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股本变动情况 - 2013年12月27日,公司股本折合为479,592,598股普通股,每股面值人民币1.00元[3][4] - 2014年12月10日,公司按每股7.39港元价格发行159,870,000股H股,每股面值人民币1.00元[3][4] - 2015年12月18日,公司按每股7.15港元认购价发行42,652,000股股份,每股面值人民币1.00元[3][4] - 2018年7月20日,公司A股上市,发行75,790,510股,每股发行价26.71元,330,547,804股内资股转换为A股,发行后公司已发行股票共757,905,108股[3][4] - 2018年7月公司首次公开发行75,790,510股A股,发行价26.71元/股,募集资金总额2024.4百万元,净额1894.3百万元[176][178] - 2018年A股发行所得款项为2,024,364,522元,净收益为1,894,337,174元[3][4] - 2021年公司股本变动详情载于年报财务报表附注V.33[176][178] 2021年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公司总收入为9,536.1百万元,增幅约16.0%[5][6] - 2021年公司毛利为1,871.8百万元,毛利率为19.6%[5][6] - 2021年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年内利润为708.5百万元,增幅约30.3%[5][6] - 2021年公司毛利率为19.6%,净利率为7.4%,股本回报率为7.2%[10] - 2021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为526,745千元,资产总额为19,478,649千元,负债总额为8,893,622千元[10] - 2021年公司平均应收账款及票据周转天数为165.2天,平均应付账款及票据周转天数为117.0天,平均存货周转天数为121.5天[10] - 2021年公司销售费用占收入百分比为2.8%,管理费用为6.5%,研发费用为5.0%,财务费用为1.3%,实际税率为3.7%[10] - 2021年集团营业收入约为人民币9536.1百万元,较2020年增长约16.0%[40][41] - 2021年集团毛利约为人民币1871.8百万元,较2020年增长约13.6%[40][41] - 2021年集团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人民币708.5百万元,较2020年增长约30.3%[40][41] - 2021年基本每股盈利为每股人民币0.94元,2020年为每股人民币0.72元[41] - 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约为95.361亿元,较2020年的82.215亿元增长16.0%[42] - 2021年公司营业成本约为76.642亿元,较2020年的65.735亿元增长16.6%,占收入的80.4%[43] - 2021年公司毛利为18.718亿元,较2020年的16.48亿元增长13.6%,毛利率下降至19.6%(2020年:20.0%)[43] - 2021年公司研发费用为4.732亿元,较2020年的4.146亿元增长14.1%[44][49] - 2021年公司财务费用为1.228亿元,较2020年的0.609亿元增长0.619亿元,银行贷款年利率在0.054% - 4.10%之间,借贷实际年利率为2.89%(2020年:2.37%)[45][50] - 2021年公司所得税费用为0.273亿元,较2020年的0.35亿元下降22.0%,有效税率从2020年的6.0%降至3.7%[48] - 2021年其他收益约为7680万元,较2020年的1.274亿元下降约5060万元[51] - 2021年公允价值变动收益约为3.391亿元,较2020年的9420万元增长约2.449亿元[52] - 2021年所得税为2730万元,较2020年的3500万元下降22.0%,实际税率由2020年的6.0%降至2021年的3.7%[53] - 2021年资本支出总额约为7.946亿元,2020年为4.831亿元[54][57] - 2021年12月31日负债资本比率为14.5%,2020年为9.4%[55][58] - 2021年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增加约3.859亿元,投资活动使用的净现金减少约1.612亿元,融资活动产生的净现金增加约15.695亿元[59][60][61][64] - 2021年12月31日净流动资产为57.509亿元,较2020年12月31日的50.739亿元增加约6.77亿元[62][65] - 2021年12月31日银行贷款为35.124亿元,较2020年12月31日的15.589亿元增加19.535亿元,其中47.3%为浮息贷款,52.7%为定息贷款,3.8%为欧元贷款,16.9%为美元贷款,79.3%为人民币贷款[64][66] - 2021年12月31日就固定资产之未结算资本承担约为18.318亿元,2020年约为14.725亿元[63][67] - 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95.361亿元,同比增长约16.0%,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约7.085亿元,同比增长约30.3%[84][85] - 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从82.215亿元增长16.0%至95.361亿元,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增长30.3%至7.085亿元[183] - 2021年底公司资产负债率为14.5%,2020年底为9.4% [183] - 2021年公司经营现金流为5.267亿元,2020年为1.409亿元[183] 2021年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公司国内业务收入增加约5.4%,海外业务收入增加约46.8%[5][6] - 2021年公司海外业务收入达3,086.3百万元,占总营业收入比例首次超30%[14][15] - 2021年公司光纤及预制棒业务收入为2918.5百万元,同比下降1.2%;光缆业务收入达3920.8百万元,同比上升19.3%[25][28] - 2021年公司海外业务收入达3086.3百万元,同比增长约46.8%,占公司全年收入的约32.4%,为历史最高水平[26][28] - 2021年公司海外业务收入达人民币3086.3百万元,同比增长约46.8%,首次达全年收入的30%以上[37] - 光纤及光纤预制棒业务2021年收入约29.185亿元,较2020年的29.53亿元下降1.2%,占比30.6%(2020年:35.9%)[42] - 光缆业务2021年收入约39.208亿元,较2020年的32.875亿元增长19.3%,占比41.1%(2020年:40.0%)[42] - 其他业务2021年收入约26.968亿元,较2020年的19.81亿元增长36.1%,占比28.3%(2020年:24.1%)[42] - 2021年国内客户收入约64.498亿元,较2020年的61.19亿元增长5.4%,占比67.6%;海外客户收入约30.863亿元,较2020年的21.025亿元增长46.8%,占比32.4%[42] - 2021年公司海外业务收入达30.863亿元,占总营业收入比例首次超30%[84][85] - 2021年公司海外业务收入达人民币30.863亿元,同比增长约46.8%,占全年营业收入超30%[100][101] - 2021年公司海外业务收入达人民币30.863亿元,同比增长约46.8%,首次达公司全年收入30%以上[180][182] 公司业务发展与布局 - 公司子公司长芯盛于2021年完成A轮及B轮融资,创下AOC光互连领域最高融资记录[14][15] - 公司在光纤光缆主业巩固全球领先市场地位,拓展新产品应用场景并提升生产效率[14][15] - 公司完善光模块与光器件等领域布局,涉足半导体及海缆工程施工领域[14][15] - 公司通过收购及海外建厂完善国际化产能布局[14][15] - 公司子公司长芯盛在多个应用领域取得突破,产品进入多个海外知名大型客户供应链[27][28] - 公司与宝胜科技创新合资子公司宝胜长飞海洋工程2021年完成增资,将初步形成海缆施工及铺设能力[27][28] - 2021年公司完成对巴西长飞宝利龙的收购,波兰光缆生产设施建设如期推进[37] - 2021年长飞新加坡成立长飞波兰,缴足股本45万波兰兹罗提,已现金注资45万波兰兹罗提[82] - 2021年长芯盛武汉成立长芯盛上海,缴足股本1000万元,已现金注资30万元[82] - 2021年长芯盛武汉成立长芯盛汉川,缴足股本5000万元,已现金注资2000万元[82] - 2021年公司成立长飞汉川,缴足股本1亿元,已现金注资7000万元[82] - 2021年公司完成对长飞宝利龙的收购,完善在巴西及拉美区域布局[180][182] - 2022年3月公司计划出资约7.797亿元收购芜湖图森半导体和芜湖太赫兹工程中心,进入第三代半导体行业[108] - 2022年3月,公司拟出资约7.797亿元收购芜湖启迪半导体有限公司及芜湖太赫兹工程中心有限公司[110] - 2022年3月公司出资约7.8亿元收购芜湖启迪半导体及芜湖太赫兹工程中心,涉足第三代半导体行业[185][186] 行业市场情况 - 报告期内,国内运营商采购普通光缆平均价格较2020年进一步下降超30%[25][28] - 2021下半年起光纤光缆需求企稳回升,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普通光缆集采总量及价格明显回升,行业进入新增长周期[19][21] - 2022年全球各区域光纤光缆需求有望增长,中国、美国等关键区域增速至少为6%,全球增速预计超8%[19][21] - 2021年中国新增超65万个5G基站,总数达142.5万个,占全球超60%[87] - 2021年中国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达5.36亿,其中93%用户接入速率达100Mbps及以上,6.4%用户接入速率超千兆[87] - 2021年中国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达2216亿GB,同比增长33.9%,月户均流量达13.36GB,同比增长29.2%[87] - 2021年全国新建5G移动通信基站超65万个,5G基站总数达142.5万个,占全球60%以上[89] - 截至2021年底,国内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总数达5.36亿户,其中100Mbps及以上接入速率的使用者为4.98亿户,占总用户数的93%;达到千兆以上接入速度的使用者为3456万户,占用户总数比例为6.4%[89] - 2021年全球光纤光缆总需求再度超过5亿芯公里,2022年关键区域增速至少为6%,全球增速预计超8%[91][93] - 2021年10月中国移动普通光缆产品集采需求规模约为1.43亿芯公里,较2020年的1.192亿芯公里提升约20%,平均单价超60元/芯公里,相比2020年约40元/芯公里提升明显[93] - 中国电信2022年1月完成室外光缆集采,需求总量与前次基本一致,价格相比中国移动集采结果有所上升,公司在两次集采中获分配总额为行业第一[92][94] - 2021年Q1中国云基础设施服务市场支出同比增幅达55%,阿里云、华为云、腾讯云和百度智能云占总支出80%以上[103][105] - 2022年2月国家同意在8地启动建设国家算力枢纽节点,规划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103][105] - CRU预测2024年全球光纤需求总量有望超6亿芯公里[100][101] - CRU预测2024年全球光纤需求总量有望超6亿芯公里,未来五年行业将平稳增长[184][186] 公司技术成果 - 公司G.654.E光纤助力完成1100公里的800G长距离传输技术研究和系统方案测试[35] - 公司G.654.E光纤助力完成1100公里的800G长距离传输技术研究和系统方案测试,高端多模光纤广泛应用,有源三包层掺镱光纤取得技术突破并获相关奖项[96][98] - 国家电网陕北 - 湖北±800kVA特高压直流工程采用公司G.654.E光纤,实现467公里无中继长距离传输[108] - 国家电网陕北-湖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采用公司G.654.E光纤,实现单跨距467公里的无中继长距离传输突破[109] - 国家电网陕北-湖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采用公司G.654.E光纤,实现467公里无中继长距离传输[181][182] 公司荣誉与评级 - 2021年1月公司入选工信部2020年制造业与互联网
长飞光纤光缆(06869) - 2021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