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度公司录得收益31.858亿港元,较2020年度上升约117.4%[27] - 2021年度销售成本上升116.1%至29.807亿港元,毛利率轻微上升0.5%至6.4%,毛利增加136.8%至2.051亿港元[28] - 2021年度公司录得预期信贷亏损拨备2910万港元,上一年度为减值拨回拨备300万港元[29] - 2021年度研发开支约1130万港元[30] - 2021年度其他行政开支由约5170万港元增加至约9570万港元[33] - 2021年度所得税开支为1440万港元,主要来自中国及澳门项目的应课税溢利[34] - 2021年度经营溢利增长3280万港元,增幅85.9%[36] - 2021年度财务成本净额增加2990万港元,除所得税前溢利为3120万港元,撇除金融资产减值亏损影响后为6030万港元,较2020年增加约3490万港元[37] - 2021年贸易应收款项、应收保留金及应收票据增加约1.521亿港元至5.559亿港元,应收同系附属公司款项增加约13.893亿港元至14.396亿港元[41] - 2021年12月31日,海事业务及一般建筑业务的合约资产结余分别约为2.176亿港元及11.091亿港元[42] - 2021年经审核与未经审核年度业绩存在差异,如收益差异1500.3万港元、销售成本差异3075.6万港元等[46]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资产净值约为7.278亿港元(2020年12月31日:3.678亿港元),债务净额约为9.179亿港元(2020年12月31日:1.68亿港元)[52]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资产负债率为203.4%(2020年12月31日:80.4%)[52] - 2021年度公司员工成本总额约1.548亿港元(2020年度:2.272亿港元)[67]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可供分派储备约为1.917亿港元[123]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集团五大客户合计占总营业额约47.9%(2020年:70.1%),单一最大客户占16.7%(2020年:21.0%)[148]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集团五大供应商合计占总销售成本约11.6%(2020年:28.2%),单一最大供应商占2.5%(2020年:9.9%)[148]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工程服务框架协议年度上限为2400万港元(相当于人民币2040万元),实际交易金额为1362.9万港元[166]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透过合约安排产生的收益金额约为430.2万港元[168] 一般建筑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度公司收益超一倍增长,约84.0%收益来自一般建筑业务分部[8] - 2021年度中国一般建筑承包业务收益显著增长约117.3%[14] - 2021年度一般建筑业务收益约26.767亿港元,占集团收益约84.0%,其中约18.252亿港元(或57.3%)来自海发集团[18] - 公司预计一般建筑业务将继续是主要收益来源,大部分收益将通过海发集团获得[26] 海事建筑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度海事建筑业务中,澳门工程项目贡献327.8百万港元,占总收益约10.3%[13] - 2021年度公司在香港获得两项新的海事建筑工程项目,每份估计合约金额超100百万港元[13] - 2021年度澳门两项填海工程确认收益194.9百万港元,占比6.2%,预计2022年第二季度完工[15] - 2021年度澳门跨海大桥项目的相关栈桥及疏浚确认收益98.0百万港元,占比3.1%,预计2023年第三季度完工[15] - 2021年度澳门发电设施的工程、采购及建设(「EPC」)合约确认收益20.5百万港元,占比0.6%,预计2022年第四季度完工[15] - 2021年度澳门其他项目确认收益14.4百万港元,占比0.5%[15] - 2021年度越南发电设施的海事相关附属服务确认收益29.8百万港元,占比0.9%,大致完工[15] - 2022年公司获批一项菲律宾海事相关附属服务项目,合约金额预计逾3亿港元[19] 公司资产与投资情况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有44艘建筑船舶、189组机器及设备和一幢位于中国青岛的办公大楼[38] - 2021年公司投资1560万港元购置船舶,980万港元购置机器及设备[54] - 2021年海事建筑工程船队增加4艘船舶,年末共有44艘,另订1艘未交付[54] - 2021年末公司已承诺的资本设备订单约为930万港元[55] - 2021年1月13日公司以约4990万元人民币完成收购青岛宏海幕墙有限公司34%股权[58] - 2021年度公司战略性收购宏海幕墙34%股权并取得其董事会控制权[14] - 2021年公司收购宏海幕墙34%股权及董事会控制权[161] 公司抵押与担保情况 - 2021年末账面价值约0(2020年:620万港元)的机器及设备和7170万港元(2020年:2370万港元)的存款已抵押作银行借款担保;约0(2020年:4440万港元)的机器及设备已抵押作澳门项目履约保证及预付款书面担保[61] - 2021年末公司合营业务就建筑合约提供履约保证担保金额为5190万港元(2020年:1.288亿港元)[62] 公司诉讼情况 - 公司一附属公司涉诉讼,原告要求赔偿1.12亿港元(可调整),案件处早期阶段未作拨备[63] 公司员工情况 - 2021年末公司管理及行政104人(2020年:53人)、会计及财务26人(2020年:11人)等,员工总数631人(2020年:298人)[67] 公司股息分配情况 - 董事会不建议就2021年度派付股息[72] - 董事不建议就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派付股息[116] 公司合规与守则遵守情况 - 公司2021年度遵守香港联交所上市规则附录十四所载的企业管治守则[77] - 公司董事2021年度遵守上市规则附录十所载的上市发行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78] - 2021年度公司可能管有内幕消息的雇员无违反证券交易指引情况[78]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及报告日期,集团运营在重大方面遵守各司法权区相关法律法规[184]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及报告日期,公司维持最低公众持股量规定[185] 公司董事会与委员会情况 - 执行董事王学军、崔琦、丁洪斌、杨振山、姜爽、杨宏海出席董事会会议次数分别为4/5、5/5、4/5、5/5、5/5、2/5,出席股东大会次数分别为1/2、2/2、1/2、2/2、2/2、1/2[83] - 独立非执行董事张志文、王亚平、程学展出席董事会会议次数均为5/5,出席股东大会次数分别为2/2、2/2、1/2[83] - 各执行董事与公司订立的服务合约初步为期三年,各独立非执行董事任期初步为一年,张志文先生任期初步为两年[83] - 2021年度审核委员会成员张志文、王亚平、程学展出席会议次数均为2/2[89] - 2021年度提名委员会成员张志文、王亚平、程学展、王学军、杨振山出席会议次数分别为2/2、2/2、2/2、1/2、2/2[89] - 2021年度薪酬委员会成员张志文、王亚平、程学展出席会议次数均为2/2[89] - 丁洪斌于2021年3月30日获委任加入委员会,出席会议次数为0/0[89] - 公司将在2024年或之前摒弃单一性别董事会[94] - 2021年度提名委员会检讨独立董事独立性、考虑董事退任及委任等事宜[97] - 2021年度薪酬委员会评估董事表现、检讨薪酬并就新财务总监薪酬提建议[98] - 2021年度风险管理委员会对海事业务采购及开支职能进行特别检讨[100] - 2021年度公司委聘外部独立顾问对内部监控系统进行检讨,范围涵盖多项职能[100] 公司股东相关情况 - 持有公司缴足股本不少于10%的股东可书面要求召开股东特别大会[107] - 股东提名董事候选人需在股东大会日期至少七天前送交书面建议等[109] - 王学军等4位董事将在股东周年大会退任,王亚平愿膺选连任,其余不连任[134] - 2021年12月31日,崔琦先生在公司有1.02亿好仓,股权百分比12.75%[141] - 崔琦先生在Solid Jewel Investments Limited有60%好仓,在Sky Hero Global Limited有100%好仓[141]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青岛西海岸控股(国际)有限公司等持有6亿好仓,股权百分比75%;Sky Hero等持有1.02亿好仓,股权百分比12.75%[143] - Sky Hero持有的1.02亿股股份曾抵押给青岛西海岸控股(国际)有限公司,抵押于2022年1月13日解除[145] 公司框架协议情况 - 2020年船舶租赁框架协议租期自2020年1月1日起至2022年12月31日,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年度上限2600万港元,实际交易675.3万港元;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上限2700万港元,实际交易无[150][155] - 建筑服务框架协议期限自2020年6月29日至2022年12月31日,青岛海发集团公司持有公司已发行股份的62.25%[157] - 2020年2月18日集团就船舶租赁与深圳长盛订立框架协议,深圳长盛由执行董事崔琦先生控制[150][152] - 2020年4月28日集团与青岛海发集团公司订立建筑服务框架协议,2021年6月3日订立补充协议[157] - 瑞港BVI为公司全资附属公司,就船舶租赁与深圳长盛交易;西海岸发展香港为公司全资附属公司,向海发集团提供建筑服务[151][158] - 集团自2015年3月起与深圳长盛维持业务关系,订立船舶租赁框架协议利于承接更多海事建筑工程项目[154]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2022年12月31日、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建筑服务框架协议年度上限(经修订)分别为18.46亿港元、31.64亿港元、47.46亿港元,2021年实际交易金额为18.25178亿港元[162] 公司附属公司与股权情况 - 大数据公司由青岛海发集团公司直接持有40%及南京三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直接持有60%[164] - 公司于印尼附属公司PTIR拥有67%股权,其余33%股权由Johannes Wargo持有[167] - 瑞沃向Johannes Wargo提供合共12.11496亿印尼盾的贷款以收购1320股PTIR股份[170] - Johannes Wargo将Johannes股份质押予瑞沃以确保偿还PTIR贷款[171] - Johannes Wargo指定瑞沃为授权人处理其作为PTIR股东相关权利事宜[174][175] - Johannes Wargo于PTIR贷款期限内,向瑞沃出让及转让其于PTIR就Johannes股份已付或应付的所有股息或其他收入中的所有权利及权益[176] 公司持续关连交易情况 - 独立非执行董事确认持续关连交易在集团一般及日常业务中订立,按一般商务条款或更佳条款进行,符合股东整体利益[178]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无根据招股章程所界定的重复应用安排订立、重续或复制新合约[179] - 公司已委聘核数师就持续关连交易编制报告,核数师提供无保留意见函件[181] 公司保险与核数师情况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已投购董事责任保险[183] - 罗兵咸永道会计师事务所审核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综合财务报表,将退任并符合资格膺选连任[186] - 2021年度向核数师支付审核服务酬金4432千港元、非审核服务酬金2296千港元,总计6728千港元[104] 公司股份登记与购股计划情况 - 公司将于2022年6月23日至28日暂停办理股份登记手续,过户文件需在2022年6月22日下午4时30分前送交[119] - 根据购股计划,可配股份总数不超8000万股(2016年7月20日已发行股份的10%),未行使购股可配股份不超已发行股本30%,12个月内授出购股行使后发行股份不超已发行股本1%[127] - 参与者需在21天内接纳购股,购股行使期不超10年,接纳时支付1港元,认购价由董事会定且不低于规定三者较高值[128] - 购股计划自2016年6月22日起10年内有效[129]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上市证券行为[132] 公司未来业务计划 - 公司已与澳门某新填海项目总承建商订立合作协议,预计2022年下半年动工[19] 公司董事个人信息 - 王学军先生于2021年3月获调任为执行董事,2020年12月获委任为董事会主席[189] - 丁洪斌先生于2019年7月加入集团,主要负责中国业务发展和运营[191]
瑞港建设(06816) - 2021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