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华邦科技(03638) - 2023 - 年度财报
华邦科技华邦科技(HK:03638)2023-07-24 19:20

财务表现 - 2023年公司总收入为456,565千港元,较2022年的1,702,549千港元减少约1,245,900千港元[7] - 2023年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度亏损为127,605千港元,较2022年的241,018千港元有所减少[7] - 2023年公司资产总额为437,887千港元,较2022年的514,774千港元有所下降[7] - 2023年公司负债总额为251,605千港元,较2022年的220,074千港元有所增加[7] - 2023年公司权益总额为186,282千港元,较2022年的294,700千港元有所下降[7] - 2023年公司总收入为456,600,000港元,较去年减少1,245,900,000港元,主要由于电脑产品贸易业务收入减少[24] - 2023年毛利率为1.3%,较去年的2.3%下降,主要因金融服务和电脑产品贸易业务毛利较低[24] - 电脑产品贸易业务收入为426,300,000港元,较去年减少1,255,400,000港元[26] - 金融服务业务收入为5,300,000港元,较去年减少15,500,000港元[26] - 2023年金融资产预期信贷亏损为59,700,000港元,较去年减少185,800,000港元[28] - 应收贷款和应收利息的预期信贷亏损分别为5,970,000港元和5,312,000港元[28] - 2023年一般及行政费用增加4,800,000港元,主要由于物业、厂房及设备减值亏损6,000,000港元[27]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应收贷款的预期信贷亏损拨回约6,000,000港元,而2022年为拨备约122,700,000港元[35] - 2023年应收贷款的还款额约为43,500,000港元,应收利息的还款额约为1,500,000港元[35] - 2023年逾期超过90日的应收贷款账面总值为151,057千港元,预期信贷亏损为130,695千港元,亏损率为86.52%[37] - 2023年应收现金客户款项的预期信贷亏损约为60,400,000港元,较2022年的116,000,000港元有所下降[39] - 2023年应收现金客户款项的预期信贷亏损率为93.38%,其中贷款抵押品价值为100%以下的账面总值为1,568千港元[41] - 2023年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约为400,000港元,较2022年的800,000港元减少约400,000港元[42] - 2023年出售物业、厂房及设备的收益约为300,000港元,较2022年的41,300,000港元大幅下降[44] - 2023年商誉减值约为3,400,000港元,较2022年的48,600,000港元显著减少[45] - 本年度财务成本为870万港元,较去年增加250万港元,主要由于贷款利率上调[46] - 本年度所得税开支为2030万港元,去年为所得税抵免2020万港元,变动主要因应课税利润减少及递延税项资产减少[47] - 本年度集团录得亏损1.3亿港元,去年为亏损2.394亿港元[48] - 本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度亏损为1.276亿港元,每股基本亏损为26.55港仙[49]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存货为2770万港元,较去年增加1300万港元,存货减值拨回160万港元[50]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应收贷款为2040万港元,较去年减少3750万港元,预期信贷亏损拨回600万港元[50] - 截至2023年3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100万港元,较去年减少1570万港元[53] - 截至2023年3月31日,资本负债比率为43.3%,较去年增加12.6个百分点[54] - 截至2023年3月31日,集团共有44名员工,雇员福利费用为1290万港元,较去年减少160万港元[62] - 截至2023年3月31日,集团银行借贷15130万港元,以自持物业19500万港元作抵押[58] - 公司未建议派付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的末期股息[63][80] - 公司未建议派付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79] - 公司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的业绩详情载于年报第67及68页的合并收益表及合并综合收益表[78] - 公司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的物业、厂房及设备的变动详情载于合并财务报表附注13[81] - 公司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的借贷详情载于合并财务报表附注32[84] - 公司股本变动详情载于合并财务报表附注25[85] - 公司截至2023年3月31日的可分派储备约为111,000,000港元,其中股份溢价账为515,700,000港元,可用于支付股息[89] - 五大客户和最大客户的销售额分别占年度总销售额的89.3%和49.8%,五大供应商和最大供应商的采购额分别占年度总采购额的80.8%和51.0%[94] - 公司董事会将考虑集团的实际及预期财务表现、股东权益、留存收益及可分派储备等因素来决定股息派发[92] - 公司董事会致力于通过可持续的股息政策,平衡股东期望与审慎资本管理[93] - 公司五大客户和供应商中,无董事、紧密联系人或持股5%以上股东拥有实益权益[94] 业务策略与市场展望 - 公司通过收购正味国际食品有限公司及岭进国际食品有限公司100%股权,扩大食品贸易业务布局[12] - 公司继续维持稳健的业务策略,专注于提升运营效率并实施成本减省措施[10] - 公司管理层致力于建立客户群并开拓贸易业务及金融服务的商机[10] - 公司成功加强与客户的长期密切业务关系,满足客户需求并获得支持[10] - 公司将继续监察市场趋势,及时调整经营策略以应对不同市场状况[10] - 公司电脑产品贸易业务收入减少12.554亿港元至4.263亿港元,同比下降74.6%[16] - 公司电脑产品贸易业务分部录得亏损2250万港元,去年同期为利润460万港元[16] - 公司新收购的食品贸易业务贡献收入2490万港元及分部利润150万港元[17] - 公司金融服务业务收入减少1550万港元至530万港元,同比下降74.5%[19] - 公司金融服务的证券经纪业务收入减少1210万港元至50万港元,同比下降96%[19] - 公司金融服务的放债业务收入减少340万港元至480万港元,同比下降41.5%[19] - 公司预计中国内地经济将稳定增长,中央政府将继续采取宽松货币政策和财政刺激措施[13] - 公司将以中国内地特别是大湾区作为主要市场,扩大市场份额及提高竞争力[13] - 公司预计随着疫情受控和复工复产,电脑及周边产品市场需求将回暖[20] - 公司对食品贸易业务前景持积极看法,预计香港消费水平提高将利好该业务[21] - 公司考虑缩减或终止金融服务业务,并可能出售该业务[23] - 公司将继续开拓新领域以多元化收入来源[23] 风险管理与内部监控 - 公司采用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的预期信贷亏损模型进行减值评估[28] - 公司董事会持续识别、报告、监管和管理可能对集团表现及策略推行能力造成不利影响的重大风险[95] - 公司在所有重大方面均遵守相关法律及法规,年内无严重违反或不遵守适用法律及法规的情况[98] - 公司通过定期会面、会议及推广活动,与供应商、客户及其他持份者保持良好关系[99] - 公司致力于维持高环境及社会标准,确保业务可持续发展,并遵守相关法律及法规[100] - 公司董事会全面负责集团的内部监控及风险管理,并认为截至2023年3月31日的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制度完善、充足及有效[183] - 公司董事会在2023年度检视了风险管理和内部监控制度的有效性,并认为其足以保障股东及集团资产权益[183] - 公司董事会负责评估ESG相关风险,并确保建立有效的ESG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191] - 公司ESG报告涵盖香港办事处运营,占集团近乎全部收入,但不包括中国附属公司[191] - 公司采用一致的方法编制ESG报告,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可比性[195] - 公司通过股东大会、年度报告、公司网站等渠道与持份者进行定期交流[198] - 公司按法规发布股东大会通告及决议案,并通过中期报告、年度报告等方式披露公司资料[199] - 公司开展多种形式的投资者活动,提高投资者认可,并在网站及报告中披露联系方式[199] - 公司依法律及法规经营,加强安全管理,接受政府监督、检查及评估[199] 公司治理与董事会 - 公司董事会成员及高级管理层的薪酬详情载于合并财务报表附注41及33[108] - 永星资本有限公司持有公司46.37%的股份,沈薇女士通过永星资本有限公司持有相同比例的股份[110][111] - 林瑞平先生持有公司8.97%的股份[110] - 公司已发行股本为526,162,200股[111] - 购股权计划自2013年8月21日起生效,有效期10年,计划参与者包括公司行政人员、股东、供应商等[112][113]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无未行使的购股权,且本年度无购股权被授予、行使、注销或失效[115] - 股份奖励计划自2019年3月14日起生效,有效期10年,获选人士可获授不超过公司已发行股本1%的股份[117]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受托人持有公司4,274,400股股份[118] - 公司董事或董事的关连实体在本年度无重大交易、安排或合约中拥有重大权益[120] - 公司确认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内,永星、陆建明先生、沈薇女士已遵守不竞争契据[126] - 公司已购买董事及行政人员责任保险,为董事及行政人员提供适当的保险保障[137] - 公司已采纳有关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操守守则,并确认全体董事已遵守交易必守标准[144] - 公司确认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内,董事、控股股东及其联系人无任何利益冲突[122] - 公司已采纳上市规则附录十四所载企业管治守则,并在适用及允许范围内遵守[142] - 公司确认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内,无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134] - 公司确认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内,一直维持足够公众持股量(至少25%)[133] - 公司已成立董事会企业管治委员会,负责制定及审视企业管治政策及常规[142] - 公司确认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内,无订立或存在任何管理及行政合约[123] - 公司确认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内,全体董事已遵守有关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操守守则[144] - 董事会由四名董事组成,包括一名执行董事和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47] - 截至2023年3月31日,董事会举行了九次董事会会议和两次股东大会[151] - 执行董事瞿洪清先生出席了2/2次股东大会和8/8次董事会会议[152] - 独立非执行董事卢康成先生出席了2/2次股东大会和9/9次董事会会议[152] - 独立非执行董事朱守中先生出席了2/2次股东大会和9/9次董事会会议[152] - 独立非执行董事李华强先生出席了2/2次股东大会和9/9次董事会会议[152] - 全体董事均已参与持续专业发展,以增进知识和技能[153] - 独立非执行董事已签署为期三年的委任函[160] - 董事会负责制定公司业务策略及整体政策,并监控管理层表现[147] - 董事会已将其权力赋予管理层负责集团的日常管理及运营[145] - 公司董事及高级管理层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的薪酬范围为0港元至2,000,000港元,其中4人薪酬在0港元至1,000,000港元之间,1人薪酬在1,000,001港元至1,500,000港元之间,1人薪酬在1,500,001港元至2,000,000港元之间[166] - 公司董事会成员多元化政策规定,将在2024年12月31日前任命女性成员,以实现董事会性别平等目标[171] - 公司全体员工中女性占比41%,男性占比59%[171] - 薪酬委员会在2023年度举行了三次会议,审议并建议了全体董事及高级管理层的薪酬政策及架构[163] - 提名委员会在2023年度举行了三次会议,审议了董事会的架构及组成,并提名了合适的董事候选人[168] - 审核委员会在2023年度举行了两次会议,审议了公司的中期业绩、年度业绩、财务报告及合规程序[172] - 公司董事会成员多元化政策考虑了性别、年龄、文化及教育背景、专业经验、技能及知识等因素[171] - 薪酬委员会由两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和一名执行董事组成,负责制定公司薪酬政策并向董事会提出建议[162] - 提名委员会由两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和一名执行董事组成,负责董事会的组成及多元化政策[167]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负责审阅公司的财务报告、内部监控及风险管理系统[172] - 公司未设立内部审核职能,但设有内部监控制度,并认为其有效及充足[174] - 公司设有严禁未经授权使用内幕消息的内部政策及程序,并已通知全体员工[175] - 企业管治委员会由三名成员组成,包括执行董事瞿洪清先生和两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77] - 公司核数师天职香港会计师事务所在2023年度收取的审核服务费用为900,000港元,非审核服务费用为800,000港元[185] - 公司拟对组织章程大纲及细则进行修订,以符合上市规则及其他法律法规的最新规定[186] - 公司通过股东周年大会、中期及年度报告等多种渠道与股东保持沟通[187] - 公司秘书黄国明先生严格遵守上市规则第3.29条项下的相关专业培训规定[181] - 公司股份过户登记分处将核实股东要求,确认恰当后召开股东特别大会[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