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概况 - 公司是1988年在新加坡成立的大型合约制造商,在半导体加工设备行业有业务,在新加坡、中国、菲律宾有生产设施,2023年下半年将在马来西亚设立生产设施[5] - 公司总部位于新加坡,在多地设有制造、服务设施及营销据点,投资分部位于上海[17] - 公司已取得ISO 9001:2015品质管理系统认证,南通厂房获ISO 9001:2015及ISO 14001:2015环境管理系统认证[17] - 公司三度成为Enterprise 50奖的得奖者(1999年、2000年、2001年)[17] 业务分部 - 业务分为电子制造服务、原始设计制造、投资三个分部[7][12][16] - 电子制造服务分部按“配套多、产量低”基准制造产品,包括子系统、成套机器、部件,还提供维护及调试服务[7] - 原始设计制造分部设计并制造自动化设备、精密工具部件、部件,主要用于半导体行业[12] - 投资分部受中国疫情封城影响,2022年设新基金计划未实现,该分部管理的基金完成四项投资,截至2022年末在管资产约为2.44亿新加坡元[16] 管理层变动 - 2022年3月25日罗建华获委任为董事,洪炳发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20] - 2022年5月27日罗建华获委任为主席,杨平退任非执行董事,张卫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20] 财务数据 - 2022年公司收入为12.42亿新加坡元,较2021年的16.83亿新加坡元下降26.2%[40] - 2022年除税后纯利为730万新加坡元,2021年为1260万新加坡元;2022年每股盈利为0.50新加坡分,2021年为1.32新加坡分[40] - 2022年电子制造服务收益10.92亿新加坡元,原始设计制造收益1.19亿新加坡元,投资收益0.31亿新加坡元[30] - 2022年新加坡地区收益1.278亿新加坡元,美国地区收益1.34亿新加坡元,菲律宾地区收益0.32亿新加坡元等[32] - 2022年资产总值16.89亿新加坡元,负债总额4.66亿新加坡元,资产净值12.23亿新加坡元[23][28] - 2022年公司总收益约12420万新加坡元,较2021年减少约4410万新加坡元或26.2%[53] - 2022年电子制造服务分部收益约10917.6万新加坡元,同比下降约31.0%[49][53] - 2022年原始设计制造分部收益约1192.1万新加坡元,同比增长约67.9%[50][53] - 2022年投资分部收益约310.5万新加坡元,同比增长1.8%[52][53] - 2022年公司销售成本约10520万新加坡元,较2021年减少约3490万新加坡元或24.9%[54] - 2022年公司毛利约1900万新加坡元,较2021年减少约920万新加坡元或32.7%[55] - 2022年公司毛利率约15.3%,较2021年减少约1.5%[55] - 其他收入及收益从2021年约460万新加坡元增至2022年约690万新加坡元,增幅49.5%[56] - 销售及市场推广开支从2021年约340万新加坡元减至2022年约320万新加坡元,降幅4.8%[57] - 一般及行政开支从2021年约1520万新加坡元减至2022年约1310万新加坡元,降幅14.2%[58] - 2022年除税前利润约940万新加坡元,较2021年减少约430万新加坡元,降幅31.7%[61] - 2022年所得税开支约210万新加坡元,较2021年增加约100万新加坡元[62] - 2022年除税后纯利约730万新加坡元,较2021年减少约530万新加坡元,降幅42.0%[63] - 2022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约290万新加坡元,投资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约1230万新加坡元,融资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约950万新加坡元[67] - 流动资产净值从2021年约7240万新加坡元减至2022年约5490万新加坡元,减少约1750万新加坡元[72] - 2022年资本开支约540万新加坡元,用于收购物业、厂房及设备[73] - 2022年末已订约但未确认的资本及投资开支约1339.1万新加坡元,包括物业、厂房及设备181.5万新加坡元和投资证券1157.6万新加坡元[75] - 2022年12月31日净负债权益比率为1.1%,杠杆比率为0.17 [80][81] - 上市所得款项净额约4040万新加坡元,截至2022年12月31日约3460万已动用 [86] - 股份认购协议所得款项净额640万新加坡元,截至2022年末动用630万 [89] 业务发展计划 - 电子制造服务分部积极发展前端设备,预计2023年下半年收到生产订单,未来数年收入或增加;在马来西亚马六甲收购工厂,收购精密工具公司[37] - 原始设计制造分部为中国市场开发新型飞边机,目标2023年推出;进行多项新设计;在菲律宾精密工具业务扩大两倍以上[38] - 投资分部受中国封城影响缩减上海业务规模;现有四项管理基金表现好;收购提供精准农业设备集团49%股权,扩大对Vision System投资[39] - 公司将继续专注增强制造实力、深耕半导体前端业务、开发原始设计制造业务及提升营运效率[39] - 公司已收到晶圆半导体加工设备公司长期订单,需求预计未来几年增长[42] - 公司将在2023年下半年完成于马来西亚设立设施[52] - 公司计划扩展业务至马来西亚,预计资本投资约1000万令吉(330万新加坡元)[82] 投资活动 - 2022年公司投资线束及电缆组件制造商Continuumm Technologies 49%股权[49] - 2022年公司分别认购Continuumm Technologies约49.0%股权、深圳杰成约2.0%股权 [83][84] - 2022年公司等认购Liteleaf新普通股,12月31日完成第一批,公司持股约49.0% [85] 股息分配 - 董事会将在股东周年大会建议派发每股0.15新加坡分的末期股息[41] - 公司建议派发2022年度末期股息每股0.15新加坡分,合计约138.1万新加坡元[95] - 末期股息以新加坡元宣派,以港元派付,适用汇率为1新加坡元兑5.83港元,每股应付末期股息为0.87港仙[95] - 待股东批准,股息将于2023年6月23日派发给6月2日名列股东名册的股东[95] - 公司将于2023年6月1日至2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过户文件需在5月31日下午4时30分前送交[95] 员工情况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聘有758名雇员,雇员福利开支约2810万新加坡元 [93] 人员履历 - 林国财77岁,自1988年公司成立起任董事,负责整体管理等,有逾42年相关行业经验[97][98] - 杜晓堂49岁,2016年加入集团,在企业融资等方面有逾19年经验[100][101] - 林钦铭51岁,2015年加入集团,2019年任执行董事,有逾26年贸易及市场推广经验[104] - Henry Lee Wong62岁,任林钦铭替任董事及营运总监,有逾40年供应链及制造营运经验[105][106] - 林国财于1985年修读Stanford - NUS行政管理课程,获多项证书及担任多机构职务[100] - 杜晓堂获河南大学教育学学士、法学硕士学位,复旦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102] - 郑金呷85岁,2019年11月起任执行董事,有逾55年会计及财务经验[109][110] - 罗建华68岁,2022年3月加入集团,半导体行业超41年经验[112] - 王毅喆43岁,2021年12月加入集团,私募股权行业投融和运营超16年经验[116] - Wickramanayaka博士61岁,2018年6月加入集团,曾在多公司任职负责技术开发等[117][118] - 潘志伟53岁,2021年5月加入集团,有逾20年金融及银行业经验[121][122] - 郑金呷最初2004年1月 - 2006年10月加入集团,后在多附属公司任重要管理职位[109] - 罗建华自2021年9月1日起为公司外部顾问公司提供咨询服务,还在多家公司任职[113] - 王毅喆现为公司主要股东光大控股部门董事总经理,曾在多家公司任职[116] - Wickramanayaka博士获多所大学学位,包括日本静冈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19] - 潘志伟曾在联昌国际银行、云顶新加坡等公司任职,还在多家上市公司任独立非执行董事[122] - 潘先生1992年5月获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会计学学士学位,2019年4月成为新加坡董事协会会员[123] - 洪炳发博士69岁,2022年3月加入集团,有超36年工程及技术投资经验[123] - 詹尊豪先生67岁,2002年8月任公司副总裁,有逾43年精密、半导体及自动化行业经验[126] - Ken Ong先生63岁,2019年8月加入集团任全球供应链管理副总裁,职业生涯逾39年[127] - 刘帝福先生64岁,2014年6月加入集团任工程总监,有逾37年电子及半导体工程行业经验[130][131] - 揭育强先生51岁,2020年8月任集团卓越运营高级经理,有逾25年相关行业经验[133] - 陈春熹先生53岁,2005年1月任集团管理信息系统经理,有逾28年信息技术经验[136][137] - 严翔先生有逾25年会计经验,2001年4月加入集团,2017年3月晋升为精技电子财务总监[138] - 蔡水源先生有逾24年采购经验,精通多项采购流程,2021年获供应链及采购高级文凭[141][142] - 叶建隆先生有逾30年管理和运营经验,其中半导体行业超25年,2022年11月1日加入公司[143] - 萧建顺先生在电子行业有逾16年经验,质量管理职位逾20年,2022年加入集团,同年获机电学士学位[147][149] - 罗超群先生在石油与燃气业以及半导体行业有逾35年经验,2015年12月起任职于公司[152][153] - 黄锦炎先生有逾45年管理工厂制造业务经验,曾在Global Invacom效力7年,在Honeywell Aerospace Avionics效力14年[154] 企业管治 - 公司承诺制定良好企业管治常规及程序,截至2022年12月31日已遵守适用的上市规则附录十四所载企业管治守则所有守则条文[163] - 公司采纳上市规则附录十所载上市发行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作为董事及有关雇员的行为守则,全体董事2022年度已遵守该守则[164][165] - 截至企业管治报告日期,董事会由十名成员组成,包括执行、非执行和独立非执行董事[166]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董事会三分之一成员为独立非执行董事,至少一名有适当专业资格或会计等专业知识[167] - 非执行董事委任固定年期三年,须至少每三年在股东周年大会上轮席退任及膺选连任[168] - 董事会负责制定公司策略方针及政策、监督运作,保留监察及批准重大交易等职能[169] - 董事会负责履行制定及检讨企业管治政策等企业管治职责[171]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主席羅建華先生與行政總裁林國財先生分別擔任相應職務,主席曾與獨立非執行董事舉行一次其他董事避席的會議[172] - 全體董事均獲鼓勵參與持續專業發展,執行董事林國財、杜曉堂等,非執行董事羅建華、王毅喆等,獨立非執行董事潘志偉、洪炳發博士等均參與了閱讀與規則有關材料及╱或出席培訓[174] - 2022年3月25日,羅建華獲委任為非執行董事,洪炳發博士獲委任為獨立非執行董事以及審核委員會及薪酬委員會成員[174][176] - 2022年5月27日,羅建華獲進一步委任為董事會主席及薪酬委員會成員,楊平先生退任非執行董事,張衛教授辭任獨立非執行董事[174][175][177][180][181][183] - 2022年6月16日,Henry Lee Wong先生獲委任為林欽銘先生的替任董事[174][179]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執行董事林國財、杜曉堂、林欽銘、鄭金呷出席董事會會議出席率為100%,Henry Lee Wong出席率為66.7%;非執行董事王毅喆出席率為80%,羅建華出席率為100%,楊平出席率為0;獨立非執行董事潘志偉、Senerath Wickramanayaka Mudiyanselage Sunil Wickramanayaka博士出席率為100%,洪炳發博士出席率為100%,張衛教授出席率為100%[179] - 董事會每年定期舉行四次會議,正式通告於定期董事會會議舉行前至少14日送交全體董事[183] - 董事會已成立審核委員會、提名委員會及薪酬委員會,其職權範圍條款嚴謹度不低於企業管治守則的規定[185] - 审核委员会由潘志伟任主席,报告年度举行两次会议,开展工作包括审核财务报表等[186][188] - 提名委员会由Senerath Wickramanayaka Mudiyanselage Sunil Wickramanayaka博士任主席,报告年度举行一次会议,负责检讨董事会架构等[186] - 公司已采纳董事提名政策,任命或重新委任董事由董事会
精技集团(03302) - 2022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