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业务表现 - 公司服装分部在报告期内录得收益约381.5百万港元,较上一年度减少约10.2%[11] - 公司服装分部在报告期的毛利为约61.8百万港元,较上一年度的62.5百万港元略有下降[11] - 服装业务收益减少10.2%,从424.6百万港元降至381.5百万港元,主要由于日本主要客户采购订单减少[20] - 服装业务毛利减少至61.8百万港元,较去年62.5百万港元下降1.1%,主要由于日本客户订单减少[20] - 服装业务中女装产品占总收益78.3%,销量为3,345千件,较去年减少19.0%[35] - 服装业务总销量减少20.6%,从5,769千件降至4,578千件[35] - 女装产品收益从323.6百万港元减少至298.8百万港元,减少7.7%,主要由于销量从4.1百万件降至3.3百万件[42] - 男装产品收益从61.9百万港元增加至69百万港元,增加11.5%,主要由于每件平均售价从64.2港元增至71.2港元[42] - 童装产品收益从39.1百万港元大幅减少至13.7百万港元,减少65.1%,主要由于销量从0.7百万件减少至0.3百万件[43] - 服装业务毛利率从14.7%增加至16.2%,主要由于整体产品每件平均售价增加[49] 保健产品业务表现 - 保健产品业务收益减少29.8%,从79.5百万港元降至55.8百万港元,主要由于日本客户订单减少及日元贬值[23] - 保健产品业务毛利减少至12.2百万港元,较去年18.2百万港元下降32.9%[23] - 保健产品业务收益从79.5百万港元减少至55.8百万港元,减少29.8%,主要由于日元贬值导致日本主要客户采购订单减少[44] - 保健产品业务毛利从18百万港元减少至12.2百万港元,减少32.6%,主要由于日元贬值导致采购订单减少[50] 收购与业务扩展 - 公司通过收购三间中国公司和一家日本公司,强化了保健产品业务和IRO及CRO业务[19] - 公司收购EP贸易有限公司100%股份,以扩展保健产品业务的分销渠道[23] - 公司收购3家中国CRO公司,以强化IRO业务功能,提供临床试验服务[26] - 公司收购了上海日新医药发展有限公司95%股权、苏州益新泰格医药科技有限公司51%股权和北京格锐博医药研发有限公司51%股权,总代价为2.85百万元人民币[78] - 公司收购了EP贸易有限公司全部股权,总代价为99.4百万日元[79] - 公司收购了瑞益股份有限公司65%股权,总代价为56.16百万港元[83] - 公司通过收购一家日本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拓展了保健产品业务[102] 财务表现与资产负债 - 公司流动净资产从2022年的202.4百万港元下降至2023年的101.5百万港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8.1百万港元降至131.5百万港元[68] - 流动比率从2022年的3.5下降至2023年的1.9,主要由于流动资产减少23.9%和流动负债增加40%[68] - 资产负债率从2022年的1.12上升至2023年的1.48[68] - 公司签订了两项银行融资协议,总金额达19.8百万港元,未动用银行融资率为100%[68] - 公司年內虧損為45,737千港元,較2022年的22,600千港元增加102.4%[128] - 公司年內全面收益(開支)總額為-45,358千港元,較2022年的-20,580千港元增加120.4%[128] - 公司於2023年3月31日的權益總額為91,644千港元,較2022年的139,864千港元下降34.5%[128] - 公司每股基本及摊薄收益重列后为(4.52)港元[149] - 公司截至2023年3月31日的年度非流动负债中,租赁负债为2099千港元[170] - 公司截至2023年3月31日的年度应付关联公司款项为72271千港元[170] - 公司截至2023年3月31日的年度递延税项负债为38千港元[170] - 公司截至2023年3月31日的年度净资本及储备为126319千港元[170] - 公司截至2023年3月31日的年度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131319千港元[170] - 公司截至2023年3月31日的年度非控股权益为8545千港元[170] 员工与人力资源 - 公司员工总数从2022年的141名减少至2023年的136名,员工成本总额从38.8百万港元增加至55.1百万港元[92]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在香港、中国和日本共雇用112名员工,其中111名为全职员工,1名为兼职员工[199] - 2023年公司员工性别分布为男性88人,女性45人[199] - 2023年公司员工年龄分布为30岁或以下58人,31-40岁51人,41-50岁18人,51岁或以上1人[199] - 2023年公司员工职级分布为基层员工82人,中层管理人员48人,高级管理层23人[199] - 公司严格遵守劳动法律法规,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等[195] - 公司实施透明和公平的招聘制度,禁止任何形式的歧视[195] - 公司根据员工工作表现提供公平薪酬和激励制度,管理层薪酬与公司经营业绩挂钩[196] 业务策略与前景 - 公司计划将业务范围由药品拓展至医疗器械、诊断药品、消费者保健品及保健食品,并寻找合适的管道满足中国至日本市场的进出口需求[12] - 公司对前景持谨慎乐观态度,并投资于产品设计及开发,包括开发保健服装产品[12] - 公司将继续关注国内外疫情发展和市场变化,灵活应对,重点提供供应链管理服务[12] - 公司计划通过业务发展伙伴逐步强化必要的功能,以实现创建业务共创平台的愿景[12] - 公司计划通过提升产品设计、创新及创意,积极推广产品,并与供应商合作以增强成本竞争力[98] - 公司预计服装供应链管理服务将受到可支配收入增加、日本和美国服装零售价值增长以及全球经济复苏的推动[98] - 公司已拓展保健分部业务,包括IRO及CRO业务,并在日本提供新药开发规划及商业化支持等全面解决方案[99] - 公司计划逐步增强功能,以创建满足保健行业广泛需求的业务共创平台[102] - 公司将继续探索业务多元化的机会,以应对市场不确定性[110] 研发与创新 - IRO业务预计将为公司内部研发和保健产品业务扩展提供协同效应[27] - 公司内部研发业务专注于抗肥胖、抗糖尿病治疗及下肢动脉疾病新治疗方案的研究[28] - IRO及CRO和内部研发业务毛亏损从3.9百万港元增加至6.1百万港元,增幅40.1%,主要由于CRO业务竞争力及IRO业务前期拓展成本[51] 环境与风险管理 - 公司已确认极端天气可能导致财务损失,包括延迟交付、设备损坏及员工健康风险[186] - 公司已制定措施以防止及减少极端天气的负面影响[187] - 公司已确定持续高温可能导致财务损失,包括秋冬产品销售额下降及电力需求增加[190] - 公司已制定多项措施以防止及减少极端天气的负面影响[191] - 公司已遵守所有与环保、健康及安全相关的法律、规则及法规[94] 客户与市场 - 公司主要客户所在的美国、日本等服装贸易零售市场持续受到复杂不利的贸易环境影响[11] - 公司服装分部的主要客户为日本及美国服装零售品牌拥有人或采购代理,产品以客户自有品牌营销和销售[19] - 公司所有针织产品均按照客户在销售订单中列明的规格及要求进行制造,部分设计由公司推荐或建议[19] - 公司与主要客户的业务关系维持2至13年,建立了可信及可靠的策略伙伴关系[97] 其他财务信息 - 公司资本承诺为50百万日元,相当于约2.9百万港元[86] - 公司已抵押银行存款为9,000千港元[91]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非流動資產總額為3,387千港元,較2022年的2,523千港元增長34.6%[126] - 公司流動資產總額為216,732千港元,較2022年的284,643千港元下降23.9%[126] - 公司淨流動資產為101,548千港元,較2022年的202,355千港元下降49.8%[126] - 公司總資產減流動負債為112,310千港元,較2022年的214,272千港元下降47.6%[126] - 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创健商贸有限公司以总现金代价约99.4百万日圆(相当于约5.6百万港元)收购EP贸易有限公司100%股权[140]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物业、厂房及设备重列后为2,523千港元,使用权资产为4,763千港元,其他金融资产为2,977千港元[143]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重列后为208,141千港元[143]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重列后为55,359千港元[143]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以及应计费用重列后为36,451千港元[143]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应付关联公司款项重列后为35,784千港元[143]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应付最终控股公司款项重列后为4,363千港元[143]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净流动资产重列后为202,355千港元[143]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总资产减流动负债重列后为214,272千港元[143] 管理层与董事会 - 公司执行董事大社聡先生在临床研究、药物流行病学及医疗保健行业拥有逾36年经验[112] - 公司执行董事宫野积先生在业务发展和营销方面拥有超过32年的经验[113]
EPS创健科技(03860) - 2023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