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基本信息 - 报告为中国兴业新材料控股有限公司2022年第三季度业绩报告[1] - 2022年第三季度财务资料于2022年11月8日获授权刊发,除预期反映在2022年度财报的会计政策变动外,按2021年度财报相同会计政策编制[30][35] 公司治理与人员变动 - 孙金礼和汤立文于2021年1月25日辞任执行董事,杜鹏和聂远州于同日获委任[13] - 周青于2022年4月11日获委任非执行董事,刘红维于同日辞任[13] - 公司合规主任为张超先生[13] - 公司已建立董事会架构并制定程序规则,张超自2021年1月25日起同时担任主席及行政总裁[101][103] 公司基础信息 - 公司法律顾问为麦振兴律师事务所[17] - 公司核数师为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17] - 公司主要往来银行有中国农业银行珠海南湾支行和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有限公司[17] - 公司注册办事处位于Bermuda的Clarendon House[17] - 公司中国总部位于广东省珠海市高新区金珠路9号珠海兴业新能源产业园7号厂房1楼及2楼[18] - 公司股份代号为8073[21]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收入为56,333千元人民币,较2021年同期的81,476千元人民币下降30.86%[22] - 2022年前九个月销售成本为48,031千元人民币,2021年同期为63,681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4.57%[22] - 2022年前九个月毛利为8,302千元人民币,2021年同期为17,795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3.34%[22] - 2022年前九个月除税前亏损5,772千元人民币,2021年同期盈利2,200千元人民币[22] - 2022年前九个月本期溢利亏损4,549千元人民币,2021年同期盈利2,167千元人民币[22] - 2022年前九个月全面亏损总额为3,003千元人民币,2021年同期全面收益总额为1,635千元人民币[22] - 2022年9月30日每股亏损为0.009元人民币,2021年同期每股盈利为0.001元人民币[22] - 于2021年1月1日,公司权益总额为241,452千元人民币,于2022年9月30日为220,945千元人民币[24] - 2022年前九个月公司从非控股股东收购权益为0千元人民币,2021年为156千元人民币[24] - 2022年前九个月公司以权益结算之购股期权安排为 -708千元人民币,2021年为72千元人民币[24] - 2022年截至9月30日止三个月已售存货成本为10013千元人民币,2021年同期为21979千元人民币;2022年截至9月30日止九个月为48031千元人民币,2021年同期为63681千元人民币[53] - 2022年截至9月30日止九个月普通股权权益股东应占亏损为4858000元人民币,2021年同期溢利为1274000元人民币[59] - 2022年截至9月30日止九个月已发行股份加权平均数为520000000股,与2021年同期相同[59] - 2022年截至9月30日止三个月当期税项 - 中国内地为0,2021年同期为96千元人民币;2022年截至9月30日止九个月为318千元人民币,2021年同期为388千元人民币[56] - 2022年截至9月30日止三个月递延所得税为0,2021年同期为 - 229千元人民币;2022年截至9月30日止九个月为 - 1541千元人民币,2021年同期为 - 355千元人民币[56]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收入为5630万元,较2021年同期的8150万元减少2520万元或30.9%[80][84]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销售成本为4800万元,较2021年同期的6370万元减少1570万元或24.6%[81][85]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毛利为830万元,较2021年同期的1780万元减少950万元或53.3%,毛利率从21.8%降至14.7%[82][85]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销售及分销开支为360万元,较2021年同期的560万元减少200万元或35.7%,占收入比例从6.9%降至6.4%[83][86]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行政开支为1310万元,与2021年同期的1780万元相比相对稳定,占收入比例从21.8%升至23.3%[89]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有未偿还银行贷款约3600万元[91] - 董事会不建议就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派付股息(2021年:无)[92][96]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有135名全职雇员[93][97]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行政开支为人民币1310万元,较2021年同期的人民币1780万元减少26.2%,占收入的23.3%(2021年同期为21.8%)[94] - 于2022年9月30日,集团未偿还银行贷款约为人民币3600万元[95]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主要于中国从事销售及安装ITO导电膜,以及智能调光产品、LED显示屏及投影系统的研发、生产、销售及安装[28] - 2022年第三季度ITO导电膜销售3个月收入4596千元,9个月收入23483千元;2021年对应数据分别为12118千元和37197千元[40] - 2022年第三季度智能调光产品销售3个月收入6720千元,9个月收入23370千元;2021年对应数据分别为13666千元和30967千元[40] - 2022年第三季度LED显示与投影系统销售3个月收入0千元,9个月收入26千元;2021年对应数据分别为1974千元和11557千元[40] - 2022年第三季度销售其他产品3个月收入235千元,9个月收入9454千元;2021年对应数据分别为1546千元和1755千元[40] - 2022年第三季度来自客户合约的总收入3个月为11551千元,9个月为56333千元;2021年对应数据分别为29304千元和81476千元[40] - 2022年第三季度国内(中国大陆)市场3个月收入5796千元,9个月收入43361千元;2021年对应数据分别为27980千元和75377千元[44] - 2022年第三季度其他市场3个月收入5755千元,9个月收入12972千元;2021年对应数据分别为1324千元和6099千元[44] - 公司收入及合并业绩贡献主要来自销售ITO导电膜、智能调光产品及LED显示与投影系统,被视为单一可呈报分部[47][48] - 客户A在2021年截至9月30日止三个月销售额为4418千元人民币,客户B在2022年截至9月30日止三个月销售额为2407千元人民币[50] - 2022年截至9月30日止九个月,ITO膜销售收入为2350万元人民币,较2021年同期减少1370万元人民币,降幅36.9%[67] - 2022年截至9月30日止九个月,智能PDLC产品销售收入为2340万元人民币,较2021年同期减少760万元人民币,降幅24.5%[68] - 2022年截至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在饱和的国内市场面临激烈竞争,销售额和毛利较2021年同期下降[66]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ITO导电膜销售收入为2350万元,较2021年同期的3720万元减少1370万元或36.9%[69]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智能调光产品销售收入为2340万元,较2021年同期的3100万元减少760万元或24.5%[70]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LED显示屏及投影系统销售收入为2.6万元,2021年同期为1160万元[72][76] 公司合规与守则 - 公司已采纳有关董事证券交易的行为守则,董事确认在有关期间遵守规定[105][110] - 有关期间,公司及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106][111] - 公司于2017年7月21日成立审核委员会,成员包括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07][108][112] - 审核委员会认为集团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业绩编制符合会计原则及已充分披露[109][112] 购股计划相关 - 公司于2017年10月17日采纳股份期权计划[113] - 因行使购股权计划及公司其他购股计划授予的购股权可发行股份总数,不得超2017年10月17日已发行股本总额的10%(即4.8亿股)[118][120] - 2018年1月31日,按每股1.16港元行使价授出认购2100万股、每股面值0.01美元的购股权[119][120]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因承授人辞职没收80万份购股权(2020年同期为556万份),无自愿交出注销的购股权(2020年同期为70万份)[119][120] - 截至2021年及2020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无购股权获行使[119][120] - 报告日期,根据购股计划已授出779万份购股权,可认购779万股,占公司已发行股份的1.498%[119][120] - 截至授出当日止12个月内,授予合资格人士的购股权行使后发行及将发行股份总数,不得超已发行股份数目的1%,除非满足特定条件[123][125] - 授出购股期权要约须在30日内接纳,承授人接纳要约时须支付公司1港元[129][133] - 行使购股权每股行使价由董事会厘定,不得低于授出当日收市价与前5个营业日平均收市价的较高者,且不得低于股份面值[130][134] - 购股计划自2017年10月17日起10年有效,于十周年前一日营业结束时届满,可提前终止[131][135] - 公司或董事会可终止购股计划,终止后不再授出购股期权,但已授出的仍可按计划行使[132][135] - 2022年1月1日至9月30日,购股权总数从7790千份减至6102千份,减少1688千份[139] 股权结构相关 - 截至2022年9月30日,Top Access Management Limited作为实益拥有人持有324324325股,持股百分比为62.37%[145] - 截至2022年9月30日,中国水发兴业能源集团有限公司通过受控法团权益持有324324325股,持股百分比为62.37%[145]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水发集团(香港)控股有限公司通过受控法团权益持有324324325股,持股百分比为62.37%[145]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水发能源集团有限公司通过受控法团权益持有324324325股,持股百分比为62.37%[145]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水发集团有限公司通过受控法团权益持有324324325股,持股百分比为62.37%[147] - 截至2022年9月30日,AMATA Limited作为实益拥有人持有40000000股,持股百分比为7.69%[147] - 截至2022年9月30日,罗静熙先生通过受控法团权益持有40000000股,持股百分比为7.69%[147]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昆仑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作为实益拥有人持有26021206股,持股百分比为5.00%[147] - 持股百分比按2022年9月30日已发行的520000000股股份计算[147]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刘宏伟先生通过受控法团持有水发兴业202,038,750股股份,占注册股本总额8.01%[155]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刘宏伟先生拥有水发兴业实益权益股份1,500,000股,占注册股本总额0.06%[155]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刘宏伟先生持有水发兴业股份总计203,538,750股,占注册股本总额8.07%[155]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水发兴业已发行股份为2,521,081,780股[161] - 202,038,750股水发兴业股份由Strong Eagle Holdings Ltd.持有,刘宏伟持有该公司股本的53%[161] - 水发兴业于联交所主板上市,股份代号为750,是公司的控股公司[161] - 水发兴业根据2020年12月29日公布的股份奖励计划授予刘宏伟股份奖励,截至2022年9月30日,无相关股份被购买或分配[161] - 除特定披露外,截至2022年9月30日,无董事或公司最高行政人员在公司或其相关法团股份等中拥有须披露权益或淡仓[158][160] - 自上市日期后及截至报告日期
水发兴业新材料(08073) - 2022 Q3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