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表现 - 2021年收益为102,616千元,较2020年的171,955千元下降40.3%[8] - 2021年其他收益为1,910千元,较2020年的14,763千元下降87.1%[8] - 2021年除税前亏损为63,084千元,较2020年的67,253千元下降6.2%[8] - 2021年年内亏损为82,618千元,较2020年的84,556千元下降2.3%[8] - 2021年年度全面亏损总额为81,066千元,较2020年的78,257千元上升3.6%[8] - 2021年每股基本亏损为0.13元,较2020年的0.16元下降18.8%[8] - 2021年资产总值为922,182千元,较2020年的1,198,874千元下降23.1%[9] - 2021年权益总值为409,476千元,较2020年的479,903千元下降14.7%[9] - 2021年经营溢利率为 - 61.5%,纯利率为 - 80.5%[12] - 2021年资产总额回报为 - 9.0%,股东权益回报为 - 20.2%[12] - 2021年公司收益约为1.026亿人民币,较2020年下降约40.3%[38] - 2021年融资担保服务净收益约为7400万人民币,较2020年降幅约为53.0%[38] - 2021年非融资担保业务收益约为70万人民币,与2020年持平[41] - 2021年财务顾问服务收益约为6万人民币,较2020年大幅下降[42] - 2021年融资租赁合同及保理业务均无收入,2020年保理业务收益约为200万人民币[43] - 2021年市场生猪销售收益约为2790万人民币,较2020年的890万人民币实现增长[44] - 2021年其他收益约为190万人民币,较2020年下降约87.2%[49] - 2021年经营开支(含研发成本)约为5840万元,较2020年的6770万元减少[53] - 2021年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失约1730万元,因两家公司股权公允价值下降[56] - 2021年生物资产评估减值及结转销售评估增值部分影响共计约2220万元,因猪周期波动猪价回落[57] - 2021年分占联营公司溢利约20万元,与2020年基本持平[58] - 2021年除税前亏损约6310万元,较2020年减少约420万元或约6.2%[59] - 2021年所得税费用约1950万元,较2020年增加约12.7%,因递延所得税费用增加[63] - 应收违约担保付款账面价值由2020年的约310万元增加至2021年的约2090万元,2021年减值损失准备计提约1690万元[64] - 2021年底即期已质押银行存款约1.106亿元,较上年底减少约6490万元;现金及银行存款约1.854亿元,较上年底减少约1.687亿元[66] - 集团资本负债比率由2020年底的约149.8%降至2021年底的约125.2%,因负债总额减少[69]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聘用93名全职雇员,产生员工成本(包括董事酬金)约人民币2760万元[70] - 2021年12月31日公司可分派储备总额约为3.796亿元人民币[98] - 2021年年度集团前五大客户占收益的23.18%(2020年:6.94%),单一最大客户占收益的15.82%(2020年:2.87%)[194] 业务发展战略 - 2021年集团放缓发展步伐,坚持稳中求进理念,加强风险防范[16] - 担保业务深耕科技金融领域,拓展与金融机构合作空间[17] - 融资租赁等业务关注政策导向,布局大湾区综合金融服务[17] - 2022年集团贯彻审慎稳健经营原则,发展传统业务[20] - 集团利用优势把握大湾区机遇,提供特色金融服务[20] - 集团加快探索供应链金融服务,拓展业务领域[20] - 2021年集团部分业务拓展放缓,风险暴露增加,风控难度加大,集团坚持以稳为主,将风险防范放在首位[25] - 2021年担保业务发展步伐放缓,集团借助金融科技优化业务结构,创新业务模式,助力中小微企业发展[27] - 2021年集团围绕发展战略目标,加强与金融机构、科技金融公司交流,完善标准化金融产品[33] - 2021年公司采取审慎稳健经营战略,调整业务结构,业务发展步伐放缓[38] - 2022年公司坚持审慎稳健原则,稳健发展传统业务,布局湾区建设,择机投资并购增强实力[76] - 2022年公司加强对宏观环境和政策形势研判,加强风险防范,审慎发展传统业务,探寻新业务模式[77] - 担保业务方面,公司紧跟政策导向,调整业务结构,探索科技金融领域,开发新产品[79] - 公司结合大湾区建设需要,发挥多牌照优势,为客户提供专业化、特色化综合金融服务[80] - 公司探索“金融 + 实体”融合模式,运营生猪养殖场,搭建全链条一站式金融服务平台[81] - 公司把握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机遇,融入湾区战略建设,为湾区内企业提供特色化金融综合服务[82] - 公司将以投资、参股或收购方式寻找新商业投资机会,拓展业务市场[85] 行业政策环境 - 2021年国家及地方出台诸多利好融资租赁行业的政策文件,行业将朝更健康方向发展[28] - 2022年资管新规正式落地,为业务长期健康发展创造良好制度环境,各类资管机构有广阔发展空间[31] - 2021年中央政府延续对生猪养殖行业的战略部署,六部发布意见促进生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34] - 2022年2月,中国银保监会印发《融资租赁公司非现场监管规程》,引导融资租赁行业规范健康持续发展[79] 项目进展情况 - 大湾区现代化生猪养殖场投产,年产生猪6万头[19] - 大湾区现代化生猪养殖场现有母猪存栏3200头,已形成年产生猪6万头的生产能力[36] - 2021年公司投资的集成科创园项目一期已交付使用,二期正按计划推进[37] 可换股债券情况 - 2018年2月1日发行本金1.54亿港元可换股债券,所得款项净额1.5245999亿港元于2019年8月31日使用完毕[86] - 可换股债券所得款项计划分配1.525亿港元,实际动用1.525亿港元,其中收购及合作机会计划760万港元,实际550万港元;增加资产净值等计划6860万港元,实际7320万港元;偿还本金利息及手续费计划1510万港元,实际2510万港元;一般营运资金计划6120万港元,实际4870万港元[86] - 偿还可换股债券本金利息及手续费实际利用率较最初计划增加66.2%[87] - 2021年9月23日,公司与Chance Talent Management Limited及责任人签订第二份补充契约修订可换股债券条款,责任人包括张铁伟等[185] - 公司向Chance Talent Management Limited发行的本金总额1.54亿港元可换股债券延期至2022年1月31日,2021年1月28日买方以1000万港元按每股1.09港元部分转换,公司配发9,174,312股,约占当时经扩大已发行股本的1.69%[190] 股息与利润分配 - 董事会决定不宣派2021年末期股息,未分配利润用于集团发展及运营[93] 购股权计划 - 公司维持两项购股权计划,均于2013年10月18日通过股东书面决议案采纳[102] - 首次公开发售前购股计划目的是激励员工、挽留人才及吸引潜在技术人才[103] - 首次公开发售前购股计划可供发行股份总数为1000万股,约占年报日期已发行股份5.4760078亿股的1.83%[104] - 公司于2013年11月6日根据首次公开发售前购股权计划授出1000万份购股权,不可再进一步授出,董事、高级管理层及其他雇员分别享有100万股、300万股及600万股的购股权[106] - 授予各购股权持有人的购股权限50%须于2013年11月6日至2014年6月30日归属,30%须于2013年11月6日至2016年6月30日归属,20%须于2013年11月6日至2018年6月30日归属[107] - 接纳授出购股权的要约时须支付1.00港元[109] - 根据首次公开发售前购股计划授出购股权的行使价为1.90港元,较上市的指示性发售范围中位数2.30港元折让约17.4%[110]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12个月,无首次公开发售前购股权获行使或注销,可认购25000股股份的购股权已失效[112]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根据首次公开发售前购股计划授出的购股权结余为644.8万份[115] - 公司于2020年5月18日授出合共3215.54万份首次公开发售后购股权,其中40万份未被接纳,余下3175.54万份[118] - 首次公开发售后购股权中,360万份授予董事会董事,315.54万份授予核心员工,2500万份授予有设定特定绩效目标的员工[118] - 截至年报日期,可认购3160.54万股股份的首次公开发售后购股权仍未行使[118] - 首次公开发售后购股权有效期为授出日期起计10年,期满失效或服务关系提前终止则提前失效[118] - 行使购股权可发行最高股份数不超上市日已发行股份10%,限额可更新但不得超批准日已发行股份10%[122] - 2021年5月27日,首次公开发售后购股权计划授出购股权限额由4140.44万股更新为5430.1362万股,约占年报日期已发行股份5.4760078亿股的9.92%[122] - 建议授出日期前12个月内,授予参与者购股权获行使时已发行及将发行股份总数不超建议授出日期已发行股份总数1%,超限额需股东批准[123] - 董事及核心员工获授购股权可一次性归属并在行使期间行使,有业绩考核员工需达成绩效目标方可行使[125] - 有业绩考核员工购股行权时间表:2021年3月31日起最多行使25%,2022年3月31日起最多行使35%,2023年3月31日起行使余下40%[126] - 接纳授出购股权时须支付名义代价1.00港元[127] - 首次公开发售后购股计划授出购股权行使价为0.84港元,由董事会厘定且不低于规定三者最高值[130] - 首次公开发售后购股计划有效期自2013年10月18日起计十年[131] - 2021年12月31日止12个月,3万份购股权已获雇员行使,行使价0.84港元,行使前收市价1.06港元,12万份购股权失效[132]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受连续性雇佣合约雇员购股权小计300.54万股,设定业绩考核雇员购股权小计2500万股[138][147]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根据首次公开发售后购股权计划,类别1董事(张铁伟等9人)每人尚未行使购股权结余均为400,000份,小计3,600,000份[148] - 购股权限定归属期为2020年5月18日至2030年5月17日,行使期相同,每份购股权行使价为0.84港元[148] - 购股权授出日期为2020年5月18日,紧接授出日期前五 个营业日的股份平均收市价为每股0.816港元[150][151] - 2013年11月6日,公司向李斌、戴菁分别授出1,000,000份及900,000份购股权;2020年5月18日,向董事会全体董事每人授予400,000份购股权,截至2021年12月31日,上述购股权均未行使或注销[178] - 张铁伟等董事2020年5月18日获授的400,000份购股权,行使期至2030年5月17日,每股行使价0.84港元,占已发行股本约0.07%[182] - 李斌2013年11月6日获授的1,000,000份购股权,行使期至2023年11月5日,每股行使价1.9港元,占已发行股本约0.18%[182] - 戴菁2013年11月6日获授的900,000份购股权,行使期至2023年11月5日,每股行使价1.9港元,占已发行股本约0.17%[182]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首次公开发售前可认购6,448,000股股份的购股权尚未行使,25,000股已失效[189]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首次公开发售后可认购31,605,400股股份的购股权尚未行使,30,000股获行使,120,000股失效[189] 董事相关情况 - 2021年5月27日,李斌获重选执行董事,何达荣退任非执行董事,曾鸿基获重选独立非执行董事[152][153] - 戴菁、庞浩泉、区天旂及许彦将在应届股东周年大会上退任,且符合资格并愿意膺选连任[155] - 自2021年中报日期至年报日期,公司董事资料并无变动[157] - 部分执行董事和独立非执行董事服务协议自2019年11月13日开始为期三年,
中国金融发展(03623) - 2021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