独立非执行董事须最少每三年轮席告退一次并膺选连任[93] - 公司已采纳上市规则附录十所载的上市发行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本年度所有董事遵守该守则规定标准[94] - 本年度举行五次董事会会议和两次股东大会,各董事出席率较高,如执行董事李檸、王朝光等董事会会议出席率为5/5[96] - 董事会将日常营运权力授予管理层,管理层由执行董事、管理人员和营运总监组成[98] - 陆海林博士于2023年2月8日和6月21日分别不再担任捷利交易宝金融科技有限公司和天津发展控股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100] - 陈剑燊先生于2023年9月15日不再担任威诚国际控股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100] - 董事会遵守规定委任至少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占至少三分之一董事会成员[101] - 范仁达博士在董事会任职超9年,公司认为其仍维持独立身份[103] 公司委员会情况 - 董事会设立薪酬、提名和审核三个委员会,各委员会有书面职权范围[106] - 本年度薪酬委员会举行一次会议,成员出席率均为1/1,负责董事及高管薪酬相关事宜[107] - 本年度提名委员会举行一次会议,成员出席率均为1/1,考虑董事相关事宜[109] - 提名委员会评估董事候选人时参考诚信声誉、专业资格等因素并向董事会推荐[112] - 本年度审核委员会举行两次会议,陆海林、范仁达、陈剑燊出席次数均为2次[113] 公司审计费用情况 - 已付或应付国富浩华(香港)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审核服务费用242万港元,非审核服务费用20万港元[116] 公司秘书情况 - 陈素芬自2023年6月28日起任公司秘书,截至2023年6月30日接受不少于15小时专业培训[124] 公司股东大会相关情况 - 持有公司缴入股本(附有股东大会表决权利)不少于十分之一的股东,有权要求董事会召开特别股东大会[125]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情况 -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涵盖2022年7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期间[132] -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在香港及中国内地从事商标授权、零售黄金及珠宝产品,在内地提供新媒体营销服务[133] - 公司编制报告应用“重要性”“量化”“平衡”及“一致性”原则[134] - 若对报告或可持续发展绩效有意见,可通过info@hkrh.hk联系公司[138] 环境、社会及管治管治架构情况 - 公司建立的环境、社会及管治管治架构由决策层(董事会)、组织层(管理层)和执行层(各部门及业务单位)组成[140] - 董事会负责环境、社会及管治策略及报告总体责任、制定框架方针等多项职责[141] - 高级管理层根据董事会制定的方针等制定实施政策措施、评估进度等并汇报[143] - 各部门及业务单位负责协调实施具体政策、收集资料数据等工作[144] 公司战略调整情况 - 公司将脱碳及数字化定为战略调整核心驱动力[145] 公司环境和社会目标情况 - 公司为业务可持续发展设定环境和社会目标,关注能源消耗、温室气体排放、雇员安全福祉等[147] - 公司定期向董事会更新目标实践情况,高级管理层检讨进度并反馈,董事会审阅进展成效并监察风险[148] - 公司致力肩负环境、社会及管治责任,提升相关表现[149] 公司持份者沟通情况 - 公司重视持份者的期望及反馈,与政府及监管机构、股东及投资者、客户、供应商、雇员及社区等定期公开沟通[151] - 公司通过雇员表现评估、在职培训、内部电邮等渠道收集内部主要持份者(雇员)的期望及关注事项[153] - 公司通过公告及其他监管报告、法定存档及通知等渠道收集外部主要持份者(政府/监管机构)的期望及关注事项[153] - 公司通过股东周年大会及其他股东大会、港交所网站上的公告及通函等渠道收集持份者/投资者的期望及关注事项[153] - 公司通过采购流程、展览及行业活动等渠道收集供应商的期望及关注事项[153] - 公司通过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公告、公司网站等渠道收集社区的期望及关注事项[153] 公司重要性评估情况 - 公司根据主要持份者的期望及反馈进行重要性评估,确定客户满意度、产品质量及责任、职业健康及安全、雇员培训及发展、资源使用及温室气体排放为首要重大事宜[157] 公司环境目标及措施情况 - 公司将2020年作为环境关键绩效指标的基准年,计划到2025年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密度20%、能源消耗密度20%、用水密度20%[160] - 公司制定并落实能源及废弃物管理的政策及措施,以实现排放目标[161] - 公司废气排放主要来自运营中使用车辆,鼓励员工善用公共交通及电话会议以减少用车[166] 公司排放及消耗数据情况 - 2023年氮氧化物排放量3078克,排放密度3.83克/百万元收益;2022年排放量2228克,排放密度2.47克/百万元收益[167] - 2023年悬浮粒子排放量227克,排放密度0.28克/百万元收益;2022年排放量164克,排放密度0.18克/百万元收益[167] - 2023年硫氧化物排放量79克,排放密度0.10克/百万元收益;2022年排放量53克,排放密度0.06克/百万元收益[167] - 2023年范围1直接排放二氧化碳当量13吨,排放密度0.02吨/百万元收益;2022年排放量10吨,排放密度0.01吨/百万元收益[1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