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奥星生命科技(06118) - 2021 - 年度财报

财务数据 - 2021年公司收入20.15028亿元,较2020年的12.9598亿元增长55.5%[8] - 2021年公司毛利4.79008亿元,较2020年的3.2353亿元增长48.1%[8] - 2021年公司毛利率为23.8%,2020年为25.0%[8] - 2021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2.773亿元,2020年为0.331亿元[8] - 2021年公司每股基本盈利和摊薄盈利均为0.54元,2020年为0.06元[8] - 2021年公司资产总额20.44777亿元,较2020年的13.78844亿元增长48.3%[8] - 2021年公司资产净额7.8842亿元,较2020年的5.24574亿元增长50.3%[8] - 2021年公司资产负债比率为16.4%,2020年为12.7%[8] - 销售订单从2020年的18.6亿元激增至2021年的26.6亿元,增幅43%[22] - 收入从2020年的13.0亿元大幅增加55%至2021年的20.2亿元[22] - 2021年除税后净利润达2.73亿元(0.428亿美元),创历史新高[22] - 不计出售股权一次性收益,2021年利润为0.97亿元,是2020年的3.1倍[22] - 公司过去5年收入的复合年增长率为38.5%,2021年收入达人民币20亿元以上(约3.166亿美元),较2020年增长55.5%[39] - 2021年公司经营溢利约人民币3.119亿元,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人民币2.773亿元[39] - 2021年订单额为人民币26.63亿元,显著增长约43.3%[39] - 2021年公司总订单额约2663.0百万元,较2020年的约1857.9百万元大幅增加约43.3%[42] - 流体与生物工艺系统业务2021年订单额约1207.5百万元,较2020年增加约328.8百万元或37.4%[45] - 洁净室及自动化控制与监控系统业务2021年订单额为524.8百万元,较2020年增加约88.9百万元或20.4%[45] - 粉体固体系统业务2021年订单额约226.2百万元,较2020年大幅增加约73.8百万元或48.4%[45] - GMP合规性服务业务2021年订单额约117.8百万元,较2020年增加约71.0百万元或151.3%[48] - 生命科技耗材业务2021年订单额约548.9百万元,较2020年增加约225.7百万元或69.8%[49] - 制药设备分销及代理业务2021年订单额约37.9百万元,较2020年增加约17.0百万元或80.9%[50] - 2021年末未完工合同总价值1592716千元,合同总数1609个,其中流体与生物工艺系统合同价值805162千元占比50.6%,合同数目398个占比24.7%[54] - 公司2021年总收入约为人民币20.15亿元,较2020年增加约55.5%,各业务分部收入均有增加[90] - 2021年流體與生物工藝系統收入约8.83亿元,占比43.8%,较2020年增加约50.0%[92] - 2021年潔淨室及自動化控制與監控系統收入约4.797亿元,占比23.8%,较2020年增加约81.4%[92] - 2021年粉體固體系統收入约1.383亿元,占比6.9%,较2020年增加约14.7%[92] - 2021年GMP合規性服務收入约6611.4万元,占比3.3%,较2020年增加约25.4%[92] - 2021年生命科技耗材收入约4.2107亿元,占比20.9%,较2020年增加约68.3%[92] - 2021年製藥設備分銷及代理收入约2689.2万元,占比1.3%,较2020年增加约37.0%[92] - 公司2021年总收入约20.15亿元,较2020年的约12.96亿元增加约55.5%,主要来自中国大陆客户,占比约93.8%(2020年:约94.1%)[103] - 公司销售成本由2020年的约9.73亿元增加约5.64亿元或58.0%至2021年的约15.36亿元,因收入增加所致[104] - 公司毛利由2020年的约3.24亿元增加约1.56亿元或48.1%至2021年的约4.79亿元,毛利率由约25.0%降至约23.8% [105] - 生命科技耗材业务收入由2020年的约2.50亿元增加约1.71亿元或68.3%至2021年的约4.21亿元,毛利增加约0.54亿元或49.1% [99][114] - 流体与生物工艺系统业务毛利由2020年的约9030万元增加约5340万元或59.3%至2021年的约1.44亿元,毛利率升至约16.3% [110] - 洁净室及自动化控制与监控系统业务毛利由2020年的约5720万元增加约3310万元或57.8%至2021年的约9030万元,毛利率降至约18.8% [107] - 粉体固体系统业务毛利由2020年的约3410万元增加约760万元或22.2%至2021年的约4170万元,毛利率升至约30.1% [112] - GMP合规性服务业务收入由2020年的约5270万元增加约1340万元或25.4%至2021年的约6610万元,毛利增加约240万元或9.3% [97][113] - 制药设备分销及代理业务收入由2020年的约1960万元增加约730万元或37.0%至2021年的约2690万元,毛利增加约530万元或78.6% [102][115] - 其他收入由2020年的约800万元减少约170万元或21.3%至2021年的约630万元,其他收益净额增加约1.90亿元至约1.97亿元 [116][118] - 销售及市场推广开支从2020年的约1.487亿元增至2021年的约1.703亿元,增加约0.216亿元或14.5%[119] - 行政开支从2020年的约0.987亿元增至2021年的约1.281亿元,增加约0.294亿元或29.8%[120] - 研发开支从2020年的约0.483亿元增至2021年的约0.656亿元,增加约0.173亿元或35.9%,2021年底有45名研发人员,占雇员总数约2.8%[122] - 2020年财务收入净额约0.03亿元,2021年财务成本净额约0.33亿元[123] - 应占使用权益法核算的投资之净利润从2020年的约0.105亿元增至2021年的约0.107亿元[125] - 除所得税前溢利从2020年的约0.415亿元大幅增至2021年的约3.192亿元,增加约2.777亿元[126] - 所得税开支从2020年的约0.099亿元增至2021年的约0.466亿元,增加约0.367亿元[127] - 年度溢利从2020年的约0.316亿元大幅增至2021年的约2.726亿元,增加约2.41亿元[128] - 2021年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约1.035亿元,投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约0.65亿元,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约0.593亿元[129][131][132] - 2021年底流动净资产从2020年底的约2.836亿元增至约5.27亿元,增加约2.434亿元[135] - 2021年底抵押银行存款约1.723亿元,楼宇、使用权资产和在建工程抵押金额分别约为500万元、7110万元和8500万元,作为7430万元短期和长期银行借贷的担保[138] - 2021年底集团无重大或然负债[139] - 2021年底集团有1582名全职雇员,较2020年底增加178名,雇员成本约4.144亿元,较2020年增加约34.2%[142] - 2021年底已订约但未产生的物业、厂房及设备与无形资产资本开支约1.014亿元[144] - 2021年2月集团与买方订立协议,3月完成出售PALL - AUSTAR JV 60%股份,最终代价约3440万美元[145] 业务发展 - 2021年7月公司开发出自家品牌「BIOSYSTEC」生物反应器[15] - 2021年订单增长来自多元化生物制药客户,非仅依赖新冠疫苗相关机会[23] - 2022年年中起,将有总面积55,000平方米的两间新厂房投入运营[23] - 公司能获取具全集成系统和智能信息系统要求的项目,与对手区分开来[25] - 服务业务与设备及系统工程业务同步增长,新兴国家制药业成熟度提升[26] - 更多细胞和基因治疗的设备、系统及服务在开发中[27] - 对传统原料药设施的自动化及资讯系统需求不断上升[27] - 公司从生产胰岛素、血液生物制品等药物的客户获得大量设备和系统订单[39] - 公司从现有COVID - 19疫苗生产客户获取多种产品线大量重新购买订单[39] - 中国COVID - 19疫苗相关项目2022年增长势或不及2021年下半年,国内询价放缓,但国外有潜在项目在谈判和进行中[39] - 公司决心推进全球拓展、奥星变革推动等关键举措,可能暂时影响利润率,但长远有利[39] - 公司进一步投资数字化咨询、生物制药职业安全咨询等服务业务[41] - 公司认为服务业务未来能带来新的重要收入来源及更高利润率[41] - 2021年底以来,用于单克隆抗体药研发以及细胞和基因疗法的资本开支一直增加[36] - 公司将流体与生物工艺系统地区最佳业务扩展至海外市场[45] - 公司将在海外市场(如东北亚及东南亚)为GMP合规性服务业务寻找商机[48] - 公司将继续向客户推出更具新技术且多元化的生命科技耗材及服务[49] - 英国工厂2021年初通过ISO9001认证并扩建,德国附属公司获净水设备及系统订单[53] - 上海约31200平方米新制造设施预计2022年二季度投入运营,满足未来5年增长需求[53] - 南京新制造中心自2020年四季度起运营,可生产和测试所有类型和型号冻干机[53] - 石家庄约24000平方米新设备制造工厂预计2022年二季度竣工,消除业务发展空间阻碍[56] - 奥星生产系统(APS)不断改善发展,成功后其他生产基地将采用[57] - 项目执行中心2021年克服挑战,提高运营和项目执行效率,缩短交付期并提高质量[57] - 自动化执行推广高效编程模式,缩短编程周期,降低成本[58] - 2022年1月在中国区成立生物化学药物销售团队,围绕重点客户和特定行业[60] - 过去几年招募欧洲和东南亚团队,疫情消退后全球销售团队订单比重将提高[60] - 2021年公司在全球举办29场活动,在中国举办22场线下活动,在社交媒体发布超260条商业新闻及技术文章,发布15支短视频,组织85场线上网络研讨会[61] - 公司网站资源中心分享重点项目影片及新产品技术小册子,H+E Pharma网站推出德语版[62] - 公司品牌组合新增一个服务品牌及一套冻干机产品品牌,12项技术应用下更多特定业务及产品品牌将加入[63]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已获287项专利,当年获得63项注册专利,89项专利正在申请[64] - 公司自动化工程团队开发灵活控制系统,升级人机界面视觉设计规格[64] - 公司开发500公斤大批量湿法造粒和OSD全集成系统、同轴混合器械、新的ILC机、膜一体化高纯水机等[65] - 公司与国内知名大学合作,在“能耗模拟”等领域进行分析、模拟和评估[67] - 2021年公司开发替代制药洁净室100毫米板,年底一次性洁净服上市,无菌预浸渍抹布及无菌乳胶手套正在研发[67] - 公司着手开发无菌快速转移技术及耗材,研制新一代自动冻干装载设备[67] - 公司全球拓展计划将成未来几年增长主要动力之一,服务业务预计持续增长[69] - 公司业务重点是客户产品生命周期中的商业化设施,在生命科学研究领域获得更多项目,CRO及CDMO客户贡献收入[72] - 公司开发12项技术应用,已发展11个技术应用团队,并定期举行研讨会[72] - 受疫情和疫苗需求影响,公司订单数量达历史新高,获得中国及部分新兴国家新冠疫苗项目相关订单[73] - 公司自动化控制及信息系统知识助力粉体固体系统工程业务增长,提供优质解决方案[74] - API公司重视先进技术以提高药品质量和产量,推动数字化,为公司带来商机[76] - 从制剂到API生产、从API到制剂生产的业务拓展是2022年中国制药业主要趋势,模块化技术将成关键[76] - 从CRO到CDMO等业务拓展将继续发展,公司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带来商机[78] - 高毒性/高活性药物需求增加,公司知识和经验支持该趋势,密闭技术等解决方案订单额大幅增长[78] - 洁净室及自动化控制与监控系统业务为高端客户提供综合服务,拓宽至更多生命科学领域[79] - 公用工程自动化业务稳步增长,公司在无菌制剂领域保持优势,扩大人用疫苗市场份额,获细胞治疗客户项目[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