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汇思太平洋(08147) - 2023 Q1 - 季度财报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收益为17.3万港元,相比2022年同期的5947.3万港元大幅下降99.7%[7] - 2023年第一季度营运亏损为178.9万港元,相比2022年同期的45.5万港元扩大293.2%[7] - 2023年第一季度除税后亏损为355.6万港元,相比2022年同期的377.5万港元减少5.8%[7] - 2023年第一季度全面亏损总额为348.7万港元,相比2022年同期的362.5万港元减少3.8%[7] - 公司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总收益为17.3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5947.3万港元大幅下降5930万港元,降幅约99.7%[24][37] - 公司报告期内净亏损352.3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亏损366.6万港元略有收窄[31] - 集团总收入从2022年第一季度的59.5百万港元大幅下降至2023年同期的0.2百万港元,降幅达99.7%[42] - 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3.5百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3.7百万港元减少0.2百万港元[50]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2023年第一季度毛利为7万港元,相比2022年同期的207.5万港元下降96.6%[7] - 由于收益下降,公司毛利减少210万港元[38] - 毛利润减少2.1百万港元[43] - 员工成本从2022年第一季度的1.2百万港元增加至2023年同期的1.4百万港元,增幅16.7%[45] - 剔除股份支付费用影响后,员工成本实际下降0.2百万港元[45] - 行政开支总额从2022年第一季度的2.5百万港元减少至2023年同期的1.8百万港元,降幅28%[47] - 财务费用保持稳定在约0.5百万港元[48] - 使用权资产折旧在2022年第一季度为0.4百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零[46] 各业务线表现 - 公司主要业务为电子设备研发制造销售以及应用软件开发和数字营销服务[11] - 公司制成品销售收益从2022年同期的1342.8万港元降至0港元[24] - 电子产品、配件及原材料贸易销售收益从2022年同期的4604.5万港元降至17.3万港元,降幅约99.6%[24]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第一季度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均为0.34港仙,相比2022年同期的0.36港仙有所改善[7]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累计亏损扩大至1.18672亿港元,相比2022年3月31日的1.00326亿港元增加18.3%[8] - 公司总权益从2023年1月1日的107.9万港元下降至2023年3月31日的负199.5万港元[8] - 公司加权平均普通股数量为1,030,738,970股,用于计算每股基本亏损[31] - 公司整体毛利率约为4%,与2022年水平相当[38] - 毛利率维持在4%左右,与2022年水平相当[43] - 分占联营公司亏损从2022年第一季度的2.8百万港元减少至2023年同期的1.2百万港元,降幅57.1%[49] 公司治理与股权结构 - 执行董事周创强持有公司1000万股购股权,占已发行股本0.97%[63] - Martford Limited持有3.1698125亿普通股,占已发行股本30.75%[68] - 吴雄槟持有1.74469166亿普通股,占已发行股本16.93%[68] - 浦巍持有8800.8万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本8.54%[68] - 吴雄槟持有2000万港元可换股债券,可转换为1.66666666亿股换股股份[76] - 审计委员会成员不足导致违反GEM上市规则第5.28条[77] - 公司确认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内无控股股东存在竞争性权益[69] - 截至2023年3月31日,除披露外无其他股东权益记录在册[68] - 审计委员会认为第一季度财务资料符合会计准则及披露要求[78] 税务与股息 - 公司香港及中国附属公司均未产生任何应课税溢利,故未计提香港利得税及中国企业所得税拨备[25][27] - 公司未就2023年第一季度宣派或派付任何股息[26][28] 其他财务事项 - 2023年第一季度确认以股份为基础的付款41.3万港元[8] - 2023年第一季度未发生公司上市证券的购买、出售或赎回行为[73]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业务受到中美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及半导体相关出口限制的负面影响[3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