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锐医药(06108) - 2021 - 年度财报
新锐医药新锐医药(HK:06108)2022-04-26 18:55

集团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收益约3.354亿港元,较2020年增加约151.8%[6][10]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毛利约为2850万港元,较2020年增加约161.5%[6]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拥有人应占净亏损约为280万港元,较2020年减少约96.0%[6][10] - 于2021年12月31日,集团之资产负债比率约为1.8%,2020年为零[6] - 2021年集团毛利率为8.5%[7] - 2021年集团总资约为6.62047亿港元,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约为6.32572亿港元,总负债约为2947.5万港元[7] - 2021年集团银行结余及现金约为1.50153亿港元[7] - 2021年集团速动比率为18.4倍,流动比率为24.8倍[7] - 2021年公司总收益为3.3538亿港元,2020年为1.33214亿港元[16] - 本年度总收益约为335.4百万港元,较2020年的约133.2百万港元增加约151.8%[32] - 本年度销售成本约为306.9百万港元,较2020年的约122.3百万港元增加约150.9%[34] - 毛利由2020年的约10.9百万港元增加约17.6百万港元或约161.5%至本年度的约28.5百万港元,本年度毛利率约为8.5%,较2020年增加0.3个百分点[35] - 本年度其他收益净额约为2.6百万港元,2020年约为10.9百万港元,减少主要因汇兑净收益减少约4.2百万港元、部分出售赛科国际权益亏损约1.4百万港元、于赛科国际的投资不再为联营公司之亏损约1.6百万港元[36] - 本年度销售及分销开支约为12.6百万港元,较2020年的约10.5百万港元增加约20.0%[37] - 本年度行政开支约为18.3百万港元,较2020年的约17.4百万港元增加约5.2%[38] - 本年度分占联营公司溢利约为1.1百万港元,较2020年的约1.5百万港元减少约26.7%[39] - 本年度所得税抵免约为784,000港元,2020年约为170,000港元,增加主要因本年度递延税项减少约0.9百万港元[40] - 本年度亏损约为280万港元,较2020年的约6970万港元减少约96.0%[42]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1.502亿港元(2020年:约6580万港元),其中约16.8%(2020年:约65%)以港元计值、约57.3%(2020年:约35%)以人民币计值及约25.9%(2020年:零)以美元计值[56]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银行借款总额约为1140万港元,按3.85%浮动年利率计息,资产负债比率约为1.8%(2020年:零)[56]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拥有27名雇员(2020年:29名),本年度员工成本约870万港元(2020年:约860万港元)[60]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股东权益约为632.6百万港元,2020年约为605.9百万港元[68] - 2021年集团取得人民币浮息短期贷款,12月31日银行借款总额约为11.4百万港元,按年利率3.85%计息[68] - 2021年12月31日,公司可供分派储备约4.26185亿港元,2020年约4.31219亿港元[106]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医药产品分销及贸易2021年收益约3.296亿港元,2020年约1.287亿港元,同比增加约156.1%[16][17] - 提供营销及推广服务2021年收益约580万港元,2020年约450万港元,同比增加约28.9%[16][18] - 医药产品分销及贸易2021年毛利率为7.0%,2020年为5.2%[16] 带量采购价格变化 - 第四批带量采购涉及45个药品品种,入围品种平均价格比原招标平均价格降低约52%,最大降幅约96%[20] - 第五批带量采购涉及62个药品品种,入围品种平均价格比原招标平均价格降低约56%,最大降幅约98%[20] - 第六批带量采购涉及42个胰岛素产品品种,入围品种平均价格比原招标平均价格降低约49%,最大降幅约74%[20] - 中国集采计划实施后,市场上若干医疗产品平均售价比原投标价下降超90%[51] 公司业务发展策略 - 公司将寻求收购新产品分销权以改善产品组合[21] - 公司未来将继续改善本地分销网络以及销售及营销能力[22] - 公司拟将资源重新分配至业务日后发展,专注核心业务并寻求潜在并购机会[23] 公司许可证情况 - 药品经营许可证和GSP证书有效期至2024年11月14日[28][30] 公司业务风险 - 公司业务依赖供应商和分销商客户,且中国医药行业受严格监管,大部分药品受政府价格管制或其他价格限制[33] 集团证券投资情况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在康健国际股份的证券投资公平值约为5170万港元,投资金额约为1.42亿港元,公平值占集团总资产约7.8%,年内确认公平值收益约1690万港元[44] - 年内集团出售239.8万股康健国际股份,所得款项约为140万港元,在其他全面收益录得出售的公平值增加约70万港元[44] - 2021年12月31日及年报日期,集团持有1.17602亿股康健国际股份,占已发行股本总额约1.56%[47]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于香港上市之证券投资(康健国际股份除外)的公平值达约240万港元[48] - 集团接受国农金融投资有限公司供股股份暂定配额并出售,销售所得款项约为1.5万港元,在其他全面收益录得出售公平值增加约1.5万港元[48] - 年内约1960万港元的公平值收益(包括康健国际股份公平值收益)透过按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非循环储备)确认[48]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持有赛科国际25股普通股(相当于25%权益),投资成本净额约人民币4380万元,公平值约为人民币4400万元,占集团总资产约8.1%,公平值收益约190万港元已在其他全面收益中确认[50] - 赛科国际截至2021年11月30日止十一个月录得未经审核综合溢利约人民币140万元[51]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持有HCMPS约14%股权,公平值约为1970万港元,占集团总资产约3.0%,本年度确认公平值亏损约690万港元[53] - HCMPS截至2021年10月31日止九个月录得未经审核综合溢利约1430万港元[55] 公司股权交易情况 - 2021年2月10日完成出售赛科国际25%已发行股本,最高代价为人民币4400万元(约5180万港元),完成后集团持有25%已发行股本[62] - 赛科国际2020年实际资产净值约为人民币1.012亿元,高于目标资产净值,集团无需支付差额补偿[63] - 2021年4月20日,集团附属公司有条件同意出售维健国际162,806股普通股,代价为人民币6800万元(约8170万港元),占已发行股本约8.11%[65] - 2021年7月30日,集团附属公司与维健国际订立补充协议延长达成先决条件的最后截止日期[65] - 2021年4月20日签原股份购回协议后,Major Bright于维健国际的股权由约8.11%摊薄至约7.87%[66] - 2021年9月6日完成维健出售事项,出售后集团不再持有维健国际及其附属公司股权[66] 公司供股及资金使用情况 - 2016年宣布供股,以每股0.275港元认购1,249,344,000股普通股,集资约343.6百万港元,较收市价折让31.25%[70] - 2017年供股完成,所得款项净额约为330.0百万港元,每股供股股份净发行价约为0.264港元[71] - 供股所得款项中约25.5百万港元用于收购HCMPS 5%已发行股本[72] - 约117.7百万港元用于收购康健国际约1.55%已发行股本[72] - 约28.8百万港元用于收购中国生物科技11%已发行股本[72] - 2021年12月31日,未动用的供股所得款项合计约39.6百万港元,预计2022年12月前按拟定用途使用[74] - 公司原拟动用8350万港元进行HCMPS约17%已发行股本的第二批次收购,后取消,资金用于其他潜在收购[78] - 公司原拟动用8850万港元分两批次收购中国生物科技约29%已发行股本,第一批次用2880万港元收购约11%,第二批次取消,剩余5970万港元用于其他潜在收购[78] - 公司使用所得款项净额1040万港元资助收购维健国际额外3%股权[78] 公司股份买卖及复牌情况 - 公司股份自2017年10月6日起暂停买卖,原因是证监会认为相关收购公告可能含重大失实等资料[79] - 若公司股份自2018年8月1日起连续18个月暂停买卖,联交所或取消其上市地位,18个月期限于2020年1月31日届满[80] - 2022年3月21日,公司获悉证监会允许股份恢复买卖,但需达成复牌条件[82] - 公司已达成第一项复牌条件,对于第二项复牌条件已按建议加强内控等[82] - 董事会现任成员及公司高级管理层就第四项复牌条件作出确保遵守行为守则和内控系统的承诺[82] - 哲慧审视集团2015年1月1日至2020年5月31日的内部监控系统[83] - 证监会通知联交所,准许股份于2022年3月22日上午九时正起恢复买卖[83] 公司诉讼情况 - 2020年11月17日,公司获送达证监会提交的呈请,呈请提及公司及两名前董事为答辩人,呈请定于2021年5月11日聆讯[86] - 2021年5月4日,证监会、公司、第一答辩人及第二答辩人就取消呈请原定聆讯日期以同意传讯方式提出共同申请[87] - 2021年5月5日,法院下令取消原定2021年5月11日的聆讯日期,并授出许可定日举行案件管理协议[87]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及年报日期,除已披露诉讼外,集团成员公司无重大诉讼、仲裁或申索[87] - 证监会指第一答辩人在收购恒雅国际15%权益中秘密获得2600万港元利益,还申请第一答辩人向公司支付2600万港元连同利息[86][87] 公司股息政策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之末期股息[6] - 董事会不建议就本年度派付末期股息,2020年亦为零[101] - 公司制定股息政策,无预先厘定股息分派比例,董事会将不时检讨[152] 公司慈善捐款情况 - 本年度集团慈善捐款约55.4万港元,2020年约9.9万港元[102] 公司董事及管理层情况 - 王女士44岁,于2020年6月27日起任执行董事,任期两年,在中国医药分销行业有逾16年经验[88] - 霍先生43岁,于2020年6月27日起任执行董事,任期两年,在中国医药分销行业有逾21年经验[89] - 褚先生50岁,于2021年6月18日起任执行董事,任期两年,在中国医药行业有逾10年经验[90] - 赖国华37岁,2012年6月加入集团,有逾14年审计及会计经验[95] - 李倩明46岁,有逾24年会计及核数经验,2021年6月20日起任独立董事,任期两年[93] - 施礼贤41岁,有逾五年会计及审计经验,2020年9月24日起任独立董事,任期两年[94] - 梁志坚72岁,2021年10月1日起任独立董事,任期两年[92] - 王秋勤、霍志宏、禇雪平执行董事服务合约分别自2020年6月27日、2020年6月27日、2021年6月18日起为期两年[110] - 梁志坚、李倩明、施礼贤独立董事续聘函任期分别自2021年10月1日、2021年6月20日、2020年9月24日起为期两年[110] - 每届股东大会上,约三分之一董事须轮席退任,梁志坚及李倩明将在股东大会轮值告退并可重选连任[110] - 2021年4月30日,刘杨先生辞任执行董事及董事会主席等职务,5月15日生效[113] - 2021年5月15日起,王秋勤女士获任命为董事会主席、企业管治委员会主席和授权代表[113] - 2021年6月18日起,禇雪平先生获任命为执行董事[113] - 2021年7月7日起,施礼贤先生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等职[114] 公司股权结构情况 - 2021年12月31日,已发行股份共1,671,846,657股[124] - Eagle Amber Holdings Limited、张江、戴晓松分别持有426,672,000股,占比2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