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明梁控股(08152) - 2022 - 年度财报
明梁控股明梁控股(HK:08152)2023-03-31 20:01

海外采购订单情况 - 公司2022年海外采购订单大幅增长,预计增长态势持续至2023年[9] 业务线收入情况 - 公司2022年收入主要来自香港市场[14] - 2022年香港隧道分部收入增加约1230万港元,增幅29.9%[15] - 2022年香港地基分部收入减少约1060万港元[15] - 公司收入从2021年的约8600万港元增加100万港元至2022年的约8700万港元,主要因隧道业务收入增加1160万港元,部分被地基业务收入减少1060万港元抵消[21] 业务线利润情况 - 公司隧道及地基业务分部2022年利润率均有所改善[15] 业务发展预期与关注项目 - 公司预计香港公共及私营开发项目将加速推出[15] - 公司将留意香港运输及房屋局“铁路发展策略”相关项目机会[15] - 公司将关注明日大屿及北部都会区发展策略有关的潜在项目[15] - 公司会关注香港私营领域项目[15] 财务指标变化 - 2022年销售成本减少约710万港元或11.0%至约5780万港元,毛利增长820万港元至2930万港元,毛利率由24.5%提升至33.6%[24] - 2022年销售费用增加约80万港元至400万港元,主要由于航运费上升[26] - 2022年公司录得汇兑亏损净额约550万港元,包括人民币贬值亏损约400万港元和澳元贬值亏损约140万港元[28] - 2022年对贸易应收款项计提额外拨备150万港元[29] - 2022年公司录得财务费用约210万港元,与上一年度相若[30] - 2022年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减少60万港元至850万港元,主要因毛利增长,但部分被汇兑亏损和减值拨备增加抵消[33]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流动资产净值约为6260万港元(2021年:7310万港元),流动比率为1.69倍(2021年:1.87倍)[34]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可动用银行及其他融通总额约为3790万港元,其中3290万港元为已动用,500万港元为未动用[34]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净资本负债比率为11.7%(2021年:16.1%)[36] 所得款项使用情况 - 2017年7月21日股份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为4020万港元,较招股章程估计所得款项净额3900万港元多120万港元[41]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已动用所得款项净额3400万港元,未动用620万港元[44] - 购置专用建筑机械及设备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500万港元,其中400万用于购置反循环钻机等,100万用于购置液压振动锤,预计2024年12月31日或之前完成[42][46] - 更新维修及保养中心设施及机械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120万港元,计划在2023年12月31日或之前翻新[44][46] 抵押与保险情况 - 2022年12月31日,吴丽明先生投保额为1582862美元的人寿保险单被指定为银行融通抵押品[49] 重大交易情况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无附属公司、联营公司及合营企业重大收购或出售[48]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无重大投资[50]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无重大或有负债[51] 人员情况 - 2022年和2021年12月31日,公司职员人数均为44人,其中董事6人、销售及工程解决方案10人、设计及开发3人、技术服务及保养11人、财务管理及营运14人[52]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员工成本总额约为1540万港元,2021年为1510万港元[52] - 吴丽明59岁,2015年9月24日获委任为董事,负责集团整体管理等,有逾30年香港建筑及工程行业经验[59] - 吴丽棠57岁,2017年1月6日获委任为董事,负责集团香港及中国业务运营及销售,有逾30年建筑及制造行业工程及销售经验[59] - 吴丽宝55岁,2017年1月6日获委任为董事,负责集团企业管治,自1999年11月起为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资深会员,有逾25年财务及运营管理经验[60] - 戴伟国53岁,2017年6月19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自1996年1月起为香港会计师公会会员,有逾30年审计等相关事务经验[63] - 卢觉强74岁,2017年6月19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自2002年1月起为机械工程师学会的特许工程师,有逾40年教学等相关经验[64] - 刘志良73岁,2017年6月19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担任香港建筑师学会会员逾41年,有逾40年建筑物建造及房地产开发行业经验[65] - 周志文42岁,2013年1月加入集团,2014年7月晋升为新加坡区域经理,负责集团新加坡区域业务经营[69] - 李博彦为公司秘书,是外聘服务供应商,执行董事长吴丽明为主要联络人[70] - 吴丽宝兼任集团合规主任及公司执行董事[72] - 各董事在报告日期无其他公司职位、无其他关系,前三年无其他上市公司董事职位[68]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员工队伍(不含董事)中男性25人,占比65.8%,女性13人,占比34.2%[93] - 2022年男性员工31人,2021年为29人;2022年女性员工13人,2021年为15人[200] - 2022年全职员工42人,2021年为43人;2022年兼职员工2人,2021年为1人[200] - 2022年30岁以下员工4人,2021年为4人;31 - 40岁员工10人,2021年为11人;41 - 50岁员工7人,2021年为7人;51岁以上员工23人,2021年为22人[200] - 2022年香港地区员工29人,2021年为27人;中国内地员工10人,2021年为11人;新加坡员工3人,2021年为4人;澳洲员工2人,2021年为2人[200] 企业管治情况 - 公司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及直至报告日期遵守《企业管治守则》,仅主席与行政总裁由吴丽明先生兼任偏离规定[75] - 全体董事在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遵守有关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76] - 公司将在2024年前改变董事会性别单一情况并逐年提高性别多元化[80] - 董事会目前由6名董事组成,包括3名执行董事及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81] - 董事会于2017年6月19日成立审核、薪酬、提名及企业管治四个委员会[85] - 执行董事吴丽明、吴丽棠、吴丽宝董事会会议出席率均为100%(4/4)[88] - 独立非执行董事戴伟国、卢觉强工程师、刘志良董事会会议出席率均为100%(4/4)[88] - 审核委员会主席戴伟国具有《GEM上市规则》规定的专业资格[89] - 2022年审核委员会审阅公司多项财务报表及报告等事项[89] - 公司已自各独立非执行董事收到独立性年度确认,认为其各自独立于公司[83] - 薪酬委员会已审阅2022年度董事薪酬,并就2023年高级管理层及董事薪金调整向董事会提建议[90] - 提名委员会考虑公司即将召开的股东大会上董事的退任及重选连任,目标在2023年底前提升董事会多元化[92] - 企业管治委员会审核强调已制定有效内部控制措施,未发现违规事件,还评估设立风险监控及内部审计职能[94] - 2022年公司委聘外部独立顾问审核集团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系统,审核范围涵盖中国附属公司多项控制程序[97] - 董事会认为集团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系统有效且充分,但不能消除业务风险,仅作合理保证[98] 核数师酬金情况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向公司核数师支付或应付酬金共691千港元,其中审计服务620千港元,非审计服务71千港元[99] 股东相关情况 - 一名或多名持有不少于公司缴足股本10%的股东,可书面要求召开股东特别大会[107] - 公司应届股东周年大会于2023年5月12日举行,2023年5月9日至12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过户文件最迟于2023年5月8日下午4时30分前送交[116] 慈善捐款情况 - 集团于2022年作出慈善及其他捐款约6000港元[118] 可供分派储备情况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可供分派储备约为8400万港元[122] 购股计划情况 - 根据购股计划及其他购股计划授出且未行使购股获行使后可配及发行股份总数不超6000万股,即公司股份首次在联交所买卖时已发行股份的10%[123] - 根据购股计划及其他购股计划授出而尚未行使的所有购股获行使后可能配及发行最高股份数目,不超公司已发行股本的30%[124] - 任何12个月期间,因根据购股计划及其他购股计划向参与者授出购股获行使而发行及可能发行股份总数,不超公司当时已发行股本的1%[124] - 购股计划自2017年6月19日采纳,有效期为十年[123][128] 股份持有情况 - 2022年12月31日,吴丽明先生于公司股份好仓的股份数目为36409.5万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的60.68%[140] - 2022年12月31日,吴丽棠先生于公司股份好仓的股份数目为2902.5万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的4.84%[140] - 2022年12月31日,吴丽宝先生于公司股份好仓的股份数目为450万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的0.75%[140]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JAT United和罗素莲女士分别持有364,095,000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的60.68%;张劲先生和吴玉霜女士分别持有31,005,000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的5.17%[143] 客户与供应商情况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五大客户共同及单一最大客户分别约占集团总收入的85.5%(2021年:76.3%)及61.4%(2021年:49.4%)[146]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五大供应商共同及单一最大供应商分别约占集团采购总额的94.9%(2021年:98.0%)及63.3%(2021年:65.2%)[146] 关联方交易情况 - 2022年集团订立的关联方交易无构成《GEM上市规则》第二十章项下的关连交易或持续关连交易[147]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无任何关连交易须遵守《GEM上市规则》第二十章所订明的申报规定[150] 董事责任保险与公众持股量情况 - 公司为董事投购了适当的董事责任保险[152] - 本年度及直至报告日期,公司维持了《GEM上市规则》规定的最低公众持股量[153] 核数师审核与连任情况 - 立信德豪已审核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综合财务报表,将退任并符合资格及愿意膺选连任[155]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情况 -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范围聚焦于集团2022年1月1日至12月31日的主要活动,涵盖香港、中国、新加坡及澳洲的业务[159] -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根据《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指引》规定的“不遵守就解释”条文及四项报告原则编制[160] 环保目标情况 - 公司目标是到2030年达到排放峰值,到2060年实现净零排放[166] 污染物排放情况 - 2022年香港氮氧化物排放量43,065克,较2021年的59,592克减少28%[172] - 2022年中国氮氧化物排放量1,600克,较2021年的8,811克减少82%[172] - 2022年新加坡氮氧化物排放量273克,较2021年的227克增加20%[172] - 2022年澳洲氮氧化物排放量296克,较2021年的94克增加215%[172] - 2022年氮氧化物排放总量45,234克,较2021年的68,724克减少34%[172] - 2022年香港温室气体排放总量26,577千克,较2021年的33,514千克减少21%[175] - 2022年中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4,976千克,较2021年的9,734千克减少49%[175] - 2022年新加坡温室气体排放总量428千克,较2021年的921千克减少54%[175] - 2022年澳洲温室气体排放总量637千克,较2021年的439千克增加45%[175] - 2022年公司在香港、中国、新加坡的氮氧化物、硫氧化物及颗粒物排放量减少,澳洲排放量显著增加[178] - 2022年公司范围2排放总量为38吨二氧化碳等值,较2021年增加6%;排放密度为0.86,较2021年增加6%[179] - 2022年香港二氧化碳排放量为22吨,较2021年减少4%[179] - 2022年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为4吨,较2021年减少20%[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