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九个月)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总收益为2.209亿港元,2021年同期为9358万港元[17]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已售存货账面价值为1.6173亿港元,2021年同期为5361万港元[17]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雇员成本为1.0352亿港元,2021年同期为1.3811亿港元[17]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除所得税开支前亏损为2.2676亿港元,2021年同期为1.9797亿港元[17]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期内亏损为2.2676亿港元,2021年同期为1.9801亿港元[17]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期内亏损22,676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19,801千港元[19]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期内全面亏损总额23,931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19,633千港元[19]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2.61港仙,2021年同期为2.57港仙[19]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租赁负债之利息开支为76000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53000千港元[35]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21636000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18311000千港元[45]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用以计算每股基本亏损之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829404000股,2021年同期为712943000股[45]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总收入约2150万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约930万港元增加约131.2%[75]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亏损约2270万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约1980万港元增加约14.6%[75] - 2022年已售存货账面价值确认约1620万港元,2021年同期约为540万港元[75] - 2022年分占联营公司亏损约340万港元,2021年同期分占联营公司溢利约10万港元[75] - 2022年雇员成本减少约350万港元,其他经营开支增加约510万港元[75]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2160万港元,2021年同期约为1830万港元[75] - 公司就授出的购股权在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无确认雇员成本,2021年同期约为0.8百万港元[127]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127]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董事、管理层、股东等无从事与集团业务构成竞争或有利益冲突的业务[127]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除偏离守则条文第C.2.1条外,公司已遵守《企业管治守则》[127] - 公司董事在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遵守证券交易行为守则[130] 财务数据(三个月)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总收益为9535万港元,2021年同期为4137万港元[17]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已售存货账面价值为5851万港元,2021年同期为3560万港元[17]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雇员成本为3327万港元,2021年同期为4139万港元[17]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除所得税开支前亏损为5446万港元,2021年同期为6619万港元[17]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期内亏损为5446万港元,2021年同期为6619万港元[17]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期内亏损5,446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6,619千港元[19]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期内全面亏损总额6,213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6,608千港元[19]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三个月,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0.66港仙,2021年同期为0.76港仙[19]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三个月,租赁负债之利息开支为21000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25000千港元[35]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5446000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5750000千港元[45]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三个月,用以计算每股基本亏损之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829404000股,2021年同期为755779000股[45] 股份发行与股本 - 2022年以配售方式发行新股份使股本增加27,647千港元[24] - 2022年发行股份应占交易成本为407千港元[24] 公司业务范围 - 公司为投资控股公司,主要从事金属业务、教育管理服务和放债服务[28]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主要业务为在香港及内地从事金属贸易、在内地提供教育管理服务及在香港提供放债服务[49] 财务报表相关 - 未经审核简明综合财务报表于2022年11月14日获董事会授权刊发[28] 税务情况 - 香港利得税按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及九个月估计应课税溢利以16.5%税率计算,因集团产生税项亏损,未在未经审核简明综合财务报表作出拨备[37][39]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及九个月,内地附属公司的税率为25% [38][39] 股息分配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公司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之任何股息[43] 金属业务情况 - 2021年9月公司与成都中環福霖商貿有限公司建立联系,2022年3月上旬四川港银金属科技有限公司与其签署合作协议,5月18日双方签订补充协议,四川港银同意销售金属产品给中環福霖[49] - 截至2022年三季度,金属贸易业务销售收入约1623万港元,2021年同期约535万港元,同比有很大改善[55][57] - 公司抓紧时机完成与中环福霖订单合同交付履行,为后续业务开展奠定互信基础[53][56] - 四川高温干旱限电、地震及疫情封控影响金属业务正常开展及营收[54][56] - 金属业务保持可持续稳步增长,未来国内金属市场商品订单需求有望进一步攀升[71] 教育业务情况 - 截至2022年三季度,全资子公司港银雅汇主要在内地向不同学校提供教育管理服务[59][62] - 港银雅汇与成都人文素质教育机构及内地教育教材图书发行商签订协议,促进教育业务发展[60][62] - 2022年9月成都疫情封控延迟教育业务收入窗口期,影响三季度收入[61][63] - 截至2022年三季度,教育管理服务业务营收约528万港元,2021年同期约391万港元,同比有较大改善[61][63] - 公司将密切关注政策动向及监管环境,因应教育新政优化调整业务模式及安排[67][68] - 教育管理产业已适时优化,加强相关业务并拓展上下游业务机会[71] 放债业务情况 - 放债业务信贷风险仍处高位,本期未录得收入[69] 集团资产与事项 - 截至2022年9月30日,集团无资产抵押作担保[77] - 截至2022年9月30日,集团无重大投资、收购及出售事项[77] - 截至2022年9月30日,集团无重大资本承担[77] - 截至2022年9月30日,集团无重大或然负债、担保或待决重大诉讼申索[77] 股权权益情况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无董事及公司最高行政人员在公司或其相联法团股份等中的权益及淡仓记录[84] - 王文东先生等5位董事2019年8月27日获授的购股期权截至2022年9月30日全部失效,初始未行使数量分别为王文东先生和冯志坚先生570万份、周天舒先生和吴励妍女士及黄翠珊女士57万份[87][90]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无董事或公司最高行政人员在公司及其相联法团股份中的淡仓记录[91] - 截至2022年9月30日,韩博持有7600万股普通股,占股9.16%;潘黎持有5530万股,占股6.67%;张博持有4500万股,占股5.43%等[97]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已发行普通股总数为82940.4万股[97] 购股期权计划 - 公司于2014年7月22日采纳购股期权计划[113] - 截至2015年12月31日止年度,已授出股本结算购股期权公平值为每份0.319港元,合共约52万港元[119][121]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年度,三批购股期权公平值分别为每份0.211港元、0.212港元及0.213港元,合共约798.4万港元[120][122] - 2015年4月10日授出购股期权时,授出日期股价0.78港元,行使价0.78港元,波幅45.90%,无风险利率1.09%,股息收益率0%,预期年期5年[119][121] - 2019年8月27日授出购股期权时,授出日期股价0.60港元,行使价0.616港元,波幅52.68%,无风险利率1.31%,股息收益率0%,预期年期3年[119] 公司治理结构 - 公司主席及行政总裁均由王文东担任,董事认为此安排有益且符合集团和股东整体利益[129] - 公司审核委员会成立于2014年7月22日,职权范围自2019年1月2日起修订并采用[131] - 截至报告日期,审核委员会由周天舒、吴励妍和黄翠珊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36] - 截至报告日期,执行董事为王文东和冯志坚,独立非执行董事为周天舒、吴励妍和黄翠珊[141] 股票交易情况 - 公司收到联交所通知,若不申请复核决定,股票交易将于2022年11月9日暂停,公司已申请复核[138]
港银控股(08162) - 2022 Q3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