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奥士国际(08042) - 2022 - 中期财报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收益为32,525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22,462千港元;六个月收益为61,775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40,768千港元[4]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除税前溢利为8,608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4,194千港元;六个月除税前溢利为14,121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3,512千港元[4]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期内溢利为7,436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3,550千港元;六个月期内溢利为12,378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2,797千港元[4]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非流动资产为15,595千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10,677千港元[5]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为71,236千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65,322千港元[5]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负债为16,504千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19,478千港元[5]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资产净值为64,283千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52,267千港元[6]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5,424千港元,2021年同期所用现金净额为3,388千港元[9]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2,149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472千港元[9]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520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4,230千港元[9]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总收益为6.1775亿港元,2021年同期为4.0768亿港元[16]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融资成本为18.4万港元,2021年同期为3.8万港元[22]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所得税开支为174.3万港元,2021年同期为71.5万港元,香港利得税按估计应课税溢利的16.5%计算[25]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1237.8万港元,2021年同期为279.7万港元,用于计算每股基本盈利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8亿股[28]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项目总成本约166.6万港元,2021年同期约47.5万港元[30] - 2022年6月30日应收账款为1.9477亿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1.783亿港元有所增加[33] - 2022年6月30日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中持作买卖之香港上市权益证券为106.4万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160.8万港元减少[38] - 2022年6月30日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费用为325.3万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974.8万港元减少[40] - 2022年6月30日银行透支(有抵押)为598.4万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596.5万港元略有增加[41] - 2022年6月30日分类为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权益工具之上市权益证券公平值为106.4万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160.8万港元[46] - 2022年6月30日分类为按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之权益工具之非上市权益投资公平值为155.6万港元,与2021年12月31日持平[46]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董事及其他主要管理层成员短期福利为338.8万港元,2021年同期为333万港元[51] - 公司收益从2021年上半年约4076.8万港元增加约2100.7万港元或51.5%至2022年上半年约6177.5万港元[53] - 公司2022年上半年纯利增加约958.1万港元或342.5%,达到1237.8万港元,2021年上半年为279.7万港元[55] - 其他收益从2021年6个月约16.6万港元增至2022年约85.5万港元,增加约68.9万港元[69] - 员工成本从2021年约3005.3万港元增至2022年约3749.9万港元,占收益比例从73.7%降至60.7%[70] - 其他开支及亏损从2021年6个月约773.1万港元增至2022年约1013.3万港元,增加约240.2万港元[71] - 所得税开支从2021年6个月约71.5万港元增至2022年约174.3万港元,增加约102.8万港元[73] - 期内溢利及全面收益总额从2021年6个月约282.5万港元增至2022年约1201.6万港元,增加约919.1万港元或325.3%[74] - 2022年6月30日,集团银行结余及现金约4455.1万港元,银行透支约598.4万港元,租赁负债约902.5万港元[77] - 2022年6月30日,资本负债比率为23.3%,较2021年12月31日的22.3%有所上升[78] - 2022年6月30日,公司已发行普通股总数为8亿股,每股面值0.01港元[80]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员工成本(包括董事酬金)约3749.9万港元,2021年6月30日约为3005.3万港元[87]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上半年招聘服务收益5.0265亿港元,其中香港3.5624亿港元、中国内地1.4641亿港元;调派及支薪服务收益1.151亿港元,其中香港1.0309亿港元、澳门0.1201亿港元[16] - 香港招聘服务收益从2021年上半年约2301.3万港元大幅增加约1261.1万港元或54.8%至2022年上半年约3562.4万港元[57] - 中国内地业务收益从2021年上半年约526.7万港元增长至2022年上半年约1464.1万港元,增加约937.4万港元或178.0%[59] - 招聘服务衍生收益从2021年6个月约2828万港元增至2022年约5026.5万港元,增加约2198.5万港元或77.7%[66] - 调派及支薪服务收益从2021年6个月约1248.8万港元减至2022年约1151万港元,减少约97.8万港元或7.8%[68] 公司上市及业务概况 - 公司于2018年10月12日在香港联合交易所GEM上市[10] - 公司为投资控股公司,附属公司主要业务为在香港、澳门及中国内地提供招聘、调派及支薪服务[10] 财务报表相关情况 - 未经审核简明综合财务报表以港元呈列,尚未经核数师审核,但已由审核委员会审阅[11][12] 租赁相关情况 - 2022年3月1日至2025年2月28日,公司确认约266.8万港元的使用权资产及约272.2万港元的租赁负债[32] - 2022年4月14日至2024年8月31日,公司确认约175.1万港元的使用权资产及约163.8万港元的租赁负债[32] 股息分配情况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29] 公司未来发展规划 - 公司目标是成为中港两地领先的人力资源服务供应商,未来扩大在中国其他地区的业务范围[52] - 中国内地2022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按年增长2.5%,公司将中国内地作为核心业务重点[62] - 2022年公司将集合资源重点发展电子商务、物流与供应链、教育及房地产等有复苏潜力的行业[63] - 2022年公司将投资香港金融服务及资讯科技领域和中国内地业务的专责团队[63] - 2022年公司将采取严格措施带动业务、提升生产力和盈利能力[63] - 2022年公司将加强香港及中国内地的内部营销团队,提升品牌知名度[63] - 2022年公司将关注潜在投资机会,创造更多企业社会价值[63] 员工数量变化情况 - 2022年6月30日,集团有118名内部员工及74名调派员工,2021年12月31日为97名内部员工及190名调派员工[87] 股份发售款项使用情况 - 2021年12月31日,公司已悉数动用股份发售的全数所得款项净额[88] 股权结构情况 - 2022年6月30日,陈家健先生、陈家安先生、陈家成先生分别持有公司6亿股股份,占已发行股本约75%[90] - 2022年6月30日,KJE Limited、Caiden Holdings Limited、周家伟先生分别持有公司6亿股股份,占已发行股本约75%[95] - 6亿股股份中,4.5亿股以KJE Limited名义登记,1.5亿股以Caiden Holdings Limited名义登记[92][96] - KJE Limited由陈家健先生、陈家安先生及陈家成先生分别拥有约33.33%[92][96] 购股计划情况 - 自2018年9月13日采纳购股计划以来,无购股根据计划被授出、行使、注销或失效,2022年6月30日并无未行使购股[99] 证券交易情况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任何上市证券[101] 企业管治情况 - 公司在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内遵守GEM上市规则附录15第2部所载企业管治守则的守则条文[103] - 公司采纳GEM上市规则第5.48至5.67条所载交易必守准则作为董事证券交易操守准则,全体董事确认2022年上半年遵守相关规定[104] 审核委员会情况 - 审核委员会于2018年9月13日成立,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潘启健先生为主席[105] - 审核委员会职责包括外聘核数师委任及罢免建议、审阅监管财务报表等[105]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2022年上半年未经审核简明综合财务报表并提供意见建议[105] 董事会构成情况 - 截至报告日期,董事会有三名执行董事和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