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变化 - 收入同比下降10.7%至1.631亿港元[5] - 总营业收入163,133,000港元,同比下降10.7%[41] - 集团总收益163.1百万港元,同比减少10.7%[183] - 除税前亏损收窄8.9%至6530.2万港元[5][13] -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收窄7.8%至5963.3万港元[5][13] - 公司本期间亏损为5985.8万港元,较去年同期6711.7万港元减少10.8%[15] - 公司全面亏损总额达9060.3万港元,较去年同期5862.5万港元扩大54.6%[15] - 公司本期间亏损6470.1万港元[25] - 除税前亏损从2021年65302千港元扩大至2022年71659千港元,亏损增加约9.7%[49][51] - 除税后亏损为6530.2万港元,相比去年同期的7165.9万港元亏损减少8.9%[73] - 母公司普通权益持有人应占期内亏损59,633,000港元,较去年同期64,701,000港元减少7.8%[90] - 公司净亏损59,633,000港元[35] 成本和费用同比变化 - 销售成本为1.042亿港元,相比去年同期的1.118亿港元减少6.8%[79] - 研发成本为1073.4万港元,相比去年同期的1293.7万港元减少17.0%[79] - 雇员福利开支为5390.1万港元,相比去年同期的7467.2万港元减少27.8%[79] - 金融及合约资产减值亏损为1645.4万港元,相比去年同期的1046.0万港元增长57.3%[79] - 金融及合约资产减值亏损增至16.5百万港元,同比上升57.1%[190] - 折旧及摊销费用从2021年33782千港元下降至2022年31631千港元,减少约6.3%[62][67] - 摊销及折旧费用为3163.1万港元,相比去年同期的3378.2万港元减少6.4%[73][79] - 财务成本从2021年3113千港元下降至2022年2955千港元,减少约5.1%[62][67] - 财务成本为2888.8万港元,相比去年同期的2943.9万港元减少1.9%[73][77] - 其他收入及收益总额为858.0万港元,相比去年同期的803.3万港元增长6.8%[76] - 所得税抵免总额为544.4万港元,相比去年同期的454.2万港元增长19.9%[85] - 资本开支从2021年473千港元下降至2022年238千港元,减少约49.7%[62][67] 各业务线表现 - 石墨烯产品业务收入下降3.6%至1.034亿港元[5] - 景观设计业务收入大幅下降17.4%至5773.8万港元[5] - 餐饮收入为零,去年同期为3,552,000港元[41] - 石墨烯产品销售收入103,438,000港元,同比下降3.6%[41] - 景观设计服务收入57,738,000港元,同比下降17.4%[41] - 石墨烯产品业务对外客户销售额为107297千港元,景观设计服务为69910千港元,餐饮为5415千港元,合计182622千港元[51] - 分部业绩显示石墨烯产品业务亏损4719千港元,景观设计服务亏损9850千港元,餐饮业务亏损4379千港元,合计亏损18948千港元[51] - 经调整EBITDA石墨烯产品业务为23951千港元,景观设计服务为6654千港元,餐饮为1065千港元,合计31670千港元[51] - 景观设计服务确认金融及合约资产减值亏损16454千港元[62] - 石墨烯产品业务收入约1.034亿港元,占总收入约63.4%[175] - 石墨烯产品经调整EBITDA约2320万港元,同比减少约3.3%[175] - 研发投入1070万港元,占石墨烯业务收入约10.3%[175] - 景观设计业务收入减少至57.7百万港元,同比下降17.5%[177] - 餐饮业务收入降至2.0百万港元,同比下跌63%[182] - 石墨烯产品分部收益103.4百万港元,同比下降3.6%[183] 各地区表现 - 中国内地市场收入151,064,000港元,同比下降11.0%[41] - 香港市场收入11,639,000港元,同比下降6.2%[41] - 中国内地新合约43份总额59.4百万港元,香港新合约21份总额8.3百万港元[180] 现金流和营运资金变化 - 现金及银行结余下降9.8%至2726.7万港元[6]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至2726.7万港元,较期初3024万港元下降9.8%[18] - 公司经营所得现金为269.7万港元,相比去年同期使用的现金1142.6万港元有所改善[28]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727亿港元,较期初减少1715万港元[30] - 公司存货增加3273.5万港元[28] - 应收贸易账款及应收票据增加6486.3万港元[28] - 贸易应付账款增加1394.3万港元[28] - 流动负债净额64,678,000港元[35] - 非受限现金及现金等价物27,267,000港元[35] - 应收贸易账款及应收票据总额237,116千港元,较期初182,132千港元增长30.2%[94] - 应收款项减值准备60,124千港元,较期初58,612千港元增加2.6%[94] - 应收贸易账款净额176,992千港元,较期初123,520千港元增长43.3%[94] - 六个月内账龄的应收款项139,723千港元,较期初108,532千港元增长28.7%[95] - 超过六个月但一年内的应收款项33,960千港元,较期初11,625千港元大幅增长192.1%[95] - 应付贸易账款总额21,983千港元,较期初8,875千港元增长147.7%[98] - 存货大幅下降至446.4万港元,较期初3780.9万港元减少88.2%[18] - 流动比率维持0.8倍[196] - 现金及银行结余总额27.3百万港元[197] 债务和融资活动 - 债务显著减少31.5%至3.219亿港元[6] - 计息借款增至18641.9万港元,较期初16987.6万港元增长9.7%[18] - 一年内需偿还计息借贷186,419,000港元[35] - 公司发行可换股票据获得款项658.7万港元[30] - 公司偿还银行借款604.1万港元[30] - 公司支付利息支出1071.2万港元[30] - 公司偿还租赁负债698.9万港元[30] - 计息借款总额186,419千港元,其中公司债券即期部分158,945千港元占比85.3%[99] - 高利率借款占比显著,包括利率18%的6,000千港元和利率24%的5,000千港元借款[99] - 公司债券总额从2021年初的225.753百万港元降至2022年6月底的158.945百万港元,减少66.808百万港元(29.6%)[105] - 2021年发行新公司债券8百万港元,交易成本为0.56百万港元[105] - 2021年偿还公司债券80.9百万港元,其中75.9百万港元为6%港元债券[105] - 2021年利息支出总额为16.842百万港元,2022年上半年为1.96百万港元[105] - 银行借款为5.606百万港元,年利率4.35%,以人民币计价[107] - 无抵押借款总额为22.048百万港元,包括人民币计价的5.343百万港元和港元计价的15.62百万港元[107] - 来自合营企业的贷款为4.62百万港元,年利率12%[107] - 承兑票据从2021年底的264.681百万港元大幅减少至2022年6月底的87.538百万港元,降幅达177.143百万港元(66.9%)[111] - 2021年延长承兑票据收益确认为51.435百万港元[111] - 承兑票据实际利率为8.5%,原发行利率为2%[112] - 可换股票据总价值达104,936千港元,其中负债部分47,993千港元,权益部分29,338千港元,认股权证储备27,605千港元[115] - 2022年上半年发行可换股票据总额53,552千港元(约6,910,000美元),较2021年全年62,698千港元(约8,090,000美元)有所减少[116] - 可换股票据实际利率高达22.04%至56.61%,反映较高融资成本[118] - 2022年上半年1,700,000美元(13,175千港元)可换股票据转换为20,269,229股普通股,换股价0.65港元/股[118] - 2022年实际利息支出8,836千港元,较2021年6,258千港元增长41.2%[115] - 负债总额从2021年末905893千港元下降至2022年中706967千港元,减少约21.9%[57] - 负债比率降至97.8%(2021年末:245.9%)[197] 权益和资本变动 - 股东权益大幅增长70.1%至3.355亿港元[6] - 资产净额增至32914.7万港元,较期初19101.2万港元增长72.3%[20] -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增至33558.2万港元,较期初19730.6万港元增长70.1%[20] - 优先股发行增加3236万港元,带动权益增长[23] - 可换股票据发行增加3158.8万港元,融资活动活跃[23] - 普通股发行数量从509,116,921股增至541,386,150股,股本从5,091千港元增至5,414千港元[121] - 通过转换可换股票据发行20,269,229股普通股,增加股本203千港元及股份溢价11,484千港元[121] - 发行323,657,534股优先股,面值3,236千港元,股份溢价179,682千港元,用于抵销236,270千港元承兑票据[124] - 认股权证行使价0.65港元/股,有效期5年,作为权益工具计入储备[118] - 库存股份50,000股,账面价值-7,282千港元,较期初无变化[127] - 股份奖励计划于2021年1月28日向10名参与者授予9,931,275股股份,公平值每股0.59港元[132] - 已归属股份相关公平值为99,000港元,5,760,000港元差额计入股份溢价[132] - 股份奖励计划下以权益结算以股份为基础薪酬2022年为零港元,2021年为5,859,000港元[132] - 泛亚国际股份奖励计划2021年向两名董事授予100股股份,公平值每股5,208.89港元[133] - 泛亚国际计划下以权益结算薪酬2022年为零港元,2021年为521,000港元[133] - 认股权证发行在外数量从48,228,846份增至89,423,076份,行使价每股0.65港元[136][137] - 2022年1月10日发行41,194,240份新认股权证,认购价3,455,000美元[137] - 认股权证加权平均剩余合约年期为4.4年[137] - 购股权计划可授出购股权最高数目为已发行股份的10%[138] - 任何12个月期间授予各参与者购股权上限为已发行股份的1%[138] - 授予董事及雇员购股权25,500,000份,行使价0.65港元[145]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未行使购股权数量为13,500,000份(较2021年末减少47.1%)[147][152] - 期内行使购股权12,000,000份,配发新股12,000,000股[147] - 购股权公允价值测算使用预期波动率73.28%和无风险利率0.73%[151] - 购股权计划规定授予主要股东超0.1%股份或500万港元需股东批准[144] - 每股基本亏损基于加权平均已发行普通股516,055,804股计算,较去年同期481,397,723股增加7.2%[90] - 美国预托股份公开发售469.5653万股,每股发行价2.5美元[169] 关联方交易和投资 - 向合营公司奕桂提供贷款人民币672.3万元,年利率12%[161] - 来自普邦的合约收入同比下降73.8%至9.5万港元[155] - 向合营公司泛亚国贸提供贷款462万港元,年利率12%[155] - 来自关联方贷款的利息收入总计424,000港元[155] - 期末奕桂贷款未偿还余额人民币523.3万元[161] - 动用泛亚国贸循环贷款462万港元,年利率12%,未偿还余额462万港元[162] - 上海奕桂品牌管理贷款420.9万港元,年利率8%,已于期内全额偿还[162] - 文律阁收购代价1020万元人民币,卖方承诺三年各年税后纯利不低于257万元人民币[163] - 文律阁2018年审计净亏损约410万元人民币,未达盈利保证[163] - 仲裁裁定卖方赔偿总额约2166万元人民币,已从两名卖方收回约135万元人民币[163][164] - 为附属公司银行信贷提供担保1169.3万港元,其中542.6万港元已使用未偿还[167] 其他财务指标 - 经调整EBITDA下降19.0%至2565.9万港元[5] - 总资产减少5.5%至10.361亿港元[6] - EBITDA为负478.3万港元,相比去年同期的负843.8万港元改善43.3%[73] - 总资产从2021年末1105712千港元下降至2022年中1053194千港元,减少约4.7%[57] - 新合约总金额67.7百万港元,同比下降0.3%[181]
烯石电车新材料(06128) - 2022 - 中期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