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收益为1.113亿港元,较2022年的1.037亿港元增长7.3%[7] - 2023年毛利为4680万港元,较2022年的3770万港元增长24.1%[7] - 2023年经营溢利和除税前溢利均为2330万港元,较2022年的1340万港元增长73.9%[7] - 2023年年内溢利为1960万港元,较2022年的1070万港元增长83.2%[7] - 2023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1930万港元,较2022年的1040万港元增长85.6%[7] - 于2023年3月31日,流动资产总值为1.108亿港元,较2022年的1.127亿港元下降1.7%[7] - 2023年资产总值为1.453亿港元,较2022年的1.518亿港元下降4.3%[7] - 2023年流动资产净值为9130万港元,较2022年的8210万港元增长11.2%[7] - 2023年权益总额为1.25亿港元,较2022年的1.203亿港元增长3.9%[7] - 2023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之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4.02港仙,较2022年的2.17港仙增长85.3%[7]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收益约1.113亿港元,较上一年度的约1.037亿港元增加约7.3%[29] - 2023年及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的货品销售及服务成本分别约为6450万港元及6600万港元,减少约2.3%[32] - 2023年及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的整体毛利分别约为4680万港元及3770万港元,增加约24.1%[33] - 2023年及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的整体毛利率分别约为42.0%及36.4%,增加约15.4%[33] - 2023年及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的其他收入分别约为210万港元及7万港元[34] - 2023年及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的其他亏损分别约为150万港元及270万港元[35] - 2023年3月31日及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录得的员工成本分别约为2470万港元及2610万港元,减少约5.4%[36]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及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其他行政开支分别约为1660万港元及1450万港元,增加约14.5%[38]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及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融资成本分别约为1万港元及零[40]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及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分别录得年度溢利约1960万港元及1070万港元,大幅增加约83.2%[41] - 2023年3月31日,集团的流动资产净值约为9130万港元(2022年3月31日:约8210万港元),现金及银行结余约7310万港元(2022年3月31日:约5640万港元)[43] - 2023年3月31日,集团的资本负债比率为零(2022年3月31日:零)[43] - 2023年3月31日,集团并无质押任何资产(2022年3月31日:无)[45] - 2023年3月31日,集团并无任何重大资本承担、资本开支及或然负债(2022年3月31日:无)[47] - 2023年3月31日,集团并无银行借款(2022年:无)[48] - 2023年3月31日,公司可分派给股东的储备约为53,627,000港元,2022年约为54,899,000港元[142]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销售电子支付终端机及周边设备,2023年及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分别确认收益约4220万港元及3820万港元,增加约10.5%[30] - 提供系统支援及软件方案服务,2023年及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分别确认收益约6910万港元及6550万港元,增加约5.5%[31] 公司战略规划 - 公司将投入专业技能,协助香港转型为智慧城市,扩大市场份额并巩固市场地位[26] 公司人员信息 - 胡永權博士65岁,2019年3月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有逾26年房地产投资经验[60] - 曹炳昌先生41岁,2019年9月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在会计及财务管理方面有逾15年经验[61] - 黄平耀先生59岁,2019年10月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有市场策略及房地产租赁经验[62] - 利家明先生48岁,2015年7月重新加入集团任营运总监,有超22年电子支付行业经验[63] - 陈伟道先生46岁,2015年9月重新加入集团任资讯总监,有逾16年电子支付及软件方案行业经验[64] - 李文灏先生39岁,2019年8月获委任为财务总监及公司秘书,有逾12年审计、会计及财务报告专业经验[65] - 张振邦先生45岁,2009年4月加入集团,2017年1月任采购及物流工作高级经理,有逾17年电子支付方案行业经验[66][67] - 劳俊华先生于2023年5月8日辞任执行董事,董事会现由1名执行董事、2名非执行董事及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独立非执行董事占董事会人数三分之一以上[76] - 2023年3月31日,集团雇用65名全职雇员(2022年:73名)[51] 公司企业管治 - 公司致力于维持高水平企业管治,强调高素质董事会、健全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透明度及问责制[71] - 董事会一直监控及审查公司的企业管治事务,并适时作出必要变动[71] - 紧接报告日期前三年,各董事或高级管理层无在香港或海外证券市场上市公司担任董事职务[68]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不知悉有关董事违反证券交易行为守则规定的标准[74] - 董事会每年应大概按季度举行至少四次会议[80] - 非执行董事及独立非执行董事初步委任期为3年,于当前任期届满后自动续期1年[82] - 根据细则,全体董事的三分之一须轮值退任,各董事须于每届股东周年大会上轮值退任及重选,且至少每3年退任一次[83]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全体董事均参与了有关董事职责与责任以及集团最新监管资讯及业务的持续专业发展[87] - 审核委员会于2016年11月23日成立,2023年3月31日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89] - 薪酬委员会于2016年11月23日成立,2023年3月31日由黄先生、劳先生及胡博士组成[93] - 提名委员会于2016年11月23日成立,2023年3月31日由劳先生、黄先生及胡永权博士组成[95] - 公司实施董事会多元化政策,目标为至少三分之一董事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及提高女性代表比率[99] - 2023年3月31日,董事会上独立非执行董事代表比率为42.9%[99] - 2023年3月31日,董事会上女性代表比率为14.3%[99]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集团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季度、中期、全年及经审核年度业绩[92] - 薪酬委员会主要职责是就董事及高级管理层薪酬向董事会提推荐意见,每年至少开一次会[94] - 提名委员会主要职责是检讨董事会架构等并提供推荐意见,每年至少开一次会[96] - 年内董事会会议举行7次,审核委员会会议4次,薪酬委员会会议、提名委员会会议和股东大会各1次,会议合计14次[104]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核数师审计服务已付及应付酬金为600,000港元[106]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秘书接受不少于15个小时的相关专业培训[107] - 股东特别大会可由董事会在接获占公司缴足股本不少于十分之一的股东要求下召開[115] - 股东提名人士参选董事,提交通知的期间不得早于寄发指定股东大会通知翌日开始,且不得迟于大会日期前七日结束,最短通知期不少于七日[117] - 董事须承担编制集团各财政期间综合财务报表的责任[105] - 董事会负责集团内部控制及风险管理,已制定相关政策及程序[108] - 集团内部控制系统包括完善组织结构,有明确责任及权力划分[110] - 集团聘请外部顾问每年审阅一次内部控制系统,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已进行一次,董事认为系统有效且足够[113] - 公司鼓励股东参与股东大会并投票,投票表决结果将登载于联交所及公司网站[114] 股息与股东大会安排 - 董事会建议向2023年8月22日名列股东名册的股东派付末期股息每股2.0港仙,若获批准将于2023年8月28日支付[130][132] - 2023年股东周年大会预定于2023年8月10日举行[131] - 公司将在2023年8月7日至8月10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以确定出席股东大会投票股东身份,文件需在8月4日下午4:30前送达[133] - 公司将在2023年8月21日至8月22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以确定享有末期股息股东资格,文件需在8月18日下午4:30前送达[134] 客户与供应商情况 - 集团最大客户年内贡献总收益约14.5%(2022年:18.3%),五大客户占年内总收益约56.7%(2022年:56.3%)[145] - 集团最大供应商年内占货品及服务总成本约20.8%(2022年:32.4%),五大供应商占年内货品及服务总成本约73.1%(2022年:62.5%)[146] 公司组织章程与购股计划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组织章程文件无重大变动[122] - 2016年11月23日股东采纳及批准一项购股权计划[148] - 控股股东确认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已全面遵守不竞争契据[135][136]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无购股权根据购股计划授出、注销或失效[149] - 购股计划有效期为自采纳当日起计十年[150] - 因行使全部尚未行使购股可能发行股份最高数目不得超已发行股份30%;因行使购股计划已授出及将授出购股可能发行股份最高数目为计划获批当日公司已发行股份10%;12个月内授出购股获行使后向各参与者发行股份总数不得超授出日期已发行股份1%[152] - 接纳购股时,参与者需支付1.00港元作为授出代价[154] 董事相关情况 - 劳俊华先生于2023年5月8日辞任执行董事[155] - 全体董事三分之一须轮值退任,各董事每届股东周年大会轮值退任及重选,且至少每三年退任一次[156] - 建议重选董事无不可于一年内由公司不作赔偿(法定赔偿除外)终止的服务合约[158]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无有关公司业务管理及行政的合约[159] - 2023年3月31日,劳先生以受控法团权益持有348,455,000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份72.59%;以实益拥有人身份持有2,765,000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份0.58%;林女士以配偶权益持有351,220,000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份73.17%[161] - 2023年3月31日,无董事或最高行政人员在公司或相联法团股份等中有须知会或记录的权益或淡仓[163] - 截至2023年3月31日,LCK作为实益拥有人持有348,455,000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的72.59%[164] 关联交易情况 - 截至2023年3月31日,集团向劳先生租用仓库、维修中心及办公室的年度上限为2,523,800港元,实际金额为879,800港元[173] - 截至2023年3月31日,集团向林女士租用办公室及停车场的年度上限为324,000港元[173] - 截至2023年3月31日,集团向Affinity Corporation Limited租用仓库的年度上限为336,000港元[173] - 截至2023年3月31日,集团向飞宁有限公司租用董事宿舍的年度上限为600,000港元[173] - 截至2023年3月31日,集团向LCKB Company Limited租用仓库的年度上限为384,000港元[173] - 截至2023年3月31日,集团向易付达销售电子支付终端机及周边设备及提供电子支付终端系统支援服务的年度上限为23,000,000港元,实际金额为13,649,220港元[173] - 2022年4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俊盟国际向劳先生租赁物业的月租为66,000港元,按金为132,000港元[174] - 2022年4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俊盟国际向林女士租赁物业的月租为27,000港元,按金为54,000港元[175] - 2022年4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俊盟国际向Affinity租赁物业的月租为28,000港元,按金为56,000港元[176] - 俊盟国际于2022年4
俊盟国际(08062) - 2023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