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年度收益为5180万港元,较上一年度增长19.9%[12][16] - 收益增加主要由于资产顾问服务及资产评估分部交付报告时间影响[16] - 资产顾问及资产评估服务收益增至3970万港元,较2021年2740万港元增长44.9%[18] - 企业服务及咨询服务收益为50万港元,较2021年70万港元下降28.6%[20] - 媒体广告服务收入为270万港元,与2021年持平[22] - 金融服务收益为890万港元,较2021年1110万港元下降19.8%[23] - 收益总额增长19.7%至5176.9万港元,较上年4323.3万港元有所提升[181]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销售及提供服务成本为2250万港元,较上一年度1130万港元增加99.1%[16] - 行政开支为3000万港元,较上一年度3510万港元减少14.5%[16] - 成本控制措施导致行政开支减少[16] - 财务成本为190万港元,较2021年270万港元减少29.6%[17] - 行政开支减少14.5%至2999.4万港元,上年为3508.4万港元[181]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及主要亏损项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4480万港元,较上一年度420万港元大幅增加[12]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4480万港元,较2021年420万港元激增966.7%[17] - 年度亏损大幅增加至4698.7万港元,相比上年的354.5万港元增长1225%[181] - 公司除税前亏损4698.7万港元,较上年的354.5万港元扩大1225%[190] - 非控股权益应占年度亏损221.5万港元,上年为盈利69.8万港元[182] - 每股基本亏损扩大至3.84港仙,上年为1.06港仙[182] 商誉减值亏损 - 商誉减值亏损增加至2040万港元,上一年度为280万港元[12] - 商誉减值亏损增至2040万港元,较2021年280万港元增长628.6%[17] - 商誉减值亏损激增640%至2038.6万港元,上年为275.5万港元[181] - 商誉减值亏损2038.6万港元,较上年的275.5万港元增长640%[190] 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相关收益 - 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及出售收益减少至90万港元,上一年度为1900万港元[12] - 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及出售收益为90万港元,较2021年1900万港元大幅下降95.3%[17] - 已变现收益约36.3万港元(2021年:45万港元),未变现净收益约53.4万港元(2021年:1860万港元收益)[37] 其他收入及其他收益或亏损 - 其他收入及其他收益或亏损减少至150万港元,上一年度为1060万港元[12][16] - 其他收入减少主要由于上一年度确认租赁修改收益680万港元[16] 应收贷款减值 - 应收贷款减值亏损增加10%至2592.2万港元,上年为2357.6万港元[181] - 应收贷款减值亏损2592.2万港元,较上年的2357.6万港元增长10%[190] - 应计贷款累计减值损失约为26,736,000港元[167] - 应计贷款账面值相当于资产总值约46%[167] 现金流量 - 公司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出1346.7万港元,较上年的328.6万港元恶化[190] - 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入49.8万港元,较上年的207.8万港元下降76%[191] - 融资活动现金净流出3033.7万港元,上年为净流入4305万港元[191]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减少4330.6万港元,上年为净增加4184.2万港元[191] - 年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449.5万港元,较上年的4734.5万港元下降91%[191] - 公司偿还承兑票据3646万港元[191] - 公司通过新借贷获得939.4万港元融资[191] 银行结余及现金 - 银行结余及现金为450万港元,较2021年4850万港元下降90.7%[28] - 银行结余及现金锐减90.7%至449.5万港元,上年为4854.3万港元[184] 流动比率及资产状况 - 流动比率为2.8,较2021年2.5有所改善[28] - 流动资产总额下降44.7%至11796.8万港元,上年为21343.3万港元[184] - 资产净值减少27.4%至11954.2万港元,上年为16472.5万港元[185] 供股及资金用途 - 供股净集资额约4220万港元,每股认购价0.05港元,发行874,433,790股[34] - 供股资金用途:偿还承兑票据3720万港元(悉数动用)及一般营运资金500万港元(悉数动用)[34] 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市值及构成 - 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市值约5360万港元(2021年:4970万港元)[36] - 汇隆控股投资公允价值约1226.5万港元,占金融资产组合22.9%,占资产净值10.3%[36] - 其他投资公允价值约4137.6万港元,占金融资产组合77.1%,占资产净值34.6%[36] 人寿保单抵押担保 - 人寿保单抵押担保金额降至0港元(2021年:280万港元)[42] 雇员及员工成本 - 雇员总数21名(2021年:24名),员工成本总额约940万港元(2021年:900万港元)[44] 董事会组成及成员 - 执行董事叶国光(61岁)担任董事总经理及合规主任,鄔迪(41岁)任执行董事[48] - 独立非执行董事石伟杰(40岁)为审计委员会主席,苏国欣(60岁)为薪酬委员会主席[49] - 董事会由2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59] - 独立非执行董事任期为一至三年[68] - 公司未分设主席和行政总裁职位,由同一人兼任[65] 董事会及委员会会议出席率 - 本年度举行4次董事会会议、1次股东周年大会及1次股东特别大会[60] - 所有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率为100%(4/4)[61] - 独立非执行董事出席审核委员会会议率为100%(5/5)[61] - 独立非执行董事出席薪酬委员会会议率为100%(1/1)[61] - 独立非执行董事出席提名委员会会议率为100%(1/1)[61] - 所有董事出席股东特别大会和股东周年大会率为100%(1/1)[61] 委员会构成 - 执行委员会由1名执行董事组成[61]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80] - 薪酬委员会由两名执行董事和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72] - 提名委员会由两名执行董事和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75] 委员会职能活动 - 薪酬委员会于本年度举行1次会议以检讨薪酬政策及审阅董事和高级管理层薪酬待遇[72] - 提名委员会于本年度举行1次会议以检讨董事会架构及提出重新委任退任董事的推荐意见[78] - 审核委员会于本年度举行5次会议以审阅会计原则及财务业绩报告[80] - 审核委员会认为本年度集团风险管理和内部监控制度整体行之有效及充足[81] - 审核委员会每年检讨会计内部审计及财务报告职能资源是否足够[92] 董事培训及多元化 - 董事会包括五名成员均参与持续专业发展培训[71] - 董事会已采纳成员多元化政策考量性别年龄及专业背景等因素[82] 核数师及审计费用 - 本年度集团就审核服务向独立核数师支付费用约为580,000港元[87] - 审计师变更:中汇安达于2019年2月18日辞任,华普天健于2019年2月20日接任,2020年2月25日长青(香港)接任[158] - 截至2022年3月31日年度综合财务报表由长青(香港)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审核[161] 公司秘书培训 - 公司秘书曾若诗女士本年度已接受不少于15小时相关专业培训[88] 风险管理 - 公司采用三级风险管理方法识别评估和管理各类风险[89] - 公司已严格禁止未经授权使用机密或内幕消息[94] 股息政策 - 公司股息政策取决于经营业绩现金流财务状况及营运资本需求[93] - 公司决议不派付本年度末期股息(2021年:无)[103] 股东权利 - 持有不少于十分之一股本股东可要求召开股东特别大会[95]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 - 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将在年度结束后五个月内以独立报告形式刊发[106] 主要业务及法律合规 - 公司主要业务为投资控股附属公司业务详情载于财务报表附注43[101] - 公司确认本年度已遵守香港及中国所有相关法律法规[107] 可分派储备 - 可分派储备为56,100,000港元,较2021年的120,400,000港元下降53.4%[117] 客户及供应商集中度 - 五大客户销售额占销售总额比例低于20%[119] - 五大供应商采购额占采购总额比例低于20%[119] 董事持股 - 董事叶国光持有公司股份19,944,938股,占总股本1.71%[133] - 董事邬迪持有公司股份4,402,438股,占总股本0.38%[133] - 董事苏国欣持有公司股份4,402,438股,占总股本0.38%[133] - 董事邓伟基持有公司股份4,402,438股,占总股本0.38%[133] 股份赎回及关联交易 - 公司未赎回任何GEM上市股份[114] - 与控股股东无重大业务合约[130] - 无重大关联交易需披露[118] 已发行股份及主要股东 - 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1,165,911,720股[137][138] - Laberie Holdings Limited持有280,000,000股股份,占已发行股份24.02%[136] - 财讯传媒集团有限公司通过Laberie间接持有280,000,000股股份,占已发行股份24.02%[136][139] - Brilliant One Holdings Limited持有15,542,500股股份,由执行董事兼董事总经理叶先生全资拥有[137] 购股权计划详情 - 董事叶先生及邬先生持有购股权各4,402,438股,行使价每股0.369港元,有效期至2022年4月17日[137][146] - 独立非执行董事苏先生及邓先生持有购股权各4,402,438股,行使价每股0.151港元,有效期至2023年3月30日[137][146] - 雇员持有的5,573股购股权于年内失效,行使价为每股2.153港元[146] - 新授予购股权29,147,000股,行使价每股0.117港元,有效期至2023年5月9日[146] - 截至2022年3月31日,尚未行使的购股权总数达108,390,884股[146] - 公司于2021年9月30日采纳新购股权计划,有效期为十年[145] - 根据购股权计划可发行股份总数为224,982,056股,占已发行股本约19.3%[150] - 购股权计划涉及四名业务顾问各获授4,402,438份购股权[147] - 股份于购股权授出前收市价为0.105港元[147] 董事薪酬调整 - 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薪酬因疫情从12,000港元调整至6,000港元[156] 公众持股量 - 公司维持GEM上市规则要求的足够公众持股量,即已发行股份25%由公众持有[155] 关键审核事项及会计政策 - 关键审核事项包括应计贷款减值及商誉减值[166] - 商誉减值测试涉及约20,055,000港元,对综合财务报表具有重大影响[170] - 预期信贷亏损评估涉及测试过往违约数据的准确性和调整历史亏损率[168] - 贴现率、未来收益增长和资本开支等关键假设被用于商誉减值测试[170] - 于2022年3月31日对应收贷款的预期信贷亏损金额进行了重估[168] - 商誉减值测试使用了独立外部估值来支持管理层估计[170] - 追溯审阅了过往期间预测结果以评估管理层估计程序有效性[170] - 评估了利润率、最终增长率和贴现率等现金产生单位的主要假设[170] - 审阅了2022年3月31日应收贷款相关的结算情况[168] - 检查了经济变量、假设及其概率权重等前瞻性资料在亏损率调整中的应用[168] - 评估了管理层在确认亏损拨备时是否存在偏见[168] - 综合财务报表根据历史成本惯例编制[199] - 若干金融工具按公允价值计量[199] - 编制需使用关键会计估计[199] - 管理层在应用会计政策时需作出判断[199] - 涉及高度判断或复杂性的范畴在附注5披露[199] - 重要会计政策在年报第46页载述[200]
亚太金融投资(08193) - 2022 - 年度财报