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收益情况 - 2022年度公司总收益为2879.2百万港元,一般建筑业务收益贡献约2419.3百万港元(84.0%)[11][12] - 2022年度海事业务中,香港海底管道岩石铺设项目确认收益206.1百万港元,占总收益7.1% [11] - 2022年度一般建筑业务中,青岛其他较小型一般建筑项目确认收益1584.0百万港元,占总收益54.8% [12] - 2022年度公司收益2879.2百万港元,较上一年度下跌约9.6%[15] - 2022年收益为28.79211亿港元,较2021年的31.85839亿港元有所下降[192] 业务运营情况 - 2022年上半年公司一般建筑承包业务受出行管制拖累,下半年运营有所好转,但疫情影响仍困扰公司 [5][10] - 公司海事业务主要由香港工程项目推动,海外新项目谈判进度因疫情受遏制 [10] - 公司在澳门现有填海及栈桥项目2022年进入最后施工阶段,已与新填海项目总承建商订立合作协议 [10] - 香港“明日大屿愿景”蓝图预计为公司中长期带来庞大商机 [6] 业务拓展与项目 - 公司投资并取得青岛一家建筑设计服务供应商的控制权,增强在中国建筑市场影响力及竞争力 [6] - 公司近期获批菲律宾一项海事相关附属服务项目,合约金额预计超55百万美元 [13] - 公司管理团队关注巴基斯坦及印尼等“一带一路”沿线地区潜在海上建筑项目发展 [13] 财务指标情况 - 2022年度销售成本下跌10.8%至2658.6百万港元,毛利率改善至7.7%,毛利增加7.6%至220.6百万港元[16] - 2022年12月31日须对公司应收款项及合约资产结余作出11.3百万港元的额外拨备[17] - 2022年度研发开支增加6.6百万港元至17.9百万港元[18] - 2022年度其他行政开支增加33.9百万港元至129.6百万港元[19] - 2022年度经营溢利仅增长约4.1百万港元或5.8%,除所得税前溢利19.8百万港元,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业绩录得亏损约12.2百万港元[22][23]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共有44艘海事船舶、190组机器及设备以及一幢位于中国青岛的办公大楼[24]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贸易应收款项、应收保留金及应收票据增加约304.3百万港元至860.2百万港元,应收同系附属公司款项减少约382.8百万港元至1056.9百万港元[26][27] - 2022年12月31日海事业务及一般建筑业务的合约资产结余分别约为233.2百万港元及1396.8百万港元[28]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流动资产净值结余约为469.5百万港元,债务净额状况约为672.8百万港元,资产负债率为198.4%[30] - 2022年集团投资约1250万港元翻新及改造船舶、约2670万港元兴建楼宇物业[32] - 2022年12月31日,账面价值4210万港元(2021年:7170万港元)的存款已抵押作银行借款担保[35] - 2022年集团员工总数638人(2021年:631人),员工成本总额约1.865亿港元(2021年度:1.548亿港元)[39] - 2022年毛利为2.20619亿港元,2021年为2.0509亿港元[192] - 2022年经营溢利为7500.1万港元,2021年为7089.8万港元[192] - 2022年年内溢利为1053.8万港元,2021年为1676.2万港元[192] - 2022年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每股亏损1.52港仙,2021年每股盈利0.32港仙[192] - 2022年资产总值为48.93994亿港元,2021年为44.36947亿港元[194] - 2022年权益总额为6.24317亿港元,2021年为6.43399亿港元[194] - 2022年负债总额为42.69677亿港元,2021年为37.93548亿港元[195] - 2022年研发开支为1793.4万港元,2021年为1131万港元[192] - 2022年金融资产减值亏损拨备为1126.1万港元,2021年为2914.4万港元[192] - 2021年年内溢利为2581千港元,2022年年内亏损12186千港元[196] - 2021年全面收益总额为22873千港元,2022年全面收益总额亏损19082千港元[196] - 2022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312276千港元,2021年所用现金净额为607601千港元[197] - 2022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89096千港元,2021年为212057千港元[197] - 2022年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75534千港元,2021年所得现金净额为873047千港元[197] - 2022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净额为47646千港元,2021年为53389千港元[197] - 2022年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24459千港元,2021年末为291838千港元[197] - 2021年收购一家附属公司付款58312千港元[197] 股息与投资情况 - 董事会不建议就2022年度派付股息[42] - 2022年度集团无重大投资,无附属公司、联营公司及合营企业的重大收购或出售[33][34] - 董事每年至少考虑两次派息,不建议就2022年度派付股息[80]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可供分派储备约为1.817亿港元[84] 公司治理与合规 - 自2022年6月28日起董事会主席及行政总裁均由姜洪昌先生一人担任[48] - 2022年度所有董事已遵守上市发行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49] - 2022年度可能管有公司内幕消息的雇员未违反证券交易指引[50] - 2022年董事会执行、非执行和独立非执行董事任期分别初步为三年、一年和两年,张志文先生任期初步为两年[52] - 2022年各董事参与公司举办的持续专业发展研讨会或研读资料以提升知识技能[52] - 公司收到独立非执行董事年度独立确认书,认为其均为独立人士[53] - 董事会成立审核、薪酬、提名、风险管理和战略与投资五个委员会监督特定职能[55] - 审核委员会负责委聘核数师、审阅财务资料等,曾与管理层、核数师等讨论相关事宜[56] - 提名委员会负责检讨董事会架构等,公司有董事多元化政策[57] - 公司评估董事候选人时不歧视,提名委员会甄选时优先考虑少数异性增强性别平衡[58]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男性员工502人,占比78.7%,女性员工136人,占比21.3%[60] - 提名委员会将在2024年前改变单一性别董事会,后续数年实现更大性别平衡[60] - 战略与投资委员会2022年6月28日成立,2022年度开会考虑潜在收购以补足建筑承包业务[61] - 风险管理委员会2022年对海事业务采购及开支职能进行特别检讨[64] - 公司2022年委聘外部独立顾问对内部监控系统进行检讨,范围涵盖风险评估等多项职能[66] - 一名或多名持有公司缴足股本不少于10%的股东可书面要求召开股东特别大会[71] - 股东欲提名董事候选人需在股东大会日期至少七天前书面建议并送交指定地点[72]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及报告日期,集团运营在重大方面遵守各司法权区相关法律法规[139]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及报告日期,公司维持最低公众持股量规定[140] 核数师相关 - 2022年度向核数师支付审核服务酬金2899千港元[68] - 罗兵咸永道会计师事务所审核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综合财务报表,将退任并符合资格及愿意膺选连任,公司将在股东周年大会提呈续聘决议案[141] - 独立核数师认为公司综合财务报表已根据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的《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真实而中肯地反映了集团于2022年12月31日的综合财务状况等[162] - 独立核数师已根据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的《香港审计准则》进行审计,所获审计凭证能为审计意见提供基础[163] - 独立核数师根据《专业会计师道德守则》独立于集团,并履行了其他专业道德责任[164] - 核数师目标是对综合财务报表整体不存在重大错误陈述取得合理保证并出具报告[183] - 核数师在审计中运用专业判断和保持专业怀疑态度,识别和评估风险并获取审计凭证[184] - 核数师未发现其他信息存在重大错误陈述[180] 股权与股东情况 - 购股计划下所有购股权获行使可能配发及发行的股份总数不得超8000万股,即2016年7月20日已发行股份的10%[87] - 购股计划下已授出尚未行使购股获行使可能配发及发行的最高股份数不得超公司已发行股本的30%[88] - 任何12个月期间,购股计划向参与者授出购股获行使发行及可能发行的股份总数不得超公司当时已发行股本1%[89] - 参与者可在授出购股要约日期起21天内接纳,购股可在董事厘定期限内行使,期限自授出日起不超10年,接纳需支付1港元名义代价[90] - 2022年6月28日,姜洪昌、刘玉涛、倪出尘获委任为执行董事,王学军、丁洪斌、姜爽退任,崔琦调任非执行董事[95] - 崔琦、杨振山、杨宏海将在公司应届股东周年大会上退任,崔琦愿膺选连任,杨振山和杨宏海不膺选连任[95] - 2022年12月31日,崔琦在公司拥有1.02亿股好仓,股权百分比为12.75%[99] - 2022年12月31日,崔琦在相联法团Solid Jewel Investments Limited拥有60%好仓,在Sky Hero Global Limited拥有100%好仓[99] - 公司将于2023年6月21日至27日暂停办理股份登记手续,股份过户文件需在6月20日下午4时30分前送交[81]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青岛西海岸控股(国际)有限公司等持有公司4.98亿股好仓,股权百分比为62.25%;Sky Hero等持有公司1.02亿股好仓,股权百分比为12.75%[100] 客户与供应商情况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五大客户合计及单一最大客户占总营业额分别约48.7%(2021年:47.9%)及18.1%(2021年:16.7%)[101]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五大供应商合计及单一最大供应商占总销售成本分别约14.1%(2021年:11.6%)及4.5%(2021年:2.5%)[102] 框架协议情况 - 2020 - 2022年船舶租赁框架协议年度上限分别为2600万港元、2700万港元、2700万港元,实际交易金额分别为675.3万港元、无、256.5万港元[110] - 2020年船舶租赁框架协议租期自2020年1月1日起至2022年12月31日,集团成员公司可按此协议条款与深圳长盛订立个别船舶租赁协议[104][107] - 建筑服务框架协议期限自2020年6月29日至2022年12月31日,集团同意向海发集团提供建筑服务并可能参与其建筑项目招标[111][112][113] - 若集团标书获授,应与海发集团就提供建筑服务订立单独建筑合约,合约金额通过公开招标程序厘定[114][115] - 建筑服务框架协议年度上限经修订后,2021 - 2023年分别为18.46亿港元、31.64亿港元、47.46亿港元,2021 - 2022年实际交易金额分别为18.25178亿港元、15.2753亿港元[119] - 2022年7月21日公司与大数据公司订立工程服务框架协议,期限为2022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年度上限为2117万港元,实际交易金额为223万港元[119][120][124] 附属公司与合约安排 - 青岛海发集团公司为公司控股及最终控股公司,持有公司已发行股份的62.25%[112] - 瑞港BVI为公司全资附属公司,深圳长盛由执行董事崔琦先生控制[105] - 西海岸发展香港为公司全资附属公司[112] - 2020年公司收购东捷建设,将业务扩展至中国建筑行业;2021年收购宏海幕墙34%股权及董事会控制权[116] - 公司印尼附属公司PTIR外资拥有权占比67%,其余33%股权由Johannes Wargo持有,公司通过瑞沃与其订立合约安排[125][126]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透过合约安排产生的收益金额约为433.5万港元[128] - 瑞沃向Johannes Wargo提供12.11496亿印尼盾贷款以收购1320股PTIR股份,贷款以股份作担保,为期十年,到期自动续期[129] - Johannes Wargo将Johannes股份质押给瑞沃,确保偿还贷款并履行责任[130] - Johannes Wargo指定瑞沃为授权人,可出售Johannes股份、收取所得款项并代表其处理相关事宜[131] - Johannes Wargo指定瑞沃为授权人,可参加PTIR股东大会、行使投票权等[132] - Johannes Wargo在PTIR贷款期限内,将Johannes股份的股息或其他收入权益转让给瑞沃[133] - 截至2022年
瑞港建设(06816) - 2022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