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收益为1.19397亿港元,毛利为3852.4万港元,除税前溢利为319.8万港元,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溢利为275.6万港元[11] - 2022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为4.21843亿港元,总负债为6170.1万港元,非控股权益为3.59711亿港元[13]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收入约1.194亿港元,较上一期间减少约1.8%[19] - 2022年上半年母公司拥有人应占净利润约280万港元,较上一期间下降约64.6%[19] - 公司本期收益约1.194亿港元,同比下跌约1.8%;母公司拥有人应占纯利约280万港元,同比下跌约64.6%[21]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总收益约为1.194亿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约1.216亿港元减少约1.8%[49] - 公司毛利在2021年和2022年同期分别约为3880万港元和3850万港元,毛利率分别约为31.9%和32.2%,均维持相对稳定[53][54] - 公司其他收入及收益从2021年同期的约70万港元增加约80万港元,增幅114.3%,至2022年同期的约150万港元[61][62] - 公司其他开支增加约730万港元,增幅486.7%,主要因2022年上半年确认外汇亏损及已撇销贸易应收款项[61][63] - 公司所得税开支从2021年上半年约200万港元降至2022年上半年约70万港元,减少约130万港元,降幅65.0%,实际税率分别为20.2%和20.9%[69][70] -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溢利从2021年上半年约790万港元降至2022年上半年约280万港元,减少约510万港元,降幅64.6%[69][71] - 2022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2.136亿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约2.24亿港元减少约1040万港元[69] - 2022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约400万港元,2021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约1660万港元[77][79] - 2022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约40万港元,2021年上半年为30万港元;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约340万港元,2021年上半年为290万港元[78][79] - 2022年6月30日,公司无重大或然负债,2021年12月31日也无[80] - 2022年上半年公司资本架构无重大变动[81] - 2022年6月30日,公司未抵押任何资产,2021年12月31日也无[85][88] - 2022年6月30日,公司无银行借款,资产负债比率不适用[86][89] - 上市最终发售价每股1.25港元,实际上市所得款项净额约8120万港元,截至2022年6月30日已使用约5208万港元,未使用约2912万港元[91][93]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119,397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121,604千港元[165]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换算外国业务的汇兑差额为(2,162)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614千港元[168]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销售成本为(80,873)千港元,毛利为38,524千港元;2021年同期销售成本为(82,764)千港元,毛利为38,840千港元[169]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除税前溢利为3,198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9,872千港元[169]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内溢利为2,529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7,880千港元[169]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内其他全面(亏损)/收益为(2,162)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8,494千港元[170]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母公司拥有人应占全面收益为594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8,535千港元[176] - 截至2022年6月30日,非控股权益应占全面(亏损)/收益为(227)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41)千港元[178]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母公司普通权益持有人应占基本及摊薄每股盈利为0.69港仙,2021年同期为1.98港仙[181]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主要在中国内地及香港提供热成像产品及服务、自稳定成像产品及服务和通用航空产品及服务[17] - 销售热成像产品及服务业务收益约4230万港元,同比下跌约2.1%,占公司收益约35.3%[28][29] - 销售自稳定成像产品及服务业务收益约1260万港元,同比减少约1080万港元,减幅约46.2%,占公司收益约10.6%[34][36] - 销售通用航空产品及服务业务收益约6430万港元,同比增加约16.9%,占公司收益约53.9%[35][37] - 热成像产品及服务收益在2021年和2022年同期分别约为4320万港元和4230万港元,维持相对稳定[49] - 自稳定成像产品及服务收益从2021年同期的约2340万港元减少约1080万港元,降幅46.2%,至2022年同期的约1260万港元[49] - 通用航空产品及服务收益从2021年同期的约5500万港元增加约930万港元,增幅16.9%,至2022年同期的约6430万港元[49] - 热成像产品及服务毛利率在2021年和2022年同期分别约为26.2%和26.5%,维持相对稳定[53][54] - 自稳定成像产品及服务毛利率从2021年同期的约45.2%增加至2022年同期的约57.9%[53][54] - 通用航空产品及服务毛利率在2021年和2022年同期分别约为30.8%和31.1%,维持相对稳定[53][55] 公司人员及成本情况 - 截至2022年6月30日,集团共有148名员工,2021年12月31日为147名[97] - 期间集团员工成本总额(不含董事及行政总裁薪酬)约为2010万港元,2021年同期为2160万港元[97] 公司企业管治情况 - 公司致力于达到高水平企业管治标准,董事会认为其对保障股东利益和提升企业价值至关重要[98] - 公司在截至2022年6月30日的六个月内遵守了企业管治守则第二部分所有适用守则条文[99] - 公司采纳上市规则附录十所载标准守则作为证券交易守则,董事在该期间遵守必守标准[101][102] - 截至2022年6月30日的六个月内,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104] - 公司于2018年12月18日成立审核委员会,包括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杨晓芙女士为审核委员会主席[158][159] 公司股权结构情况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4亿股,杨伦桢先生和王群力女士分别持有3亿股股份,持股概约百分比均为75%[112]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彼岸阿尔法已发行股份总数为10股,杨先生和王女士分别持有8股股份,持股概约百分比均为80%;杨振泰先生持有2股股份,持股概约百分比为20%[117][119] - 杨先生及王女士分别拥有5股及3股彼岸阿尔法股份,因王女士为杨先生配偶,根据条例,彼等被视为于彼岸阿尔法全部已发行股本及彼岸阿尔法持有的股份中拥有权益[120][122] - 截至2022年6月30日,除上文披露外,公司董事或行政总裁无相关权益或淡仓需知会公司及联交所[121][122]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内,公司未授予董事等相关人士获取利益权利,相关人士也未行使权利,公司等未参与相关安排[127][128]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已发行股份总数为4亿股[135] - 彼岸阿尔法持有公司约75%股份,即3亿股[131][133] - 杨先生和王女士分别持有彼岸阿尔法50%和30%股份[135] 公司购股期权计划情况 - 购股期权计划于2018年12月18日获有条件采纳,2019年1月11日生效,有效期至2028年12月17日[135][140][142] - 因购股期权计划获行使而可能发行的股份数目上限为4000万股,占上市日期及中期报告日期公司已发行股份的10%[141][143] - 12个月内,向每位合资格参与者授出购股期权可发行股份数目上限为公司已发行股份的1%[141][143] - 向公司董事、行政总裁或主要股东等授出购股期权须经独立非执行董事事先批准[141][143] - 若向主要股东或独立非执行董事等授出购股期权,导致发行股份超公司已发行股份0.1%且总价超500万港元,须经股东在股东大会事先批准[141][143] - 授出购股期权要约可在承授人支付1港元名义代价后,于相关承兑日期当日或之前接纳[146][147] - 购股期权行使期由董事会决定,不超要约日期起计10年,行使前无最短持有期限规定[146][147] 公司业务展望 - 公司对业务长远前景抱持审慎乐观态度,将继续物色发展机遇,优化资源分配[42][43] - 公司拟继续按2018年12月31日招股章程应用所得款项净额,未使用所得款用于特定用途的时间将分别延迟至2023年下半年和2022年下半年[97]
彼岸控股(02885) - 2022 - 中期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